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清在巡視山林 石洪宇 攝
中新網吉林4月14日電 (石洪宇)對53歲的王紹清來說,他所經歷的春季總是比別人晚半拍。東北地區的黑土地已經鬆軟,「穀雨種大田」即將拉開序幕,可他駐守的山上積雪剛剛消失。
「棉鞋、棉襖、軍大衣我現在都不敢脫,關節抗不住。」王紹清與山林相伴21年,與低溫、山風相處頗具心得。他是吉林省永吉縣大崗子林場208大嶺森林防火塔瞭望員,其視野可以覆蓋附近5個鄉鎮的森林。
幾天前,王紹清看到了多地森林火災的視頻,這讓他在瞭望時更加謹慎。「山火可不是兒戲,我們一點點馬虎都不行。」
王紹清正在「偵察」山林火情 石洪宇 攝
王紹清不能馬虎,但要克服孤獨。他獨自一人駐紮在海拔670米的山頂最高點,身邊的物品屈指可數:望遠鏡、對講機、餅乾、純淨水、摩託車、幾份過期的雜誌和報紙。
他在山上的工作完全圍繞著這些物品展開。望遠鏡是使用率最高的辦公用品,他每天會舉起放下數百次;對講機大多數時刻都是靜默的,如果使用便預示著有緊急情況;餅乾、純淨水、摩託車則是受制於交通情況才出現的物品。
「摩託車可以上山,但飯菜磕磕碰碰的不好攜帶。」王紹清說,摩託車是林場2017年配備的,當年林場還修了一條可以上下山的小路,「節約了1個多小時的路程。」
而在積雪未融化前,他需要步行2小時上山,早上6點鐘的寒冷和安靜讓他記憶深刻。
風和日麗時,王紹清站在瞭望塔的外側進行瞭望。如果視野受限,他會爬上更高處,但春風總是呼嘯而至。王紹清說,風大時像有鞭子抽打窗戶。
開始時他會覺得害怕,但在山上已20多年,他開始認為一切都很平常。「這山和風都有自己的脾氣。」
王紹清親眼見過成群結隊的野豬,也見過山兔在瞭望塔周圍覓食。他說,自己的工作就是守住這些林子。
在去年春季時王紹清發現過兩起火情。「救火隊按照我給的路線,找到了起火點。」他說,所幸損失不大。
孤獨時,王紹清也會回憶起「好時光」。那是10多年前,他的瞭望塔毗鄰當時的信號傳輸站,那是一棟兩層小樓,該單位日常配備兩人值班。「我們三個人有時候一起搭夥開飯,我燜一點米飯。」王紹清說,當時身邊有個能說話的人,感覺好不少。
但是現在,那個單位已經撤離,只留下空蕩的辦公房。而這處可以提供更廣視野的辦公房,如今成了王紹清的另一個瞭望塔,他會爬上房頂眺望更遠的地方。
大崗子林場副場長聞成山是一位退伍軍人,他經常給王紹清打氣:「部隊裡的偵察兵是提供情報的,你的角色也是這個。」聞成山明白瞭望員的這份孤獨,此前這個職位曾有多人嘗試,但最短的堅持了不到1年。
「老王堅持這麼久,我們都沒想到。」他說。
4月20日到5月31日是當地的春季防火期。屆時,春耕、採野菜也會給防火帶來極大壓力。「我和5名(瞭望員)同事能看到永吉縣全境(山林),沒有死角。」王紹清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