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大別山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到處洋溢著濃濃的爭創氛圍。
「經濟是現代城市的命脈,文明是現代城市的標誌。積極爭創全省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六安市委書記湯林祥對記者說。今年是六安撤地建市十周年,歷經第一個五年的轉體制、打基礎,第二個五年的加速度、提水平,六安發展已經進入邁大步、上臺階的新階段。六安市委、市政府鄭重承諾,既要建設物質發達的六安,也要建設精神豐富的六安。
「我們把文明城市稱號視為一張最靚麗的城市名片。」湯林祥說。市委、市政府始終認為,文明城市品牌是一筆最富含金量的無形資產。抓好文明創建,城市可以樹形象,群眾可以得實惠,發展可以佔先機。隨著爭創文明城市系列創建活動的強力推進,六安城市面貌和市民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可喜變化。近年來,該市先後獲得了創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安徽省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陸路交通樞紐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全國投資環境城市、中國城市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示範城市等榮譽,為爭創全省文明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們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實施。 」湯林祥對此感觸很深。在爭創工作實踐中,湯林祥談到,一是抓城抓鎮抓村三點發力。中心城市圍繞大拆遷、大建設、大提升活動,讓大別山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實現天更藍、水更綠、景更靚、城更美;各縣城和重點集鎮進一步加大創建力度,推動文明程度實現新提高;農村創建結合新農村建設和民生工程實施,加大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的投入,大力推進「鄉村清潔工程」,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實施鄉風文明提升工程,進一步形成良好社會風尚。二是抓人抓事抓物三管齊下。在創建工作實踐中,既抓成年人行為管理,又抓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既抓市民文明程度提升,又抓農民文明素質提高。同時注重樹典型、樹模範,以典型、模範行為來影響廣大市民,營造良好氛圍;新聞媒體加大了對不文明行為的曝光頻率,執法部門加大了對不文明行為的整治力度。三是抓深抓實抓細三字並重。在文明創建工作中,大到一條街道、一個社區,小到一個攤點、一塊標牌,都堅持「深」字著眼、「實」字當頭、「細」字為要,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列出時間表、定位責任人,塑城市形象、提市民素質、優發展環境。
「我們把濱水、綠色、文化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底色。 」湯林祥特別強調。按照不求很大、但求很好,不求很洋、但求很美,不求很全、但求很特的發展理念,該市立足「雙百(100平方公裡、100萬人口)」工程,突出濱水、綠色、文化三大特色建設中心城市,近三年來累計實施136個項目,總投資340億元,一批工程相繼竣工,一批項目加快實施,正朝著建設全省一流城市的目標大步邁進。今年以來,先後成功舉辦了全國青年賽艇錦標賽等重大賽事和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六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湯林祥提出,六安是革命老區,蘊育了寶貴的老區精神,以此為基礎,形成艱苦奮鬥、樂於奉獻、務實創新、敢於爭先的六安精神。近年來先後湧現出一批先進典型,鞏固了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積極營造了奮發向上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形成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
「文明創建是一首沒有休止符的和諧樂章。 」湯林祥最後說。(張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