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擇校建議:學科實力、保研出路分析(北航/人大/北師大/北理/同濟/東南)

2021-02-19 創知路教育幫
目前,除了北師大以外的其餘35所高校均公布了強基計劃招生政策。1、僅開放基礎學科專業,在擇校不同學校的區別主要在學科實力和能給學生發展提供的資源(如保研率、學校聲譽、學科交叉培養等)。2、除清北外,絕大多數學校的強基計劃招生人數在200人以下,僅佔總招生計劃的一小部分,裸考仍然佔絕大部分。3、高考前僅報名,在高考出分後按高考成績排序,按計劃數的3-4倍劃定入圍範圍。一些學校還額外規定的最低高考成績要求。4、僅競賽金牌、銀牌可破格入圍,但除清北復交浙科及南大外,符合破格入圍條件的學生將非常少以下我們將額外提示部分高校強基計劃的注意點,供參考。第一,北航強基計劃開放的專業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化學、工程力學。其中,信息與計算科學是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的交叉學科,但並不是北航有較大優勢且熱門的計算機專業。應用物理學更偏光學、材料物理等方向。工程力學專業隸屬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或能夠與北航的傳統優勢學科航空航天類專業進行交叉培養。具體仍然可以期待培養方案中關於理工交叉培養的方案。第二,北航強基計劃開放的專業均為基礎學科,而非其有明顯優勢的計算機、材料、自動化、儀器科學等工科專業。北航的工科專業(尤其是計算機等)在北京的就業市場上有較好的認可度,但基礎學科的學生在本科畢業後大多會考慮繼續深造,此時地域因素就不那麼重要(況且北航大學前兩年在北京的昌平區,距離市中心有一定距離)。北航作為985院校中實力極強的院校,擁有不輸於復交浙科的保研比例。如果學生優先考慮繼續深造,北航強基是可以考慮的選擇。<北航2019屆本科畢業生情況>第三,北航強基計劃的校測包括筆試面試參考北航強基計劃的招生政策、招生專業和往年北航自主招生的情況,北航校測的筆試應當以數學、物理科目為主,面試則更偏向綜合面試,即不圍繞具體專業知識而是著重考察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對選擇專業的思考。第一,人大強基計劃開放的專業僅包括人文科學專業,分別為: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人大最有優勢的是經濟、法學、新聞等社科專業,但人文科學專業同樣也有非常強的實力。其中,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是新設方向,培養計劃中可能既包括一部分古典文獻學,也包括一部分漢語言學中的古文字學的課程,總體來看是非常偏學術的方向。
第二,人大作為實力極強的高校,無論在保研方面還是出國深造方面都能給學生提供很好的資源、機會和具體的幫助。2019屆人大本科畢業生中有893人選擇國內升學,其中76.9%的畢業生選擇本校繼續攻讀研究生,13.4%的畢業生選擇北大清華繼續攻讀研究生。一方面,從培養的角度出發,學科底蘊深厚、學科實力更強的院校能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術培養。另一方面,從出路的角度出發,名校有更多的保研名額,對於打算繼續深造的學生來說無疑能有更好的保障。此外,即便學生最終選擇就業或是跨專業深造,無論人大的法學、新聞、經濟等社會科學專業強大的學科實力,還是人大所處的地理位置所能提供的豐富的實習、就業機會,對於學生來說都更有保障。第三,人大強基計劃校測包括筆試和面試,分專業進行結合人大此前的自主招生測試,筆試的內容往往與所報專業高度相關,面試也更偏專業面試,即圍繞所報專業的具體知識進行考核。建議學生備考時,可以先適當了解所報名的專業學習的內容。

◆  北京師範大學  ◆

第一,北師大強基計劃開放的專業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歷史學、哲學。北師大的優勢學科都集中在基礎學科。2017年,北師大進入「雙一流」高校名單,其中,心理學、數學、中文、歷史、教育學、地理學等專業,進入「雙一流」學科名單。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北師大的哲學、教育學、心理學、中文、歷史、地理、數學等專業亦名列前茅。需要澄清的是,北師大的畢業生並不是只能當老師。除了免費教育師範生,師範類院校的其他學生並不是必須當老師的。相反,即便是非師範生也可以考教師資格證。目前,好的公立高中更青睞於優質的綜合類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其中很多並不是師範生。在北師大強基計劃開放的專業中,史學、哲學和數學都有極強的實力。對於希望學習基礎學科的學生來說,北師大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第二,北師大作為實力較強的985院校,對於希望國內深造(保研)的學生來說更有保障。以北師大2019屆本科畢業的2042名非免費師範生為例,43.5%選擇國內深造,19.7%選擇出國深造。選擇國內深造的889人當中(均為非免費師範生),717人獲得了至少一所學校的保研擬錄取資格,保研率約為34.7%並不算低。

