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打斷了媽媽三根肋骨——那些目睹家暴的孩子,心裡都在想什麼?

2021-02-23 我家有個小學生

我們是來自7座城市的10名小學生家長

在此交流科學、實用的教育經驗

歡迎加入我們

家委會一個孩子看到母親被打,比孩子自己被毆打造成的傷害更大。家庭暴力,猶如一把剪刀,刺穿了家庭的幸福,刺死了孩子的快樂。即便孩子身體沒有受傷,目睹暴力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傷害。更何況,身體的傷可以恢復,心靈上的創傷很多人究其一生,都難以修復。

作者:常爸

來源: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

「如果11歲的那一年,我第一次目睹我的爸爸打媽媽的時候,我能夠衝出那個門縫,能阻攔我的爸爸打媽媽,也許後來的一切都不會發生。」

2017年,時年38歲的女導演黃莉站在《演說家》的舞臺上,緩緩講述了折磨自己二十多年的家暴問題。

爸爸打媽媽,媽媽打她,年幼的黃莉陷在家暴的漩渦裡,苟且偷生。

但回憶起往昔,她最大的感受不是憤恨卻是自責。她責備自己沒有衝出來,責備自己無力保護母親。

「一個孩子看到母親被打,比孩子自己被毆打造成的傷害更大。」

在柔弱的母親面前,不管自己的力量如何,任何一個孩子恐怕都會本能地想要保護媽媽。靠著時間,黃莉長大成人,走出了原生家庭。

所有有過類似經歷的人,一定都能理解上面看似簡單的「美好結束」背後藏著多大的痛苦。

而更讓人絕望的是,像黃莉一樣,看著爸爸打媽媽卻無能為力的孩子,在這個世界上可能還有很多很多,而且還會不斷有很多,很多……

5月20日,一個大家都在表達愛意的日子裡,1歲男孩卻眼睜睜看著媽媽又被爸爸打,這次媽媽斷了3根肋骨。

40多秒的時間裡,媽媽的哀嚎聲此起彼伏,還夾雜著男孩的尖叫和哭泣聲。

男孩驚慌失措地跑到媽媽面前,趴在媽媽身上,終於阻止了爸爸的暴行。

這則新聞的標題看著就特別讓人心疼——女子錄視頻取證家暴:剛架好攝像機即遭暴打 孩子一旁無助大哭


像這樣恐怖的經歷,還有廣州的一對小姐妹也經歷過。

男子狠扇妻子耳光,還抱摔為媽媽求情的女兒。母女三人抱團痛哭的場面,讓人心碎。

家庭暴力,猶如一把剪刀,刺穿了家庭的幸福,刺死了孩子的快樂。

即便孩子身體沒有受傷,目睹暴力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傷害。更何況,身體的傷可以恢復,心靈上的創傷很多人究其一生,都難以修復。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看到爸爸打媽媽,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找到了幾個網友提供的「現身說法」,也許比只是擺擺大道理更有說服力。

「你傷我媽多重,我就傷自己多重」

小時候我爸打我媽,我無能為力,除了哭沒辦法。

中間有一段時間我爸不打了,後來我成年了,18歲了,我爸又開始了,喝點酒沒個數下手沒輕沒重。

我沒法對我爸動手。我就拿起刀在我爸打我媽的時候,當著他們的面一刀捅進自己肚子裡又拔了出來,鮮血四濺。

我爸立即就不打了,過來用衣服堵著我的傷口問我為什麼。

我說:

