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古錢幣的坑口及鏽色

2020-12-23 騰訊網

隨著現代化的各種藝術品複製日漸廣泛,加工工藝水平也逐步提高。其中古錢幣的複製種類越來越多,古錢幣的造假從早期的以高檔錢幣為主,到現在迅速擴大到中低檔錢幣的複製,特別是一些加工企業打著弘揚古代文化的幌子,大量的仿製古代錢幣,實為助長了偽制之風。一大套錢幣上千枚自秦漢至近代,無一不仿,甚至連鏽色也一同偽造,加之個體小作坊偽制的高中低檔錢幣,給收藏市場帶來了極大的混亂。

對於初涉古錢的藏友,往往更是深受其害,因此古幣真偽鑑定工作尤為迫切和重要。古幣的鑑定方法有多種,現單就元明清鑄幣的坑口及鏽色來談一談,以供廣大藏友交流和學習。

古代錢幣同類坑口的鑄幣均有相似之處,然而畢竟年代差距較大,鑄幣的材質成份也有區別,元明清鑄幣與更早期的鑄幣還是有不同特徵的。

古幣的坑口,簡單說是指古錢所屬哪一類的出土方式。古幣坑口大體來說有生坑、熟坑及水坑之別。生坑是指出土品,大部分為地下發掘出來的,有的在地下埋藏了上百年,也有的千年以上,錢幣上長滿綠鏽,銅是一種化學成份較為穩定的金屬,在常溫常溼下不易生鏽,只能生成一種薄薄的氧化層,在泥土中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生成氧化銅,鹼式碳酸銅等不同的鏽色。

需要指出的是,清錢距今年代不是很久遠,故此傳世錢較多,生坑品不是很多。

熟坑,是指出土時間較長的錢幣,經過人們長期流傳,錢體表面自然生成了一層呈褐色、黑色或深褐色等色澤的保護層。

「水坑」顧名思義指在水中或潮溼的環境中發現的錢幣,由於錢體受氧化後包裹裡層而隔絕氧氣,故能夠不著厚鏽。其特點是鏽色較薄或無鏽,錢體表面一般有深淺不一的凹坑。

另有筒子錢,看起來像筒子一樣多枚鏽粘在一起一坨坨的錢(一般指未拆過的錢)。由於銅錢被成串成堆埋入土中,潮溼環境生鏽粘連成坨,外表難以辨認,須專業人員細心剝離,所謂「開筒子」或「筒子裡開出的」說的就是此類。

開出後的筒子錢:

有一種罐裝品,是指那些放入密閉的容器中埋藏的錢幣,其特點是字廓深峻,鏽較薄且均勻,一般鏽未侵蝕錢體,文字基本保持了原鑄風貌,是最受推崇的一種鏽色。

說坑口就要談鏽色,坑口的區分是從鏽色的外觀得來的,如從鏽色來分類就較之坑口要複雜得多,因為外在因素對鏽色影響極大,古錢幣的鏽色是多種多樣的,它與古錢幣的年代、古錢的金屬成份、埋藏方式,出土的地域土壤有著必然的聯繫,銅鏽的種類大致可分為:綠鏽、紅綠鏽、水銀鏽、、藍綠鏽、黑色鏽、灰白鏽等等。從鏽色鑑別古錢時鏽色又可分為三個層次,一為浮鏽、二為面鏽、三為根鏽,四為透骨鏽,現分述如下:

一、浮鏽是浮在古錢幣表面上的鏽,浮鏽一般情況是剛出土時未經過任何處理過的古錢幣表面上的一層鏽色,一般用任何軟器物去除不掉,但用硬器物擦刮,呈粉狀剝離。

二、面鏽是在浮鏽之下一層,鏽層較厚,直接沾附在古錢幣表面,用硬器物除鏽是一般呈塊狀剝離。

三、 根鏽一般是古錢幣氧化較深。此種鏽色已無法與古錢幣剝離,此種鏽色脆硬,如處理不當,錢文剝離後會造成殘缺不全,遇到此種古錢幣最好是維持原狀保存。

四、透骨鏽:顧名思義,即錢體鏽色較深,並深入骨髓。更有嚴重者,錢幣整體都已變為氧化銅(即所謂的脫胎換骨),重量極輕。稍加清理就會傷及錢體,這類鑄幣稀少的品種建議要裝入盒內保存。

各種鏽色的分類及特徵:

一、 綠鏽

屬於古代鑄幣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鏽色,氧化銅因所處條件不同,形成的顆粒大小也不同,因此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入土年份越久,鏽層堆積越厚,,形成的顆粒板結異常堅硬,稱為「硬綠」,即使在沸水中浸泡也決不會脫落,且從水中撈出後很快水氣就會揮發,即不易吸水。偽鏽卻則不然,撈出後吸水性大,不易幹,鏽層用硬物一碰即脫落。

