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存啟:揚子江上的港口城市鎮江

2020-12-14 鎮江金山網

  記者 笪 偉

  4月8日晚七時,淡月籠紗,春夜微涼。南山西入口的江南岸·樵谷山房盞盞紅燈籠亮起,堂前天井,五十多位鎮江周刊的讀者雅集於此。當天,鎮江日報與江蘇築和地產聯合打造的文化沙龍活動在這裡舉行。69歲的金存啟先生帶著數百張鎮江珍貴歷史照片,為到場的讀者分享了一場文化盛宴,視覺大餐。

  金存啟先生1947年1月在鎮江王家巷出生,是土生土長的鎮江人,退休前是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高級工程師,退休後被公司返聘。常年往返海內外,英語精通,讓金存啟先生的研究視野開闊,推理縝密嚴謹,他收集和翻譯了大量外國人拍攝鎮江的老照片及賽珍珠家在鎮活動的英文資料,致力於重點研究和復原19世紀下半葉至新中國成立之前鎮江城市的真實圖景,研究成果令人矚目。2011年年底,市賽珍珠研究會聘其為研究會顧問。

  鎮江平政橋 1905年

  西人描述,世紀回顧

  金存啟先生這次準備的內容是《世紀回顧——揚子江上的港口城市鎮江》,罕見的西人在鎮資料,以世紀回顧的視角,到場的讀者看到了高清的珍貴世紀老照片,看到了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的過去。

  金存啟先生與大家分享了事先翻譯好的《外國人在這個小型通商口岸的日常生活》,這篇趣文來自一名西方人,文內收集了大量鎮江的資料,從古代一直寫到上世紀八十年代。

  「鎮江素以絲綢及絲線做成的專用於官員帽子上的流蘇,一種叫做百花酒的藥酒,一種具有芳香的植物以及優質的中華鱘魚而著稱。在20世紀的頭十年中,這兒僅有兩個專為外國社團提供物資的商店,一個叫福眾(Foo Chong),另一個叫眾新(Chong Hsin)。鎮江是揚子江上的港口之一,從上海乘船溯江而上需12到14個小時到達,船在鎮江停靠僅30分鐘或更長一點的時間。在外國租界後面的城市就是鎮江府的所在地。1896年,一位百折不撓的旅行家和作家,65歲的伊莎貝拉·伯德獨自沿揚子江而上旅行,並將她6個月的旅行編寫成書,包括了她在鎮江的停留。她乘坐著鄱陽號汽船經過了銀島(焦山),這是一個樹木繁茂的由巖石組成的島嶼,上面建有精美的廟宇,船過了焦山便到達了鎮江,這是揚子江上第一個通商口岸,它處於大運河和揚子江交匯的極佳位置。美麗的金島(金山),大約在1842年時還和陸地分隔僅有一條通道和南岸相連,而現在漲起來的江灘上出現了大片的林地和耕田,並零星地散落著村莊。」金存啟先生親自翻譯的這篇文章中,例如「鎮江俱樂部」「十字路」「一個棧橋和陸地相連接」「銀島(焦山)」「美麗的金島(金山)」「蛋白工廠」……只要有相關圖片能呼應的,點開這些詞彙,就能看到金存啟先生收藏的高清真實的歷史圖片,現場讀者發出陣陣感慨。

  百年照片,復原歷史

  《長江之歌》的樂聲響起,大屏幕上的一張張黑白歷史照片,這些原生態和半原生態的圖景都是金存啟先生自2012年起從海內外收集來的與鎮江有關的珍貴圖片資料。

  「根據舊《丹徒縣誌》的記載:『鐵浮橋京口閘下距江二三十步光緒壬辰春常鎮道/黃祖絡建丙辰鎮海朱中孚重建/平政橋在城外小閘下招商碼頭臨江光緒乙己冬常』,我們可以推斷出這張照片是1905年的平政橋。」

  「這張照片是我從英國皇家環球圖片社買到的,鎮江全景圖,遠處,焦山至象山水域,大船緩緩駛過,意境很美。這是未遭到日本人轟炸的租界建築和景致,圖像特別珍貴。」

  「這是我最珍貴的照片收藏之一,這張照片拍攝時站在寶蓋山上,面向長江,取景時還特意帶上了金山和雲臺山的局部,能看到西僑公墓、繅絲廠、荷花池……你們看,通向小碼頭的路基還正在建,可以斷定這張照片的年份為1906年。」

  「這張照片,是金山寺白龍洞內的白娘子與小青青塑像,她們面容端詳平靜,畫的是戲劇妝。我1955年曾在金山寺見過,後來塑像被破壞了。2013年下半年,廣州明信片收集者周先生說他『有佛像的照片』,並發給我看了另外幾張,我驚喜萬分,讓他趕緊去上家拿到了全套,我買了回來。正是六十多年前的這對塑像。這對塑像太美了,時隔六十年能再見到她們的影像,真是太令人高興了。」

