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人來說名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伴隨一個人一輩子的稱號。孩子出生的時候第一件事兒就是要給孩子取名字。
這個孩子名字叫得好,未來會被別人誇讚,但是如果一不小心出了差錯,孩子就可能會淪為別人的笑柄。
我國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賤名好養活。但是現在家長們已經開始越來越注重孩子的名字,希望孩子有一個既有文化涵養又好聽的名字。這個時候,家長注重了這些問題,但是卻忽略了名字諧音的問題,這樣就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困擾。
之前就看到一個爸爸給孩子起了一個自認為高雅的名字,卻把女兒氣壞的故事。
這位爸爸姓熊,30歲的時候生了一個女兒,當然就很開心,很高興。所以在給女兒取名字的時候就頗下工夫。為了一個名字,翻閱了古詩詞字典,還有網絡上各種起名的大全。經過再三考量之下,決定給女兒起名字叫「初墨」。我們單聽這個名字還是很有文化,感覺是很美的名字。體現在這一個父親對他女兒的期望。又由於女兒白皙的皮膚和靈動的眼睛,就覺得跟這個名字更加匹配了。
可是好景不長,女兒上幼兒園之後,有一次哭著回來的。女兒到家之後,一直埋怨自己的名字不好聽,然後不斷的問爸爸:爸爸,你知道我叫做「熊出沒」嗎?同學們都管我叫熊出沒,說我是狗熊。
這時候,熊先生才反應過來自己女兒的名字諧音,跟一部動畫片叫《熊出沒》撞到了一起。熊先生這才明白,起名字不光要好聽,還要考慮自己的姓氏,不要因為一些原因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起名字這件事情家長的考慮,只是要好聽寓意好就可以,就很少會考慮到結合自己的姓氏,這個名字是否會有一些諧音等等。所以每到出來,這種情況,其實最尷尬的還是孩子。因為名字被同學嘲笑,對孩子的傷害還是很大的。
所以各位家長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不要草率。
1、拒絕生僻字
當人們遇到一個陌生的字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反應,就是「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是如果一個家長給孩子取的名字過於生僻,很多人都不認識,造成了人們的認知障礙,甚至於念錯孩子的名字,就會導致出現一種情況,有人念錯了就需要去糾正,一次還可以,如果次次是這樣的話,孩子也會感到身心疲憊,從而也不想去解釋了。
而且在工作中或者是學習中用生僻字的名字的人很難被人們記住,因為不好寫不好讀,有的時候還容易讀錯。用生僻字起名字也有一點不好,就是去公安局給孩子登記戶口的時候,系統的輸入法的系統識別不出來,這個字就沒有辦法給孩子落上戶口。
2、拒絕諧音梗
「諧音梗」這件事,其實家長們多半不會注意,但是孩子們就不一樣了。孩子們的想法是很豐富的,總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點子冒出。如果一個名字的諧音過於好玩,孩子就會成為其他孩子的一個笑點。然後用這個名字跟孩子開玩笑,這樣很容易傷及孩子的自尊心。
其實這樣的名字有很多,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史珍香、朱奮、朱成京等等這些詞如果不看名字,很容易聽成其他的意思,這樣給孩子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尷尬。
3、大姓不要取簡單名
如果我們的姓氏是那種人口很多的大型姓氏的話,我們就儘量不要給孩子取一些簡單的名字,這樣很容易重複。比如:姓王,給孩子給女兒單字起一個「方」字,你就會發現,其實很多人都叫這個名字,所以這個名字的識別度並不是很高。
還有,現在網上說很多父母都給孩子起子軒、子玉等等這類看起來很瑪麗蘇的名字。這個名字現在也是普遍重複率很高的。所以大家在起名字的時候儘量要避開這些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