二、 紅綠鏽(又稱棗皮紅)

如果入土區域氣溫燥熱,銅鏽會呈現紅紫色或紅褐色,但是這種鏽色一般不會單獨存在於錢體,必伴有綠鏽混雜在一起。如果發現錢體通體紅鏽者,大多為假錢,實為將偽品入爐中煅燒,使之泛起一層氧化銅,但偽制的鏽色膚淺,較易識別。

三、藍綠鏽

綠鏽的形成又有南方與北方的差別,地質帶酸性的氧化程度也相應嚴重些。北方乾燥雨水少銅鏽堅硬,南方多雨且潮溼,氧化層較松,多呈藍綠相間二色。藍鏽一般浮在古錢的表面,鏽層較薄,藍色深淺有致,過渡色十分自然。也有藏友將這種顏色稱之為暴藍或孔雀鏽,外觀顏色與中國景泰藍工藝顏色十分相似,好品相的藍鏽極受泉友鍾愛。

四、水銀鏽(水銀古)

有一種錢幣呈黑色或灰白色的鏽,有時銅鏽中泛出一片片水銀光澤,亦稱水銀古。水銀古又分白水銀錆、黑水銀錆、綠水銀古、紅水銀古。一般情況是古錢中含有其它金屬成份,古錢須入土埋藏時間較長,錢體外表呈現點狀或成片水銀般的氧化淅出物質,此種鏽色不容易偽制,在元代以前鑄幣較易出現這種鏽色。元明清鑄幣中不常見,大多為近似這種鏽色。

五、黑色鏽(又稱黑漆古)

古錢從鑄錢局進入市場流通,直到停止使用,退出流通,一直在民間收藏,從未埋入土中,所以沒有紅綠鏽,僅在錢體表面有一層黑褐色,這種顏色稱黑漆古或傳世古。此種鏽色硬而薄,呈通體包裹狀。也有人將此稱之為傳世古的一種。

六、灰白鏽

它主要是出土古錢幣中鉛錫含量較高,或在墓穴等特定環境中長期浸泡所致,白鏽在灰鏽之上,灰白鏽相互滲透,灰白鏽色過渡自然。

七、洗 錢

清代鑄幣距今年代相對較近,大多鏽色不重,洗錢是指用普通方法除去錢體外表包漿的。更早一些的出土錢因鏽色較重,有的用酸性液體除鏽,導致錢幣外觀看起來凹凸斑駁,雖為真品,但未顯古泉自然古樸的神韻,就品相來說較之其它好品錢要遜色很多。因此建議一些生坑錢儘量要保持原樣,如必需清理也要適度,以不傷及錢體及文字、漿色厚的不外露鑄材本色為好。

八、傳世古

古錢有的是歷代流傳下來,並沒有埋入土中,所以多數錢沒有紅綠鏽,僅在錢的表面地章有一種黑色或褐色,文字早已露出鑄材本色,這種顏色稱為傳世古。更早一些朝代的鑄幣也有的雖然入土過,但出土後經長久玩賞或佩帶,紅綠鏽大半脫落,僅在殘留少量的綠色或紅色鏽,其餘部分都已變成黑褐色的銅質,這種稱為半傳世古或老熟坑,一般清代鑄幣這種老熟坑的較少。

九、五彩鏽

是在特定的環境中形成的,即多種鏽色組合在一起,外觀看起來十分鮮豔,尤如油畫般的色彩,格外漂亮,極受藏友喜愛。

十、褐色鏽(或稱慄殼鏽)

古錢幣中較為多見的鏽色,明清兩代鑄幣尤為常見。

以鏽色鑑定古錢,不應形上學絕對化,更不能認為只有年代久遠的古錢才會出現硬鏽,銅是較為穩定的金屬,在常溫常溼條件下仍不易鏽化,而古代鑄幣的原料成份很複雜,大多摻雜了鉛、鋅、錫等其它金屬,從而使銅質發生了變化,通過各種不同的環境,氧化過程也有快有慢,含錫、鎳成份多的不易生鏽,唐、宋、金時代的白銅錢,歷經千載春秋,只有一層薄薄的氧化層。

含雜質多的古錢入土不久就會嚴重氧化,例如距今代較近的清代鑄錢也有綠鏽滿身的。不能只單純看一方面特徵,而不顧及其它,應在不同的情況下,區別對待具體分析。

以上只談了古錢幣的坑口與鏽色特徵,所列舉圖片只能是接近所屬類別標準,具體的鑄幣也要根據材質及鑄局做綜合判斷分析,做到靈活運用,這樣才能夠提高鑑別水平。

文章來源:天和收藏

悄悄告訴我,你在看嗎?

