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留學生轉學,國內如何做好準備

2020-12-12 科學網

盧曉東 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塗麗華 湖南文理學院副教授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各國大學紛紛轉向線上授課,有些宿舍也隨之關閉。新冠病毒的威脅、學校停課與生活上的諸多不便,迫使許多留學生選擇回國。

鑑於全球疫情、國際局勢的不可預測性和不可控性,留學生轉學國內高校繼續求學的需求已經難以避免。就此,全國政協委員倪閩景曾提出全面開放高職高專學校、啟用插班生考試、建立國外高校學業成績轉換機制、採取先試點再擴大的建議,為歸國留學生轉學提供機會。對此,有專家認為,應該滿足留學生中斷留學歸國入學的需求,也有專家持否定態度。

我們認為,不同國家高校間的轉學應當是新時代教育國際化的內容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要為留學生轉學國內做好準備。

首先,從法律上看,參照2016年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二十二條:「學生一般應當在被錄取學校完成學業。因患病或者有特殊困難、特別需要,無法繼續在本校學習或者不適應本校學習要求的,可以申請轉學。」由於疫情在某些國家、某些高校已經使得一些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陷入了特殊困境,有些學生可能患病或面臨染病的巨大風險,或者家庭因疫情影響無法在經濟上支持孩子繼續留學。這些學生可以提出轉學國內高校的申請。

個人情況與國際局勢未來可能會出現種種變數,少數留學生還可能因為外部其他原因,無法按原計劃繼續在國外學習,中斷留學歸國插班入學已是現實需求。即便留學生與海外高校已構成契約關係,當前疫情的常態化已超出了各國政府與高校可協商、可預期以保證契約正常履行的範圍。面對當前形勢,我國高等教育政策應該在特殊時期依法為我國留學的公民提供回國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其次,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留學生是人才,他們之前在國外學習的經歷已經構成其知識結構的重要部分。雖然未能在國外完成學業,但他們已經擁有一些明顯優勢。首先是一定的語言優勢和文化優勢。其次是專業優勢。我們之前常抱怨留學生歸國人數太少,而特殊時期人性化的自由轉學政策有利於提前吸引優質的留學人才最終選擇回國,服務於國家建設。在疫情與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中,我國若以靈活的轉學政策對人才施以援手,有利於未來人才儲備。從這個角度看,當下反而是難得的機遇。

第三,為大學校園增加國際化的課程元素。大學國際化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增加大學整體氛圍中的國際化元素,以此形成國際化氛圍,從而讓所有學生受益。這也是大學必須錄取來華留學生的原因之一。來華留學生確實負載了國際化因素,而赴海外學習的中國留學生轉學返回國內高校學習時,也負載了豐富的國際化因素。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他們在教學中具有獨特價值,其國際化經歷有利於拓寬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視野,增強教學的挑戰性。他們留學的語言也易於作為一種異域文化帶來思想的碰撞,為高校課堂帶來活力。

為此,國內高校應當在特殊時期,鑑於在線授課的容納度廣闊,拿出一定名額在國際範圍啟動自由轉學政策,接受留學生轉學進行在線學習完全沒有問題。如果能夠恢復面授,各高校基於課堂的可容納規模、專業的可容納規模,結合自身不同情況可以提供不同的轉學方案供中國留學生回國選擇。

筆者建議,各高校接收留學生的人數佔年級學生人數的2%~10%;美國常青藤高校的學生可向原「985工程」高校提出轉學申請,州立高校學生可向原「211工程」高校提出轉學申請。這些轉學申請者的學術能力與今年剛剛高考錄取的學生相比顯然具有優勢。

高校接收轉學生的教學資源豐富,但是宿舍資源將非常緊張。為此,建議教育部出臺政策,允許高校不為轉學學生提供宿舍。這是轉學在今年特殊情況下能夠開展的基本條件。

自費留學和公派出國留學在教育財政方面有所區別,但是基於學分的知識結構等價。從知識結構等價出發,接受中國留學生轉學回國內高校學習和以稅收資助學生短期公派出國留學實質等價。因此,積極接受中國留學生轉學回國意味著節約財政投入。

從教育史上看,靈活的轉學機制曾是我國高校基本制度。1926~1930 年,清華錄取轉學生人數佔總錄取人數的比例分別為10%、6%、18%、11%、21%。總體而言,清華每年轉學生佔總錄取人數的比例一般在10%到20%之間,個別年份達到20%以上。對院士成長的研究表明,上世紀50年代有大量院士轉學。例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本科期間曾四次轉學。轉學同樣是美國高等教育制度的一個重要部分,哥倫比亞、哈佛等大學都從一般大學招收轉學生。2010~2011學年,哥倫比亞大學招收了123名轉學學生,佔在校生的2%。國際間的自由轉學已成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趨勢。