「我恨你總打我媽,我也恨我自己有你這樣一個父親。」

「我不能對你動手,我也不能不護著我媽。」

「所以我是你們生的,是你們養的,我傷害自己就等於傷害你。」

「以後你再敢動手打我媽,你打她多少下,下手有多重,我就傷自己有多重。」

從那往後到現在15年了,我爸把酒戒了。除了我結婚一口都沒喝過,對我媽也再沒有動過一次手,現在我肚子上還有一道疤。

—@網友雨中奔跑的白鬼集

用自殘的方式保護媽媽,慘烈又悲壯。孩子是父母的軟肋,但別逼著孩子拿自己當武器。

「這一切,都是我的錯」

家暴,對孩子的影響,不是吃個糖就可以化解的。

小學二三年級的一個周末,老爹喝了點酒,他笑著問我:「讓我看一會兒電視好不好?」

我當時根本不想理他。老爹就問我媽:「你姑娘不讓我看電視。」我媽當時正準備小賣鋪開張的事情,就沒回話。

這惹惱了老爹,他立即揪著我媽的頭髮,把她踢倒在地。然後用腳狠狠地踩我媽的手,一腳、兩腳……我媽的手腫了一個月都沒有消下去。

當時我只知道哭,什麼也做不了,嘴裡不停地說:「我錯了,我錯了!」當時我覺得,如果把遙控器給老爹了,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小時候,我一直以為自己是矛盾的根源,沒有了我,就不會發生這些。

我的媽媽最可憐,她承受了家庭暴力的一切皮肉之苦。我作為那個倖存的人,那個「倖存」的孩子,我的內心卻從來沒有倖存過。

——@知乎網友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化解在孩子面前發生的衝突,孩子就會覺得是自己的錯,責怪自己不懂事、不聽話,甚至討厭自己,久而久之很可能會患上抑鬱症,難以樹立自信心。

可這一切,又跟孩子有何幹?孩子是家暴的倖存者,卻也是最無辜的受害者。

「我忍不住想對出生沒幾天的兒子動手」

剛過完4歲生日的那天,我抱著小黃鴨玩具回家,還沒進門就聽到了父親的怒吼聲。

推開門,看到滿臉通紅的父親拿著酒瓶砸向媽媽的臉。綠色的玻璃瓶子碰到媽媽頭部的那一刻瞬間炸裂,媽媽身子晃了晃,沒倒。

隨後,尖銳刺耳的吼叫聲傳遍了整個屋子。玻璃渣子刺進了媽媽的臉、頭髮,鮮血順著下巴流到地上。

我拽著玩具,有些喘不過氣來。

30年後我當了父親,兒子出生沒幾天,喝了奶在搖籃裡熟睡。我看了他一眼,又看到父親留在桌上喝了一半的酒瓶子,突然就想拎起來,朝兒子扔過去。

這個衝動的想法嚇壞了我,我覺得自己得了「怪病」。

——@網友

臺灣的一組研究數據顯示,從小目睹家暴的女性,長大後成為家暴受害者的機率是一般女性的4.3倍;從小目睹家暴的男性,長大後對伴侶施暴的機率比一般男性高5.27倍。

美國的一項研究也顯示,童年目睹家庭暴力和成年病態人格形成有直接關係。

暴力會代際遺傳,你沒對孩子動手,卻摧毀了你後輩、後輩的後輩的整個人生。

「我是一個靠仇恨活下來的人」

從我記事開始,我爸就在打我媽。

當著我的面,打耳光,拿椅子打,用腳踹我媽肚子。踢到鏡子上,鏡子撞破一身血,拿皮帶抽。我一直在阻止,但並沒有用。

他對我很好。我大學之前一直恨他入骨,高中三年沒理過他,從小努力學習,想早點帶我媽走。

我從小到大所有考試都拿第一,漂亮、聰明,但我個性冷漠,對他更是冷漠。

他很愛我,他也很怕我。因為只要他在眾人面前說我媽,我就會當眾頂撞他,一點面子不給。

我到現在都恨他,並且一輩子恨,我要讓他孤老半生,晚景慘澹。

我永遠恨他,他讓我一生都活在恐懼與陰影中。揮之不去的夜夜噩夢,都是他暴戾的打罵。

他讓我成為一個表面快樂、內心極度孤獨恐懼的人。

我永遠恨他,我走不出童年的陰影,我是一個靠仇恨活下來的人。

——@知乎網友

目睹家暴的每一分鐘,對孩子來說都是煎熬。逃離,是最本能的想法。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與和睦,又怎麼能成長為一個陽光、開朗的人。

當恨比愛多時,孩子與父母也只能是漸行漸遠的陌生人。

像這樣的內心獨白還有很多,每一個讀起來都悲痛萬分。更讓人痛心的是,這些遭受童年創傷的孩子,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

據新華社報導,全國婦聯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國2.7億個家庭中大約有30%存在家庭暴力,有16%的女性承認遭受過配偶的暴力,14.4%的男性承認打過自己的配偶。每年40萬個解體的家庭中,25%源於家庭暴力。特別在離異者中,暴力事件比例高達47.1%!!!

