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
最近,歐美一些著名大學專家學者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就中國「威脅」問題進行研討,得出的結論摘抄如下:
1.堅持社會主義,但不排斥資本主義,堅持黨的領導,但不排斥黨派監督。
2.適用型經濟模式,世界罕見。既不是公有制經濟,也不是市場經濟,這種混搭模式十分有效。
3.全民愛國,十分罕見。他們也在內吵,但一遇外敵,沒人號召,十四億人一致對外。區區薩德事件,讓韓國失去五分之二市場。
4.高層一心為民,世界罕見。去農稅、扶貧、抗災古今中外絕無僅有,他們盡心盡力。
5.中國領導選拔機制世界罕見。中國高級領導選用,要用十多年時間考察,沒有任何利益集團可以左右。
6.舉國機制世界罕見。中國想做任何他們認為重要的事情,沒有做不成的,因為他們可以不受任何阻擋地舉全國之財力、人力物力去辦。
7.新一代年輕人正在成為新傳人。在中國的航天航空核能,電子,晶片,高鐵等領域,擔綱者平均年齡只有39.4歲,他們中40%是回國留學生。
8.中國有世界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從製造一根針到製造航空母艦,從設計到成品,如果他們願意,不需要任何外力。
9.中國有龐大的金融庫存。中國有近4萬億美元儲備,購買了美債2.1萬億,財政盈存,銀行存款和其它儲備共約八萬億人民幣。其金融現實能力是歐美日俄的總和。
10.中國品牌創新世界罕見。世界把個體優秀產品稱為品牌,而中國則把一種嶄新經營模式作為品牌,電商,支付寶,美團他們在很短的時間裡創造出的經營模式創造出罕見的價值。
11.中國有罕見的宏觀調控能力。亞洲金融風暴和美國製造的次貸危機,都沒有對中國形成衝擊,而且他本身可能形成的危機亦很快被消減。
12.中國有龐大的市場。他完全可以靠自我消費而推動市場,同時,他可以淹沒他們認為有害的市場。
13.中國把事情想到幾十年後,這是世界獨一無二的。中國有五年十年規劃,一帶一路,可能是五十年規劃。這種預想預判預設的能力,能有效應對任何危機。
14.好的決策代代相傳,世界罕見。在許多國家,一個總統一個想法,在中國,一句為人民服務,改革開放用了幾十年,而且代代用代代靈,周恩來的萬隆會的和平共處五項外交政策,至今亦是中國外交原則。這是守信負責任大國的體現。
15.中國龐大的各方面的基礎設施發展實力,誰亦無法撼動!中國近70年的發展,她不是某個方面的發展,而是綜合的發展,即便不是世界最好的,但絕對是世界最具潛力的…
他們認為,中國的可怕之處就在這裡。來自她的威脅也是這些。不過,威脅顯然是帶有貶義色彩的。這是立場的不同。而我們,當然可以將這種所謂的威脅,認為是我們的強大。
西方的所謂中國威脅論,在我們看來,就是中國的強大論。
如果中國本身不出問題,試問誰能把她擊垮?她的成長和壯大,誰也無法阻擋!
2020年是舊的秩序加速坍塌的一年,也是新的格局曲折醞釀的一年。
在中國,千百萬人口的城市出現幾個病例,就讓我們很緊張,上下團結一致認真防疫,不容一點馬虎,發現一個去韓國割雙眼皮感染回來的,就搞封閉管理。這完全都是對的。因為新冠這玩意是會要人命的,人命關天!
而在美國,現在幾乎完全不當回事了,大家注意這幾天的美國新聞了嘛,幾乎都不提疫情,很確定的是,美國它們接下來就是群體感染加有限疫苗,而絕大多數的美國人民,全憑自己火力壯,靠天意。
一邊是老百姓自身的性命,一邊是資本家天下的政客雙簧套路,而美國上下的精力和關注度都在後者。是什麼造成美國這種變態的社會現象的呢?
是它們骨子裡的「文化」?是資本主義長期的「洗腦」?還是他們媒體有意的「帶風向」轉移焦點呢?
都是,也都不是。因為這都是表象,不是根源。而真正的根源是,美國的民眾只是一盤散沙。如水裡的浮萍,牆頭的草,隨風擺動隨水飄。無根!
而我們呢,「我們中國人民組織起來了」。我們是有組織的。他們沒有。
因此,我們真正的強大的根源,在於我們有黨的堅強領導。
美國正在為川普發起的貿易戰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
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中美貿易摩擦目前已導致美國就業市場累計流失24.5萬份職位。不過,如果雙方逐步取消加徵關稅政策並推動雙邊貿易發展,那麼到2025年,將為美國帶來14.5萬份新職位。
據路透社報導,該項研究由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委託牛津經濟研究院發起。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是非政府、非營利組織,成員為涉及對華業務的美國會員公司,包括可口可樂等多家著名國際大型公司和其他美國小型企業。
這份研究於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上任前幾天發布,並著手對美國目前的貿易政策進行分析研究。此前拜登表示,自己並無計劃立即改變川普的關稅政策。
研究估計,美國的對華出口行業為美國市場提供了120萬份就業崗位,其中,中國的跨國公司僱用了19.7萬美國人。2019年,美國公司對華投資了1050億美元。
數據預測表明,如果中美貿易摩擦持續下去,在2022年,美國將流失73.2萬個就業崗位,到2025年,又將新增32萬。
貿易摩擦給美國經濟帶來的損害將遠不止就業崗位的流失。
據預測,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貿易往來的大幅脫鉤將導致未來五年內美國GDP減少1.6萬億美元。
研究報告表明,中國將在推動全球經濟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未來的十年內,中國將拉動三分之一的全球經濟增長。因此,對於美國而言,中國市場準入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1年1月14日發布的數據:
2020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總值4.06萬億元,增長8.8%,佔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2.6%。其中,對美出口3.13萬億元,增長8.4%,自美進口9318.7億元,增長10.1%。
經查,2020年的平均匯率是1美元=6.8996元人民幣,換算後,2020年對美出口為4536.5億美元,自美進口為1350.6億美元。那麼中方的順差就是3185.9億美元。
再看2019年和2018年的數字。
2019年,中美兩國貿易額為5412.23億美元,同比下降14.6%。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為4185.09億美元,同比下降12. 5%;自美國進口為1227.14億美元,同比下降20.9%。中方順差為2957.95億美元。
2018年,中美雙邊貿易進出口總值為6335.2億美元,同比增長8.5%。其中,出口4784.2億美元,增長11.3%;進口1551億美元,增長0.7%;貿易順差為3233.2億美元,同比擴大17.2%。
那麼,貿易戰之前的2017年是什麼情況?
2017年,中美貿易額為5837.0億美元,同比上升12.3%。其中,中國自美進口1539.4億美元,同比上升14.5%;對美出口4297.6億美元,同比上升11.5%。中方順差2758.2億美元,同比上升9.9%。
總結一下,川普發動貿易戰,是以2017年中美貿易中方順差為打擊目標的。結果,此後的三年,中方的順差都比2017年高。
此外,自美進口額除2018年比2017年略有增加,2019年和2020年都比2017年下降不少。而對美出口額,除2019年比2017年有100來億的下降,2018年和2020年都比2017年增加很多。
如此,就數字而言,中美貿易戰,我們已經大獲全勝。
長 按 上 方「識別二維碼」進入點擊關注即可免費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