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原創話劇重現陳景潤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歷程

2020-12-13 光明數字報

    「數學是我存在的意義,證明猜想是我生命的目標。」近日,講述著名數學家、廈門大學傑出校友陳景潤勇攀數學高峰生命歷程的校園話劇《哥德巴赫猜想》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上演,話劇由廈門大學師生原創,全部由該校師生參與演出。

    該劇採用現實主義話劇的形式,輔以音樂、朗誦、舞蹈、樂器等多種舞臺語言,展現了陳景潤不斷接近和挑戰「哥德巴赫猜想」的過程,講述了他不斷突破每一個階段的人生困境,最終取得傑出成就的不凡人生故事。

    演出結束後,陳景潤先生的夫人由昆女士上臺向大家表示感謝,希望青年學生繼承先生的遺志,在科技學術研究中繼續努力下去。

    該劇已經入選由中國科協發起的科學家主題宣傳活動「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隨後演出團隊將於11月初奔赴上海,參加中國校園戲劇節。

相關焦點

  • 廈門大學原創話劇《哥德巴赫猜想》在澳門大學上演
    《哥德巴赫猜想》在澳門大學上演。(廈大供圖)(林濟源 鄒朋峻 謝圖南 攝)東南網7月12日訊(通訊員 林濟源)7月10日晚,科學家主題舞臺劇目巡演澳門行暨廈門大學原創話劇《哥德巴赫猜想》在澳門大學大學會堂上演。
  • 廈大話劇《薩本棟》《王亞南》《哥德巴赫猜想》主角火熱招募中
    《哥德巴赫猜想》廣受歡迎以陳景潤為代表的科學精神始終指引著無數青年學子執著進取、大膽發問,勇攀高峰學校精心準備了《薩本棟》《王亞南》兩部話劇計劃於2020年暑期進行排練9月份新生入學試演同時上演的,還有你早已熟悉的《哥德巴赫猜想》為2021年百年校慶做好準備話劇《薩本棟》是我校為慶祝建校100周年特別創作的校史文化精品劇目之一
  • 陳景潤要證明的哥德巴赫猜想是1+1=2嗎?
    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的形式,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歐拉表述。這一猜想至今沒有被證明,也沒有被證偽。人們難以找出質數的確切分布規律,這可能是哥德巴赫猜想難以證明或證偽的原因。這種方法也被用到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上,證明思路大體是這樣的,a個質數的乘積加上b個質數的乘積如果被證明可以表示出所有的大偶數,這樣就證明了a+b。把a和b逐漸減小,一直減小到1,就證明了任意的大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加上一個質數的形式,簡稱1+1。中國人對哥德巴赫猜想有著特殊的情結。
  • 陳景潤哥德巴赫猜想是陳景潤生平最大的成就之一
    陳景潤哥德巴赫猜想是陳景潤生平最大的成就之一。陳景潤在福州英華中學讀書時,一位來自清華大學的數學老師給同學們講了一道數學難題。大約200多年前,哥德巴赫提出了「任何一個偶數均可表示兩個素數之和」的理論。
  • 國士無雙 | 「1+2」——陳景潤與哥德巴赫猜想
    同學們,大家好好努力吧,將來去證明這道世界難題……」沈元偶然的敘說,在陳景潤的心中埋下了種子,他對於數學的求知慾被極大地激發,對「哥德巴赫猜想」產生濃厚興趣,並由此開啟了奮力攀登高峰的歷程。 ——《記憶裡的陳景潤-專訪陳景潤的中學老師陳蔭慈》1+2高三那年,陳景潤沒錢交學費,被迫輟學。
  • 陳景潤與他的哥德巴赫猜想「1+2」
    什麼是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它是由德國著名數學家克裡斯蒂安·哥德巴赫(Goldbach C)在1742年提出的,即任一大於2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哥德巴赫當時提出這個猜想之後,自己卻不能證明它。於是寫信請教當時世界著名的大數學家歐拉,請他證明。但歐拉用了畢生的精力也沒有證明出來。他雖然沒有證明出來,但他從原命題中得到了一個等價命題,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我們現在常見的猜想陳述就是歐拉這個版本。
  • 哥德巴赫猜想怎麼難證明,連大數學家陳景潤都沒成功
    每次聽到有人繪聲繪色,煞有其事的說當年陳景潤證明1+1=2多麼的嘔心瀝血,我的尷尬症就如同脫韁的野狗一般發作起來。1+1還要證明嗎?1+1=2是 定義出來的,2就定義為1+1的和。陳景潤數學家大佬陳景潤先生當年試圖證明的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是要證明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由兩個素數(素數又叫質數)相加獲得。
  • 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歷史
    現在通常把這兩個命題統稱為哥德巴赫猜想二百多年來,儘管許許多多的數學家為解決這個猜想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迄今為止它仍然是一個既沒有得到正面證明也沒有被推翻的命題。其中第八問題為素數問題;在提到哥德巴赫猜想時,希爾伯特說這是以往遺留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1921年,英國數學家哈代(Hardy G.H.,1877.2.7~1947.12.1)在哥本哈根召開的數學會議上說過,哥德巴赫猜想的困難程度可以和任何沒有解決的數學問題相比。近一百年來,哥德巴赫猜想吸引著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數學家,並在證明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 窮盡畢生心血,仍沒能證明出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為什麼還如此偉大?
    ,其被國內外認為是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裡程碑。、四色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之一,它是哥德巴赫於1742年在給歐拉的信中提出的一個猜想: 任一大於2的整數都可以寫成三個質數的和
  • 陳景潤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有何意義?
