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達海之地——鎮江

2020-12-17 蘇鐵思緒

鎮江: 古稱京口、潤州、南徐等,長江三角洲重要港口、國家旅遊城市,常住人口319.64萬人,城鎮人口227.72萬人,城市化率71.2%,地處江蘇省南部,西銜南京,東接常州,與揚州、泰州隔江相望。境內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滬寧高鐵、滬蓉高速、揚溧高速、312國道、104國道等通達全國。是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唯一交匯樞紐,長江流域第三大億噸港口,鎮江港口通江達海。鎮江之名自北宋至今,民國時期為江蘇省省會。

鎮江好玩的地方有: 西津渡古街、金山景區、北固山風景區、焦山景區、得撒石磨豆腐村、小康梅花園、中國醋文化博物館、鎮江博物館、茅山風景區、甘露寺、一眼看千年、賽珍珠故居、江蘇大學、天下第一泉、金山湖、夢溪園、南山國家森林公園、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千華古林、昭關古塔……

鎮江好吃的有: 蟹黃湯包、鍋蓋面、鎮江香醋、水晶餚肉、茅山老鵝、東鄉羊肉、百花酒燜肉、揚中河豚、麻油撒子、糖醋蘿蔔乾、清蒸鰣魚、秧草包子、揚中江蟹、丁莊葡萄、揚中刀魚、鎮江江蟹、鎮江水晶餚蹄、包容草莓、丹陽封缸酒、延陵鴨餃、丁貴魚、鎮江糖醋蒜、白湯大面、炸臭豆腐、鎮江鴨血粉子湯、茅西臭幹、三岔豬頭肉、大麥粥、清蒸蟹肉獅子頭、鎮江醬菜、白汁鮰魚、南國新豐酒……

鎮江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兩大支柱產業發達。

天下第一泉——鎮江在這兒等你!

