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NMO
「爺爺你關注的UP主更新啦!」臨近年底,B站年更UP主「年度彈幕」終於上線,2020年度彈幕也隨之出爐。今年,B站用戶發送彈幕超22億條,其中「爺青回」以5420359條脫穎而出,成為B站年度彈幕。此外,「武漢加油」「有內味了」「雙廚狂喜」「禁止套娃」和「爺青回」一起,成為2020年度彈幕TOP5。
B站2020年度彈幕
這是B站第四年發布年度彈幕,前三年的年度彈幕分別為「囍」「真實」「AWSL」。對此,一位B站用戶留言:「真實囍!爺的AWSL回來了!」而他又被稱為「老縫合怪了」。另外,高贊熱評稱,「下次一定」居然沒上榜,看來要「一鍵三連」的UP主還不夠多。
可以看出,從年度彈幕到相關評論,B站用戶的常用詞都「有內味了」,梗非常多。實際上,B站是當下公認的二次元文化聚集地、網絡流行語發源地之一,「造梗」已成為它出圈的重要推動力。不過,仍有「圈外人」看不懂這些彈幕。別急,CNMO為你一一解讀。
B站歷年年度彈幕
年度彈幕之「爺青回」
「爺青回」是「爺的青春回來了」的縮寫,指看到了以前熟悉的事物,我的青春回來了。2020年,「爺青回」從B站走向全網,成為網絡流行語,常常用於表達我們對於過去歲月的追憶,以及與青春重逢的欣喜。舉個例子,很久之前的一部劇,其主演多年後重聚或再次合作新劇,便可以感嘆一句「爺青回」。
正如B站官方所說,無論你出生於什麼年代,無論你擁有怎樣的青春,當記憶裡的旋律再度響起、腦海中的畫面重新閃回,那句脫口而出的「爺青回」一定是最應景的感嘆。在B站,「爺青回」彈幕出現最多的視頻有這些:《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守護甜心》的pv翻唱、86版西遊記、《我為歌狂》的主題曲……哪個年輕人會忍住不回顧一下自己的青春呢?
爺青回
除了實實在在地追憶青春,「爺青回」也有調侃的用法。例如當下一些土味視頻,令人想起00年代的某些事物,便以「經典老番」「文藝復興」評價它,然後再補上一句「爺青回」,這讓旁人看了也忍俊不禁。另外,在B站如果有UP主「拖更」或「月更」「年更」,其視頻裡一定會有「爺爺你關注的UP主更新啦」「爺青回」等彈幕。因此也有人說:年度彈幕「爺青回」用短短的三個字生動形象且傳神地道出了B站到底有多少鴿子。
值得一提的是,「爺青回」一詞並不孤立,從中還衍生出「爺青結」「青結工」等詞。前者指「爺的青春結束了」,可以用於作品完結、人物退役等語境;後者一般指常用甚至濫用「爺青結」的一類人。這些詞語已成為網絡調侃文化的一部分,許多網友對此心照不宣。
年度彈幕之「武漢加油」
「武漢加油」,目前並沒有關於這個詞的所謂官方釋義,但其意義不言而喻。對於這個詞,所有經歷過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人應該都能心領神會。在B站,「武漢加油」彈幕象徵著B站用戶對武漢的關心和支持,以及希望武漢人民戰勝疫情的美好祝願。
這四個字很短,卻很有力,因為它是我們共克時艱的見證,是我們發自內心的共情。見證與共情,或者說記錄與共鳴,正是彈幕誕生和存在的意義。在B站搜索「武漢加油」,出來的第一條視頻是《武漢實況/支援一線/高能混剪!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這條視頻共有164萬播放量和1357條彈幕,許多年輕人在這裡為武漢加油。
「武漢加油」彈幕
有網友說:「武漢加油」是所有彈幕裡最有年代意義的,這是只有2020年才會有的一條彈幕。這句話不無道理,不同於其他彈幕的輕鬆、娛樂,「武漢加油」更加莊重、誠懇。如今,武漢已渡過難關,原本改造成方艙醫院的體育館重新打起了比賽,一切都好了起來。「武漢加油」這條彈幕不會再輕易刷屏,即便再出現,也會是其他的含義。
年度彈幕之「有內味了」
「有內味了」是「有那味了」的北方口音版本,意思是有那種味道了、有感覺了。至於「內味」究竟是哪種味,需基於情境來意會。這個詞有時候會表達成「有XX內味了」,有時候只能結合前文內容來理解。一般來說,看到「有內味了」可以理解為「正宗」「帶勁」。
