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蔡英文的女性主義背後的個人主義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臺媒:蔡英文的女性主義背後的個人主義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日前在接受採訪時,暢談與她切身有關的女性從政話題,強調維持單身至少不需要在職場與家庭「兩面作戰」。臺灣《中華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這種論述從女性主義出發,卻帶有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她這種「個人獨立」的思想,毋寧在女性主義、單身女政治強人與社會群體間築起一道藩籬,凸顯她做為兩性共同的政治領袖似乎還欠缺三分火候。

  社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日前接受「臺灣光華」雜誌專訪,談題為「理性與感性」,全文2900多字,連載於她個人的部落格(博客)。蔡英文接受訪談時暢談與她切身有關的女性從政問題,強調維持單身至少不需要在職場與家庭「兩面作戰」。這種論述從女性主義出發,卻有著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

  蔡英文接受訪談過程,採訪者以一問一答方式提問,提問設計可以讓蔡英文「話說從頭」,蔡英文乃以女性特有的感性,談起參與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經過,由於提問設限,答問也就有其框架,相關「談資」不免予人「舊話重提」之感。然而,提問切入女性從政議題後,因與蔡英文息息相關,她即席答問內容也就顯得相當理性。

  現今女性不再是弱者,尤以「為母則強」,女性一旦成為政治人物,則須展現「從政則強」,單身女性想成為「政治強人」,更須有「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的高度勁力,畢竟「單身女政治強人」之難為度,甚於「女政治強人」也甚於「男政治強人」。

  李商隱詩句「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或許可以用來形容女性,但用在女政治強人則有不足。放眼現今臺灣政壇,若李秀蓮、若洪秀柱、若蔡英文、若陳菊,即使「小姑獨處本無郎」,惟都已為自己撐起一片天。

  男人離開家人在外闖蕩,最難為情是「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單身女政治強人則須暗自「寒衣翻作徵衣情」,因為自己決然披掛上陣。做為單身女政治強人,蔡英文認為兩性平權已在臺灣生根發芽,她說:「臺灣女性越來越能憑著專業條件開創政治空間,可以『做自己』,而不用做『父系的代理人』」。女性主義況味顯露無遺。

  蔡英文踏入政壇之始,即已將寒衣翻作徵,而其徵衣的註冊商標無疑是女性主義,因為女性主義挑戰的首要標的就是「父權」;此外,女性主義還挑戰生育權、墮胎權、投票權、性別歧視、家庭暴力等。蔡英文披著徵衣以「女權」為兵戈挑戰「父權」,應已獲得自己可以滿意的戰果,她說:「民進黨女性本來就很能幹,不需要刻意『提攜』。」

  然而,蔡英文又說:「如果家庭不能完全配合,當她回家後還要適應『另一組人』,其實是一種很大的修練。從這個角度看,維持單身至少不需要『兩面作戰』。」蔡英文這番話無疑是自我剖析、自我表白,其語境有3個面向:單身女政治強人、女性主義、個人主義,她所汲引的女性主義與個人主義未見二律背反,反而有千絲萬縷的粘連。