對於本科生而言,轉學一般應當以接受三年級或者四年級學生為主,此時學生的專業均已經確定。在轉學學生註冊入學之後,需要根據其專業完成課程轉換和成績轉換,包括學生的通識教育模塊和專業課程模塊,其中通識教育模塊中一般需要補修政治理論課學分,但是免修英語課學分。對於碩士研究生而言,需要在完成成績轉換後,儘快確定論文選題和導師。

期待我們一方面直面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新問題,另一方面在疫情時代和後疫情時代建成與國際接軌的轉學制度。

《中國科學報》 (2020-07-07 第5版 大學周刊)

相關焦點

  • 本科轉學想去加拿大?該如何提取準備?
    美國總統近期籤發的關於留學生政策讓很多在美留學生不得不重新考慮美國留學的必要性及轉學去其他國家的可能性,作為同屬北美教育體現的加拿大,似乎是轉學最理想的國家。01、轉學規定各位同學如果想申請加拿大轉學,需要達到一定的成績才可以。大學成績主要根據目標學校和目標專業的具體要求來定。一般情況下要求學生在國內大學讀過一年以上課程,平均成績在75分以上。
  • 允許留學生自由轉學回國內高校,可以嗎?
    (I think you』ll see more to follow in the coming weeks and months)」此報導一出,國家不得不認真考慮如何解決被迫中止學業的留美中國學生。其實,這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除了這部分因中美衝突導致被迫中斷學業的公派留學生,今年受疫情的影響,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留學生滯留國內,無法外出繼續完成學業。
  • 留學生自由轉學國內高校?專家:或有違公平正義
    留學生整體很優秀嗎?這個判斷顯然是不客觀的,並不能作為留學生可以轉學國內的正當性。為了鋪墊留學生轉學的正當性,文章一開始就婉轉地論證留學生群體優秀。留學生都很優秀嗎?這個結論顯然是存疑,甚至是錯誤的。我們如何得出留學生就一定優秀的結論?對於澳洲,教育完全歸貿易參贊負責管理,原因也在於此。美國比較特殊,也是優秀留學生第一目的國,但也今非昔比。根據美國門戶開放報告,10多年前,在美中國留學生超過70%是研究生,但現在佔比第一的已經是本科生,超過40%,碩士研究生以上佔比已經下降至36%。
  • 北大教授建議留學生可自由轉學至國內大學,是留學生高人一等嗎?
    又有北大的知名學者發文章了,這次是針對我國在國外留學生轉學的事:《自由留學轉學利於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核心觀點是建議建立留學生自由轉學制度,讓中外合作辦學與公立高校拿出2%-10%的學位來容納因疫情無法出國的留學生們。
  • 留學生要求轉學國內高校,還非C9不讀!真以為留個學很優秀?
    最近遇到兒子在澳洲留學當地不知名院校的家長到處宣揚,兒子要回國內學習,將就讀某C9高校。言語之間,滿是不屑,好像回國委屈了他兒子。小編想問他怎麼就能把孩子直接轉回國內上大學,都不用參加高考嗎?這位家長拿出了某著名學者發表的文章《自由留學轉學利於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這篇文章呼籲建立留學生自由轉學制度,建議中外合作辦學與公立高校應拿出一定比例的容量給因疫情無法回去的留學生。
  • 加拿大大學之間如何轉學?你需要做好這些準備……
    去加拿大留學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從準備申請到成功需要花費大量的心力。然而去了加拿大學習,有些學生對學校不滿意,又涉及轉學的問題。那麼,加拿大留學是否可以轉學呢?如何進行轉學呢?加拿大教育採取的是學分制,因此,只要兩所學校之間互相承認學分,學生是可以申請轉學的。
  • 留學生回國轉學是否可行
    之所以提出留學生自由轉學制度,是基於疫情之下,一些留學生無法繼續學業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與現狀,我們需要有客觀的判斷。坦率地講,目前留學生並不存在大面積無法繼續學業的問題。首先,很多留學生並沒有回國,還在當地。其次,以英國為代表的大英國協國家,教育是其支柱產業,都表示9月正式開學。
  • 常青藤轉985 州立轉211:留學生可否轉學回國?
    光明日報訊 如果沒有疫情,中國留學生楊力藶,此時應該在英國牛津大學的校園裡,準備博士畢業論文。 今年1月,楊力藶回到老家湖北恩施過年。疫情暴發後,因身處疫情高發區,無法返校。等到4、5月,國內疫情暫時平緩,國外疫情卻開始蔓延,「航班減少甚至停飛,返校希望依然渺茫」。直到目前,她仍然滯留家中,不得不線上學習。
  • 常青藤轉985,州立轉211:留學生可否轉學回國?
    如果沒有疫情,中國留學生楊力藶,此時應該在英國牛津大學的校園裡,準備博士畢業論文。今年1月,楊力藶回到老家湖北恩施過年。疫情暴發後,因身處疫情高發區,無法返校。等到4、5月,國內疫情暫時平緩,國外疫情卻開始蔓延,「航班減少甚至停飛,返校希望依然渺茫」。直到目前,她仍然滯留家中,不得不線上學習。
  • 國內暑校成功轉學分的操作,JNC給留學生的轉學分指導