<北師大2019屆畢業生深造情況>

保研的學生當中,保研本校繼續深造的學生數量為339人(佔47.3%),保研北大、清華、人大的學生數量為115人(佔16.2%)。考慮到北師大在基礎學科方面(尤其是數學、史學、哲學)的優勢,和橫向比較下較高的保研率,北師大強基計劃不失為一個較好的選擇。第三,北師大強基計劃的校測包括筆試和面試(各佔50%)。不過參考往年北師大自主招生的校測,筆試更接近公務員考試或智商測試題,考察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言語判斷能力;面試更接近綜合面試,即面試不考察具體專業知識,而是考察學生的專業選擇理由和綜合素質。
第一,北理強基計劃開放的專業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化學、工程力學。北理的優勢學科集中在工科專業。2017年,北理進入「雙一流」高校名單,其中,兵器、材料、控制等專業,進入「雙一流」學科名單。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北理的兵器、化工、計算機、材料、光學、機械等一系列專業,亦名列前茅。儘管北理在基礎學科方面並不佔優勢,但在北理公布的強基計劃解讀中,多次提及了理工交叉培養的方案。不僅在本科階段涉及「雙導師」或「學科交叉」的培養方案,也設計了碩博階段進入相關的工科專業繼續深造的培養路徑。
例如數學專業與信息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人工智慧、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絡空間安全等)的交叉培養;物理專業與光電、信息、電子、材料、航空航天、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交叉培養;化學專業與化學、化工、材料、能源、生命、安全的交叉培養。換言之,考慮本科攻讀基礎學科、研究生階段再攻讀工科方向的學生,北理或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第二,北理是近幾年發展勢頭良好的985院校,其保研比例也屬於985院校當中的中等偏高水平。以北理2019屆本科畢業生為例43.7%的學生選擇國內深造(其中保研約佔40%),保研去向主要集中在北理本校、中科院系統和清華北大。第三,北理強基計劃僅進行面試。參考往年北理自主招生面試情況,其面試形式更偏綜合面試,即不考察具體專業知識,而是考察學生對科技前沿、社會問題的分析與思考。

◆  同濟大學  ◆

第一,同濟強基計劃開放的專業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生物技術。同濟的優勢學科集中在數學和工科專業。2017年,同濟進入「雙一流」高校名單,其中,建築、土木、環境、測繪、城市規劃等專業,進入「雙一流」學科名單。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同濟的數學、機械、計算機、土木、建築、環境等一系列專業,亦名列前茅。同濟的數理化生專業都更涵蓋了更偏應用領域,在招生簡章中也提及了在本科高年級或研究生階段向相關工科領域進一步深造。或許,理工交叉的培養模式是絕大多數工科強校的選擇。例如同濟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就包括了基礎數學、金融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共3個本科方向;應用物理學本科不分方向,但其研究和未來發展領域集中在凝聚態物理、聲學、材料物理等應用方向;應用化學雖然不等於化工,但其未來的就業方向和深造方向與化工重合度較高。第二,同濟作為實力強勁的985院校,保研比例明顯多於其他985高校。以同濟大學2019屆3800名本科畢業生為例,1414人選擇國內深造,其中1066人至少取得1所學校的保研擬錄取資格。具體到理科院系,保研比例仍然高於平均水平。

<同濟2019屆畢業生保研比例>

保研的學生中,868人(佔比81%)選擇本校保研,196人選擇跨校保研,去向主要有:復旦26人,北大21人,交大21人,清華12人,浙大11人,南大5人,科大、東南、中大各2人。

同濟強基計劃同樣規定了入校後不得轉專業,但結合強基計劃的政策和同濟強基計劃的培養方案,應當理解為研究生階段允許學生選擇工科專業繼續深造。

換言之,如果優先考慮本科畢業後繼續深造,且有意向本科攻讀基礎學科、研究生階段繼續攻讀工科的學生來說,同濟強基計劃無疑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

第三,同濟強基計劃包括筆試和面試,分專業組進行。其中專業組1測試科目可能為數學、物理,而專業組2測試科目可能為化學。同濟的面試參考往年的自主招生面試,儘管會涉及一些專業的基礎性知識,但難度並不大,更多還是考察學生的專業選擇理由和綜合素養。

◆  東南大學  ◆

第一,東南大學強基計劃開放的專業包括:哲學、數學類、物理學類、化學東南大學的優勢學科更加集中於工科專業。2017年,東南大學入選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其中11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幾乎都是工科專業。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東南大學取得A-以上評級的也基本是工科專業。與其他工科實力更強的院校相似,東南大學同樣提及了基礎學科與工科專業的學科交叉。

