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大氣治理不搞「一刀切」 差異化管控見實招

2020-12-25 光明網

  11月7日早上,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在朋友圈裡曬了四張空氣品質地圖,當天早上8點鐘,北京的PM2.5隻有2微克/立方米。

  關注藍天指數,是馬軍的習慣。此前一天,他轉發了蔚藍地圖出品的2019年10月逐小時全國空氣品質動態地圖,並留言:藍天保衛戰,秋冬季是關鍵。

  又一個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拉開序幕,而今年又有哪些不一樣?

  藍天預期提高

  空氣品質慢慢改善,人們對藍天的預期也提高了。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日前發布的空氣品質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其中,全市PM2.5平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6%,達標天數165天,比例為60.4%,空氣重汙染3天,同比減少5天;各區PM2.5濃度在34微克/立方米至45微克/立方米之間。儘管到年底還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但是不少人對北京PM2.5年均濃度已經表示出了樂觀的預期。

  不僅北京,從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到打響藍天保衛戰,關於空氣品質改善的直觀感受影響了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年)》顯示,從2013年到2018年,我國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年均濃度分別下降48%、39%、32%。大氣汙染防治專家、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胡京南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今年,他有過因為出現輕度空氣汙染被要求解釋原因的經歷。預期的提高,無形中讓今年秋冬季大氣綜合治理壓力倍增。

  堅決反對「一刀切」

  這個秋冬季的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正處於特殊的關鍵節點。在不久前生態環境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目標年、關鍵年,2019—2020年秋冬季攻堅成效直接影響2020年目標的實現。而據預測,受厄爾尼諾影響,2019—2020年秋冬季氣象條件整體偏差,不利於大氣汙染物擴散,進一步加大了大氣汙染治理壓力,必須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抵消不利氣象條件帶來的負面影響。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秋冬季期間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6%。就此,劉友賓介紹,今年秋冬季攻堅行動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對過去行之有效的、好的經驗和做法予以持續推進。在保持工作連續性的基礎上,今年秋冬季攻堅行動更加強調依法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劉友賓說,今年秋冬季大氣綜合治理將更加強化依法依規,堅決反對「一刀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在今年的秋冬季攻堅行動方案中,一律沒有涉及強制性錯峰生產、大範圍停工停產等要求。此外,更加突出科學施策。實施差異化應急管理,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要求各地根據《關於加強重汙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夯實應急減排措施,實施企業分類分級管控,達到A級的企業重汙染天氣應急期間可不採取減排措施,B級企業適當少採取減排措施。相對於往年,攻堅行動更加強調因地制宜。在確定2019—2020年秋冬季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時,充分考慮各地工作實際和操作性,依據各城市上個秋冬季PM2.5濃度值與過去兩個秋冬季累計下降幅度分別進行分檔,設定各檔改善目標,上個秋冬季PM2.5濃度越高、累計下降幅度越小,本秋冬季目標就越高。

  差異化管控見實招

  目前,各地秋冬季大氣綜合治理都在緊鑼密鼓落實之中。天津市提出聚焦影響環境空氣品質的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以調整產業、能源、運輸三大結構為根本,以深化燃煤、工業、揚塵、機動車汙染治理為手段,妥善應對重汙染天氣,按照標本兼治、精準治汙、持續減排、分級施策的總思路全力攻堅。為持續加強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西安市將開展區域重汙染天氣應急聯動,全力推進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山西省推進氣象和生態環境部門合作,加強重汙染天氣形成機理和預報技術、重汙染天氣氣象條件評估技術、生態保護及環境遙感監測等方面的研發合作。

  大氣治理差異化管控、精細化治理深入推進。日前,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建立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制度。在滿足環境管理要求基礎上,河北共有1640個項目、企業被列入首批清單,在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不停產、不限產、不檢查、不打擾。

  河北省首批正面清單共涉及全省重點工程項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和重點出口型企業四類項目和企業。企業能否達標排放、自律減排、汙染治理水平領先是納入正面清單的關鍵。對於納入正面清單的企業,河北將優先保障其生產經營活動。對納入清單的重點出口型企業,在完成出口任務期間可不停產、不限產。對納入清單的零排放、微涉氣,即每年排放汙染物100公斤以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不限產、不檢查、不打擾。通過差異化管控措施,鼓勵先進,限制後進,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全面提升。

  劉友賓表示,當前秋冬季重汙染天氣還處於「氣象敏感型」階段,2017—2018年秋冬季氣象條件顯著高於常年平均水平,助推了當年空氣品質大幅改善。研究表明,當年空氣品質改善是「人努力、天幫忙」的結果,大氣汙染防治各項工作佔七成,相對有利的氣象條件佔三成。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結果,2019—2020年秋冬季氣象條件相比往年不利,將面臨霧霾持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廣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將氣象條件差異造成的環境空氣品質變化差異補回來,再進一步下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難度和壓力進一步加大。」劉友賓強調,接下來要全力落實攻堅方案各項任務,確保完成秋冬季改善目標,積小勝為大勝,推動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確保完成打贏藍天保衛戰各項任務。(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曹紅豔)