  蔡英文未以個人主義排斥女性主義,倒是以個人主義做為女性主義的支點,她說:「當女性認為結婚生子,不再帶來很大負擔時,自然會加以考慮。」她這種「個人獨立」的思想,毋寧在女性主義、單身女政治強人與社會群體間築起一道藩籬,凸顯她做為兩性共同的政治領袖似乎還欠缺三分火候。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的女性主義偏狹的隱含個人主義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日前接受《臺灣光華》雜誌專訪,談題為「理性與感性」,全文2900多字,連結於她個人的部落格。蔡英文接受訪談時暢談與她切身有關的女性從政問題,強調維持單身至少不需要在職場與家庭「兩面作戰」。這種論述從女性主義出發,卻有著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
  • 「個人主義」詞源與釋義
    書影個人主義是當下中國社會語境中難以避開的一個詞彙。歷史上,個人主義是和自由主義一起被批判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如果不求甚解的話,很容易將個人主義理解為表示一個人的品格、性格特點的詞彙。但其實個人主義是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和哲學含義。一、「個人主義」詞源考察英國思想家史蒂文·盧克斯在他的《個人主義》一書中對個人主義的語義史進行了梳理。
  • 臺媒評首場電視辯論:蔡英文男性化 馬英九總體佳
    臺媒評首場電視辯論:蔡英文男性化 馬英九總體佳 2011年12月04日 09:4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第二波女性主義是新自由主義的共謀嗎?
    事後來看,顯然歷史偏好了後者:自由主義式的(女性)個人主義,使得這項解放運動不知不覺中與新自由主義成了赫斯特·愛森斯坦(Hester Eisenstein)所稱作的「危險結盟」(dangerous liaison)。
  • 臺媒:蔡英文「國安人員車隊」發生車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據臺媒24日報導,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國安人員車隊」早上發生車禍。臺「國安局」車隊出車禍(圖片來源:臺媒)臺灣「東森新聞網」7月24日報導稱,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早上才剛回應「國安特勤人員」超買免稅煙案,沒想到「國安局」的車隊,「稍早竟在環東接堤頂高架附近發生車禍」。
  • 臺媒:陳水扁、柯文哲若結盟 蔡英文連任之路雪上加霜
    臺媒:陳水扁、柯文哲若結盟 蔡英文連任之路雪上加霜 2019年03月02日 08:4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蔡英文(左三)1日南下輔選臺南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民進黨參選人郭國文(左二)。
  • 臺媒:蔡英文把臺軍當衛生紙 用完就丟掉
    海外網9月19日電 蔡英文「年金改革」一直飽受詬病,日前,臺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剛一上任就替軍公教加薪,引起不少討論。臺媒稱,軍公教加薪「髮夾彎」猶如蔡當局的一齣戲:蔡英文「導演」,前行政部門負責人林全、新任負責人賴清德「領銜主演」。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雖然蔡英文曾一再強調,年金不會虧待軍人,但一面又把軍人分成兩路,一路是現役,一路是退役,以排除現役人員在保護其因「臺獨」招來的戰禍,危及個人安全,讓臺軍成為「臺獨」的錦衣衛。文章稱,但這不正暴露其「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嗎?
  • 個人主義在美國發展的歷史脈絡
    殖民地時期至建國階段的積澱美國的個人主義作為一種信條和制度性體系被使用、發展,比這個詞本身出現要早上至少五十年。通過描繪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思想的壯闊趨勢,美國的締造者們藉助來自於具有個人主義特點的價值訴求和思想趨勢,而不是個人主義概念本身,創製了一整套政治和社會體系,保障個人的權利、尊嚴和主體性。
  • 臺媒:蔡英文或在迫使維基百科撤下「論文門」報導
    臺媒:蔡英文或在迫使維基百科撤下「論文門」報導 2020年01月23日 16:0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右)亮出蔡英文在倫敦大學博士論文原稿。(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月2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高票連任,強打蔡英文「論文門」的獨立調查者並未暫歇,反而加緊島外法律攻防。旅美學者林環牆和網絡政經新聞主持人彭文正近日警示,蔡英文可能正迫使維基百科撤下「論文門」報導,理由是有不可靠來源、充斥個人評論等。
  • 臺媒:蔡英文貼身女隨扈因團購走私菸被調職
    張嘉玲(右)曾長期擔任蔡英文(左)隨扈。(圖源:中時電子報)海外網8月14日電 因參與團購走私菸,蔡英文女隨扈張嘉玲日前被調職。臺媒截圖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4日報導,臺灣「私菸案」一經曝出便引發輿論譁然,臺當局安全部門負責人彭勝竹請辭獲準,蔡辦侍衛長張捷亦自請處分調職。14日,臺媒又曝出,曾跟隨蔡英文多年的女隨扈張嘉玲,亦因參與團購私菸被調職。