  「你們看,當時金山寺的寶塔燒得只剩塔芯,重建完成之日是慈禧六十六大壽,所以這張照片我判斷年份為1890年。是2013年,我從北京的一位收藏家手中輾轉買來。」

  「這是收藏中時間最久遠的一張照片,距今一百三十多年。能清楚地看到北固山、三馬路、鎮屏山、小圍牆。丹徒縣誌記載,在三馬路靠近鎮屏山的地方,1881年建天主教堂聖心堂,你們看,此位置還沒有聖心堂,所以能斷定這是1881年前拍攝的照片。」

  老照片一張接著一張,金存啟先生娓娓道來,一百多年前鎮江人民的生活圖景一一展現,讀者們不時報以驚嘆和熱烈的掌聲。

  講者情濃,聽者專注

  文化沙龍從19:00開始,原定20:30結束,在讀者們的強烈要求下,金存啟先生又繼續為大家分享了一個多小時,整場沙龍三個多小時才結束。已是晚上十點多鐘,大家意猶未盡,排著隊與金存啟先生交流、合影。

  中學美術教師張小兵說:「一場鎮江百年前的城市高清照片展,一次觸動靈魂的文化講座,一個普通鎮江兒女的愛鄉情懷!可敬,可佩,可愛!感謝金教授的激情演講,向金教授學習!」

  賽珍珠研究會副秘書長裴偉在南京出差,特意趕回來聆聽,他說:「金先生不僅擅長收藏研究,也擅長講述,尤其是他熾熱的感情。他眷戀故裡一草一木,探索發現歷史的桑梓情懷,泛讀溫故知新、會通中西學問的求真態度。熟練運用的信息技術手段展演商埠鎮江的昔日風華。以小處窺大事、不人云亦云,以實證粉碎虛構的科學思維。比如,對一張某巷與大西路(西門大街)交界處的老照片,他親自實地踏勘,請九十歲老人辨識,結合照片中的日光投影判斷,這是山巷的新半齋!絲絲入扣、滴水不漏、決不作秀、越聽越順溜。」

  讀者@linfang說:「翻譯的幾個小細節給我印象深刻,kair,如果不懂鎮江方言,還真的不知其為何物,如何翻譯呢,用鎮江話一讀就是小街的『街』哦。Gold Island,Silver Island,原來是指金山和焦山,不說山,而稱島,長知識了。」

  讀者@水草說:「在外國人的描述中,鎮江是一個很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港口繁茂,沿江坐落著很多西方的建築群,待渡亭每天有13艘船免費渡人過江。這些歷史圖文並茂地展現,不虛此行。」

  讀者@了無痕說:「視覺的享受,思維的衝擊。看看這些泛黃的老照片,還原照片場景,解讀照片信息,真是令人難忘。」

  競拍不易,家人支持

  由於當天文化沙龍結束時間較晚,記者未再打攪,於次日上午前往金存啟先生的鎮江住處補充採訪。

  金存啟先生對記者說,由於時間關係,在沙龍上只能展示極少部分的收藏照片,而這些與鎮江息息相關的老照片,95%以上他都競拍收藏了歷史原稿,即當年的紙質相片,有智慧財產權。在競拍收藏的過程中,亦發生不少趣事,「因為各國時差,這些照片不分晝夜線上拍賣,買者眾,機會轉瞬即逝。例如,這四張照片明信片,表現的是從焦山-象山口進入,近距離拍攝了焦山,船繼續行進,遠眺直至離開焦山。根據明信片上的字跡,可見是同一人拍攝,卻是我從不同的人手上收集到的,也是緣分。」

  金存啟先生說,只要遇見有鎮江元素的照片,他都是儘自己所能競拍下,感覺是孤品的,甚至向對方表示「無論什麼價格,我都要買。」金存啟先生非常感謝妻子的默默支持,他說:「我的妻子是北京人,是位醫生,她懂我,理解我對家鄉的一往情深。」

  金存啟先生說:「我們快七十歲了,應該把我們見到的那個時代的歷史,儘可能地回憶、告訴現代或以後的人。我們的鎮江,過去怎樣,現在怎樣,歷史是怎樣發展而來的。我們有這個責任,把這些照片呈現給年輕人看。」(資料圖片由金存啟提供)攝影 笪偉 毛小平