[ 責編:楊煜 ]

相關焦點

  • 【長城評論】嚴禁「一刀切」,大氣治理還需久久為功
    資料圖。  「一刀切」對於生態環保工作而言是一種「高級黑」,要堅決反對。應當講,動輒以「應急響應」為名的「一律關停」「先停再說」既不治標更不治本,也違背了高質量發展的本意,必須劃出「紅線」,及時引正糾偏。
  • 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為企業破解大氣汙染治理難題
    實施《江西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計劃方案》《江西省工業爐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方案》《江西省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明確了122個鋼鐵超低排放改造項目、569個工業爐窯提標改造項目和44家VOCs汙染治理省重點企業、16個重點VOCs治理園區、10個LDAR示範企業,正按照時序要求有重點、分步驟推進項目實施,治理力度前所未有。
  • 瀘州市預計年底初步形成大氣智能管控體系
    全力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記者12月11日從瀘州生態環境局獲悉,瀘州市按照省2020年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專題會議精神,根據當前大氣汙染防治形勢,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大氣防治攻堅工作。為全力做好冬季重汙染天氣應對,瀘州市印發《瀘州市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方案》,進一步明確攻堅目標、任務和責任;繼續加快推進重點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川南發電2#機組和水泥企業超低排放和深度治理改造,川南發電1#機組預計明年2月完成改造;全面排查轄區內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建立動態管理臺帳,全覆蓋開展監測和治理,對石油化工、製藥、農藥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大的企業以及高新園區安裝在線監控系統
  • 河北省大氣辦發布10條嚴禁「一刀切」
    要堅持民生優先,對涉及民生領域的管控措施,制定壓非保民工作方案,優先確保民生需求、扶貧攻堅、重點項目等工程實施;要堅持有取有舍,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環保「領跑者」企業和環境友好的成長型中小微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引導規範發展,保障正常生產;要堅持淘汰落後,對不符合產業政策、手續不全、治理無望、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堅決依法關停取締,
  • 資訊|嚴禁清潔取暖措施和燃煤鍋爐淘汰「一刀切」
    、重點時段和重點任務,按照汙染排放績效和環境管理實際需要,科學制定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和監管措施,堅決反對「一刀切」,有效減少汙染物排放,推動企業綠色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生產、生活與生態同步改善。對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在氣、電源不能充足保障的情況下,不搞「一刀切」,積極推動各種形式清潔替代,確保群眾溫暖過冬。要把確保群眾取暖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在散煤治理和清潔替代工作中,堅持先立後破、不立不破,在氣源、電源沒有充分保障到位的前提下,不得先行拆除群眾現有取暖設施,在氣、電資源緊張時,要合理調控、壓非保民,優先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 鄭州市通報2019-2020年秋冬季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情況
    清單中31個行業按照生態環境部要求的減排措施、15個行業按照省生態環境廳要求的減排措施進行落實,制定過程中對於涉及民生、績效評級優、完成深度治理、採用環保原輔料的企業分類施策,嚴格落實「綠色調度」和差別化管控,不搞「一刀切」。
  • 實錄|河北舉行「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
    下一步,我們將咬定目標不動搖,持續用力不鬆勁,以決戰決勝的姿態、紮實有效的措施,盡最大努力改善空氣品質。 一是堅決打贏秋冬季攻堅戰。我省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已印發實施,對重汙染天氣科學應對、壓減退出過剩產能、清潔取暖改造、交通運輸方式優化、揮發性有機物源頭管控等30項措施,進行細化、量化、具體化,並分解到各市、各部門,做到「治汙到源、責任到崗」。
  • 環保立體聲丨河北舉行「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
    下一步,我們將咬定目標不動搖,持續用力不鬆勁,以決戰決勝的姿態、紮實有效的措施,盡最大努力改善空氣品質。一是堅決打贏秋冬季攻堅戰。我省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已印發實施,對重汙染天氣科學應對、壓減退出過剩產能、清潔取暖改造、交通運輸方式優化、揮發性有機物源頭管控等30項措施,進行細化、量化、具體化,並分解到各市、各部門,做到「治汙到源、責任到崗」。
  • 西安十大舉措推進冬防期大氣汙染治理
    11月19日,西安召開大氣汙染防治進展情況及冬防期工作新聞發布會。西安市生態辦主任、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劉軍表示,西安將以空氣品質改善為目標,以顆粒物控制為重點,以煤、塵、車、源管控為方向,以重汙染天氣應對為關鍵,採取十大舉措統籌推進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各項工作。
  • 《石家莊市2019年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出臺-2019-石家莊市...
    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建立完善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登記、排放檢測、超標撤場等監管制度,禁止超標排放工程機械使用;劃定並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按國家要求開展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中型和重型柴油貨車的淘汰工作,鼓勵老舊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提前淘汰,禁止僱用排放不達標車輛。
