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國人為什麼要去日本搶藥?

2020-12-23 信海光

現在臺灣媒體的一些報導已經成了大陸媒體的新聞來源,我覺得這挺搞的,比如這次臺灣媒體報導大陸人春節去日本「爆買」藥品就是如此,這本來是個大陸媒體報導過的老現象,但被後知後覺的臺媒觀察到報導後,大陸媒體就紛紛跟進,然後形成一個循環......

但臺媒炒舊聞不妨礙我們今天探討這個話題,就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到日本去買藥,因為微信後臺(信海光微天下)恰恰也有網友問到這個問題,而十二月份我又恰恰剛剛去了北海道,果然還帶了一大包藥回來,現在的感覺是帶少了。

最直接的原因是效用。有一些日本藥確實很好用,比如年前咳嗽陳疾又犯,想起從日本帶回來的龍角散,就試用了一下,甜絲絲的很好吃,但吃下去馬上就有緩解效果,幾天後就好了,可惜只帶了兩盒回來。龍角散是類似中草藥的一種日本草藥製品。

我一開始對所謂「神藥」是比較懷疑的,因為藥這種東西都是與成分的,如果日本在某種疾病上有了重大突破,這種藥不必一定在日本買,全世界都會普及,至少我們能耳聞,但日本的「神藥」治療的都是一些小病,並不是醫學上的突破。

後來我就明白了,這裡有兩個概念,日本的很多「神藥」其神奇之處不在於成分,而是人家的質量,是指人家藥品的貨真價實。都叫六味地黃丸或者阿司匹林,生產的是否用心其實最關鍵,同仁堂以前說「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是有道理的,但真正遵循的中國企業有幾家?同樣一味中藥,配方一樣,但現在吃起來沒有一百年前傳說的那麼神了,或許不是配方不行,而是藥不行。在西醫上也是如此,同樣的藥,國產仿製品不如進口原裝,仿製品牌B不如仿製品牌A,差距就在提純工藝。

如果單就貨品而言,到日本其實沒什麼可買的,以前去日本要買電子產品,現在中國都有,衣服那裡也不便宜,特產可能要買一些白色戀人糖果之類,其餘中國人搶購的,其實都是搶「日本質造」。

在北海道我認識個中國導遊,他每個月都去日本,每次都帶一捆「花王」紙尿褲,這玩意兒其實省不了多少錢,我說你可以在國內買品牌貨,也就多花一點錢,他告訴我說不錢的問題,國內賣的花王正牌(代工)也不如日本本土製造,「要不你以為我傻啊!」所以日本的紙尿褲都讓中國人搶光了。

中國人去日本買藥,表面上還有一些其他客觀因素,比如藥品不能電商銷售,海淘都很麻煩,但最本質的,還是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最求品質的強烈需求,與本土企業無法品質提升緩慢之間的巨大矛盾。這是中國經濟近年來發生的一大變化,中國人變得有錢已經有些年頭了,但追求品質生活卻是近年來的勢頭,所以我們會去買馬桶蓋、電飯煲、紙尿褲,其實按照以前的生活習慣,這些東西並不是必需品,忍忍也就過去了,什麼樣的馬桶蓋不是一樣用?而且這和之前的炫耀性消費也不一樣,土豪買個包可以拿出去炫富,但馬桶蓋這東西只能自己私密的使用,它反映出的恰好是中國消費者最實實在在的需求,一點都不浮誇。

正因為它是實實在在的需求,所以聰明的中國企業一定要意識到,拿出全副精力提升品質,創新你不行,嚴格質量管控總能做到吧。而這種質量的追求又跟以前的海爾那種品質還不一樣,張瑞敏砸冰箱時期,追求的其實僅僅還只是合格而已,現在中國人要的品質,是「品質生活」的品質,是屬於更高一層次的追求,需要完全不同的企業精神,而中國製造業新一代的偉大企業,一定是出現在這個領域。

