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疫情期間,因為大家都很長時間才出門,所以都要囤積一些生活物資,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即使出現最差的情況也不能斷了吃的,所以我們去買點米,面,油,泡麵都是人之常情,而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搶起了衛生紙,這不得不讓我們驚掉了下巴,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沒有吃的了,你要一堆紙幹嘛啊?
以日本為例,最近日本搶購衛生紙的新聞屢屢登上新聞版面頭條,他們不搶生活物資,只對衛生紙感興趣,超市,藥妝店,只要能買到的都被搶購一空,由此甚至演化到一些廚房吸油紙,面巾紙等紙製品都脫銷了,你們搶這東西幹嘛?分析在下面。
歷史習慣
日本家庭衛生紙使用範圍很廣,不只是在衛生間使用,日常清潔桌子,擦手等很多不同於我們的地方都用衛生紙,用量很大。另一方面日本是一個有危機的感的島國,多災多難,地震海嘯,受災時最缺的往往不是衣物糧食,而是廁紙。日本相關部門還曾提出過儲存夠一個月使用的衛生紙的倡議。可見衛生紙對於他們來說有著不一樣的定位。
謠言
在當地的社交軟體上流傳著一些謠言,例如「衛生紙和口罩是同一種材料生產的,原本用來生產口罩的原料會被口罩佔用」。「 日本在售的衛生紙大部分是從中國進口的,將要斷貨」等謠言。公眾的心理出現恐慌,本來正常供應的產品一下供應不上來了,在面對恐慌時,只要有人帶頭,就會有更多的人跟隨,最後變成大範圍搶購。即便是理性的也會思考一下,現在不買,真需要的時候,毛不到了,該怎麼辦?所以自己也趕緊買點吧。
衛生紙的屬性
衛生紙有著接近於硬通貨的幾個屬性,一是不可替代,米沒了可以吃麵,吃土豆,吃玉米,能吃的東西有很多替代品,而衛生紙卻是一個幾乎不可替代的東西(注意是幾乎!)是一種必需品,另一方面衛生紙不會過期,這就有了很大的優勢,反正總是要用的,什麼時候買,買多少都無所謂,即使未來沒發生短缺,也不會虧到什麼,但是食物多了會壞!最後衛生紙價格比較便宜,多囤點也不會有什麼經濟負擔。
說了這麼多,覺得搶購衛生紙也有些道理,據當地日本家庭紙工業會事務局表示日本市場的衛生紙近98%是日本製造,原材料也是國產的,疫情對於日本衛生紙的產量不會造成影響!那麼搶購就顯得有些失去理智了,但是這也側面證明了這次疫情給人帶來的恐懼是很大的。
最後筆者有個很大的疑問,日本的朋友們,難道你們的智能馬桶蓋是為了專門賣給我們中國人的嗎?自己為啥不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