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企業表示,正在通過漲價或改變供應鏈等方式降低不斷升級的中美關稅戰帶來的影響,但他們警告投資者,明年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中約75%的企業公布了收益報告,對其業績和評論的分析顯示,關稅已導致木材和穀物出貨減緩,令衣架和重型設備材料成本升高,晶片和工具製造商的利潤率也遭到擠壓。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 DB)首席美股及全球策略師Binky Chadha表示,這種負面影響在標普500指數中相當普遍。不過他說,到目前為止,總體影響較為溫和。
在圍繞關稅的擔憂出現之際,近期強勁的利潤和銷售增長勢頭正顯示出放緩跡象。收益正在放緩且業績表現參差不齊,某些行業公司的業績報告大相逕庭。分析師和經濟學家警告稱,明年利潤增長還將放緩。
根據金融數據公司Refinitiv的數據,總體而言,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第三財季每股收益有望較上年同期增長27.1%,增幅連續第三個季度接近或超過25%。分析師們表示,第三財季利潤增幅有三分之一來自去年的企業減稅政策,而這一趨勢明年可能難以持續。
Refinitiv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收入料將增長8%,雖仍高於近年平均水平,但較前三個季度有所放緩。該數據體現了經過分析師調整的已公布數據,以及分析師對餘下公司的估計數據。
展望未來,分析師和經濟學家均指出,全球增長已經放緩,尤其是在歐洲和中國。Chadha認為∶「當中一部分可能與關稅和貿易戰有關;但部分放緩明顯是無論如何都會發生。」
企業正在應對各種關稅的影響,包括美中之間的關稅,還有對進口鋼鋁產品、軟木材等產品加徵的關稅。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梳理取自Factiva的業績電話會議記錄後發現,自9月中旬以來,約130家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業績電話會議中,高管或分析師提到「中國貿易」或「貿易戰」的次數約為600次。當中有大約四分之一的公司至少六次提到了這兩個詞。
Lefkowitz認為,如果川普政府果真將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當前的10%提高到25%,可能會拖累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利潤增幅回落2-3個百分點。他預計,這可能將公司利潤增幅拉低至4%左右,不過拉低幅度或許太小,不足以扭轉經濟擴張的勢頭。
一些公司已表示,關稅正令對美國運往中國產品的需求放緩。據木材公司惠好(Weyerhaeuser Co., WY)稱,儘管中國建誅活動活躍,但由於中國自9月24日起加徵的5%關稅,對中國的原木出口已下降。
鐵路巨頭Union Pacific Corp. (UNP) 10月表示,第四季度穀物運輸通常會增長,但今年沒有出現,部分原因在於中國加徵的關稅。
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 Inc., CAT)表示,銷售尚未受到影響,其在中美兩國的製造業務減少了進口需求。不過該公司管理人士9月曾表示,額外材料成本正接近該公司早些時候做出的今年下半年1億-2億美元區間的低端。
工作制服供應商Cintas Corp. (CTAS)表示,因為加徵關稅,衣架成本上升,但其它直接影響有限。該公司首席財務長J. Michael Hansen 9月告訴投資者∶「關稅的影響將開始逐步顯現。」
銷售計算機內存和存儲器的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 MU)表示,關稅可能會使第一財季毛利率下降0.5-至1個百分點,料使同比降幅至少達到1.4個百分點。
美光科技首席財務長David Zinsner 9月份曾向投資者表示,緩解上述影響需要時間。他說,可能要過一兩個季度才會看到某些改善。
Stanley Black & Decker Inc.稱,關稅加上大宗商品價格和匯率的變化擠壓了運營利潤率。這家工具生產商從中國所進口產品中三分之二需繳納關稅,主要是電動工具配件、真空吸塵器和一些手工工具等製成品。
該公司10月份稱,今年的額外成本達5,000萬美元,如果沒有緩解措施,明年可能升至2.5億美元,而如果美國實施其他提議的關稅措施,該公司還將進一步面臨多達1.5億美元額外成本。該公司稱,計劃在明年1月份上調價格,以體現今年秋季實施的關稅,並已針對部分進口產品尋求關稅豁免。
該公司首席執行長James Loree在10月份向投資者表示∶「我希望非常清楚地說明一點,目前的情況還不是十分悽慘,我們預計第四季度也不會到這種地步,因為大部分關稅上調其實要到明年1月1日才會落實。」
一些公司表示,儘管許多企業已上調價格,但這種舉措也需要時間,而且不一定可行。
BorgWarner Inc.表示,預計今年關稅和通貨膨脹成本為2,000萬美元,到目前為止公司悉數吸收了這些成本。該公司主要面向汽車和卡車製造商銷售零部件。
BorgWarner首席執行長Frédéric Lissalde稱∶「我們沒有將任何成本轉嫁出去。討論需要時間,仍在進行中。」
地板和臺面製造商Mohawk Industries Inc.表示,已宣布因從中國進口產品而上調價格,可覆蓋關稅和其他成本上升因素。該公司也已經在調整供應鏈。
不過其首席執行長Jeffrey Lorberbaum敦促保持耐心,並指出短期內價格上調可能促使消費者購買未受關稅影響的其它產品。他表示∶「這不會像電燈開關那樣立竿見影。」
Fortune Brands Home & Security Inc.稱,關稅因素料將在第四季度產生200萬-300萬美元成本,如果明年1月份關稅稅率上調,則成本將更高。該公司銷售櫥櫃、門和家居安全產品。
該公司表示,長期而言,上述關稅措施可能對公司有利,因其將更加倚重中國以外的生產和組裝。該公司高管在10月份與分析人士舉行的電話會議上稱,例如,公司將把更多的門組件生產轉移至墨西哥工廠。
首席執行長Christopher Klein表示,關稅因素並非不重要,但是可管理的。他說∶「一旦我們設法克服了最初的影響,鑑於我們的競爭地位,我們實際上會看到我們因關稅的實施而具有上升潛力。」
獸藥公司Zoetis Inc.稱,其他地區的需求上升可能會抵消對美國畜牧業主銷售下降的影響;由於中國也出臺了相應的關稅措施,中國對美國畜牧業主的產品需求下滑。
其他公司表示,已經將關稅因素轉化為對自身有利。好市多(Costco Wholesale Co., COST)在1月1日前加快進口了部分產品,並減少了購買其他產品的承諾。但這家倉儲式商店連鎖也在向消費者推銷堅果、豬肉等產品??在中國的報復性關稅措施下,這些產品的出口已經放緩。
好市多首席財務長Richard Galanti在10月初舉行的電話會議上對投資者說∶「有些產品,比如美國豬肉有三分之一出口至中國。這種狀況發生了變化,因此豬肉價格在下跌。這可以節省很多錢,創造了一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