相關焦點

  • 搶完馬桶蓋,中國遊客又去搶日本「神藥」了
    繼馬桶蓋之後,熱衷在日本掃貨的不少中國遊客又盯上了日本生產的「神藥」。其實,所謂「神藥」並不神秘,無非是日本常見的非處方常備藥品,只是在網友口口相傳中成為了「神藥」。 在網絡上搜索,可以找到許多有關「去日本不能錯過的居家神藥」、「去日本必買的XX種神藥」的帖子,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日本「神藥」受追捧的程度。 那麼,日本常備藥真的那麼「神」嗎?
  • 非常時期,為什麼日本人熱衷於去搶衛生紙?
    這疫情期間,因為大家都很長時間才出門,所以都要囤積一些生活物資,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即使出現最差的情況也不能斷了吃的,所以我們去買點米,面,油,泡麵都是人之常情,而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搶起了衛生紙,這不得不讓我們驚掉了下巴,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沒有吃的了,你要一堆紙幹嘛啊?
  • 搶購日本藥:中國人圖什麼?
    高精尖」的稀罕藥,國人最愛的是治療頭疼腦熱、蚊蟲叮咬的大眾藥一說到去日本搶購藥物,恐怕不少人會覺得國人買的是在國內買不到的「高精尖」藥物。這樣想很自然,因為國內的新藥引進和開發相對滯後,很多治療疑難雜症的高級藥要麼稀缺要麼很貴。不過,中國大眾去日本搶購的可不是這些,而是單價在幾十塊人民幣左右的家庭藥。在網際網路上流傳著一個清單,叫作「去日本不得不買的12種神藥!」,這其中包括眼藥水、創可貼等等。細看這些藥品的種類和用途,真的都是藥品界的「家常菜」,非常地大眾化,家家戶戶的藥箱裡總得備點同類用途的藥品。
  • 旅日中醫:搶買日本漢方藥,是面向中醫的一貼猛藥
    你不能跟日本人說「中醫」,他們聽不懂。去年我們第一次演講會,說「中醫」云云,日本人就說「聽不懂」,不能理解,這是名稱上的不同。  第二,從歷史上看,中醫學有4000年的歷史,日本漢方什麼時候開始的?它是從平安朝開始的,是從784年開始,相當於我們中國的隋唐時期。
  • 中國遊客為何追捧日本「神藥」 出國瘋搶引發反思
    其實,所謂「神藥」並不神秘,無非是日本常見的非處方常備藥品,只是在網友口口相傳中成為了「神藥」。  在網絡上搜索,可以找到許多有關「去日本不能錯過的居家神藥」、「去日本必買的XX種神藥」的帖子,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日本「神藥」受追捧的程度。  那麼,日本常備藥真的那麼「神」嗎?不少國人甚至連吃法和用法都要上網查,為何依然加入購買日本藥品的大軍呢?
  • 中國遊客日本掃貨 繼馬桶蓋後又盯上神藥
    中國遊客日本掃貨追「神藥」  「神藥」暢銷為我國製藥企業深挖市場、創新產品,提供了有益思考與借鑑  繼馬桶蓋之後,熱衷在日本掃貨的不少中國遊客又盯上了日本生產的「神藥」。其實,所謂「神藥」並不神秘,無非是日本常見的非處方常備藥品,只是在網友口口相傳中成為了「神藥」。
  • 國人去日本必買「神藥」:無知、自卑
    今年十一黃金周,日本旅遊熱度異常升溫,半年前國人搶購日本馬桶蓋的新聞猶然在耳,現在「日本神藥」又火起來了。實際上早在黃金周旅遊前,網上和朋友圈裡就流傳著一些商業軟文,標題大多是「去日本必買的某某某神藥」,這些精心的鋪墊為日後旅遊消費的爆發起了不小的蝴蝶效應。
  • 為防控疫情我們都搶口罩,為何日本人搶衛生紙?10倍價格都買不到
    當災情到來的時候,我發現很多老百姓真是願意搶貨,願意囤積的。咱們這麼講,當這次疫情來臨的時候,你說你要去搶點口罩、搶點酒精、搶點消毒液,這個我能理解。因為口罩它不是我們以往的生活必需品,我們國家原來口罩的產能每天2000萬!這已經足夠了,畢竟沒有那麼多人天天要戴口罩。
  • 中國學生在國外為什麼要裝日本人?
    下個月打算去英國找女朋友,去之前的當天早上女朋友打電話來特別提醒……--「如果到時候有人給你說『你好』,千萬別理,裝作聽不懂」--「啊?為什麼啊?咱不能沒禮貌啊」--「不是的,他們是為了確定你是不是中國人,如果是,他們就會盯上你,然後搶你」--「不會吧?有那麼恐怖嗎?」--「真的,有好幾起了。
  • 為什麼中國人常常去日本旅遊,卻很少看到日本人來中國旅遊?
    為什麼中國人常常去日本旅遊,卻很少看到日本人來中國旅遊?隨著如今中國的不斷發展,我們國家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人利用空餘閒暇時光出國旅遊,感受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作為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因為其發達的經濟水平,風景優美的環境吸引眾多中國遊客前往旅遊。很多人都知道,日本這個國家相對於中國只是一個佔地面積很小的國家,我們在地圖上看日本只是由四座小島組成的島國,屬於四面環海的一個國家。日本最有名的就是櫻花了,每年到櫻花盛開的季節,就會有很多的中國遊客去往日本賞花。
