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的中人是在社保養老雙軌制並軌過程中,出現的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歷史現象。2014年10月開始,機關事業單位開始了養老保險的發放調整,從此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被分為了「老人」、「中人」和「新人」三個群體,未來在2024年之後,不再有退休工資一說,大家統一變更成為社保養老金,都從社保領取,退休管理全部交付給社區統一管理。
「「中人」是2014年9月31日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以後申請辦理退休,同時要求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最低15年。此時中人的過渡期為10年,過渡期之後,所有人員都執行同一標準。10年過渡期的養老金發放標準採取「限高保低」原則,也就是說,按照原有退休工資計算方法和新的養老金計算方法進行比較,如果老方法的計算金額高,那就按照老方法進行發放,如果新方法的計算金額高,暫時先按照老方法進行發放,未來在過渡期10年內逐年提升10%,最終補齊差額。
這樣就形成了退休中人調整差額的歷史問題,當時的政策只說了這種發放原則,但是並沒有給出調整的計算公式和計算依據。之後在過去的幾年中一直也沒有退出,在此期間可能有些退休的中人都已經病故。因為一般來說,幾乎所有的計算結果來說,都是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更高一些。所以差額問題幾乎每個省都存在。
其實為什麼遲遲不能推出調整公式呢?這裡面也有一個隱情,主要是在於採用何種基本工資標準作為計算依據?當時在2014年10月,事業單位做了一次工資套改工作,將基本工資的計算標準進行了大幅上調,很多人增長幅度都在1000元以上。但是目前退休工資計算的老辦法還是採用了工資套改之前的老工資標準,這兩者之間就會差別好幾百元。
但是問題總是在解決之中,2018年開始,江西省作為首個中人差額計算並補差的省份,開始對「中人」的養老金進行核算補發。在2018年1月,贛州市社保局下發了《關於做好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待遇改辦工作的通知》,對市本級的1335名「中人」進行養老金核算補發。
2018年9月,國家人社部也要求,爭取年底前各地要確把保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的養老金理順完成,但是這項工作還是有所拖延。2020年9月份,四川省開始補發機關事業單位「中人」的養老金,在四川省文件中顯示,全國32個省只剩2個省份還沒有兌現落實「中人」的待遇。
現在四川省的開始了分三批進行補發工作,在2020年9月前對2014和2015年退休的「中人」進行補發,2021年1月前對2016和2017年退休的「中人」進行補發,2021年4月前對2018和2019年退休的「中人」進行補發。相信很快隨著時間的推移,差額的補發會很快到位的。
那麼你們省的已經補發了嗎?補發的標準是如何的呢?可以留言一起分享一下。
如果覺得好,請給予點讚、評論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