相關焦點

  • 江蘇省適合生態環境旅遊的城市:不是南通、揚州也不是鎮江
    江蘇省適合生態環境旅遊的城市:不是南通、揚州也不是鎮江註:本文來源於網絡,並非官方發布,具體屬於請參考官方發布為準,只供娛樂性閱讀和討論!南通,江蘇省地級市,位於江蘇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 ,簡稱「通」,別稱靜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稱通州,通是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門戶城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 、現代化港口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東抵黃海,南瀕長江,與上海、蘇州隔江相望,西、北與泰州、鹽城接壤,在2018年10月份的時候,獲評首屆健康中國年度標誌城市。
  • 揚州加速融入揚子江城市群 實現1.5小時交通圈
    【權威聲音】李強同志在全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正在謀劃把長江沿江城市作為一個大的板塊,打造揚子江城市群,促進沿江地區發展能級的整體提升,使之成為未來江蘇幾個城市協同發展最主要的增長極。
  • 聚焦揚子江城市群建設⑥揚州打造跨江融合示範區迎新機遇
    交匯點訊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揚州、泰州、南通,這8座城市,矗立在江蘇長江岸線兩側。因為一條長江,被天然分隔成兩個不同的區域。正如揚州市交通產業集團董事長凌衛東所說:「揚子江城市群建設,快速交通是前提和基礎。」他認為,揚子江城市群要真正實現集群發展、融合發展,首先就必須要在快速交通上有新的突破,以交通為牽引推動產業、市場、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全面融合。  除了交通紅利,揚子江城市群發展大背景下,揚州有哪些新機遇?
  • 每日一詩|《揚子江》(宋·文天祥)
    揚子江 宋·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遊,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注釋: 【揚子江】長江在南京一帶稱揚子江。 【北海】這裡指北方。 【回從】曲意順從。 【磁針石】即指南針。 【南方】這裡指南宋王朝。
  • 美國人對鎮江的第一印象: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孟菲斯
    再往下150英裡,河床開始變窄,矗立在河中央的一個江心島凸現在眼前,據說它是遠近聞名的「銀島」(Silver Island,即今鎮江焦山)。島沿河岸是陡峭的山巖,怕有300英尺高。巖上遍布樹林、灌木和草叢,其中也不乏山間別墅和富人的寓所,山頂上有一座寶塔。
  • 揚子江打造武漢端午專屬味道守護城市靈魂
    原標題:揚子江打造武漢端午專屬味道守護城市靈魂「芝麻綠豆糕,吃了不長包」,端午裡,武漢人家家戶戶都少不了綠豆糕、芝麻糕,它們是我們這個城市的專屬味道。然而,由於受到流行地域性的限制,在江城,綠豆糕、芝麻糕人見人愛,在全國烘焙行業的產品評比中卻鮮有作為,只能「城裡玩」。
  • 鎮江新區:宜地新風勁吹產業新城
    鎮江新區的城市形態在於「新」,而文化內涵在3500年的悠長歷史中不斷豐富。在這片最早被稱為「宜」的土地上,全面建設「宜」文化正以文化的內力催發「二次創業」的核心動力。鎮江市委常委、新區黨工委書記秦海濤在闡釋「宜」文化時說,鎮江新區的文化精髓就是「宜」文化,是強調「聚焦為要、效率為先、規矩為基、誠信為本」的文化。
  • 央視拍攝的大運河鎮江段,韻味深長!《遠方的家》鎮江三集收藏好哦!
    運河畔,醋飄香,了解鎮江香醋的釀造技藝。走進句容破崗瀆,探訪一條與大運河息息相關的人工河。西馮村,如茵綠草讓人們過上新生活。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長江中下遊和大運河上的漕運業務來支撐,而鎮江恰恰是長江與大運河的交匯點,如果英軍從海上突入長江,佔領了鎮江,就能徹底切斷這兩條河上的漕運業務,掐住了這個龐大帝國的命脈。
  • 鎮江西津渡:十字黃金水道上的"中國古渡博物館"
    江蘇鎮江地處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十字黃金水道」的交匯處,西接南京,東臨上海,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港口、工貿和旅遊城市。鎮江下轄三市四區,總面積3847平方公裡,人口300萬。鎮江自然風光秀美,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譽,有著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1986年被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通江達海之地——鎮江
    鎮江: 古稱京口、潤州、南徐等,長江三角洲重要港口、國家旅遊城市,常住人口319.64萬人,城鎮人口227.72萬人,城市化率71.2%,地處江蘇省南部,西銜南京,東接常州,與揚州、泰州隔江相望。是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唯一交匯樞紐,長江流域第三大億噸港口,鎮江港口通江達海。鎮江之名自北宋至今,民國時期為江蘇省省會。
