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新氣象
越秀教育繼續往前衝!
今年越秀有哪些動作
為街坊們提供更優質的教學資源和服務?
越秀山君為你揭秘!
1 區屬學校合併、調整
2018年5月起,越秀實施了中小學新一輪布局調整,成立了廣東實驗中學越秀學校和省實越秀教育集團,對第十六中學、恆福中學、知用中學等區屬部分中小學進行整合、調整。
經過一輪調整、整合,越秀區適度縮減了區屬完全中學的數量和高中招生規模,部分高中用地騰挪用於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持續釋放了如擴大學校後續發展空間、增加義務教育階段優質學位供給。
知用中學位於解放中路上的原高中部校區移交給回民小學使用。整合後的回民小學集中於解放中路上兩校區辦學,解決了原回民小學校區多、分布散、難管理等問題。
2 培智學校併入啟智學校
培智學校整體併入啟智學校,新的啟智學校實行以九年制義務教育為主,適當向學前和職高兩頭延伸的辦學模式,推動學前到職高十五年學段對接,同時承擔全區高中階段特殊教育職能。
3 啟動第七中學桂花校區建設
第七中學桂花校區為原越秀外國語學校北校區,規劃作為高三級封閉備考新基地,待對校園全面改造完成後於2021年9月前正式投入使用。
4 十六中成為今年中考黑馬
在第十六中學的品牌輻射帶動下,其託管或品牌輸出的公民辦學校中高考出口質量快速提升。高中部之一的水蔭校區(原恆福中學高中部)發展勢頭迅猛,今年錄取整體情況逆轉,提前批錄取分數線上完成招生計劃,並高出示範性高中提前批最低錄取分數線。
第十六中學實驗學校(原恆福中學初中部)和十六中託管的區內民辦九年一貫制匯泉實驗學校兩所初中中考最高分別達到734分和750分。十六中校本部更是成為今年中考的黑馬,躍居廣州市高中分數線前十名。
下一步
越秀將立足於優化學校布局調整
和邁向緊密型共建
繼續深化集團化辦學
由區屬示範性高中、品牌優質小學或大公辦園為龍頭校,適時組建一批新的教育集團或特色聯盟,通過整合、撤併或引進區外名校託管等方式,由區屬示範性高中參與舉辦一所實驗學校,適當增設九年一貫制學校,帶動區內一批公民辦初級中學、小學或九年一貫制學校的發展提升,同時加快研發集團內一體化課程的研發,進一步構建如生涯規劃、生命教育和學法指導等中小學銜接特色課程。
在過去的一年裡
越秀教育「乘風破浪」
拿下了許多亮眼的成績
一起來回顧!
教師隊伍強有力
2019學年
越秀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的教師757人
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方面
約100名教師獲得了國家級榮譽
高學歷教師佔比位居全市之首
小學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
佔比86.87%
初中專任教師研究生人數
佔比15.15%
高中專任教師研究生人數
佔比27.08%
卓越教師佔比位居全市之首134人
教育家型教師佔比
位居全市之首(並列)11人
目前,越秀區有正高級教師20人,省特級教師23人;
獲得省、市級以上教育專家、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含工作室主持人)約190人次;
現有區級名校長14人、名教師283人、教壇新秀609人,市級骨幹教師488人,區級骨幹教師802人。
落實「公民同招」
越秀堅定不移推進招生新政落地
是回應社會關切
推動教育均衡的務實之舉
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政策引導,落實「公民同招」,「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有效遏制了「擇校熱」,優化了區域教育生態,不負每一個走進越秀校園的孩子!
屢獲國家級榮譽
2019年
越秀教育系統
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的單位89個
獲得國家級榮譽8個
越秀區獲評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
廣州市第七中學實驗學校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農林下路小學、東風東路小學、廣東實驗中學越秀學校中小學獲評虛擬實驗教學實驗校;
鐵一小學獲得2019年全國無線電測向公開賽團體兩個項目第一名……
校園「微改造」
越秀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教育發展
2020年特別傾斜支持教育1.9億
用於校園微改造、課室照明工程提升、
中學物理化學實驗室考點建設、
信息化建設等項目
滑動查看更多
部分學校和幼兒園的校舍煥然一新
消除安全隱患的同時
融合了各自的辦學文化和特色
教室更亮了
用電和做實驗更安全了
空調的安裝讓上課更涼爽了
30多所學校開展「廁所革命」
整體提升校園廁所的確件設施條件
讓文明之風在校園
隨朗朗讀書聲和諧共融
越秀教育「走出去」
越秀區教育局重點落實
東西部協作、廣清幫扶、
援藏援疆、梅州「三區」等地
教育扶貧工作
2019年被評為
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作為廣州教育幫扶工作的特色亮點和扶貧品牌,在貴州黔南羅甸一中組建的 「越秀班」 2020年高考一本上線率97.8%,總分600分以上4人。
「越秀班」英語課堂教學-何俊萍老師(資料圖)
回顧了這一年的成就
不得不說一聲
越秀教育,牛!
在這個新學期
越秀將為讀書郎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條件
讓越秀的花兒
開得更燦爛~
防疫不能停
來源:越秀區教育局
編輯:洪嘉琳
責編:翟曉雪
編審:劉榮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