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林管護區防火瞭望員「準備之冬」

2021-01-08 身邊24小時

為做足做好「準備之冬」工作,解決瞭望員在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近日,新林林業局新林管護區利用冬季閒暇時間對瞭望員進行了業務培訓。

培訓中,系統的講解了林火監測、林火定位、火情報告、煙霧識別、瞭望觀測技術規程、識別地形圖等相關知識。要求瞭望員熟練掌握所在瞭望觀測區域內的地形、地貌、溝系和道路走向,保證發現火情詳細準確的報告時間、地點、方位角、距離、溫度、風力、煙量大小及煙的漂移方向。

培訓完成後,組織人員對所有瞭望塔的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檢修及保養維護。

通過這次培訓,進一步提高了瞭望員應對森林火災的監測、預警和快速處置能力,增強了瞭望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全面做好春季森林防火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信息來源:新林林業局防火辦

終審:防火辦審核員

【來源: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山的眼睛:記林區防火瞭望員張文浦
    【大山的眼睛 ——白山市五間房林場瞭望員張文浦的故事】記者 祖維晨    林區防火瞭望員,相信不會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職業。瞭望員們長年與深山和樹林為伴。應之邀,張文浦帶記者來到了瞭望臺——他默默堅守的地方。    一路上,張文浦及同事與記者的聊天十分輕鬆,他同事告訴記者,1983年,林場大頂子山老瞭望員年事已高不能再從事防火瞭望工作了,而瞭望員工作不僅需要能夠吃苦,還需要有工作熱情和責任心的人來擔當,當時很難選出合適的人選,林場陷入缺少防火瞭望員的狀態。
  • 大興安嶺呼中區舉辦森林防火瞭望員培訓班
    3月5日,大興安嶺呼中區舉辦2019年防火瞭望員培訓班,對全區36座瞭望塔的109名瞭望員進行了崗前系統培訓。培訓班針對3月1日提前進入防火期的實際,對今年的森防形勢做了客觀分析,全面系統的講解了林火監測、林火定位、火情報告、煙霧識別、瞭望觀測技術規程、識別地形圖等相關知識。通過這次培訓,進一步提高了瞭望員應對森林火災的監測、預警和快速處置能力,增強了瞭望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全面做好春季森林防火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興安之「眼」護興安——記根河林業局森林防火瞭望員
    李玉春(右一)和同事李海林前往瞭望塔進行值守 張旭 攝張旭 吳少卿在內蒙古大興安嶺莽莽林海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堅定的信念、不變的初心和真摯的情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駐守在林海的至高點,甘當護佑綠水青山平安的「眼睛」,他們就是森林防火瞭望員。
  • 新林林業局防火辦組織瞭望員開展增收創效活動
    新林林業局新林林場防火瞭望員一年之中有8個多月在深山密林深處工作,他們每天有15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在塔上監測瞭望施業區的每一處地塊,確保著林場施業區內有火情火警能在第一時間內發現並組織撲救,將損失降到最低,晚上視線看不清了才下塔回到塔房吃晚飯,晚上睡覺時數字對講機也要開機,火險緊要期時
  • 帶嶺區委書記祝天姝檢查森林防火工作並慰問瞭望員 - 伊春
    帶嶺區委書記祝天姝檢查森林防火工作並慰問瞭望員 發布日期:2018.10.08 來源:帶嶺區 10月3日至4日,帶嶺區委書記祝天姝深入環山林場、寒月林場、北列林場、南列林場、明月林場就「十一」期間森林防火工作進行檢查,並慰問了大青山森林防火瞭望員,送去區委、區政府對森防一線的問候。
  • 大興安嶺韓家園林業局森林防火瞭望員網絡培訓「備春防」
    大興安嶺韓家園林業局森林防火瞭望員網絡培訓「備春防」 2020-03-07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森林防火瞭望員曹起雲的「高塔」堅守
    他們是平凡而又特殊的一群人——森林防火瞭望員。喇叭溝門滿族鄉裡共有兩座瞭望塔,其中一座在北京最北的一個村——帽山村。這天,在帽山村最北邊山坡上瞭望塔值守的是曹起雲。老曹今年57歲,布滿溝壑的面龐稜角分明,有點像遠處的山稜,粗糙的手掌,看上去比同齡人年長不少。今年已經是老曹做瞭望員的第6個年頭了。
  • 圖強林業局工會深入防火瞭望塔看望慰問瞭望員
    在圖06、圖14瞭望塔,郭志翔與瞭望員進行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詢問他們吃的怎麼樣?住的暖不暖?家裡有什麼實際困難需要幫助和解決?對他們長期堅守在森林防火第一線,駐守高山、忍受寂寞、甘願奉獻,為森林防火工作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 防火瞭望員:駐守深山8月 兒子考大學也沒能回去