  • 中國歷史: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等,是長江下遊重要的海港城市。隋唐時期以洛陽為中心開鑿運河,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與長江交匯於揚州,因此揚州擁有著龐大的運河體系,到了唐代,揚州已經成了一座水陸交通發達的繁華城市。唐代,大量外商聚集在揚州進行貿易。長安二年(702年),日本派遣使者來到揚州。埃及、印度、羅馬人也成了揚州的常客,波斯人將揚州作為了他們的貿易基地。
  • 「城市山林」——鎮江
    鎮江位於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遊南岸,是一座有著3000年歷史的古城,古稱「潤州」、「京口」;江南城市的精緻與歷史名城的古典美在這裡融合;地處江南丘陵的鎮江以山聞名,金山、焦山、北固山組成了風景各異的三山風景區;「京口三山」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風景名勝
  • 前三季度江蘇港口貨運吞吐量同比增長3.7%
    江蘇全省港口生產持續復甦,經營效率明顯改善,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指標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呈現出「穩中向好、延續增長」的態勢。此外,江蘇各主要港口還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進設備、提升效率,成為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的有力保障。在鎮江港碼頭,新架設的橋式卸船機正在卸載鐵礦石,鋼絲繩抓斗將貨物抓取到履帶上,即可直接運送至貨物堆場,效率比以往大大提升,一艘20萬噸巨輪,只需半天就能基本卸貨完畢。今年前三季度,鎮江港貨物吞吐量8802萬噸,達到歷史新高。
  • 吾居城市有山林,這就是鎮江
    山,滋養了鎮江人   山,孕育了鎮江歷史   山,造就了影響全國的鎮江文化   山是鎮江城市之始、城市之脈、城市之魂   山孕育了鎮江   1999年底,文物部門在句容放牛山發現了鎮江境內最早的舊石器遺址,經科學測定是距今20-40萬年舊石器早期文化。
  • 揚子江藥業匠心人物三 蔡發龍:做個接地氣的「班長」
    「做個接地氣的班長」,懂基層管理,能鑽研創新,來自揚子江藥業凍乾粉針劑2號車間的生產班長蔡發龍,三年間致力於優化車間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是個十足的全能型班長。 碩士畢業的蔡發龍來到揚子江的第一個年頭,撰寫的《降低灌裝機IPC站稱重誤剔率》課題獲得了2018年全國QC小組成果發表比賽一等獎。獎狀還沒捂熱,看到燈檢線上操作人員翻轉產品的他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減少人工翻轉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呢?就這樣,蔡發龍開始鑽研起全自動燈檢機與半自動燈檢機的聯線生產模式。
  • 中國九大港口城市排名!
    我國有漫長的海岸線,有大大小小的的河流,因此,有許多港口城市,他們位於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沿岸,擁有港口並具有水陸交通樞紐職能的城市,其按地理位置和職能特點可以分為不同種類。那麼中國港口城市有哪些?排名如何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老照片:80年代的江蘇鎮江,每一張老照片都承載著舊時的回憶
    鎮江,位於長江三角洲的一座港口城市。鎮江在歷史上聲名顯著,秦朝時稱為「丹徒」,三國時期叫做「京口」,神話傳說《白蛇傳》裡的水漫金山,就發生在鎮江的金山寺。鎮江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
  • 清朝早期戰爭繪畫,乍浦戰役激戰天尊廟與鎮江戰役激戰西門
    鎮江保衛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國侵略軍發動了侵華揚子江戰役,攻陷吳淞炮臺後,於6月溯流而上,直逼鎮江。侵略軍來勢洶洶,兵力強大,擁有大小船艦76艘,上載海陸軍士兵1.2萬多人,炮725門。鎮江軍則僅有旗兵1583名,後臨時從外地調集漢兵2700名駐守西南郊。鎮江被英軍攻陷,威逼南京。圖為鎮江戰役激戰西門。沒落的南京。舟山英軍營地。
  • 鎮江未來縣級市更看好誰?揚中人說:不輸丹陽
    全市由太平洲、中心沙、西沙島、雷公島四個江島組成,在鎮江發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揚中市的主體為長江上的一個島嶼,面積332平方公裡,人口33.78萬(2011年),位於東經119度、北緯32度,是僅次於崇明的長江第二大島。揚中的地名是因其位於揚子江中而得名。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實現裡程碑式的跨越 鎮江港務集團成為...
    近日,隨著巴拿馬籍「瓦裡個」輪9.1萬噸鐵礦石的卸空,鎮江港務集團年貨物吞吐量突破億噸大關,達到1.0008億噸。作為單一體量破億的港口企業,鎮江港務集團一躍成為行業內的頭部企業,實現了裡程碑式的跨越,而以港務集團公共碼頭為主體的鎮江港也躍升至更高的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