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購日本藥:中國人圖什麼?

2020-12-19 騰訊網
日本的藥店打上了歡迎中國顧客的橫幅

中國人鍾愛日本藥,最圖的是「人性化」

不是「高精尖」的稀罕藥,國人最愛的是治療頭疼腦熱、蚊蟲叮咬的大眾藥

一說到去日本搶購藥物,恐怕不少人會覺得國人買的是在國內買不到的「高精尖」藥物。這樣想很自然,因為國內的新藥引進和開發相對滯後,很多治療疑難雜症的高級藥要麼稀缺要麼很貴。不過,中國大眾去日本搶購的可不是這些,而是單價在幾十塊人民幣左右的家庭藥。在網際網路上流傳著一個清單,叫作「去日本不得不買的12種神藥!」,這其中包括眼藥水、創可貼等等。細看這些藥品的種類和用途,真的都是藥品界的「家常菜」,非常地大眾化,家家戶戶的藥箱裡總得備點同類用途的藥品。

不懼看不懂說明書,這些藥的「人性化」特徵招攬中國遊客買買買

儘管日語中存在不少漢字,可要看懂一份藥物說明書也挺不容易。國人到底為何這麼喜歡買看不太懂說明書的日本藥?不可否認,覺得日本藥更安全是一大原因,不過不是根本。這裡就得分析一下消費者的心理了。來看兩個例子:

例一:前文提的的那些「神藥」中有一種叫「液體創口貼」,其中一句介紹是這麼寫的——(比起普通創口貼)乾淨又衛生,再也不擔心創口貼沾水發炎了呢!

「去日本不得不買的12種神藥」貼裡對液體創口貼非常推崇

例二:一位常買日本藥品的媽媽這麼形容一款兒童感冒藥——「最關鍵,吃藥對寶寶們來說,變成一件樂事,而不會連哄帶騙,哇哇大哭。」因為這款止咳糖漿有草莓、蜜桃等不同口味,並且連包裝都非常可愛,是一個「麵包超人」的卡通形象,所以孩子不會拒絕。而對於家長來說,這款藥很省心,帶有一個刻著四種尺度的量杯,並且瓶蓋有特殊設計,防止孩子自己打開來亂喝。

這款止咳糖漿非常貼心地設計了利於測量的瓶蓋

液體創口貼和水果味的卡通止咳糖漿代表了一個很多日本家常藥都具有的重要特徵——用現在時髦的詞彙來說是「微創新」。再進一步分析,這樣的創新並不是天馬行空,而是特別生活化、人性化,完全消費者體驗至上。這一點,中國產家庭藥確實只能自嘆不如。難怪,儘管把這些普遍單價在幾十塊錢的藥品給背回國來很佔旅行箱地方,中國遊客還是樂此不疲。

總之,雖然品質、安全等指標是重要考量因素,不過許多中國人這麼喜歡日本藥,最根本的一點還是三個字——「人性化」,或者六個字——「消費者體驗好」。

家庭藥非常需要「人性化」,可中國藥很少做到,難怪去日本搶購

家庭用藥非常需要好的用戶體驗

家庭藥既是藥品也是消費品,沒有太多「技術含量」,更講究舒服、友好、用戶體驗佳

中國人在日本搶購的家庭藥由大量非處方藥和部分健康保健藥品組成。既然是家庭藥,當然強調安全性,換句話說,這些藥品已經在實踐中被檢視過多次了(大部分的非處方藥是由處方藥轉化而來),安全、副作用小、普通人能夠簡單明白地服用使用是它們的特徵。

包括日本厚生省在內的發達國家管理藥品的行政機構,在審批家庭藥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審視普通人的使用體驗——包括普通人能否看懂標籤,普通人能否熟練地掌握服用、使用方法等等。畢竟,普通大眾不是受過訓練的藥劑師,能夠對專業的藥品知識非常清楚。越是這樣,越發地需要用戶體驗好,最好是「傻瓜」得不得了。

總之,家庭藥是藥品,也是化妝品這樣的快速消費品,非常強調用戶價值和體驗。而中國的家庭藥說明書非常死板,很容易把人繞暈。更重要的是,在中國,除了家庭藥的安全性而外,人們很少提家庭藥的其它相關概念(查專業論文都很少查到),更不用說「人性化」這幾個字。對於家庭藥的附加值挖掘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而日本的家庭藥卻一直在進步,甚至已經在計劃怎麼打動外國人了。前幾天,日本家庭藥協會(一個由眾多日本製藥公司組成的醫藥行業組織)表示,該組織計劃今年夏天將推出一個專門針對中國消費者的網站,中國消費者們能夠自如地查到暢銷藥的中文說明書。