  • 臺媒:盡心盡力念稿的蔡英文 離開讀稿機就斷片
    圖為電視辯論會上的蔡英文(來源:臺媒)海外網12月30日電 12月29日,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候選人電視辯論會登場,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對於其中候選人的現場表現,臺媒評論,「左支右絀」可以說是蔡英文在辯論會中的真實寫照。12月30日,臺灣《中國時報》以「盡心盡力念稿的蔡英文,好冏」為題,提到當韓國瑜第一次直言批蔡英文就是「讀稿機」,「找個工讀生都能表現比她好」時,蔡英文竟因此「忍」了2分8秒不看稿,「真的很努力了」。
  • 臺媒:連這麼合理的要求都拒絕 蔡英文心虛了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2月11日電近日,臺灣三家電視臺都極力爭取舉辦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辯論,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和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都已籤署同意參加辯論,結果卻因蔡英文只想參加綠媒舉辦的辯論,拒絕籤署而導致辯論擱淺
  • 臺媒:蔡英文貼身女隨扈也因團購走私菸被調職
    張嘉玲(右)曾長期擔任蔡英文(左)隨扈。(圖源:中時電子報)海外網8月14日電因參與團購走私菸,蔡英文女隨扈張嘉玲日前被調職。臺媒截圖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4日報導,臺灣「私菸案」一經曝出便引發輿論譁然,臺當局安全部門負責人彭勝竹請辭獲準,蔡辦侍衛長張捷亦自請處分調職。14日,臺媒又曝出,曾跟隨蔡英文多年的女隨扈張嘉玲,亦因參與團購私菸被調職。
  • 蘇貞昌行政團隊僅2位女性 國民黨批蔡英文漠視女性權益
    (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5月26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新團隊42位政務官當中僅有2位女性,佔比4.76%,成史上最低。對此,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質疑,蔡英文漠視女性權益,沒有性別平等觀念。
  • 蘇貞昌被爆痛罵蔡英文半小時後 臺媒又披露他被蔡英文架空了
    自從臺「行政院長」蘇貞昌被爆痛罵蔡英文半小時後,兩人的關係就備受關注。14日,臺媒又披露蔡英文已經把蘇架空。蔡英文(左)與蘇貞昌(資料圖)文章披露稱,美國衛生部長阿扎8月訪臺後不久,蔡英文就宣布開放美豬;令人好奇的是,阿扎見了蔡英文、「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經濟部長」王美花等人,就是沒見蘇貞昌。
  • 臺媒悲觀預測:蔡英文把臺灣的兩岸籌碼玩完了!
    對此,臺媒「中時電子報」作出了分析,結果並不樂觀。甚至悲觀地認為,蔡英文把臺灣的兩岸籌碼玩完了!&nbsp&nbsp&nbsp&nbsp臺灣只有和平統一及武力統一兩條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臺媒的說法
  • 蔡英文提「臺日安保對話」 臺媒:對臺有害無利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接受日本媒體專訪時,公然宣稱希望與日本在「安全保障」上合作,還希望與日本共享解放軍情報。對此,有國民黨「立委」質疑這蔡英文可能是在為選舉搶奪話語權,也有臺媒認為,此事對臺灣有害無利。
  • 臺媒痛罵蔡英文可惡:你無權讓想統一的人閉嘴!
    蔡英文(臺媒資料圖)海外網1月7日電蔡英文近日大肆狠踩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忽略甚至敵視島內統派人士的民意。臺媒痛批蔡英文得意忘形,種種作為,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可惡!臺灣「風傳媒」7日發表評論文章,直批蔡英文得意忘形,文章指出,蔡英文沒有權力要「其他政黨」不再談「九二共識」。蔡英文除了會說「不接受」之外,並沒有提出更清晰的兩岸論述。她不能綁架臺灣人民的信念,做為打擊政敵的武器。
  • 蔡英文「政治塞車」 臺媒評其眼高手低
    蔡英文「政治塞車」 臺媒評其眼高手低 原標題:   臺灣《聯合報》今日針對臺北街頭群眾抗爭頻發的問題發表社論表示,臺灣社會這種抗爭四起的現象,正是「政治塞車」的後遺症;而政治之所以塞車,則是「改革暴衝」加上「行政無能」的結果
  • 賴清德哽咽稱不願傷害蔡英文 臺媒:演得倒胃口
    賴清德與蔡英文(臺媒資料圖)海外網3月29日電 臺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宣布投入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被外界視為「逼宮」蔡英文。不過賴清德29日竟哽咽稱,「寧可輸掉這場初選,都不可能傷害蔡英文」,讓臺媒直呼,綠營的虛矯橋段真是讓人倒盡胃口。自賴清德18日宣布參選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蔡賴終有一戰」的聲音在島內甚囂塵上。多次自稱「臺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公開挑戰蔡英文的「大位」,被島內各界視為坐實了外界「深綠逼宮」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