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完整閱讀本文需流量 1.2MB,請放心食用~
你將學習到以下內容,以及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套路!
❶ 快速填充法提取字符
❷ 輔助行生成遞增序數
❸ 邏輯判斷函數 if
❹ 合併文本連字符 &
❺ 文本提取函數 left 和 len
❻ 文本合併函數 concact
滴~滴~滴滴~~~
右下角閃動的企鵝顯示,又有一條新的QQ消息。
正在碼字的我心裡咯噔了一下,忍不住打開消息窗口,原來是一條求助信息:
咦,Excel問題,怎麼跑來高顏值PPT的群裡問?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的。
但是轉念一想,抽空解個題正好可以換換腦,放鬆一下(柯南附體)。於是開始在腦子裡飛速運轉,如何解決這個文本轉換問題。
【問題】
如何將K3-K5表示的文本,轉換成K3,K4,K5表示的字符串?
A:手動輸入
B:分列-函數上中間空缺序數-再合成
C:提取起始值和截止值,據此生成連續的數字,然後合成文本
D:一個數組公式,一步到位
E:一定有其他黑技術
條條大路通羅馬!
同一個問題,可能每個人的解法都不一樣,而這也是Excel 最有意思地方。
像今天遇到的問題,如果要轉換 3-5 個,手工改一改並不難。但是如果有10個甚至上百個,工作量可不得了。
要是用上函數公式就能一勞永逸,輕鬆搞定。
然而很多表哥表妹對函數公式還了解不深,在面對此類任務時,一下子就方了。
「這個函數公式得怎麼寫來啊~」
在面對複雜的問題時,有效的策略是:層層設問分解,自問自答解決。
既可以正向推導,從初始狀態出發;也可以逆向分析,從目標結果倒推。
如果我們能夠通過環環相扣的問題尋找線索,複雜的大問題就會化整為零,迎刃而解。
那麼針對這一次的問題,我們來試試方法C——分解問題,再寫公式!
問題分解
下面就來看,每一步如何實現。
❶ 提取起始結束數值使用公式之前,有必要先搞清楚單元格引用方式:相對引用和絕對引用。
同一個公式,其引用位置會隨著填充單元格的位移而自動變化。比如將B2的公式向下填充後,引用位置自動的從A2變成了A3和A4,此為相對引用:
如果加上$符號就就,給行、列加上了一把鎖,變成絕對引用。
比如鎖定行號以後,同樣是將B2的公式向下填充,公式的行號再也不變,結果全部等於A2。
A2 — 相對引用,不鎖定行列
$A$2 — 絕對引用,同時鎖定行和列
$A2 — 混合引用,只鎖定列
A$2 — 混合引用,只鎖定行
利用此原理,藉助一個從0-N的輔助序列,就能依據上一步提取的起始值x,快速生成一批遞增的數據系列:
但是此公式仍有一個問題:K3-K5,只要3,4,5三個值就夠了。怎麼把多餘的6,7去掉呢?
可以把公式結果和上一步提取y值比較,比如第一行的數據如果小於或等於5,就顯示,大於五就等於空值,用一個if函數就可以搞定:
&公式用在單個字符連接比較方便,但是要合併整個區域內的文本,還是Concat函數最便捷:
這裡用到兩個常用的文本提取函數,語法是:
於是,去掉最後一個頓號字符,只需計算總長度,然後從左側算起提取減總長度-1個字符的文本:
搞定!
轉換上千行的文本,只要幾個輔助列和幾個公式就能秒殺。要用到的,僅僅是Excel中常見的一些用法:此解決方案並不是唯一的最優解,如果對函數了解更加深入,你還可以嘗試用其他函數來解決。
這個案例不一定每個人會遇到,實際工作中的數據表充滿變數,死記硬背操作步驟並沒有什麼卵用。
但是下面的套路可以幫助我們見招拆招,你一定能用上:
❶ 對比差距:認清目標,觀察對比目標起點;
❷ 層層分解:化整為零,層層設問逼近目標;
❸ 各個擊破:小量測試,逐項驗證優化調整;
❹ 批量套用:驗證成功,批量填充套用公式。
「我就是想不到要怎麼分解,怎麼辦呢?」
「能夠想到思路,卻不知道用哪個函數,怎麼辦呢?」
如果還有這樣的疑問,大體是因為兩個原因:
❶ 不會網際網路搜索,俗稱搜商不足;
❷ 看得不夠,不知道有哪些常用函數和基本用法(80%是因為第一條)。
微博、微信、論壇,各種Excel小視頻,小動畫多到泛濫。只要你願意,馬上能搜出一噸的免費教程。
可以正面搜:Vlookup函數 常見用法;必會 Excel 函數 ……
也可以反面搜:Vlookup 常見錯誤;函數 錯誤值 ……
還可以結合情境搜:按條件查找 excel函數;多條件求和 函數 ……
還可以結合工作崗位一網打盡:Excel 會計 常用函數 ……
積累Excel詞彙,掌握函數公式的構成原理和調試方法,靠「看、猜、搜、試、改」五字訣,邊學邊用,便能迅速打通任督二脈,釋放函數公式的洪荒之力。
答疑完畢之後,我還給群裡提問的學員整理了一份說明表,使用了不同的解決方法。
回復關鍵詞「公式」,下載文件進行學習,或者自己也動手一試!
作者丨King
編輯丨阿機
點【閱讀原文】,看更多內容的和秋葉一起學Ex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