這真是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平均每個家庭有1個孩子,也就是有約9000萬個孩子都在目睹家庭暴力!

有的家庭也許還沒有上升到「家暴」的程度,但家中父母經常吵架、語言攻擊、甚至冷暴力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這樣的爸媽同樣在給孩子們「直播恐怖片」,孩子還要場場不落地觀看甚至要被裹挾其中。

也許孩子還小,還不會表達,也許孩子是因為害怕選擇了沉默和逃避,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在乎,更不代表對他們沒有影響。

而更讓人唏噓的是,這些陰影可能孩子用一輩子,甚至用盡全身力氣也不能擺脫掉,他們可能會變得敏感、自卑、不信任他人,他們可能會忍氣吞聲,也可能會變得暴力。

所以爸媽們,不要再互相傷害了,你們罵出的每個髒字,都在撕破孩子對這個世界心存的美好,每一次舉起的拳頭,重擊的是孩子的世界,打碎的更是他們一生的希望和幸福。

查閱了一些資料,希望可以幫不幸的人走出沼澤,簡單總結如下:

很多女性遭遇家暴後選擇隱忍,就是認為是家事、醜事。婚姻,不是暴力的遮羞布。任何傷害他人的行為,無論是什麼關係,都是違法的。

家暴只有0次和N次。遭遇第一次家暴後,一定要嚴厲反擊,向對方明確自己的底線,並提出警告。如果隱忍,只會讓對方覺得好欺負。

發生家暴後,如果對方有悔過行為,可以一起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通過談話發現問題根源,改變兩個人的溝通方式和互動模式,杜絕家暴。

用拍攝圖片或視頻的方式,獲得家暴證據,或者請孩子、家人做見證人。向當地居委會、婦聯反映問題,會得到一些幫助。還可以直接報警,讓對方承擔法律後果。

遭遇家暴後,要立即到醫院鑑定,獲得傷情鑑定報告,這是法院判決的重要依據。

如果對方屢教不改,且沒有積極配合的意願,就直接選擇離婚,及時止損。拖延,只會讓對方更加猖狂。很多媽媽為了孩子選擇隱忍,但是對孩子來說,生活在一個平靜有愛的單親家庭遠比生活在一個天天硝煙瀰漫的父母雙全的家庭要幸福得多。

家暴最大的危害,是摧毀受害人的自信心。面對家暴,畏縮、隱忍是最壞的辦法。施暴方不會因為你的服從而突發善心,迎面反擊或轉身離開,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你小時候或者現在遇到過家暴嗎?歡迎在留言裡分享你或者你身邊的故事。


點擊文末「寫留言」,說出你的觀點

與我們分享彼此的教育智慧吧~

來源: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 該公號由耶魯大學畢業,在世界頂級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運營,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高質量的教育資源

親愛的新老朋友們,

這個學期,我們會將繼續推出免費預習課

幫孩子預習下學期課程

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製作

學校課本,逐課講解!

我們會按照年級

建立學習群

邀請孩子們入群學習

入群即可免費學

整個學期都是免費的!

人滿則止哦!

家長那些事:

讀《經濟學原理》,對娃兒的「教育」思考竟煥然一新!

美國婆婆育兒記:用哈佛思維"輔導"中國媳婦和孫女!

技術帖!最聰明民族爸媽輔導作業,不「咆哮」不「漸崩」?

衡中教室:不想一輩子吃苦,就必須聞雞起舞!

我最欣賞的女同學生了四個孩子,更牛的是,她不焦慮!

在美國:窮人的孩子在減負,富人的孩子在苦讀!

一位媽媽反省女兒性早熟的飲食!

終於,我們把孩子培養成了上等人!

課堂筆記:

中國詩詞大會「飛花令」集錦!

小學語文1-6年級成語大全(附解釋)

90幅圖記1000個單詞,很難得的資料

小學1-6年級百科知識,作文的絕佳素材!

