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取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件大事,不少家長為了給孩子取一個獨特動聽的名字費盡心思。
陳女士在發現自己懷孕之後就絞盡腦汁,想給孩子取一個動聽的名字。在取名的時候陳女士還避開容易撞的字眼,根據自己的喜好,給孩子取了一個充滿古風氣息又文雅的名字——初墨。對於這個名字,陳女士是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滿意,自認十分文雅。跟丈夫討論後都認為這個名字好,男孩子用顯得充滿書卷氣,女孩子用溫婉端莊。
不多時,陳女士的寶寶出生了,是個漂亮的小姑娘。陳女士心裡高興,聽到別人結合名字誇獎女兒更是開心。
轉折在孩子上幼兒園後。開學第一天,老師讓孩子們上臺自我介紹,等到陳女士的女兒介紹完自己的名字後,臺下卻是一片鬨笑。原來,陳女士的女兒名「初墨」,丈夫卻姓熊,結合起來讀時,諧音就跟動畫片《熊出沒》的讀音一樣。下課後,調皮的孩子還給她取外號叫「熊大」,初墨一下子就被氣哭了。
這讓初墨十分委屈,回家後就跟陳女士訴苦說自己不想叫這個名字了。陳女士知道後本以為給娃起了個文雅的名字,結果卻坑了娃,搞得孩子被傷害。無奈之下,陳女士與丈夫火速給孩子取了個新名字。
對於陳女士的經歷,網友也說:「雖然孩子很傷心,但是對不起,我還是很想笑。初墨是很好聽,可也得瞅瞅孩子她爸姓啥啊。」還有的網友說:「純屬坑娃。」
給孩子取名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1.注意名與姓氏的搭配
父母在為孩子取名的時候很容易忽略自己的姓氏,這會導致孩子的名字單看很不錯,結合姓氏一起念就不合理了。有時候父母也會另闢蹊徑,認為取名要取出特色、取出風採,於是就有了歐陽翠花、南宮鐵柱之流的名字出現,這就浪費了一個原本很不錯的姓氏,顯得可惜了。
2.注意與網絡熱詞是否諧音
沉迷工作、對網絡世界與當下流行的關注度不高,這些是很多職場人士的共性,他們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就易忽略熱詞對名字的負面影響。
比如陳女士給孩子取的名字,自己無論怎麼看都是心滿意足的,卻沒料到,這與孩子她爸的姓氏組合起來後,居然是一部動畫片的名字,以至於孩子被同齡人嘲笑。所以,家長在取好名之後可以多留一個心眼,建議用孩子姓名的拼音進行搜索,查看有無諧音。
3.不要用生僻字
現在信息傳播速度很快,父母們也知道現在叫「子軒、梓軒、子煊」的孩子滿大街都是,擔心自己取的名字容易跟別人撞,就花費不少時間將字典翻透,選出幾個生僻字供孩子使用。這會產生兩個問題:一是同齡人不知道怎麼念,就會想盡辦法給孩子取外號;二是家長對這個梗生僻字的意思不了解就用在孩子身上,別人一查字典就發現這個字是表示牲畜或罵人用的,這就令人尷尬了。家長一定要用生僻字給孩子取名的話,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問題。
其實,給孩子取一個好名字也不難。我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隨手一翻詩詞就能夠發現有著良好寓意的字眼;另外,還可以將親戚朋友聚在一起討論,集思廣益。帶著這麼多人的祝福與期望取出的名字,孩子也一定會喜歡的。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的名字有什麼獨特寓意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