日本家庭藥的「人性化」和馬桶蓋等熱銷品是一脈相承的——最大限度地為用戶創造價值

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為一家婦產醫院設計的標識全是布做的,因為相信這樣能夠讓待產孕婦感到柔和的親和力

家庭藥和馬桶蓋這樣的熱銷品本質上是相通的,都屬於大眾需要的工業製造品。吃穿住行治病等大眾日常生活行為中,往往有著許多值得洞察的需求,發掘並且最大限度回應這些需求就是「人性化」地創新。

從今年春節開始,許多中國人就在研究日本馬桶蓋。一位叫李永晶的大學學者分析了日本製造為什麼強,他發表在澎湃新聞的文章寫道:日本企業的經營理念表現在讓「最挑剔的消費者滿意」上。一件工業製品在外觀設計與工藝上讓人賞心悅目,在功能使用上讓人輕鬆愉快,甚至樂此不疲,這可以說是對消費者尊嚴的究極尊重。這種想法並非有何高妙而言,僅僅意味著它對人性的順應而已。

其實說順應人性還不足以概括,用深入「挖掘價值」更適合。比如液體創口貼,人們有使用清潔、透氣好的創口貼的需求,不過並沒有明確的形態概念。而液體創口貼深入地針對了這部分需求而橫空出世,某種程度上已經超出了用戶自己的想像和期待。

許多日本藥品不光是滿足用戶的需求,更是去發掘了連客戶都不明確、卻確實存在的需求

要做到這份「人性化」,中國家庭藥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整個中國家庭藥產業鏈陷入粗放的「忙與盲」中,談「人性化」是奢侈品

除了液體創可貼,這種能夠持續八小時的退熱貼也把降溫需求從冰毛巾給提升到了很高的層次

家庭藥產業主要是非處方藥。該產業存在著如下的「忙與盲」:

廠商忙著做營銷。非處方藥面向的是廣大家庭使用者,當然要用廣告來吸引人買。2011年,媒體曝光哈藥集團汙染排放超標,沒有錢治汙,每年卻花好幾個億在廣告上。這倒是充分地體現了「快速消費品」的屬性。可是空有廣告架子,不注重產品品質沒什麼用。

整個產業更是「盲」。非處方藥審批和處方藥一樣複雜,沒有什麼簡易程序。在剛剛過去的兩會上,一些藥企老闆也在公開批評,認為機構、程序的冗雜阻撓了創新。不過,就算方便之門大開,註冊新的家庭藥很容易,只怕最後還是維持現狀。因為中國的家庭藥產業也沒有什麼清晰的方向。一般來說,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是「涇渭分明」的兩種藥,可是在中國市場上還有第三種「雙跨藥」(既是處方藥又是非處方藥),數量龐大的該類藥物存在本身就是「奇葩」。回溯過往,一些報導顯示,很多企業既想要進入醫保目錄,從而不愁銷量;又要打入市場,從而獲得高價。這種不清晰的定位讓許多行業從業者都很「迷茫」,更不用提什麼創新、細節、人性化了。而這種「雙跨藥」不僅幫不到消費者,還常常讓他們感到非常困惑,明明是同樣的藥品,顏色不一樣,說明書也不一樣。是的,都人為製造障礙了,還談什麼人性化呢?一位叫羅志華的醫生在《健康報》上寫道:「在包裝、用藥指導以及個性化開發、服藥的舒適度等方面,日本的精細也展現無遺。雖然這樣的差異,並不能說明日本藥品在性能、療效等整體質量上優於我國,但日本在藥品生產方面體現出的人本思想,無疑值得國內廠家學習和借鑑。反思此次『日本掃貨藥品居首』,應該認識到,國內粗放式開發與生產藥品的方式,已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以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藥品多元需求。」

粗放的藥品模式談何人性化?

結語

在日本,非處方藥直接又叫家庭藥、大眾藥,非常強調「人性化」這幾個字。而國人在日搶購藥物,最重要的是為了那份良好的用戶價值和體驗。國人的消費意識在提高,藥品什麼時候能跟上這份需求呢?

