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視頻 記者 劉乃武
通訊員 諸敏芳 王紅
顧曉嶺是西湖區留下街道一名環保社群的參與者。多年來,她不僅在自家嘗試「零垃圾」的極簡生活練習,還倡導鄰居們之間舊物交換。同時,還自製了萬能洗滌劑,不但自己和家人遠離了化學洗滌劑的傷害,還減少了含有洗滌劑的汙水對河流和土壤的傷害。
現在,在顧曉嶺的影響下,400多名鄰居們也紛紛加入環保隊伍。他們從自己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默默踐行著「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點擊上圖,觀看視頻
小區撿拾無患子,自製萬能洗滌劑
上身著藍色中式盤扣長衫,下穿白色寬鬆九分褲,大口黑色布鞋,端莊典雅中透著時尚,8月18日,在留下街道翰墨香林社區一間不大的工作室裡,顧曉嶺向記者展示了萬能洗滌劑的做法。
自製洗滌劑聽起來很繁瑣,其實做起來很簡單。用3份風乾後的無患子果實,10份自來水和1份紅糖,按比例放在塑料瓶裡密封發酵3個月,製成的無患子酵素去汙效果最佳。 「一定要記得每隔五六天時間就要打開瓶口放氣,防止無患子發酵後氣體膨脹引起爆炸。」 顧曉嶺提醒道。
無患子樹在杭州很多小區和公園裡都有,紅糖買點便宜的就行。「我使用的無患子,大多數都是自己在小區裡撿的,紅糖是網上購買5元一斤的。」
顧曉嶺通過多次試驗,發現無患子酵素沒有保質期,反而時間放的越久,去汙效果越好。為了證明無患子去汙無傷害,顧曉嶺還查閱了一些資料。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無患子洗髮可去頭風(頭皮屑)明目,洗面可增白去斑。」「肥皂莢(無患子)……十月採莢,煮熟搗爛,和白面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於皂莢也。」
從2015年開始,在顧曉嶺的家裡,這樣的酵素成為了萬能洗滌劑,逐漸取代家裡的化學洗滌劑。洗澡,從頭到腳都可以用;家庭清潔,從洗碗到洗衣,也可以一手包攬,以零汙染對抗化學洗滌劑對大自然水體和土壤的侵害。
購物血拼族成環保達人,影響身邊人
不過,在10多年以前,顧曉嶺還是沉迷於購物的血拼族,直到有了寶寶以後,她被當時類似於「大頭娃娃」的新聞報導所震驚,便開始到處尋找天然環保無傷害的洗滌劑,給孩子洗衣服和洗澡,但一直都沒有找到一種既對人體無傷害,又對環境友好的洗滌劑。
一次偶然機會,顧曉嶺在一個環保群裡接觸到無患子酵素的製作方法,經過自己不斷的摸索改進,最終形成了現在這個比例配方。
顧曉嶺一個善於探索的人,她還曾經在自己家的廚房裡,有過很多類似的綠色生活嘗試。把家裡的廚餘垃圾通過一個堆肥桶降解,4周左右就變成了很肥的黑金土。自製四個垃圾分類箱,牛奶罐、利樂包洗乾淨剪開,再統一進行回收。
顧曉嶺說自己的理念很簡單,就是減少一些物慾,用手作代替網購。現在流行的「斷舍離」,捨棄的不只是一個物,而是對心理上的一種疏通。「我們需要在理念和習慣上發生一點改變,現在我特別清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在我生活中,有時候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多東西。」
從2018年開始,顧曉嶺還堅持制定一家人的「21天零垃圾生活養成計劃」。從限制垃圾的產生,來督促自己改變生活習慣。「快3年時間了,我一件新衣服都沒有買過,我身上這些衣服,還是三年前從朋友那裡淘來的。」
「我是在『舊物新生』群裡知道顧老師還會做無患子洗滌劑的。她也經常走進社區和附近的幼兒園,線下教孩子和家長們製作無患子酵素洗滌劑,我們寶媽們太需要這種無汙水無傷害的洗滌劑了。」鄰居張女士覺得顧曉嶺的做法很受益。
「舊物新生」微信群是顧曉嶺組建的一個社區舊物交換群,已經有400餘人,在線上發動左鄰右舍進行舊物交換。小到一根扎頭髮的皮筋,大至沙發和衣櫃,鄰居們在群裡每天都有數次舊物交換,閒置舊物重新煥出了發生命力。「我倡導的是免費贈送,無償領取。」
最近,顧曉嶺已經聯繫到了杭州市一家生物醫藥企業,正籌劃在幼兒園裡教孩子們收集廢棄的牙膏袋和牙刷,收集滿2斤,就可以免費郵寄到這家公司,他們進行綠色加工再利用。
「廢棄的牙膏袋和牙刷,是生活中很容易忽略的廢棄物,通過一定文具物品獎勵,從小培養娃娃們的環保意識,孩子在幼兒園學到了知識,回家就會告訴父母,這樣,小手拉大手,整個家庭的環保意識也會有所提高。」顧曉嶺說。
編輯 劉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