    30年前,陳景潤是國內有名的科學明星,他將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到了1+2,即大偶數可以表示為一個質數與不超過兩個質數乘積之和的形式。這項成果到目前也是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最終結果1+1的證明。陳景潤證明出了1+2後並沒有停下來,繼續向最終目標1+1挺近,遺憾的是他投入了幾乎所有的時間也沒有完成。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中的一道著名題目,數論是研究數的規律及性質的一門數學分支,目前看數論是非常基礎的數學,除了基本的運算,在技術領域很少用到數論知識,也很少用到質數的分布。在自然科學領域同樣也很少用到這些。
  • 哥德巴赫猜想有什麼應用,陳景潤研究了一輩子數學有哪些貢獻?
    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領域中的問題,數論是研究數的規律的一門數學分支。相對於數學的其他分支,目前數論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少,數的規律只有很少一點投入到了應用,比如大的質數可以在加密領域派上用場。而哥德巴赫猜想,更是看不到它能有什麼實際應用。
  • 陳景潤至死沒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那他還有其他數學成果嗎?
    之後沈老師又鼓勵大家說:"中國古人在數學方面的成就曾遠超西方,到了我們這一代也不能止步,希望大家之後可以在數學領域創造更大的成就,比如,破解當今世上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難題,推動人類數學事業更上一層樓!"課後,沈老師又對陳景潤說:"你既然能夠解出'韓信點兵',將來也有機會能破解那個難題,你可要努力啊!"這番話深深地觸動了陳景潤的心,從此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就成了陳景潤為之奮鬥的目標。
  • 陳景潤至死沒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那他還有其他數學成果嗎?
    之後沈老師又鼓勵大家說:&39;哥德巴赫猜想&34;課後,沈老師又對陳景潤說:&39;韓信點兵&34;這番話深深地觸動了陳景潤的心,從此破解&34;就成了陳景潤為之奮鬥的目標。該猜想是哥德巴赫曾在1742年提出的,其內容為: 任一大於2的偶數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然而這也只是哥德巴赫的猜想而已,他並不能證實它。
  • 哥德巴赫猜想何時能證明出來?
    現在通常把這兩個命題統稱為哥德巴赫猜想二百多年來,儘管許許多多的數學家為解決這個猜想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迄今為止它仍然是一個既沒有得到正面證明也沒有被推翻的命題。其中第八問題為素數問題;在提到哥德巴赫猜想時,希爾伯特說這是以往遺留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1921年,英國數學家哈代(Hardy G.H.,1877.2.7~1947.12.1)在哥本哈根召開的數學會議上說過,哥德巴赫猜想的困難程度可以和任何沒有解決的數學問題相比。
  • 哥德巴赫猜想並不是證明一加一等於二,陳景潤為了它做了多少努力
    我國的數學家陳景潤,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時候,就寫了一麻袋的草稿紙。那陳景潤成功證明出了哥德巴赫猜想嗎?並沒有,不過陳景潤在研究的過程中,得出了陳氏定理,為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邁出了關鍵一步。數學家就是這樣,為了證明一個猜想能努力一輩子。著名的費馬大定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被一位美國數學家證明,他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
  • 愛因斯坦能否證明出哥德巴赫猜想?
    有人會近乎抬槓地說:愛因斯坦那麼厲害,為何沒有證明出哥德巴赫猜想?這個問題雖然有些荒唐,但是也可以給予一下回答。愛因斯坦是物理學家,不是數學家。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的目標不一樣,數學家能夠創造出新的數學方法或者在數學方面有新的發現,物理學家是拿著數學工具去解決物理問題。
  • 陳景潤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難度究竟有多大?
    但是哥德巴赫自己無法證明它,於是就寫信請教赫赫有名的大數學家歐拉幫忙證明,但是一直到死,歐拉也無法證明。因為我們現在排除了1作為素數, 所以我們今日常見的猜想陳述為歐拉的版本,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
  • 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到底在猜什麼?
    後者那篇著名的報告文學,讓很多人知道了有位中國數學家,用了幾大麻袋演算紙,將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往前推進了一步。但陳景潤究竟在這個領域取得了多大的進展呢?讓我們從哥德巴赫猜想本身說起。這也極大地推動了哥德巴赫猜想和弱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工作。1937年蘇聯數學家維諾格拉多夫(Ivan Vinogradov)在對於弱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10]。
  • 世紀難題哥德巴赫猜想,曾懸賞百萬給能證明這個猜想的讀者
    陳景潤主要研究解釋數論,1966年發表的理論簡為(1,2),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裡程碑,世界級數學大師、美國學者安德烈·韋伊層這樣稱讚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有時候,看起來最簡單的數學問題很可能反而是最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 王元院士漫談哥德巴赫猜想
    從此,陳景潤的名字和哥德巴赫猜想一起傳遍神州大地。 近日,在一項面向公眾的活動中,數論學家王元院士發表了題為《漫談哥德巴赫猜想》的演講,並向熱衷於證明這一猜想的數學愛好者提出建議和忠告。 王元表示,關於哥德巴赫猜想,報紙、電臺和電視上都介紹了很多。「但報紙上的宣傳也好,群眾的理解也好,都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科學的。」王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