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把CCTV-4中文國際頻道播出《遠方的家》系列節目《大運河》鎮江的三集全找到了,分享給大家:
《大運河》第29集《運河兩岸 水潤丹陽》,聚焦了丹陽陵口餚肉、南朝石刻、有機稻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大運河》第30集《江河交匯話鎮江》,講述了金山湖上,了解鎮江五口通江的歷史。鍋蓋面中,品嘗南北交融留下的風味。泰山灣裡,感受爬山運河的歷史變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大運河》第31集《水岸疊翠草色青》,訪遺蹟,登南山,探尋古運河水源地。運河畔,醋飄香,了解鎮江香醋的釀造技藝。走進句容破崗瀆,探訪一條與大運河息息相關的人工河。西馮村,如茵綠草讓人們過上新生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鎮江因水而建,因「運」而興。鎮江人祖祖輩輩依賴大運河生生不息,在幽遠綿長的歲月長河裡,演繹著江河交匯處的「城市傳奇」。
01
堪稱古城鎮江「坐標」的大運河鎮江段,開鑿通航已有2200多年。作為江南運河的北端起點和入江口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使大運河已然成為鎮江「靈動的名片」、「流動的文化」和「搏動的血脈」。
大運河在鎮江境內包括兩個分支:
一段是穿城而過的古運河,風情萬種,溝通南北,它是歷史上京杭運河(江南運河)的一部分,西起主城區入江口的京口閘,東抵諫壁三汊河口,全長16.92公裡,至今仍在擔負著城市防洪排澇、調節水位、傳承文脈和遊覽觀光等多種功能。
另一段是蘇南運河。古運河蘇南運河鎮江段,以諫壁入江口為起點,全長42.6公裡。這段運河古稱「丹徒水道」,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運河歷史上最早開鑿的河段之一。
而大運河鎮江段,也是水利工程技術的典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鎮江至丹陽段要穿越丘陵地帶,又有江水泥沙淤積,無論開河之艱辛,還是疏浚之頻繁,其他河段都無法比擬。
因此鎮江的大運河段,被稱為江南運河的「屋脊」,但現在人們還沒有將眼光投放到這個河段真正的價值上。
這就是錢興、高逸凡以及無數鎮江文史愛好者這麼努力研究大運河鎮江段,並為之奔走宣傳的原因了。
錢興教授在和主持人談古論今。
鎮江歷史上的主要入江口曾經有過5處,分別是丹徒口、甘露口、大京口、小京口、諫壁口。直到今天,尚存的江河「十」字交匯點,還有諫壁口、小京口、丹徒口三處。
歷史上,大運河鎮江段是糧食、物資、錢財的水上重要供應關節點,承擔著全國漕糧中轉重任,有著重要的戰略位置。
高逸凡:自古以來,鎮江即是漕運、水運樞紐城市。
180年前,發生了一場改變中國國運的戰爭,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
這場戰爭中,被譽為「國際攪屎棍」的英國,除了仗著船堅炮利之外,還發現了清朝政府的一個要害。
戰爭開打之前,英軍指揮官璞鼎查做過充分的調研。
做過特工的璞鼎查具有強大的情報分析能力,他從外國傳教士和商人的手裡獲得了一手的關於中國軍事和商業的資料情報中,分析出了一個結論:英軍根本不需要費力攻下北京,只要拿下南京、鎮江等地,清政府就會投降。
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長江中下遊和大運河上的漕運業務來支撐,而鎮江恰恰是長江與大運河的交匯點,如果英軍從海上突入長江,佔領了鎮江,就能徹底切斷這兩條河上的漕運業務,掐住了這個龐大帝國的命脈。
戰爭最終的結果,也證實了璞鼎查的戰略,英軍打下了鎮江,攻到南京後,清政府即刻宣布議和,並與英國籤訂了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從此,中國進入了近代屈辱的漫漫長夜。
02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根據《天津條約》,鎮江由此正式開埠通商,成為中國近代最早的港口城市之一。
開埠之後,鎮江的近代工業得以發展,促進了港口貿易和商業繁榮。從1890年到1911年間的二十年間,絲綢、麵粉、電燈、榨油、造紙等10多家工廠先後建成投產,完成了第一次的城市工業成形。
到了民國時代,鎮江成為了江蘇省會城市,交通、商貿進一步發展,到了1937年,鎮江內河運輸業興旺發達,由小京口沿岸港口22家輪船企業經營的55艘小輪,向外輻射的航線有16條,總裡程達158公裡。
因為開埠後的鎮江,讓城市接觸到更多的文化,視野進一步開闊,對外文化溝通、交流加多,吸引著不計其數的文人學者、富商巨賈、達官顯宦來到鎮江,逐漸形成了包容開放的城市性格。
煉鐵、造船、絲織、釀酒、釀醋等行業得到空前的發展,鍋蓋面、餚肉、淮揚菜成為城市名片,古運河為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長期繁榮。
新中國成立後,大運河與鎮江城市一起獲得新生,翻開嶄新一頁,開啟了光輝歷程。
鎮江這座歷史上著名的水運樞紐城市、對外通商口岸和商埠城市,由此躋身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列,迅速發展成為現代化的港口工貿城市、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與此同時,鎮江大運河的功能、作用和影響也發生著顯著變化。
如今,大運河鎮江段的河道功能已發生轉變,如成為以文化娛樂、親水休閒、旅遊觀光為主,兼具行洪、排澇等防汛任務和連通水體調蓄水的城市河道服務功能,形成「上段——古韻之河、中段——休閒之河、下段——生態之河」的3大特色河段。
蘇南運河鎮江段也由四級航道,改為三級航道建設工程,並對鎮江段運河實施分期、分河道整治建設。改造後的航道由原來的寬60米變為90米,實現了兩艘千噸級的船舶交會航行。
運河興,城市興;文化強,城市強。大運河鎮江段的明天,必將更加充滿生機、富有活力!
點擊分享:
老鎮江鎮江女婿白巖松
陶玉玲,永遠的鎮江「二妹子」
印青:軍旅走出的鎮江籍音樂家
雷霆戰將趙文豹!
這,就是鎮江的「辛豐鎮」啊!
這,就是鎮江的「陵口鎮」啊!
這,就是鎮江的「大路鎮」啊!
看這些鎮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裡!
挖掘鎮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江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