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汪區,別稱泉城區,隸屬於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擁有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大吳鎮和青山泉鎮 。區內有潘安湖風景區、大洞山風景區、督公湖風景區、茱萸寺等旅遊景點,被譽為「徐州後花園」。賈汪區是徐州的物流、商貿、生態、旅遊中心,徐州特大城市的核心區之一,也是徐州發展最快的城區。
01江蘇徐州潘安湖國家溼地公園
江蘇徐州潘安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西南部。公園總規劃面積52.87平方公裡,分核心區、控制區兩個層次。其中核心區面積約為15.98平方公裡,外圍控制區面積約為36.89平方公裡。是集「基本農田再造、採煤塌陷地復墾、生態環境修復、溼地景觀開發」四位一體的全省首創項目。
徐州市潘安湖溼地公園分為北部生態休閒健身功能區、中部溼地景觀區、西部民俗文化區、南部溼地酒店配套區、東側生態保育及河道景觀區五個部分。
遊客服務中心為整體溼地的綜合服務和景觀展示區域,由兩個大島構成,中心為兩個大島包含的景觀水灣溼地,島嶼面積為410畝,建築面積36000平方米。綠化樹種以水杉、竹子、香樟等為主。該區域結合精細的溼地景觀植物布置了眾多的功能性建築。南部為遊客服務中心、快捷賓館、主入口標誌景觀。北部為出發碼頭、回程碼頭、會務中心、鄉村美食街、溼地特產購物一條街、休閒茶座、西餐吧、遊客候船等待區等。中部為標誌性溼地博物館。
溼地保育及生態觀光區島嶼面積約2000畝,該區域為潘安湖生態經濟區景觀亮點。遊人遊覽為船型遊覽,不登島,經過大面積水生蘆葦、蒲草、香蒲的。該站點實為溼地景觀體驗,為此沿途通道布置了長約1公裡現行的觀鳥棧道,布置200個室外觀鳥望遠鏡,可容納近千人觀鳥遊覽,同時,在鷹眼臺設置登高遠眺整個溼地保育區的觀景處,以及鳥類養殖和集中的鳥食投放處,吸引過境的鳥類棲息生活。
鳥島位於東側溼地,島嶼面積約25畝。島上種植茂密的適於鳥類棲息生存的喬灌木和地被,四周水面種植層次豐富的天然水生植物,形成適於水禽、鳥類生長棲息繁衍基地。
琵琶島位於310國道北側的中心島東側,島嶼面積71畝,島上規劃建築面積9800平方米。綠化樹種以琵琶、烏桕、柿子樹等為主。島上集高檔餐飲、客房、溫泉、休閒娛樂於一體。總的布局南部為高檔餐飲、休閒娛樂區,北部為管理場所,中部為溼地客棧。
歡樂島位於主入口西側位置,島嶼面積177畝,島上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該島主要為動態區域,建設一處較大的青少年歡樂中心,可開展生態運動,有坡道衝浪、高空蹦極、山道滑車,表現的是刺激、風趣、探險以及各類拓展集訓活動等內容。
蝴蝶島位於潘安湖風景區西北部,島嶼面積101畝,島上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綠化樹種以法桐、白蠟、刺槐等為主。該島圍繞渲染蝴蝶主題文化,配建蝴蝶展覽館。島上設有歐式教堂,歐式風情一條街以及西式酒吧等。打造歐式婚禮場所,並在樹叢中點綴一些歐式別墅。
島上種植杜仲中藥材為主的植物,在蔥鬱的樹林和花草中間,布置12棟養生會所,具備植物養生、五穀養生、水療養生、休閒養生四大特色,形成生態養生基地。
02大洞山
大洞山以山北麓的觀音洞為名,此洞明清時期叫仙人洞,是道教修仙的場所,洞口有碧霞宮,為兩層青石建築,今雖頹廢仍保留巨石基礎和古碑。仙人洞是徐州八大天然溶洞之一。
茱萸山曾是滕縣的第二大高山,以大聞名,清道光《滕縣誌·山川》載:「此境內諸山,大莫如東蓮青,而茱萸山次之」。茱萸山較早的記載見於《魏書·地形志》,以山上長滿茱萸得名,它的名稱歷史至少在1500年以上。
將徐州大洞山旅遊度假區設立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命名為「江蘇省徐州大洞山旅遊度假區」。大洞山旅遊度假區規劃總面積12.52平方公裡,四至範圍為:東至督公山-許陽村村界。
登大洞山主要有兩條路,一是沿北坡雨水衝刷的大裂縫處手足並用險中求樂向上攀登,曲徑通幽,石骨崢嶸,途中經過鍾乳懸垂幻影婆娑的觀音洞,此為爬山。二是坐車沿盤山路左繞右旋曲折上行,走馬觀花,直上峰頂,此為遊山。還有一條最感人的路,是一位退休的老礦工為方便行人,十幾年如一日,肩挑手壘,竟於東坡築起了一條山間小道,讓人油然想起太行、王屋那位「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的愚公。大洞山由此記住了這位老人。
陽春三月,我所居住的小城的人們喜歡成群結隊前往大洞山踏青賞春。登山北望,蜚聲四方的宗莊蜜桃園內,漫山漫嶺全是盛開的桃花。一簇簇,一叢叢,紅光灼灼,晶瑩璀璨,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把整個山坡都照得熱氣騰騰,更兼那遊人踏青,「人面桃花相映紅」,美不勝收。夏天,北眺佔地6000餘畝的青年林,莽莽蒼蒼,蔚為一景;南望塌陷地上崛起的南湖,碧波蕩漾,垂柳繞情。南坡的鹿樓石榴園,是江蘇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果園,時至秋初,爛漫極了,到處是掛滿果實的一樹樹石榴,一個個如色彩斑斕的小燈籠,墜彎了枝頭,笑彎了枝條。冬天的大洞山雪花紛落,銀裝素裹,站在小城往東北閒眺,你會驚訝大洞山此時竟酣暢淋漓出蒼茫邈遠的雄壯。
至於靈嶽藥場,百草繁殖。茱萸佳木,萬載根植。森蔓延以滿山,布綠葉於斜壁。簇殷殷於柔條,結琳琅之果實。消厄增年之名,近御冷霜;傳頌闢邪之翁,遠懾鬼魅。列炎帝之藥典,醫民生之疹疾。陰陽之道,自然之理;金秋佳辰,茱萸乃佩。遂有劉裕惠賜六軍,王維履跡九日。
伽藍勝跡,託於名山。藥師琉璃,傳聞斯間。怒目降魔,低眉療痾;香火日盛,德行永傳。普渡慈航,融貫大地信仰;慧啟福林,早植氓眾心田。廟俯東南,高絕紅塵之外;道接梵宇,惟祈善民之健。日月濡染,草木皆柔;雲雨潤澤,鳥蟲亦善。故而心痴道迷者,望一拜而息妄;刻薄偽詐者,合十指而情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