    核心提示:中國留學生報名了國內的暑期學校,就是我們常說的暑校,就是為了順利地將暑課學分轉到自己留學本校。那麼,學分轉換是怎麼操作的呢?JNC暑校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暑校成功轉學分的騷操作。留學生為什麼需要轉學分?學分將計入學生的平均績點或成績單。
  • 留學生轉學回國,常青藤轉985,州立轉211
    ,準備博士畢業論文。盧曉東給出這樣一個初步設想的對應關係,「總體上,要保證留學生境外原就讀高校的多樣性,能夠對應國內接納高校的多樣性,而不是一概而論,一刀切」。在具體操作上,可以採取進行統一轉學考試、插班生考試兩者並行的措施以保證公平。
  • 留學生注意!國外回來的留學生如何回國轉接國內大學!
    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的影響,今年有很多從國外回來的留學生以及準備出國留學沒參加高考的學生遇到了一個很大的難題,去還留的問題。科德-風景首先,國內跟國外之間不存在bai學分相互承認之類的協議,要回國讀大學只能是從新參加高考,上大學。
  • 留學生可否轉學回國?常青藤轉985,州立轉211
    如果沒有疫情,中國留學生楊力藶,此時應該在英國牛津大學的校園裡,準備博士畢業論文。「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通常會在中國留學生獲得國外大學畢業證後,對畢業證的有效性進行審核、認證,也就是承認中國留學生在這些正規學校的整體留學經歷。」盧曉東就此設想,「為什麼不能由國內高校分段認可留學生在國外大學所獲學分的有效性呢?比如,認可其在海外高校本科前兩年的學分,以在特殊情況下,方便留學生轉學回國。」
  • 留學生被退學後回國,再次深造是轉學還是讀碩士?
    留學生被退學後回國,再次深造是轉學還是讀碩士? 留學能夠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除了人文風情的不同,還有不一樣的人生感受,但最重要的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要目的。不過在國外學習遇到的問題遠比國內大學複雜得多,而且對留學生相對嚴格的管理措施也同樣給留學生活增加了不少的難度。
  • 觀點|留學生回國轉學是否可行?聽聽專家怎麼說
    要麼是擔心受到新冠肺炎病毒威脅,要麼是擔心學業中斷前功盡棄,中國留學生面臨兩難處境。此時,有人再次提出留學生轉學回國的建議。留學生轉學回國到底是否可行?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這樣回答。之所以提出留學生自由轉學制度,是基於疫情之下,一些留學生無法繼續學業的問題。
  • 牛津留學生坎坷轉學 錯選專業名校路夭折
    大多數同學知道要提前了解自己想要申請的院校,並做好相關準備,這樣才能提高拿到頂級院校offer的機率。不過不少同學都把精力放在學習和備考上,而忽略了方向定位的重要性。陳同學名校之路半途夭折,給準留學生們提供了前車之鑑。  在李老師看來,導致小陳名校之路夭折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留學規劃有些盲目,對於將要就讀專業的了解不夠。
  • 國內暑校真的可以轉學分嗎
    國內暑校真的可以轉學分嗎?是的,但是需要鑑別暑校的真偽。以下是部分北美留學生的真實經歷:範同學:可以轉學分啊,我就上過JNC暑校,他們的課程是正規大學提供的課程,上完課也是由上課的大學直接把成績單寄到學校,基本上學校收到成績單之後就會把學分轉入了。
  • 疫情之下部分留學生無法繼續學業 回國轉學是否可行
    留學生回國轉學是否可行之所以提出留學生自由轉學制度,是基於疫情之下,一些留學生無法繼續學業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與現狀,我們需要有客觀的判斷。坦率地講,目前留學生並不存在大面積無法繼續學業的問題。首先,很多留學生並沒有回國,還在當地。其次,以英國為代表的大英國協國家,教育是其支柱產業,都表示9月正式開學。英國目前正在組織專機接回滯留於國內的留學生回英國上學。換句話說,這部分主要是學生願不願意回去的問題,最多也是經濟問題。
  • 被下逐客令的美國留學生,能轉學英國嗎?英國留學生還安全嗎?
    全球教育論壇於7月7日舉辦了美國站的線上分享會,由前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先生領銜主講,就美國移民局發布的「留學生秋季在美國上網課將被遣返」的新規做出理性分析並提供解決方案。駱家輝大使也建議在美國的留學生,如果想要在秋季繼續以線上形式學習,可以嘗試轉學,許多留美學生想了解轉學進入英國大學的情況。
  • 評「北大教授建議留學生可自由轉學回國」:雙標思想何時休?
    日前,筆者在一個全國性的、重量級平臺上,看到一篇題為《自由留學轉學利於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文章。文中,作者呼籲建立留學生自由轉學制度,建議國內的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公立高校拿出2-10%容量,提供給因Y情無法在外完成的留學生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