相關焦點

  • 世界土壤日,談談土質如何影響銅錢的鏽色
    又是一年土壤日,土壤關係到我國數億人的生計,對於喜好古錢幣的朋友來說,不同的土壤環境會對埋入地下的銅錢產生不同影響,最終我們會看到銅錢上五彩斑斕的鏽色,接下來文瀚樂拍就來說說不同地區的土壤對錢幣鏽跡的影響。
  • 到手的古錢幣究竟應不應該清理?如何清理
    不少時候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這個古錢幣到底能不能清理,怎麼清理才好呢?要不要處理這個確實要根據實際情況因物而異,對症處理。熟坑儘量就不用清理了,已經盤活氧化,就不要再改變熟坑的包漿了。生坑的話,古錢幣畢竟不太同於近現代機制幣,機制幣的鏽是比較影響其價值的,很多評級公司是不給帶鏽的機制幣評分的。但古錢幣很大一部分玩的就是美麗的鏽色。因為鏽色本身就是古錢幣靈魂的一部分,是歷史時間賦予錢品獨特的記憶。鏽色美不美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古錢的狀態價值。
  • 情有獨鍾古錢幣?農村家裡有這7種古錢幣?價值百萬別當廢品賣了
    爸爸喜歡收集研究古錢幣,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我也漸漸迷上了古錢幣。爸爸經常把他多餘的古錢幣送給我,時間一久,我也收集了100多枚,從秦朝的「半兩」錢到民國時期的銅元共幾十個品種,我把它們都精心收藏在一個集幣冊裡。每當閒暇時間,我都會拿出集幣冊,手持放大鏡,細細欣賞。
  • 幣修(一)|古錢幣收藏的基本知識,懂了這些才算「真入門」吧
    古錢幣,始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時期,統一於秦始皇,而終於清代末年和民國初期。如此橫跨千年,多達數萬種類,許多新手常常望錢興嘆,感覺無處下手。三孔布推出古錢幣系列文章,致力於普及古錢幣文化,分享收藏知識,與大家一起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 古錢幣生鏽了怎麼辦?今天就教你怎麼恢復如新!
    由於歷史原因,現在每個家庭裡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古錢幣,但因為時間久遠的因素,經常上面附滿了鏽色,不僅影響觀瞻,而且祛除起來非常難。想要完美保存古錢幣,主要涉及到存放與除鏽兩大問題。這種塑料圓盒有多種類型,最好選用與所放古錢幣比較般配的類型,對比較薄小的古錢還可放棉絮、紙等物以作襯墊。格外寶貴的稀世珍品絕品,曾經有人用紅木、象牙等盒子裝盛以烘託其之寶貴。當然,咱們如今如無條件,大可不用去效法。
  • 00後大學生痴迷古錢幣收藏 把愛好「玩」兒出了名堂
    結緣古錢幣,懵懂少年也吃過虧  六年級時,曾海航偶然從熱愛集郵的父親那裡得到了一枚古錢幣,新奇感一下子讓他對這枚小小的古錢幣產生了興趣,「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有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通貨文化。」曾海航開始鑽研古錢幣知識。
  • 如何鑑定和判別一枚古錢幣的真假與新老?
    中國古錢幣收藏的歷史源遠流長,據史載,最早關於古錢幣收藏的風氣源於宋朝。宋以後,明清兩朝古錢幣收藏漸成氣候,再到晚清民國時期古錢幣收藏迎來了它的第一個巔峰時刻,這一時期古泉收藏名家輩出,古泉收藏火熱。而正是因為晚清民國時期古錢幣收藏的火熱,一些市場價值較高的古錢幣,因價值高,造假利潤巨大,於是就開始被仿造。注意!本文配圖中的錢幣均為現代工藝仿造的贗品~我國古董的造假做舊由來已久。
  • 中國古錢幣的基本知識 發展歷史及形制
    中國古錢幣的基本知識 1、古錢的面、背、幕、穿、廓、肉 古錢的正面稱為面,一般鑄有文字,叫做面文或者錢文。面有豎線稱豎文,橫線稱橫文。錢的背面簡稱背,背有文字稱背文,如果既沒有文字又沒有紋飾的,就叫光背,一般錢背稱幕。錢的方孔或者圓孔叫做穿,也可叫做好、函。穿孔大的叫做廣穿,小的稱為狹穿,又有花穿。
  • 唐朝的古錢幣精品
