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能在第二次看一部電影的時候還幾乎一點都不跳躍, 但哈利遇見薩莉讓我做到了。只是第二次看的想法跟第一次卻也有些不一樣了。
電影的結局是哈利最終發現薩莉是自己最契合的伴侶,他決定要跟她在一起,並且說出了那段在愛情電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經典臺詞。但是,這其實是建立在薩莉怎麼都不願意理他的基礎上的。在婚禮的那段戲上,可以看得出,哈利已經準備好move on了,是薩莉過不去這個坎,薩莉想要得到一個解釋,一個答覆。所以她對哈利這麼快就可以move on感到不滿,以至於不再想要跟哈利做朋友了。於是哈利才會感到慌張,才會想盡各種辦法想要挽回薩莉,然後在除夕孤獨的夜裡發現薩莉居然是他想要共度一輩子的伴侶。
可是薩莉真的希望跟哈利可以在一起麼。在一開始並不是的。當他們發生了什麼的第二天一早,薩莉給她朋友打電話的時候,她對這段fair的評價也並不是很好。之後在他們預演見面之後該說什麼的那段戲裡,薩莉也認為這是一個錯誤。可當她如願先說出"this is a mistake「的時候,哈利的回應竟然是」I can't agree more「。這就讓薩莉感到不滿意了,」難道他跟我上了床就上了麼,難道他對我這麼果斷放下了沒有感到失落麼」?這其實跟她聽到她前男友要結婚了後,哭的傷心欲絕是一個道理 -- 我是已經不想跟你在一起了,但是你為什麼不願意跟我結婚啊, what's wrong with me!! 然後,她因為心理的極度不平衡選擇了忽視哈利。
所以,如果薩莉當時也像哈利一樣把心裡調節的很好,也就不會有之後的情節了。換句話說,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是因為得不到,才會特別想得到。所以電影畢竟只是電影。生活總是艱辛的,即使真的遇到了Mr. or Mrs. Right,也還是需要很多其他的因素才能修成正果。命運也好,人為也罷,姻緣總是最難捉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