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神經學:被量化的心理學

2020-12-16 人民網

原標題:認知神經學:被量化的心理學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

  ◎中國科學院大學生物物理所認知科學重點實驗室教授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人的想法從何而來,精神層面的問題從生理上是否能夠找到原因?在心理研究的歷史上,有一群科學家在追尋真理的道路上前僕後繼,其中的一些人開創了為心理尋找生理落腳點的交叉學科——認知神經學,它又被科學家認為是向智能的本質和意識的起源這一基本的重大理論問題發起衝擊的學科。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心理學研究者正式注意到在認知神經學研究誕生之前,這項學科已經經由現代科學之手,糾正了曾經的「彎路」。

  從顱相學說起

  早在18世紀,德國解剖學家加爾就提出,人的心理功能都對應了大腦某一特定區域,這些區域按一定比例造就了人不同的能力與性格,顱骨的形狀與大腦的區域是相關的,如果人的某一種心理機能發展得好,那麼這個人的顱骨就會有一個隆起,相反,顱骨則會有一個坑窩。因此通過測量人的頭顱便能夠判斷每個人不同的個性與人格。這一理論被稱為「顱相學」。

  為了印證這一學說,加爾將人類頭顱骨頭突出形狀共分為了26個骨突,並分別加以編號。他認為不同的骨突顯示一個人不同的秉性才能。比如1號骨突代表天生具有破壞性,2號骨突表示多情性等等。

  雖然,顱相學理論早已被打入偽科學的冷宮,但是它在人們認識大腦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劉嘉認為,加爾提出了大腦存在分區的概念,這一理論曾經影響了19世紀精神病學與神經科學的發展。

  真正打開心理學大門的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他將意識與潛意識引入心理學的概念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科學家不滿足於一直被哲學環抱的心理學,他們渴望了解身體與意識間的關係。

  大腦區域與精神行為有關的研究源於腦科醫生進行癲癇病人腦部手術的發現。通過開顱手術,科學家慢慢發現大腦中神經元之間通過放出生物電傳遞信號,進而決定身體做出哪些行為。正常情況下,大腦的不同區域會放出不同頻率的腦電波,但是如果大腦中某個區域出現一個強大的信號,讓整個大腦處於同一頻率中,那麼就會令人出現抽搐、口吐白沫等癲癇症狀。

  這只是認知神經學研究的開始。

  上世紀40年代,神經病學家約阿希姆·博達默通過檢查在二戰中頭部嚴重受傷的病人,提出了短迴路能夠有選擇性地存於大腦的面部識別系統中。博達默注意到,儘管病人可以看到人臉,卻認不出來是誰,最終得出結論:看到和認出人臉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大腦功能。

  之後,科學家們將這些結論進一步細化,發現大腦中很多個部位都參與了對容貌影像的信息處理,不過影像學研究表明一個叫作梭狀回面孔區的部位尤其重要,這是大腦顳葉的一部分。

  解讀大腦

  然而,作為人體意識發源地的大腦,至今依然沒有被人類自己研究透徹。「人類大腦只有3斤半,卻有將近1000億個神經元,每個神經元平均和7000個神經元連接,構成了宇宙中最複雜的單個個體,而且大腦表現出了巨大的個體差異。這就使得心理學和人類智能的研究面對巨大的挑戰。」劉嘉表示,「認知神經科學發展到現在,只用心理學的方法已經不能完全解決最新的研究主題了,需要生物學、計算技術和數據挖掘等多學科的交叉研究。學科交叉對科學研究和進步是非常關鍵的。」

  科技手段的進步,讓現代科學家已經不再需要通過開顱了解大腦,現代化設備為研究大腦神經認知作好了充足的準備。以物理學為基礎的神經成像技術的發展,為心理學家們窺視人類大腦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手段。磁共振、腦電圖、電位變化、掃描、信號分析等物理詞彙開始頻繁出現在心理學領域中,大量有物理學背景的人投身於心理學研究。

  慢慢地,認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相結合產生了認知神經科學。

  目前,認知神經科學研究被公認的有宏觀和微觀兩個研究層次:宏觀方面,包括對腦損傷病人進行神經心理學臨床研究和對正常人進行腦功能成像研究;微觀方面,採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對不同機能進化水平的動物進行分子、細胞、神經環路等多層次的神經生物學研究。

  在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嘉曾經的一項研究讓一位國家領導人也產生了興趣。當時,劉嘉在給這位領導人展示關於認知神經學的研究時,介紹了關於貪官大腦的變化。「人對於金錢的欲望,就像動物看到食物時會產生搶的欲望。當然,這種欲望的強度因人而異。」劉嘉說,「我們發現,如果一個人看到金錢產生貪念時,其大腦的邊緣系統會產生強烈的腦電波。換句話說,通過觀察某人看到財物時邊緣系統的變化,可以判斷他對於金錢的耐受程度。」