相關焦點

  • 時政微紀錄丨通江達海起宏圖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長三角 通江達海 龍頭地帶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推動下
  • 水到渠成日 通江達海時
    首位度 運河未來經濟價值難以估量   在中國2000多年的運河歷史中,運河過處,無不是經濟繁榮、文化興盛之地。「如果失去運河開發這個機遇,就有可能失去一次重大的發展機遇」,這句話已成為運河沿岸人的共識。城市的興盛往往與河流有著密切的關係。程必定介紹,從經濟角度來看的話,運河和水域,對城市和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 商埠碼頭繁華再現 通江達海不是夢想 唐河省界至社旗航運工程項目...
    唐河航運工程項目是國家「十三五」國防公路水路規劃建設項目、交通運輸部「十三五」內河水運建設項目、省「十三五」公路水路交通發展規劃項目,也是省委十屆八次會議提出的水運通江達海發展戰略項目,已列入國務院「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中原經濟區規劃」,中共南陽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並將其納入「九大專項」重點項目予以強力推進。
  • 紅軍之鄉,大美通江
    通江,加油! 通江素有「一府三鄉」(川陝革命根據地首府、溶洞之鄉、紅軍之鄉、銀耳之鄉)的美稱。小編就則重講講通江的紅軍故事跟紅色旅遊。
  • 「黃金水道」無縫對接 「一帶一路」通江達海
    2017年,徐州雙樓物流園區與中遠海集運合作在徐州市率先開通運河貨櫃至上海洋山港的班輪航線,構建通江達海大格局。2019年12月,徐州淮海國際陸港雙樓內河港河海聯運平臺啟動暨多式聯運重點項目開工儀式在雙樓物流園區舉行,第一批水運外貿貨櫃首航。這是徐州繼航空、鐵路對外開放之後又一領域的重大突破,標誌著徐州實現了空、鐵、水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 徐州:「黃金水道」無縫對接 「一帶一路」通江達海
    2017年,徐州雙樓物流園區與中遠海集運合作在徐州市率先開通運河貨櫃至上海洋山港的班輪航線,構建通江達海大格局。
  • 央視拍攝的大運河鎮江段,韻味深長!《遠方的家》鎮江三集收藏好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運河》第30集《江河交匯話鎮江》,講述了金山湖上,了解鎮江五口通江的歷史。鍋蓋面中,品嘗南北交融留下的風味。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運河》第31集《水岸疊翠草色青》,訪遺蹟,登南山,探尋古運河水源地。運河畔,醋飄香,了解鎮江香醋的釀造技藝。
  • 通江縣長羅文杰往事隱秘公開!
    那時通江轄四個區,劉麟藩到一區,向北平到二區,王國豐到三區,袁吉祥到四區。災情確實嚴重,向北平在上報材料中寫了這樣一段話:「……直至秋季,數月內驕陽日益加劇,本年收穫,全盤估計僅百分之二三。現在民間,大發恐慌,紛紛呼籲求救……自到該區,曾見市場面孔飢瘦搶饃饃食者數次。每於逢場,大多男女,皆以當地所產之青皮梨子負市出售,易買米糧。
  • 革命老區通江人民的歷史貢獻漫談
    「七七事變」後,通江人民通過報紙、電臺、戲劇等形式,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暴行,動員全縣人民支援抗戰。1938年春,各界愛國人士組成了通江縣抗日宣傳委員會。1939年4月,成立了「通江縣動員抗戰話劇團」,中共地下黨員肖仲鼎,以「發展實業、支援前線」為號召,辦起紙廠、松煙廠、石墨廠,籌集抗日經費;平溪鄉小學教員諶清藩主動請纓,在申請書上寫道:「憤倭寇之俘虜,時深敵愾,自願參軍抗日,懇於錄用」;春載鄉名儒王松聽到武漢失守憤怒地寫道:「東洋鬼子太猖狂,膽敢橫行侵我疆,大洩淫威開殺戒,恰同荼毒造禍殃,盧溝事變心坎痛,漢水流淚實可傷,只望中華神勇將,早收失地滅天狼
  • 通江:講述青春故事 分享青春感悟
    身為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的講解員謝蕾告訴記者,她到通江工作半年,成功地從生搬硬套背講稿到輕鬆自如與遊客暢談通江紅色文化。她說:「是一顆顆紅星照亮了學習和工作的道路,是信仰的力量堅定了傳播紅色文化的專業精神。」希望通過自己的故事分享,讓更多的青年了解紅色文化,傳承紅軍精神,立足崗位,敬業奉獻,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 泉水叮咚,濟水之南;黃金水道,清河溯源
    其流經地區大致與今之歷城以下黃河所行地區相同,此後黃河多次經此道入海,河道逐漸寬廣,而歷城以下濟水則源短流微,漸趨堙塞。齊劉豫時期(1130~1137年),大致循歷城濟水故道,挑挖疏浚,成為獨流入海河流,目的是排澇防洪,併兼有舟楫之利。為增加水源,在華山(今歷城縣華山)下築下濼堰,使源於濟南各泉的濼水,注入新開的河道。
  • 鎮江高資街道:築牢防汛「生命線」 守好民生「水位線」
    面對來勢洶洶的洪水,街道黨工委靠前指揮,一線作戰,迅速啟動防汛防旱指揮部,通過一辦五組和一個突擊搶險隊,明確防汛工作總部署,建立街道領導包村、機關幹部下村、村組幹部包點的聯防抗汛體系,壓實全域內37個通江(港)涵閘、18個排澇站、11個水庫、2個10萬方以上重點塘壩的定點防汛主體責任。
  • 學習十九大進行時丨楊文:把寫好通江教育奮進之筆落實在奮鬥的徵程上!
    通江中學是通江人民心目中的清華、北大,縣委縣政府對通江中學的發展特別關注和期待,通江教育看通中,那麼,我們在座各位如何在新時代成就精彩的學問人生,寫好通江教育奮進之筆?我談六點與同志們共勉。——要爭做更有情懷的通中人。「做一個有情懷的教育人」。
  • 通江街道舉辦「我們的故事」攝影展
    為充分展示道裏區通江街道發展成果,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引導工青婦群體爭做家園的建設者、見證者、分享者,通江街道於近期開展《映像通江——我們的故事》攝影大賽,以「家園記憶」「通江變遷」「抗疫精神」「人物故事」為主線,通過「小照片」折射「大變遷」。
  • 鎮江新區:宜地新風勁吹產業新城
    中國江蘇網5月19日訊 「人在宜地、創享生活」。  2009年,國家提出集全球智慧、全國之力來研製國產大飛機。當時,鎮江新區及至鎮江市的航空產業幾乎是「白紙一張」,而現在,呼應國產大飛機計劃實施、低空領域逐步開放等重大歷史機遇,鎮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正式啟動建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並成功引進航天海鷹、菲舍爾等近30個涉航項目,總投資超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