相關焦點

  • 日媒:中國遊客搶購「神藥」讓小林製藥脫穎而出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產經新聞》7月30日報導稱, 日本醫藥品由於中國遊客等「瘋狂搶購」人氣高漲,特別是2014年9月在中國網絡媒體公布的「12種醫藥品」,銷量增加最為顯著,且其中5種都在主流大眾醫藥製造商小林製藥的名下。為什麼小林製藥的醫藥品如此受歡迎呢?
  • 日本常備藥被傳為「神藥」 中國遊客瘋狂掃貨
    央廣網北京7月13日消息(記者王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今年年初,財經作家吳曉波發表了一篇名為《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文章,描述了中國人在日本搶購電動馬桶蓋的情形。這篇帖子在網絡上瘋傳,中國遊客去日本搶購馬桶蓋的現象也在全國產生熱議。最近又有不少中國遊客盯上了日本生產的「神藥」。
  • 中國遊客去日本搶購馬桶蓋,看到日本人在中國買的東西,該深思了
    最近幾年出國旅遊的人明顯增多了很多,其中去日本的人是最多的,因為日本離我們國家比較近,我們國家最近的地方,飛往日本只需要四個小時就可以了,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到日本去旅遊,而且日本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國家,很多中國遊客到了日本以後,都會搶購他們的東西,不過在日本有一種東西,日本人都捨不得買,但是這次中國遊客也不買帳
  • 傳說中的日本「神藥」到底是些什麼藥?
    原標題:傳說中的日本「神藥」到底是些什麼藥? (資料圖片) 據日本媒體報導,繼「爆買」電飯鍋、馬桶蓋之後,赴日外國遊客又開始搶購日本的醫藥品。一時間,社交媒體上,各種《去日本旅遊必買的十大XXX》的相關貼文瞬間「火」了起來。 截至2015年3月,日本著名的醫藥品製造商小林製藥的銷售額就達1283億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8%,純利潤同比增長1.2%,創出新高。僅僅是在大阪心齋橋的某一家藥店內,去年訪日外國遊客就為小林製藥貢獻了8億日元的銷售額。這甚至「震驚」了小林製藥的社長。
  • 日本網友瘋搶花崗巖防新冠肺炎?中國網友:雙黃連好歹是藥
    ▲原本報導是「抑制」,在一些人看來就是「預防+特效藥」...就拿「雙黃連可以抑制病毒」這條謠言來說,原本官方報導是「可以抑制病毒」,卻被很多民眾理解為類似於疫苗一樣,吃了就可以不然病的「神藥」,導致部分地區藥店出現哄搶雙黃連的「熱鬧」場面,一時成為全世界的笑談。
  • 我看中國人為什麼要去日本搶藥?
    現在臺灣媒體的一些報導已經成了大陸媒體的新聞來源,我覺得這挺搞的,比如這次臺灣媒體報導大陸人春節去日本「爆買」藥品就是如此,這本來是個大陸媒體報導過的老現象,但被後知後覺的臺媒觀察到報導後,大陸媒體就紛紛跟進,然後形成一個循環
  • 日本"神藥"火爆朋友圈 "救心丹"是款什麼藥?
    原標題:日本神藥「救心丹」 是款什麼藥?   近期,一款日本「救心丹」在朋友圈異常火爆,掀起了海外搶購「神藥」的熱潮。這個擁有十萬搜索量的網紅「救心丹」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救心丹」是日本製造救心丸   「救心丹」到底是什麼?
  • 颱風「海貝思」襲來 日本人到超市搶購了什麼?
    超強颱風「海貝思」當地時間10月10日中午距日本東京南部海岸大約一千公裡,強度相當於五級颶風。據預測,「海貝思」或於12至13日從西日本接近東日本並登陸。它在十幾個小時內,從一個只有11級風力的強熱帶風暴迅速增長成為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到65米/秒,風力17級以上的超強颱風。
  • 中國遊客為何追捧日本「神藥」 出國瘋搶引發反思
    反觀國內常備藥市場,又為何被日本「神藥」搶了風頭?新華國際客戶端為您解讀。  國人大買 日企大賺   要想了解日本「神藥」在中國遊客中有多火,日本製藥公司的銷售數據最能說明問題。  其實,許多人家裡都會常備一個小藥箱,裡面放點治頭疼發熱、跌打損傷的常用藥,以備不時之需。日本製藥企業正是看中這一市場,推出大批質量保證、新奇好用的產品,在消費者群體中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這些非處方藥在日本遍布大街小巷的藥妝店裡可以輕易買到,品類豐富,安全放心,不僅是日本人生活必需品,而且受到多國遊客青睞。
  • 中國遊客日本掃貨 繼馬桶蓋後又盯上神藥
    中國遊客日本掃貨追「神藥」  「神藥」暢銷為我國製藥企業深挖市場、創新產品,提供了有益思考與借鑑  繼馬桶蓋之後,熱衷在日本掃貨的不少中國遊客又盯上了日本生產的「神藥」。其實,所謂「神藥」並不神秘,無非是日本常見的非處方常備藥品,只是在網友口口相傳中成為了「神藥」。