根據網上的資料,「有內味了」應該是來源於鬥魚遊戲主播大司馬和電棍(otto)。據說大司馬和電棍在直播中一起玩遊戲,因大司馬那一局玩酒桶(遊戲英雄)玩得太菜,被電棍稱為「大司」。此後,有觀眾看到別人玩酒桶很菜,就會刷「有大司馬內味了」。漸漸的,這個詞的意思不斷拓展,並傳播到其他網絡平臺。
有內味了
在B站,彈幕最多的相關視頻中,排名較前視頻的關鍵詞是「風格」「翻唱」「改編」「配方」「經典」等。由此可見,「有內味了」彈幕一般出現在風格強烈的視頻中(比如中國風、印度風),或者出現在模仿演繹類視頻中(包括翻唱、配音等),表示視頻內容很正宗、很帶勁。
年度彈幕之「雙廚狂喜」
「雙廚狂喜」可以理解為:同時喜歡兩個事物的粉絲(即雙廚),看到自己喜歡的兩個人、兩個角色形象或兩部作品,同時出現在一起,心中難掩激動、非常高興。通常來說,當自己喜歡但互無關聯的兩個事物罕見地出現在同一個畫面裡,才用「雙廚狂喜」。如果兩者本就有關係,或經常聯動,就稱不上「狂喜」了。
舉個例子,B站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林黛玉和伏地魔的CP向剪輯視頻,按理說這兩個人物八竿子打不著,卻通過視頻剪輯聯繫在一起。如果觀眾正好兩者都喜歡,便可以發「雙廚狂喜」彈幕。另外,如果有喜歡的UP主提到你喜歡的另一個人,比如你關注的美食區、遊戲區UP主cue到了你喜歡的動漫角色、明星偶像,那麼用「雙廚狂喜」也是沒錯的。
雙廚狂喜
「雙廚狂喜」中的「廚」字來源於日本ACG(二次元)圈。在日語中,廚房跟中坊的發音相似,而中坊在日本俚語中又是指中學生,所以「廚」後來就逐漸成了中二病孩子的代名詞。隨著日本二次元文化傳入國內,「雙廚狂喜」等詞出現在B站等二次元聚集地。與「雙廚狂喜」相關的網絡流行語還有「夢幻聯動」「小孩才做選擇,我全都要」等,主要是表達兩個都喜歡。
年度彈幕之「禁止套娃」
「禁止套娃」是相對於「套娃」行為的一個詞。「套娃」來源於俄羅斯傳統玩具套娃,是一種大娃套小娃的、可以層層套用的玩具,後代指某些人一直套一個素材、話題的無限循環行為,比如論壇社區的多層引用等。「禁止套娃」就是指禁止這種行為,不過,很多時候發送「禁止套娃」彈幕只是用於調侃。
前面提到,在今年的B站年度彈幕TOP5中,「下次一定」落選。有B站用戶表示:「下次一定」加油啊!接著有人回復他:「下次一定:『下次一定』。」這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在線演繹「套娃」行為。果然,很快有人評論「禁止套娃」。
套娃行為
至於「禁止套娃」為什麼會在B站流行起來,有說法稱是一個惡搞套娃舞蹈的老視頻被許多B站UP主拿來當視頻素材,然後火了。另外,有B站用戶表示,此前有a用戶在彈幕發爛梗,被b用戶譴責,然後c用戶譴責「b用戶譴責a用戶」,最後d用戶譴責前面三個人破壞彈幕環境,這種彈幕「警察」連續出警的套娃行為引起他人不適,因此要「禁止套娃」。
寫在最後:
「爺青回」登頂B站年度彈幕意味著什麼?有人說,B站也開始老了。也有人說,其實我們只是長大了,進入社會後開始有一些感傷了。就筆者個人而言,更認可後一種說法。小時候我們總想長大,成年後我們又開始追憶童年。我們真的想回到過去嗎?也不一定,其實更多時候只是想再感受一下曾經的種種美好,而彈幕強化了這種美好。
此前中青校媒就「Z世代彈幕文化」面向全國1976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6.43%受訪者享受互動和集體觀看的感覺,以及彈幕「名場面」營造的氣氛;53.19%受訪者表示通過彈幕可以穿越空間、時間,找到世界各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
的確如此,我們享受集體追憶青春的時刻,用彈幕的形式傳遞共鳴,放大「爺青回」的喜悅;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營造出萬眾一心的氣氛,增強戰役的信心;我們用「有內味了」點評一幕幕名場面,用「雙廚狂喜」「禁止套娃」等彈幕與小夥伴互動。一年過去,這些彈幕不再只是幾個字,而是成為一種彈幕文化,彰顯出年輕人的創造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