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1][2],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連蕭縣,東臨連雲港,南接宿遷,素有「五省通衢」之稱。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遊、醫療、會展中心,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是淮海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兩漢文化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裡、項羽故都」之稱,被稱作「東方雅典」。徐州文化底蘊深厚,歷史勝跡浩繁,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蹟尤以「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為代表的兩漢文化最為奪目。徐州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古有九裡山古戰場,今有淮海戰役新遺蹟。徐州擁有徐州雲龍湖旅遊集聚區、徐州賈汪旅遊集聚區兩大集聚區。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個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獅子山西漢楚王陵:獅子山楚王陵位於徐州獅子山。是西漢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遺址距今已有2100餘年的歷史。位於其西側300米遠的漢兵馬俑則是楚王陵園的一個組成部分,象徵著衛戍楚王陵的部隊。漢兵馬俑在1984年12月發現,由徐州博物館發掘。並在1985年在原址建立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兵馬俑坑分步兵坑和平、騎兵坑兩部分。一號坑前段全部放置站式俑,共516個,後段有陶俑約500件;二號坑前段放置各式陶俑832件,後段殘存以跪坐式俑474件;三號坑尚未發掘;四號坑內有俑僅十餘件,且多破壞。據初步推測,此墓的主人為漢代分封到徐州的某一代楚王,這批陶俑是楚王擁有軍事力量的縮影。獅子山僅兵馬俑的發現,對研究當時的墓葬制度,兵俑的裝備和組成,騎兵、車兵的建制和運用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雲龍公園:雲龍公園位於市區王陵路南側, 在解放前是耶穌教和佛教墓地,1958年建成公園。東臨雲龍山,南靠蘇堤,向北楔入市區,面積361畝,其中水面面積120畝,是我市開發建成較早,緊靠市中心、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公園。雲龍公園採用自然是園林布局手法,有盆景園、知春島、荷花廳水榭、假山花廊、花圃、遊樂區6個景區。
雲龍湖:這是徐州最美的風景。雲龍湖風景區位於城區西南、南郊風景區西北部,西連韓山,東依雲龍山,南傍大山頭和豬山,現有水面5.8平方公裡,陸地5.6平方公裡。真山真水,山清水秀,湖光山色,山水爭輝。古往今來,其三面雲山一面湖的天工自然風景,吸引了眾多遊子。北宋文學家蘇軾知徐州時,情鍾此湖,曾發奇想:"如能引上遊之水流入此湖,則此湖風光可與西湖媲美,而徐州儼若杭州。"然而,蘇軾空有此願,遺恨千年,到了改革開放的今天,才變為現實。
漢兵馬俑博物館:徐州漢兵馬俑位於東郊獅子山附近. 1984年12月,徐州東郊獅子山附近出土了4800多件西漢時期的彩繪兵馬俑。這批分布於六條俑坑,總數四千多件的陶俑群反映了西漢初年分封在徐州的楚王國軍隊的整體建制。步兵中既有官吏,又有普通戰士如持長械俑,弓弩手俑,髮辮俑等。車兵中則有甲冑俑和御手俑之分,對研究我國古代軍事史有重要的意義。而由於作為楚王的陪葬俑,所有陶俑的面部表情則多表現得悲愴肅穆,展示了楚國工匠的傑出製作工藝和藝術表現力。
雲龍山:雲龍山是蘇北一帶的名山,是徐州自然風景區重要風景山林之一,山上巨石磷峋,林壑幽美。雲龍山有九節山頭組成,南北走向,蜿蜒如龍,因山上常有雲霧繚繞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