  • 衛生紙多到要出口,日本人為什麼還要跟風搶購?
    搶購,源於不安。  繼日本人搶購衛生紙導致到處缺貨之後,歐美人也開始搶購衛生紙了,有人甚至為了搶衛生紙大打出手。  原先的口罩限購,如今演變成了限購衛生紙。  繼日本人搶購衛生紙導致到處缺貨之後,歐美人也開始搶購衛生紙了,有人甚至為了搶衛生紙大打出手。  原先的口罩限購,如今演變成了限購衛生紙。
  • 人大代表談「去日本搶購感冒藥」:藥品採購不能唯低價是取
    人大代表談「去日本搶購感冒藥」:藥品採購不能唯低價是取 澎湃新聞記者 陳竹沁 2016-03-07 12:16 來源:
  • 中國遊客到日本免稅店,這2種東西必須搶購,網友:「傻不傻」?
    中國遊客到日本免稅店,這2種東西必須搶購,網友:「傻不傻」?現在大家越來越喜歡出去旅遊了,而且在國內旅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很多人都喜歡到國外去旅遊,畢竟交通比較發達,而且現在去國外成本也是很低的,有機會的話,大家也可以出去走走,去國外旅遊,大部分中國人都會選擇日本,因為日本離我們國家比較近,而且日本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國家,不過中國遊客到日本的免稅店裡面,這2種東西是必須搶購的,雖然很划算,但是很多網友看了以後吐槽
  • 核輻射雲到來 美國搶購碘片中國搶購鹽
    >核輻射雲到來 美國搶購碘片中國搶購鹽2011-03-18 10:17:5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圖片來源於CFP  受日本核電站洩漏事故影響,昨天不少人都去超市搶購食鹽。但是聯合國預測核輻射雲將會飄到美國,現在美國人民都開始瘋狂的搶購起碘片。
  • 日本:一瓶漱口水引發的搶購潮與口水仗
    吉村洋文的話音剛落,日本各地就湧現出一股搶購聚維酮碘漱口水的現象,不少門店一瓶難求,在網上還出現了高價倒賣的現象。各地的藥妝店與製藥公司也忙於應對突然冒出來的搶購消費行為。獲益的商家:門店一瓶難求 藥企訂單猛增在4日下午的記者會結束不久,大阪市內的藥妝店就出現了前來搶購的顧客。
  • 「日本神藥」不神!國人好可悲
    今年十一黃金周,日本旅遊熱度異常升溫,半年前國人搶購日本馬桶蓋的新聞猶然在耳,現在「日本神藥」又火起來了。實際上早在黃金周旅遊前,網上和朋友圈裡就時常看到一些商業軟文,標題大多是「去日本必買的某某某神藥」,這些精心的鋪墊為日後旅遊消費的爆發起了不小的蝴蝶效應。
  • 中國遊客去日本爆買的漢方藥,基本是咱老祖宗發明,日本的更香嗎
    中國人熱衷於旅遊,尤其是這幾年出國遊的國人越來越多,其中日本成中國遊客最熱門旅遊首選目的地之一。中國遊客喜歡去日本購物,去日本搶購食鹽、馬桶蓋等東西,真的是無奇不有,更是有不少遊客去搶購日本漢方藥。據了解,2019年上半年,去日本旅遊的中國人達450萬人次,中國成赴日外國遊客中最多的國家。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一周大約消費1萬元,半年的話,消費總量大約可高達500億元。而且日本漢方藥很受歡迎,中國遊客在日本的消費中,將近一半都消費在藥妝店上,日本人已佔據全球90%的中藥市場,而中國大陸只有2%。
  • 5000元日本書包搶購熱 中國家長追棒為哪般?
    導讀: 臨近開學,中國遊客繼赴日本搶馬桶蓋、藥物後,近日颳起搶購小學生書包熱潮。被內地家長瘋狂搶購的日本小學生書包平均價格為3萬至5萬日元,最貴要10萬日元(約5000元人民幣)。」  日本華人家長梁女士認為,這款書包從外觀上來說的確比較挺括,但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好。
  • 國人去日本必買「神藥」:無知、自卑
    今年十一黃金周,日本旅遊熱度異常升溫,半年前國人搶購日本馬桶蓋的新聞猶然在耳,現在「日本神藥」又火起來了。實際上早在黃金周旅遊前,網上和朋友圈裡就流傳著一些商業軟文,標題大多是「去日本必買的某某某神藥」,這些精心的鋪墊為日後旅遊消費的爆發起了不小的蝴蝶效應。
  • 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來日本搶購一種東西,當地人:沒見過世面
    日本作為近幾年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旅遊國家,每一年來到日本的中國遊客不計其數,曾經在一段時間國民冷戰中,也絲毫沒有打消國人來日本旅遊的念頭。為什麼中國遊客那麼喜歡來到日本旅遊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來日本搶購一種東西,當地人直呼:沒見過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