  不過,在大腦對金錢產生興奮情緒的時候,大腦的另一部分——前額葉也會作出反應,抑制邊緣系統放電,進而控制人類的貪慾。「這種控制不是100%的,有些人可以控制自己,有些人則很難。而且這也決定了人們看到多少金錢才會產生貪汙的衝動。」劉嘉說,「而前額葉是否能提升對於邊緣系統放電的控制,有些人可以通過後天訓練實現,有些人則完全無法控制貪念。」

  認知神經學的應用

  20多年的基礎研究讓人們了解心智的功能和結構以及它們與大腦的關係,科學家們也慢慢將認知神經學運用到了臨床。例如,人們發現抑鬱患者存在消極情緒,有些頑固的抑鬱症患者甚至根本無法擺脫。一些幹預的手段也就反其道而行之,通過幹預注意導向來恢復患者的正常情緒調節功能。

  除了行為學上的幹預,還有經顱電磁刺激這樣的技術,直接通過改變大腦的功能來改變患者的精神狀態。「就像是電腦被重啟。經顱電磁刺激就是將大腦的腦電波頻率強行調到一個波段,導致大腦出現類似癲癇發作時的狀態,讓大腦『忘記』之前的抑鬱狀態,強制重啟,重新放電。」劉嘉解釋道。

  當然,這只是認知神經學臨床應用的一部分,在了解大腦分區功能後,有些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提升人類智能,比如通過特殊的方法訓練士兵,讓他們提高注意力,增強記憶力,提高心理韌性;或者對於一些超常智力的兒童,針對其特殊性作出培訓調整;甚至會針對一些普通人,進行特別的「大腦訓練」範式,希望通過持久的訓練,提高大腦的功能。

  不過,不論心理學中採用哪種方式了解人類自身,都是人類對於自我的探尋。劉嘉強調,認知神經學是心理學中的方法論,揭示大腦機制並不等於完全搞清楚了心理的本質。心理學是一門兼具自然科學屬性和社會科學屬性的學科,需要以多元化發展思路引領心理學的研究方向。