    這塊一平方米的避雷網裝置因為鋪了從山下運來的黑土而被瞭望員利用起來,種了香菜和蔥。塔樓頂棚被風吹出個大窟窿,瞭望員不得不蒙上一塊塑料布擋擋風。  4月22日12點20分,7級大風驟然而至,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森林深處1128瞭望塔的鐵架和鋼絲纜繩被吹得「嘎吱吱」作響。24米高的瞭望塔晃動著顫抖著,塔頂上的瞭望員許俊國、鞠建國不得不緊緊抓住欄杆。  漠河縣防火瞭望塔基地電臺加強瞭望的緊急呼叫在「嗚嗚」的風聲中含糊不清。
  • 生死營救瞭望員 與時間賽跑
    松嶺區防火指揮中心立即聯絡附近民警、林區專業撲火隊員前往42瞭望塔查看情況,同時聯繫120急救車從松嶺出發,趕往120公裡外的林區專業撲火隊駐地接救。9時55分,附近民警和林區專業撲火隊員到達42塔塔房,瞭望員孫彪已處於半昏迷狀態,有意識,但說話不清、四肢無力,右手手背嚴重紅腫。
  • 與山林相伴21年的防火瞭望員:習慣了寒風與孤獨
    他是吉林省永吉縣大崗子林場208大嶺森林防火塔瞭望員,其視野可以覆蓋附近5個鄉鎮的森林。幾天前,王紹清看到了多地森林火災的視頻,這讓他在瞭望時更加謹慎。「山火可不是兒戲,我們一點點馬虎都不行。」王紹清正在「偵察」山林火情 石洪宇 攝王紹清不能馬虎,但要克服孤獨。
  • 北京松山防火瞭望員:望山「看火」10年,做山林的守護者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看火」松山森林防火指揮中心位於延慶區海拔約800米的一片山谷裡。沿著陡峭而蜿蜒的石階路步行上山,大約十五分鐘就到了西坡瞭望站,一棟兩層高的建築。作為一名防火護林員,閆建國靠的是自己的「好眼力」。新來的同事喜歡用望遠鏡,閆建國卻不愛用,「哪裡有人,哪裡冒煙,即便隔著遠,我眼睛一掃就能看到」。談話間,閆建國往山下一條公路上指,「你看,我同事就在那條路上巡邏,我發現哪裡冒煙,用對講機通知後,他就趕緊去把火滅了。」閆建國。
  • 懷柔森林防火瞭望員曹起雲:一份孤獨 一份執著 為了那一份堅守
    他們是平凡而又特殊的一群人——森林防火瞭望員。鄉裡共有兩座瞭望塔,其中一座在北京最北的一個村——帽山村,在村子最北邊的山坡上,筆者發現了這座瞭望塔。這座塔看上去已經修建多年,老化比較嚴重,當天的陣風也讓鐵架的連接處不時發出金屬摩擦的聲響,順著蜿蜒的小路走到塔前,碰到了已經等候筆者多時的瞭望員,借著給瞭望員送口罩的機會,筆者有幸了解到一位默默奉獻的守護者。
  • 《林區瞭望員》節目文稿
    是什麼讓彭繼華當上防火瞭望員?同期:……。一個人,29年,守護160萬畝山林。「力諾」杯《家園好夢》,鄉約系列節目之《林區瞭望員》——稍後繼續為您講述。)一個偶然的機會,彭繼華當上了防火瞭望員,那看似簡單的瞭望,命運卻為他設計了並不平凡的29年!
  • 瞭望員,森防戰線的「千裡眼」
    在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著鷹一樣的眼睛,每天都在登高望遠,全神貫注地關注著長白山這片無垠林海,他們就是有著「千裡眼」之稱的長白山保護中心的瞭望員們。今年秋冬季森林防火期間,森林防火工作面臨嚴峻形勢。記者經過多日的跟蹤採訪,留下了這樣一組鏡頭。
  • 韓家園林業局領導攜生活物資慰問指導瞭望員工作
    11月9日,韓家園林業局防火辦書記郝志,主任楊興海一行,攜帶豬肉、雞、鵝、蔬菜等食品對冬季從事營林生產任務的瞭望員進行慰問。在營林生產作業點,郝志和楊興海與從事生產作業的瞭望員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他們的生產作業情況,收入以及在這裡的生活情況,叮囑大家要把安全生產工作放在首位,認真學習操作技術,嚴格遵守各項生產作業規程,嚴抓生產質量,精誠團結,鼓足幹勁,保質保量地圓滿完成生產任務。
  • 一位林場瞭望員的觀察 :一生守候 綠色濃了
    我是河北塞罕壩林場的防火瞭望員劉軍,我最喜歡的是「綠色」,最怕見到的是「紅色」。在林場這些年,我眼看著這裡的樹木越來越多,林子越來越大,綠色越來越濃,真是開心。 塞罕壩造林,是一代接著一代幹。
  • 伊山林場夜晚寒冷 瞭望員被凍醒
    核心提示: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伊山林場荒蕪人煙,一個瞭望塔,一座小屋,兩個瞭望員,守衛方圓二十公裡範圍內的茫茫林海,終日與高聳提拔的樹木,芬芳四溢的松香,清澈見底的溪流為伴,想像中會是一派自然純淨
  • 劉軍夫婦:堅守在塞罕壩林場的瞭望員
    劉軍夫婦:堅守在塞罕壩林場的瞭望員  新華社石家莊11月20日電 題:劉軍夫婦:堅守在塞罕壩林場的瞭望員  新華社記者張寶印、賈啟龍  2006年,當了15年護林員的劉軍,和妻子齊淑豔來到位於塞罕壩林場深處的「望海樓」當瞭望員。  那裡,不通水電暖。大雪封山時,半年無人跡。
  • 大興安嶺上的防火瞭望員
    陡峭的山上建有兩座防火瞭望塔,用以監視預報森林火情。 57歲的溫建民從事了30餘年護林工作,在四方山瞭望臺一幹就是十年。每年春秋季森林防火期,他都需要住在山上。山高林密,用水需要到山間天池打取,生活用品則需要自己用背囊背上山去。2012年,溫建民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今年秋天,溫建民的妻子也陪他一同上山,夫妻倆互相扶攜,共同守護四方山周邊的茫茫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