  • 為什麼日本的iphone比中國的便宜?看完後讓人心疼!
    小編也是個90後,這是我讀高中的時候看見的,現在恐怕已經沒有這種營銷方式了。但如今在日本的iphone也再次遭受同等的營銷方式,這是怎麼回事呢?小編了解到外國媒體消息,稱日本的一個反壟斷的機構準備對蘋果終究相關法律責任,而蘋果公司也表示會整改。蘋果在日本到底出什麼事了呢?關鍵原因就是日本的三大電信運營商也採取了中國之前同樣的「捆綁」營銷。
  • 國內遊客去日本旅遊,不搶生活用品搶中國茅臺?網友:便宜質量好
    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也漸漸的成為了人們不可或缺的一種休閒方式,特別是中國的鄰居,韓國和日本,也成為了許多遊客的熱門打卡地點。除去風景優美以外,國內的遊客還會在商場當中購買在國內買不到的一些商品,也促進了國與國之間的友誼。
  • 宣化上人談日本侵略中國,評秦始皇時說穿了日本人由來,這是對日本人最權威評價
    但是你看日本人的心裡,總是有一股忿忿不平的氣在那兒,雖然這麼多年了,還是怨氣衝天。大概那些小孩子被秦始皇硬送到日本去,他們想父親、母親,因此就有一股怨氣。你看一看日本人,都是脾氣很大的樣子,不然怎麼會來侵略中國呢?所以你看一個國家的民族性,就會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添加微信Lwyfy53更多精彩盡在朋友圈
  • 人們一旦預感災難來臨,為什麼會先去搶廁紙?
    人們一旦預感災難來臨 為什麼會先去搶廁紙?從日本到歐美國家,幾乎都出現了這種搶廁紙的風潮。在媒體的現場採訪中,沒有人知是誰帶頭搶的,很多人也說不清到底為什麼要搶,反正超市裡的廁紙架子是最先空了的。「身在國外的我,真實感受到了『廁紙恐慌』」「一開始我和朋友討論人們搶廁紙,我們都覺得難以理解;後來身邊有同事開始搶購了,我們就一起嘲笑他們;直到去超市親眼看見擺廁紙的貨架全都空了,我才真切感受到,
  • 大阪的中國女孩:日本人照樣喝酒看演唱會,樓下中國學生愁白了頭
    我和我先生每天也會討論一下新聞,但感覺他不是很關心這個,他更關心他的工作。我在這兒生活這麼幾年,我感覺日本的國民性一直這樣,政府不會強制你去做什麼,包括之前日本刮颱風,包括地震,交通阻斷了,可是日本人照樣要去上班,走路也要去。
  • 從網紅眼藥水看日本藥妝的風險
    同時最近日本有一個牌子叫優衣庫,大家都在搶優衣庫的什麼聯名款,你們可能不關注,但是我好多朋友圈裡都要優衣庫的聯名款,東西不貴,但是稀缺性強,就跟那個貓爪杯是一個道理。【日本迷信的魅力】大家都覺得日本的東西安全,甚至業內也有一句比較公認的,講整容,有錢人去韓國,富豪去日本。
  • 求問:你們為什麼都去搶衛生紙?
    在疫情期間,不少地區出現了一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奇特現象——搶衛生紙,硬生生把平時生活中最容易購買的物品,搶到斷貨限購物資Top 10。
  • 劍眉:去日本必買的「神藥」有那麼神嗎?
    今年十一黃金周,日本旅遊熱度異常升溫,半年前國人搶購日本馬桶蓋的新聞猶然在耳,現在「日本神藥」又火起來了。 實際上早在黃金周旅遊前,網上和朋友圈裡就流傳著一些商業軟文,標題大多是「去日本必買的某某某神藥」,這些精心的鋪墊為日後旅遊消費的爆發起了不小的蝴蝶效應。
  • 中國遊客花錢去日本看櫻花,日本人不解:你們才是櫻花之鄉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人有了出國旅遊的機會,而有些人就想去離我們比較近的一個國家,日本旅遊。說起日本這個國家,很多人都會想起和服,富士山,東京鐵塔等標誌性的東西,而日本最出名的一種花,自然就是他們那裡的櫻花了。
  • 看完日本幼兒園的午飯,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日本人會嚮往中國幼兒園
    之前我的同學去了日本生活,在那裡結婚生子後,到了孩子妞妞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令我同學特別苦惱,日本的幼兒園中午沒有午餐,需要孩子自己帶飯吃,這讓沒有什麼生活經驗的新手媽媽,感到十分為難,況且孩子帶的便當都是父母用心製作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