<東南大學強基計劃培養方案介紹>

不過,如果不是對東南大學的平臺情有獨鍾,或許考生更願意選擇武大、南開、北師大、中大等基礎學科實力更強的院校攻讀基礎學科專業。
第二,東南大學屬於985高校,保研名額名不少,但總體來看工科院系的保研率要明顯高於此番強基計劃開放的理科院系和人文學院。
以東南大學2019屆3671名本科畢業生為例,1519人(佔比41.4%)選擇國內深造,其中832人獲得至少一所學校的保研擬錄取資格,平均保研率為22.7%。但從分布情況來看,理科院系的保研率明顯偏低,甚至低於不少分數線更低的985和211院校。

<東南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深造情況>

換言之,如果是考慮本科攻讀基礎學科並繼續深造,或許武大、華科、中大、山大等基礎學科保研比例更高的院校是更好的選擇。第三,東南大學校測包括筆試(60%)和面試(40%)。參考東南大學往年自主招生的校測情況,筆試科目各專業雖不同,但大體圍繞數學、物理兩個科目進行;面試雖然與專業相關,但並不考察具體的專業知識,而是考察學生對科技前沿、社會事件的思考,以及個人的人生選擇和價值觀,換言之更偏綜合面試想了解更多學霸經驗?
歡迎加入創知路QQ群:
高考3群:517577549
自招5群:295819822
競賽2群:102530479

