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3.5億元的徐州港雙樓作業區通用碼頭鐵路專用線項目是2020年度江蘇省2條鐵路專用線工程之一,是淮海國際陸港雙樓片區的重要支撐項目。目前,工程進入尾聲,本月底具備開通條件。這意味著,徐州市賈汪區將在京杭運河率先實現貨櫃運輸的水鐵聯運無縫對接。
進入冬季,「黃金水道」大運河運輸依然忙碌,位於大吳街道的徐州國際貨櫃滾裝碼頭堆場上,整齊堆放著一批批進出口貨櫃。泊區內,大型裝卸塔吊正將貨櫃吊裝到一艘艘貨櫃船上。
徐州雙樓物流園區規劃總投資約150億元,自2016年以來已完成投資約100億元,是賈汪區設立的以多式聯運、保稅物流為特色,服務徐州及周邊150公裡範圍內生產企業為目標的綜合樞紐型物流園區,是淮海國際陸港的重要板塊。
園區沿京杭大運河北岸呈東西向分布,空間布局包括:跨境電商物流區、保稅物流區、多式聯運物流區、倉儲配送區、貨櫃物流區、物流加工區。園區利用公鐵水多式聯運無縫對接的物流成本優勢,結合保稅物流中心政策優勢,與國內外龍頭企業合作,打造集進出口口岸、保稅物流、多式聯運、大宗物資交易、第三和第四方物流服務、公共信息平臺、跨境電商等多功能於一體綜合性現代物流園區。
2017年,徐州雙樓物流園區與中遠海集運合作在徐州市率先開通運河貨櫃至上海洋山港的班輪航線,構建通江達海大格局。
2019年12月,徐州淮海國際陸港雙樓內河港河海聯運平臺啟動暨多式聯運重點項目開工儀式在雙樓物流園區舉行,第一批水運外貿貨櫃首航,是徐州繼航空、鐵路對外開放之後又一領域的重大突破,標誌著徐州實現了空、鐵、水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2020年10月,徐州直達武漢的直航貨櫃班輪首航開通,此條航線的開通是長江中上遊地區與京杭運河流域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戰略選擇,為賈汪區更深層次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截至目前,該碼頭已開通至上海方向內外貿混倉天天班航線、連雲港方向每周四班內貿航線、濟寧方向每周兩班內貿航線、武漢方向每周兩班內貿航線,全年貨櫃吞吐量預計突破4萬標箱。
為完善多式聯運體系,賈汪區加快建設鐵路專用線,徐州港雙樓作業區通用碼頭鐵路專用線共建設3條1050鐵路到發線、5條裝卸線及1.5萬㎡快速貨運場站,建成後年到發量可達195萬噸,將與徐州國際貨櫃·滾裝碼頭有機結合,在京杭運河率先實現貨櫃運輸的水鐵聯運無縫對接,納入海關監管後將成為「一帶一路」新的交匯點。
雙樓片區是淮海國際陸港「一港多點」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成為淮海經濟區重要的樞紐港、物流港、貿易港和產業港。
園區目前已引進快遞快運項目包括普洛斯智慧物流園區、遠泉金融智慧物流園區、凱熠冷鏈物流園區、百果園冷鏈倉儲中心。
目前,普洛斯一期、二期已建成投入使用,進駐庫派同城、潤易達等第三方物流企業。凱宿冷鏈、百果園項目預計年內完成主體施工。跨境電商項目主要包括徐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跨境電商保稅監管區、5萬㎡進出口展銷平臺和5萬㎡口岸電商辦公區。
內河港河海聯運項目主要包括11個2000噸級作業泊位、3條1050鐵路到發線5條裝卸線以及港區後方海關監管庫、冷庫等作業場站。多式聯運體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入駐。
2020年12月8日,京東快遞徐州轉運中心項目、美的安得智聯淮海區域分撥中心二期項目,分別籤約進駐徐州雙樓物流園區。
「十四五」期間,徐州市賈汪區將把握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及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實施的重大機遇,大力發展大宗物資物流、國際貿易物流、區域分撥分銷物流及多式聯運物流等業務,形成完備的物流服務功能體系、建立全方位公共服務平臺,打造港產城融合發展的一塊樣板。
來源:賈汪發布、無線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