    鑑於乾封泉寶發行的特殊背景,故歷來得到藏家的珍視,在民國時期即可售大洋一元,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泉學又興,著名錢幣學家華光普、孫仲匯等將該泉定為稀有品種,其時市場參考價僅人民幣200元左右。而今,隨著錢幣研究的廣泛深入,對歷史人文的日益關注和在錢幣愛好者的大力推捧下,2014年市場價已經飆升至4000元左右,極美10000元以上。但還是有價無貨,藏友偶有所獲也是深藏不讓,隨著時光推移,該幣價格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攀升。
  • 用「五W一H」分析法來幫助進行古錢幣收藏
    早年有很多泉友最初是收藏郵票的,在郵幣卡市場會零星接觸到或者方孔古錢幣,或者近代機制幣,並且從中獲取利潤。還有很多人是從小家裡祖傳下來幾枚方孔古錢,或者是民國銀洋,對這些傳家寶有莫名的情愫。也有很多藏友在接觸錢幣的時候了解到錢幣背後的鑄造歷史背景,越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這裡有份5月古錢幣市場成交價參考!
    時下周元通寶價格也迎來了一個春天。 成交價:3600 RMB 宋 宋錢部分這次給大家分享大觀折十,大觀通文字御書瘦金體,品相,鏽色直接影響價格
  • 翡翠原石哪個坑口的好?這個坑口有好貨
    坑口就是場口的意思,指的是翡翠的來源之地,翡翠的原產地,翡翠開採的地名。緬甸翡翠產地也稱礦區、場區。場區又分老場區、新廠區和新老場區,場區又分多個坑口。翡翠原石產自大大小小的坑口有上千數百個,不是指定就哪個坑口就有好東西,哪個地方就很差,但有些產口好貨比較多,今天就來講講翡翠原石哪個坑口的好?翡翠原石哪個坑口的好要說翡翠原石哪個坑口的好的話,那就是帕敢場區的莫西沙坑口了。莫西沙在翡翠原石行業裡,又被稱為「神仙場口」,我們都知道莫西沙翡翠原石的皮殼是別具一格的。
  • 動力煤坑口價格普漲
    各省區限產力度不小,進入5月份之後,內蒙古開始嚴格執行「276」政策,坑口供應大幅收窄,在陝北以及山西等地區聯合帶動下,坑口地區價格迎來普漲。據中宇資訊監測,5月份內蒙古地區粉煤價格上行幅度在10~20元/噸,塊煤價格在面煤價格的調漲帶動下,目前雖處於淡季,但仍有10元/噸的小幅上行。陝北地區面煤價格上行空間較大,尤以榆林地區為代表,某礦面煤價格累計上行幅度達到了25元/噸。
  • 動力煤坑口強、港口弱是何緣由
    記者根據調研情況分析,坑口價格堅挺有幾方面的原因,比如,陝西礦難之後,安全檢查力度加大,坑口供給緊張,庫存位於低位,煤礦沒有主動降價的意願;超載的治理使得坑口到集運站的短駁運力下滑,運費上升,坑口動力煤到港口的發運成本居高不下。
  • 逃離方塊鏽色湖畔第2部分圖文攻略大全
    導 讀 逃離方塊:鏽色湖畔(Cube Escape:The lake)是鏽湖遊戲系列中的一員,這次遊戲玩家來到一個湖中小屋進行解謎
  • 廣州荔灣坑口邁入「2萬+」,最貴的小區均價超過3萬/平
    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廣州8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4909元/平,環比7月上漲1.01%,同比去年同期上漲2.64%。其中荔灣坑口8月二手房參考均價27659元/平,環比7月上漲0.53%,同比去年同期下降3.02%。
  • 逃離方塊鏽色湖畔第1部分圖文攻略大全
    導 讀 逃離方塊:鏽色湖畔(Cube Escape:The lake)是鏽湖遊戲系列中的一員,這次遊戲玩家來到一個湖中小屋進行解謎,該作相較於其他作品流程較短
  • 古錢幣裡觸摸歷史脈搏
    孟昭軍收藏的部分古錢幣。      古錢幣既是古代商品交換的產物,又是特殊的文化載體,它們默默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凝固了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可以說,手握一枚小小的古錢幣,即可以觸摸中國歷史的脈搏。2016年國內錢幣秋拍大幕11月開啟在即,古錢幣作為收藏中的熱點,一直受到很多藏友的關注。近日,記者採訪到古錢幣收藏家孟昭軍,他結合自身30多年的淘寶經驗,暢談和分析古錢幣收藏行業內的熱門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