相關焦點

  • 北航如何才能超越人大,排名北京985大學前三,網友:合併首醫大
    其中北航的航空相關學科,北師大的教育學,人大的經濟學和人文等學科,北理的兵器相關學科和中國農大的農林相關學科,在筆者看來這簡直就是神仙打架。而從綜合實力來看的話,北航,人大和北師大三所大學又是實力相當接近的。除了清北這兩所TOP2以外,那麼誰才是北京市高校TOP3呢?
  • 北理錄取分數一路看漲,在北京綜合實力能進Top5嗎?
    於是有人要問,在北京北理綜合實力能進入前五嗎?北京的高等教育資源全國最為豐富,單985高校就有8所,在這些985名校當中,清華北大的實力當然不用說,排名前兩位;中國人民大學雖然在各大排行榜的排名不高,但是其在社會科學方面具備超強實力,每年吸引了大量高分考生報考,排在第三。北京高校前五中還剩兩席,主要在北航、北理、北師大中產生。
  • 華東五校、航濟開、哈工、西交10校強基計劃對比分析
    2020年強基計劃報名將在本周截止,強基計劃限報一所使得家長和考生難以抉擇,尤其是同層次高校更難以辨別,為此,本文整理關注度極高的華東五校、哈工大、西交、北航、南開、同濟等10校招生情況,供家長和考生擇校參考。
  • 北理的投檔線堅挺,是因為和北航差距很小
    原創 楊歌 老楊聊志願填報和職業規劃 昨天北京高校這兩年投檔線特點是985上升明顯,以北理北航北師大為代表,211下降明顯。北航引進超過同濟大學和上財,成為僅次於華東五校的學校,從去年開始,連續兩年,北理和西交南開北師大差不多投檔線了,以前是和哈工大、北郵、天津大學、東南大學差別不大的。為什麼上升明顯,我猜有個原因和北航有關。
  • 北航如何成為北京985大學TOP3?網友:合併首都醫科大學
    其中北航的航空相關學科,北師大的教育學,人大的經濟學和人文等學科,北理的兵器相關學科和中國農大的農林相關學科,在筆者看來這簡直就是神仙打架。而從綜合實力來看的話,北航,人大和北師大三所大學又是實力相當接近的。
  • 史上最全丨強基35校簡章要點匯總!附良心報考建議!
    雖然今年強基招生簡章發布時間一推再推,但好在留給大家的報名時間還算是比較充裕,多數高校報名時間均為5月10日至30日,北大、中科大、西交、南大、中山、中南、天大、北理、西北工大、東南大學將報名時間延長至31日。有部分高校的開始報名時間略有延遲:海大、南開、華師、電子科大、同濟均11日開始報名,川大12日才開始報名。
  • 北航、南開、同濟,誰的實力更強一些?
    在我國高校圈中,除了清北、華五人、中堅九校以外,還有三所實力非常強的大學,而他們合稱「航開濟」,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下面我們就簡單分析一下「航開濟」中,誰的實力更強一些?從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果來看,同濟大學整體學科上榜數量是最多,南開次之,而北航最少,但是論頂尖學科數量,北航卻一點都不輸給其他兩所學校,倒是南開,由於沒有A+學科上榜,因此顯得有些尷尬。
  • 2021強基計劃招生將會暴增!哪所強基高校更適合你?
    2020年是強基計劃首年,強基計劃就是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通過對比2020年強基計劃各個高校招生簡章,不難發現這些高校在招收對象上無非兩類:一是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二是五大學科競賽獲得全國二等獎以上的學生。
  • 北大、人大、哈工大、西交、北航等多校公布2020強基錄取結果
    近日北大、人大、哈工大、西交、北航、川大、北理等多所高校公布了強基錄取結果,下面大家一起查看下錄取結果吧北京大學,考生可登錄哈爾濱工業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報名平臺查詢錄取結果。」招生簡章》,於8月1日進行了2020年「強基計劃」綜合素質測試。
  • 最新2020「強基計劃」各院校名額分配,36所院校共分8檔
    目前,「強基計劃」的招生人數已經全部公布,「強基計劃」全國的招生人數共6090人,但各院校的招生人數差異很大,名額最多的900人,最少的30人。根據「強基計劃」的招生人數,將院校分成8個檔次:第一檔:清華、北大 900人。第二檔:復旦、上交、南京大學、浙大、中科大、西安交大 210人。第三檔:哈工大、川大、山大 180人。
  • 從中南大學到北航——我的外推保研之路
    保研經歷:參加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暑期夏令營管工專業面試、中國人民大學暑期農發夏令營農業經濟管理專業面試、人大商學院管工專業複試、清華經濟管理學院管工專業、西安交大管工專業複試、北航經管金融工程專業複試。浙大夏令營優先考慮資格、西交同意錄取、北航金融工程錄取、北理管工錄取,其它未被錄。
  • 強基來了!強基計劃36所高校10大強基學科質量分析
    強基計劃2020年1月15日,我國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強基計劃」)提出,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實現招生培養良性互動。
  • 多所985高校強基計劃補招,第一年的強基計劃效果不盡人意
    近日多所名校公布了強基計劃補招通知,中科大面向2020級新生補招46名強基計劃學生,北理補招67名強基計劃學生,蘭大、西安交大也要補招,復旦大學更是要補招強基計劃學生124人,數目之多令人咋舌!強基計劃的報名並沒有設置任何門檻,這讓得非常多的考生扎堆報名,要知道報名人數多了但是招生人數就那麼多,最後學校劃的入圍校線自然會比較高,這也是為什麼今年一些學校強基計劃入圍線都超過了本一批投檔線!比如北航在四川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入圍線達到了685分,這遠遠超過了北航的錄取分數,那麼最後685分以上的學生選擇北航的機率怕是也沒有多少!
  • 36所強基計劃高校專業特色簡介!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
  • 北京地區兩大工科院校:北航VS北理,你pick哪一所?
    一、學校簡介北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工信部直屬。「雙一流」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北理北京理工大學簡稱北理。隸屬於工信部,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雙一流」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強基計劃試點高校。
  • 人大、北航、北理工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來了
    本周起,全國強基計劃首次校考陸續啟動,記者從各校招辦了解到,多所在京試點高校強基計劃入圍考生名單已確定,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公布北京考生入圍分數線。昨晚,北京大學招辦已發布通知,2020年該校強基計劃入圍結果和測試安排已經公布,考生可登錄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信息平臺查詢。根據此前的招生簡章,北大強基計劃將於7月28日至8月4日對入圍考生進行考核測試,8月5日前公布錄取結果並公示錄取標準。
  • 北航VS北理:中國的頂尖「理工科」大學競爭,孰強孰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北京理工大學,作為中國的頂尖理工科強校,究竟選擇誰更合適?值此文發布之際,林瑜伽老師攜手教育部團隊,誠摯歡迎同學們點擊上方「藍字」,觸控科學教育的前沿動態,把握高等教育的時代脈搏,著重探知北航、北理的發展實力,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頂尖專業高校。
  • 36所強基計劃高校專業特色簡介
    導讀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 北航強基計劃五大專業招150人,實施小班化教學
    今天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發布。北航強基計劃將在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化學、工程力學五大專業招收150人。對於入選學生,北航將實施完全學分制的個性化培養以及小班化研究型探究式教學,並為學生配備由思政、學業、學術、朋輩導師組成的導師團隊。北航明確,在學校安排強基計劃相關專業招生的省份,符合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條件,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並有志於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報名。
  • 「強基計劃」倒計時!如何定位報考,才不至於當分母成炮灰?強大大...
    2019年的「自招」,山東才錄取529人,相對於60萬的山東高考大軍來說,杯水車薪,狼多肉少,2020的強基山東招生,估計也就區區數百個吧,畢竟相比自招,強基計劃的學校大大減少。 從4月初武漢大學率先劇透的強基政策來看,家長考生們首先考慮的,必須是學校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