相關焦點

  • 認知科學和發展心理學有什麼區別?
    當代心理學中,有不同的科學研究領域,以發展心理學為代表的認知心理學,還有發展心理學、行為心理學的並舉;有臨床心理學,特別是心理諮詢中的認知行為治療;有團體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是目前中國急需改革的領域,大專院校關注,分工不同,導致學生學習感覺迷茫,希望學習認知方向,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問題。
  •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心理學!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心理系主要研究領域為:腦生物與行為心理學、臨床心理學、認知和認知神經學、發展心理學、知覺心理學、社會與人格心理學。下屬16個研究實驗室,主要有認知發展和溝通實驗室、情感神經學實驗室、語言和認知神經學實驗室、視覺神經學實驗室等。
  • 美國研究生留學申請心理學專業要具備哪些要求
    其次是基礎心理學方面的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是現在心理學的主流也是最偏向理科的心理學分支之一。社會心理學基本上屬於文理結合,許多文科背景的同學會傾向於選擇這個方向。 該系研究資源豐富,下屬研究機構有:認知科學中心、政治心理學研究中心、個體和社會研究中心、興趣測量研究中心、明尼蘇達雙胞胎和收養研究中心、明尼蘇達雙胞胎和家庭研究中心等。 4) 耶魯大學 該系主要有 5 個研究領域:行為神經學、臨床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 / 人格心理學。
  • 細談美國大學心理學專業研究生申請
    美國心理學專業一般分為以下幾類行為神經學:主要研究行為、記憶、與認知相關的神經學基礎,涵蓋了生物學、基因學和其它交叉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行為與系統神經科學、發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社會心理學六個領域,學生申請時需指定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 細談美國大學心理學專業研究生申請
    美國心理學專業一般分為以下幾類行為神經學:主要研究行為、記憶、與認知相關的神經學基礎,涵蓋了生物學、基因學和其它交叉學科。認知心理學:主要研究外部不能觀察的內部機制和過程,如信息的存儲過程,跟蹤研究人類如何進行思考、感知、記憶與學習的過程,同時研究人們在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時的大腦機制。
  • 【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之父:烏爾裡克·奈塞爾
    自20世紀中葉認知心理學興起以來,已成為當代心理學發展最快的分支學科,幾乎滲透到心理學的所有領域,以至於人們將它看成是繼心理學行為主義革命後的「第二次革命」。奈塞爾的著作《認知心理學》催生了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的誕生,掀起了認知革命的浪潮,並為其贏得「認知心理學之父」的雅譽。
  • 什麼是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是研究人的高級心理過程,主要是認識過程。認知心理學是二十世紀50年代中期在西方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二十世紀70年代成為西方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級心理過程,主要是認識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和語言等。
  • 魏坤琳:心理學為什麼有意思?
    2006年,Science雜誌對人類所有的科學論文進行了一個元分析,把它們大概聚類為七個主要的領域,包括心理學、物理學、化學、數學、地球科學、社會科學和醫學。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點奇怪,心理學怎麼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學科?其實,越是發達的社會,對心理學的要求越高。那麼,心理學怎麼分科呢?在實驗心理學裡面,可以分出認知神經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 為什麼「動物沒有思想」這句話成立——心理學給我們的認知建議
    心理學只能研究量化的要素從直覺上講,「動物沒有思想」這句話好像是不對,很多野生動物有覓食和交配行為,甚至能形成某種形態的組織和社會,人工飼養的狗被稱為『 人類最好的朋友 』,經過一段時間的馴養,它們往往能表現出良好的忠誠品質。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只有博士生培養項目,沒有單獨的碩士生項目。完成整個博士研究生課程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該校的博士研究生項目注重培養科研人才,畢業生主要在研究所或政府機構做理論研究工作。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研究領域:
  • 你不知道的認知心理學
    咱們今天要說的徹底解決心理學最終問題的的心理學學派,它就是認知心理學。1,格式塔心理學不管是人本主義心理學還是精神分析學,他們的理論和觀點都沒有確鑿的科學實驗來提供依據。2,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三巨頭是韋特海默、沃爾夫岡.科勒和考夫特。重點說下科勒。
  • 英國申請心理學專業細分為哪些專業?推薦院校又有哪些?
    這些可能是社交,生物,認知或情感。當然,心理學家通過科學的方法來解釋人們的行為,但絕對並不只是解釋人的行為,而是運用他們由實驗、研究和論證所得到的成果,運用到心理疾病患者的實際治療或諮詢中。英國心理學會又將應用心理學細分為臨床心理學(clinical psychology)、諮詢心理學(counselling psychology)、教育心理學(educational psychology)、法制心理學(forensic psychology)、健康心理學(health psychology)、神經心理學(neuropsychology)、職業心理學
  • 神經學一般檢查(1)
    神經學檢查是一系列的完整觀察和測試的檢查,在整個檢查結束後需要回答下列四個問題:這也是神經學檢查的目的所在
  • PsyTalk||認知科學=心理學?
    本期PsyTalk將與大家分享對本科主修心理學同時對認知科學很感興趣的單光霽學長的一次採訪,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認知科學」和「心理學」的區別吧!Hi 學長你好!人們希望構建脈絡網去剖析整個「認知」,採用高屋建瓴的思維模式,很有意思;但析判地看,認知科學夢想藉助綜述性的藍圖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也不免有一些心急貪婪了。很多人會把「認知科學」和「心理學」當成一回事,那麼認知科學和心理學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 喜訊 |《認知心理學》榮獲重磅獎項!
    萬千心理由衷地感謝張明教授及其團隊精湛的翻譯,讓《認知心理學:心智、研究與你的生活》(原著第三版)獲得了學術界的普遍肯定。在張明教授團隊和萬千心理的共同努力下,這本經典的認知心理學教材於2020年全新升級為《認知心理學:心智、研究與生活》(原著第五版)!
  • 心理學是什麼?要學心理學怎麼入門?先來了解心理學的前世今生…
    馮特的心理學被認為是內容心理學,加上他的學生鐵欽納繼承他的衣缽,並發展成為構造心理學(同期還出現了其他學派,引發了近現代的心理學學派紛爭,在這兒就不細說了)。基於馮特的貢獻,也就把他看作是現代心理學的創始人。
  • 認知心理學視野下的個體行為
    認知心理學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以奈瑟1967年出版《認知心理學》一書為標誌。認知心理學的興起被稱之為心理學學科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行為主義的興起),成為當前佔主導地位的心理學思潮。它研究人的高級心理過程,主要是認知過程,如注意、知覺、意象、記憶、思維和語言等。
  • 《認知心理學》-高效學習的一點啟發
    轉自網上什麼是認知心理學?什麼是認知?認知,指通過心理活動(如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像)獲取知識。形成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的概括的過程,比如夢是無意識狀態的幻想。知覺,是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在腦中的反映,比如看到蘋果,聞到花香,都是由大腦傳達的知覺現象。
  • Kadho:美國神經學博士是如何科學設計英語學習app的?——矽谷兒童科技公司系列報導
    大腦發育影響一個人的感知和認知能力。這些技能是所有高級認知能力的基礎,是未來學習的種子。有趣的是,神經元的建立或連接與孩子的語言技能的發展緊密連接,而這些只存在於兒童敏感期。這是Kadho的神經學理論基礎。 神經元基礎課程的核心是促進大腦的發育,引導孩子們在想像的遊戲中學習。遊戲,電子書,歌曲,包括互動恰好激發敏感期孩子們右腦神經元的發育與連接。
  • 從認知心理學問題解決的角度談「格物」
    認知心理學起源於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是西方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和研究方向。從廣義性看,認知心理學研究的範圍包括注意、記憶、意象、表象、創造性、問題解決、言語和思維活動等,是人類的高級心理過程。認知心理學和格物有什麼聯繫呢?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認知心理學的問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