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揚中家鄉群」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加入揚中家鄉群了。
文/賈定富
在市區繁華的商業場所和主幹道上,到處可看到這樣一句令人矚目的廣告詞:「鎮江是一個美得讓你吃醋的地方!」這是鎮江的名片和金字招牌,身為土生土長的鎮江人,我心裡充滿了自豪。
家鄉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香醋擺不壞,面鍋裡煮鍋蓋,餚肉不當菜」。鎮江人愛吃醋,這是很平常的事,但真正能講出醋的前世今生,並不簡單。前不久,我懷著學習了解醋文化知識的心情,遊覽了位於丹徒新城區內的中國醋文化博物館。
走進中國醋文化博物館大門,一股沁人心脾的醋香撲鼻而來,一直伴隨著我的全部參觀過程。由百年中華老字號恆順醋業集團投資建設的中國醋文化博物館,建築呈現江南園林式風格,它集文化遺產保護、科普教育、工業旅遊於一體,是國家AAAA級景區。
說到香醋歷史,不能不提丹徒人朱兆懷。他是恆順老字號的創建人,展館的廣場上就有他的塑像。據說,人們用糯米為原料釀成酒後,又用製酒剩下的酒糟釀成了醋,所以民間一直有「醋由酒出」的說法。為什麼鎮江的醋香飄四海?優質的糯米是釀製香醋的保證,現在供應給恆順醋業釀醋的糯米都來自專門的種植基地。
參觀釀醋老作坊時,時光仿佛把我帶回到了過去,各種原始釀醋的木製工具、大大小小的罈罈罐罐,讓我大開眼界。搗作、攪拌、翻曬、存放等工藝流程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醋文化課。過去香醋釀製要經過釀酒、制醅、淋醋三大過程、四十多道工序,生產工藝主要靠人工手抓、眼看、鼻聞,傳承方式是師傅帶徒弟,口耳相傳。在中國醋文化博物館,我感受到了先人們釀醋時精益求精的匠心。離開老作坊前,展館工作人員請我品嘗了人工釀製的香醋,那酸甜的醇香溢於唇齒間。
在現代工藝館,我看到另一番景象,百年恆順以新的姿態邁進了二十一世紀——技藝有了創新和發展,已進入數位化時代,機械化、管道化、流水線的生產場面讓人嘆為觀止!
今天,讓鎮江人引以為傲的180年歷史的老字號企業恆順集團,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已獨領風騷,成了國內行業的龍頭企業,全球最大的制醋企業。恆順香醋以其優良的品質,多次榮獲國際金獎,三次蟬聯國家質量金獎,並連續二十多年銷售量居全國第一。2006年,恆順醬醋釀製技藝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
科學研究證明醋還能有效地軟化血管、抗疲勞,並有美容保健等功能,恆順醋業集團開發研製了一系列醋保健食品,受到了市場歡迎。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們的生活已離不開醋。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在評論鎮江春節前萬名市民到恆順打醬油的壯觀景象時說:鎮江人打的不僅僅是醬油和醋,更是對新年的一種美好企盼!來源:京江晚報、邂逅鎮江
掃碼關注獲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