  • 央視財經評論丨最新版京津冀秋冬大氣汙染治理方案來了!治汙與取暖...
    新聞連結:超長「厄爾尼諾」影響今年大氣汙染治理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顯示,觀測史上罕見的超長「厄爾尼諾現象」將持續到今年底,今年極有可能成為史上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年份之一。這樣,推動環保建設的過程中,也就沒有太多餘地和空間搞補貼,市場化理念此時也就更為重要。實際上,真的不要把環保和經濟增長理解成此消彼長的零和遊戲。這回《方案》把很多行業進行分級,比如鋼鐵、陶瓷、玻璃等等,A級就是全國先進,可以不停產;B級就是全省先進,在重汙染情況下適度停產限產;C級相對落後,就會面臨更嚴格的要求,這本身就是對優等生的激勵。
  • 承德市2020年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進展情況
    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麗虹市長親自建立全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群,要求各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負責同志加入,每日推送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日報並提出具體工作要求。萬峰副市長每周召開調度會分析會診,提出針對性治理措施,並多次實地督導檢查網格化監管和汙染源排查整治工作,先後聯合省生態環境廳第二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對雙橋區、高新區、圍場縣、承德縣進行公開約談,推動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落實。
  • 溫江區綜合執法局精準發力,靶向治理大氣汙染
    秋末冬初季節,正值大氣汙染防治關鍵時期。為鞏固前期揚塵治理成果,持續推進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溫江區綜合執法局針對秋冬季氣候特點,加大防塵降塵工作力度,多措並舉管控揚塵汙染,改善空氣品質,全力守護「溫江藍」。
  • 晉中市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統籌推進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各項工作,服務「六穩」「六保」大局;採取積極穩妥措施,進一步鞏固成果,立足於抓好已出臺的政策措施落實,做到時間、區域、對象、問題、措施五個精準;實施企業績效分級分類管控,強化聯防聯控;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散煤治理,嚴防「散亂汙」企業反彈,加強秸稈禁燒管控;有序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柴油貨車汙染治理
  • 大氣汙染的防治措施_2020年大氣汙染的防治措施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摘要:供暖季即將來臨,環保部近日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認識供暖期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性,紮實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要求各地要採取有力舉措,結合源解析等科研成果,紮實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供暖汙染防治從環保部獲悉,供暖季即將來臨,環保部近日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認識供暖期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性,紮實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確保改善環境空氣品質。 監測數據表明,冬季是我國大氣汙染較為集中的時期,全國重點區域各省(區、市)供暖季PM2.5平均濃度均比全年平均濃度高20%左右。
  • 生態環境部:將發揮大氣汙染治理和應對氣候變化治理的協同效應
    目前,黑龍江、廣東、北京等11省市水源地環境整治任務完成滯後;針對新納入的應對氣候變化職能,生態環境部將發揮大氣汙染治理和應對氣候變化治理的協同效應。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目前水源地環境整治進入攻堅階段;但黑龍江、貴州、廣東、江蘇、山西、江西、天津、北京、重慶、吉林、遼寧等11省份任務完成率未達到序時進度要求。
  • 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期間,鄭州建築工地實施差異化管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通訊員 杜宗水  11月19日,鄭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消息,今年秋冬季重汙染天氣管控期間將對全市在建項目繼續進行差異化管理。目的是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同推進,即保持大氣汙染治理力度不減,又保障應急搶險、民生急需工程項目順利實施。
  • (關於不斷優化制度設計和政策安排,持續改善我省大氣環境治理水平...
    蘇皖魯豫是長三角和京津冀周邊兩大大氣治理重點區域的連接帶,一方面該地區各城市大氣汙染物濃度年際和月際變化特徵相近,重汙染天氣過程高度一致,具有典型的區域性汙染特徵;另一方面該地區緊鄰「2+26」城市,存在明顯傳輸影響。蘇皖魯豫交界地區聯防聯控將齊抓共管,統一行動,形成強大合力;將提升治理水平,加大治理力度,推進整個區域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三)合理制訂大氣環境考核目標。
  • 日照市生態環境局莒縣分局四項措施推進大氣汙染治理
    為進一步加強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日照市生態環境局莒縣分局堅持力度不減、精準治汙,採取四項措施推進大氣汙染治理,全面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一是思想認識再上位。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危機意識,深入查找精準管控措施落實上的問題,直面問題、精準施策、持續用力,每天必爭、每微克必爭,堅決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二是精準管控再加力。
  • 生態環境部長談環保「一刀切」:一粒老鼠屎搞壞一鍋湯
    怎麼看待環保「一刀切」?怎樣解決監測數據造假?李幹傑回應了諸多熱點問題。談藍天保衛戰:形勢不容樂觀,甚至相當嚴峻藍天保衛戰開展以來,總體上進展和成效還是不錯。但是,確確實實還是感到壓力很大,形勢不容樂觀,甚至可以說相當嚴峻,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