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號,如無意外,將會伴隨孩子一生,因此家長非常重視起名。
執筆:歐陽比文
孩子的名字,往往能反映出那個時代的鮮明特色,比如之前的人起名,大多是「國強」、「民富」、「建國」等等,現在的娃則大多是「梓萱」、「辰辰」、「涵涵」等。
孩子小的時候可能不太在意,等到真正進入一年級後,老師開始叫「學名」了,就鬧出了不少笑話。
新學期開學了,一年級班主任夢夢(化名)在看到自己班級同學的花名冊後,只看了一頁就「頭暈」了,16個名字裡,竟然有15個念不準。
她是教數學的,於是趕緊去找語文老師請教,語文老師看過後也笑了起來,說這裡面好多生僻字,還是查字典吧。
幸虧在開學前搞定了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這才沒有在同學面前出醜。不過今後上課點名也是個問題,估計被提問最多的可能就是「丁一」了。
預測丁一同學會學習好啊,畢竟提問的概率大,而且其他同學還在寫名字的時候,丁同學就開始答題了,先發制人!
調侃歸調侃,給孩子取個高大上的名字,自然是很搶眼,可是中國常用的漢字就那麼多,也得讓別人能叫出名字來才行啊!否則對孩子的學習、社交都有影響。
新學期伊始,湖北十堰某小學,來了一位叫做「朱穆朗瑪峰」的同學。她母親解釋說,給孩子取這個名字是因為一句玩笑話。
當時她和寶爸不知道給孩子叫啥名,爸爸隨口說了一句「朱穆朗瑪峰」,兩個人一笑了之。誰知爸爸把玩笑當真了,辦出生證明時直接寫了這個名字。
去上戶口時名字要求和出生證明完全一致,要改的話得等一年,可是一年後家人朋友也都叫習慣了,就不再改動了。
不過寶媽也有擔憂,因為這個名字孩子經常被調侃,也不知道長大後會不會責怪父母。
別人兩個字、三個字的名字,他是五個字,剛上一年級寫字還慢,真的是有點「坑娃」哦。
1)影響孩子社交
身邊有位同事名字叫「頔」,從小就被大家叫成「由頁」,現在老同學見面也還是舊稱呼,真正的名字反而被遺忘了。
這還算「翻譯」較好的,有位同學名叫「馬驫」,孩子們起外號「四驅馬」、「萬馬奔騰」,長此以往,孩子容易滋生自卑心理,也容易和其他同學有矛盾。
2)對學習有一定影響
並不是所有老師都認識這些生僻字,老師有時也會發出「看完這些名字,我書都白念了」的感慨,那麼在提問時就會很少提問這些孩子,間接影響到孩子的積極性。
再就是答題了,名字古怪,孩子寫起來像畫圖一樣,有可能會影響到他的情緒哦。要知道開端是很重要的,別因為這點事影響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3)生活上受困擾多
無論是交通出行,還是去醫院掛號,有的名字過於生僻,電腦顯示不出來,就出現過「王?」、「胡?」的現象。
辦事不方便,而且自己的名字總是被別人叫錯,也會給當事人帶來不好的心理體驗。
除了生僻字以外,還有一種起名的情況家長很容易中招,那就是諧音。比如給孩子起名「念蘇」,以紀念當年是去蘇州旅遊時懷孕,可是他家姓「白」。
連起來一念,諧音為「白念書」,寶媽趕緊放棄了。還有的寶媽看電視劇入迷了,也想給自己女兒取名「尖尖」,姓瀟,也是成了「削尖尖」,容易讓人引發聯想。
給孩子取名是個技術活,更考驗父母的智商,所以你家孩子取名,是依據什麼來的呢?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