小學數學6類「畫圖」解題

小學英語1-6年級重點短語及固定搭配!

小學1-6年級英語語法大全(圖文版,太實用了)

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10大技巧詳解

《拼音音序表》,趕緊看看正確讀音吧!

孩子作業太多太難,家長能不能幫?

我們是10名小學生家長   來自7座城市

北京   香港  上海   倫敦   深圳   重慶  洛杉磯

在這裡   交流科學、實用的教育經驗

相關焦點

  • 女子被家暴18年:每個月都被打,丈夫打斷三根肋骨,4個孩子是最大的...
    她說,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就會向你揮拳頭,有時候是頭部,有時候是臉,有時候是大腿,小腿,肚子,任何你想的到,想不到的地方,他都可以下手。工具也是千奇百怪,她和丈夫在工地打工,能用的工具多是重型的。 美玲向記者撩開了褲腳,小腿上至今還留著一大塊青色的印記,這是小臂長的鐵錘砸的。
  • 「未成年人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為什麼目睹家暴就會受傷?
    01為什麼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家暴這個詞時不時就會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其實家暴除了會發生在夫妻雙方身上,孩子也常常是其中的受害者。在長期目睹父母的衝突、爭吵之後,暴力的家庭氛圍早已超過孩子心理和情緒的耐受極限,從而會導致孩子出現各種心理異常現象。所以,不管是經歷家暴,還是目睹家暴,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創傷。
  • 娜仁:月薪漲到4500,她被打斷三根肋骨
    「傳言有,但誰也沒抓住,要是李偉抓住了,張小娟命早沒了。李偉就是不想她出去上班。」嫂子感嘆,「如果我是張小娟,我就不去上班,就在家坐著,看他還能挑出啥毛病。」「你那沒用,不上班有不上班的打法,他這動手成習慣了。要是我,他打我一巴掌我就砍他一刀,打我一回我砍一回。他再伸手,也得想想自己疼不疼。姐,你說我這個方案有沒有科學道理?」
  • 妻子遭家暴報警,丈夫竟打斷輔警兩根肋骨!
    妻子遭家暴報警,丈夫竟打斷輔警兩根肋骨!我脾氣上來了,就給她幾個嘴巴子,大概三下。」陳某說。▲圖片來源:江蘇新聞李某坦言,她確實對一些親戚的做法心存不滿,「回家過年,他帶了好多禮回去,我小孩也過去了,一分錢也沒收到,他家那頭所有的事情都不給我說
  • 六旬水庫巡邏員制止釣魚被打斷小腿和三根肋骨
    6月1日早晨,承包董鋪水庫水面管護的周先生向記者反映,5月31日晚上他們的巡邏隊員發現一伙人在水庫邊釣魚,巡邏員上去制止,突然,四周冒出20多名手持棍棒的男子,對巡邏隊員進行群毆,一名60多歲的王師傅小腿被打骨折,肋骨也被打斷三根。
  • 妻子被家暴報警丈夫打斷輔警肋骨 宣稱是家事,不需要警察參與調解
    妻子被家暴報警丈夫打斷輔警肋骨 宣稱是家事,不需要警察參與調解時間:2020-10-23 14:50   來源:楊子晚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妻子被家暴報警丈夫打斷輔警肋骨 宣稱是家事,不需要警察參與調解 江蘇高郵一女子因為家庭矛盾 被丈夫毆打報警求助, 民警上門處警時, 丈夫認為丟了面子
  • 江蘇高郵女子被家暴,警方趕到進行調解,卻被女子丈夫打斷肋骨
    據報導,江蘇高郵一女子被丈夫家暴,又打斷輔警兩根肋骨。10月22日,記者從當地警方了解到該案件,據了解,當天警方接到一女子的報警電話對方表示自己被丈夫家暴,警方接到電話後立即趕到現場進行調解,但是女子丈夫陳某卻異常激動並對女子表示「這是家裡的事情,你報警幹什麼,我面子往哪放」。
  • 妻子被打報警求助,丈夫覺得丟面子,又打斷上門輔警2根肋骨
    家庭生活當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是小兩口吵架,想要解決的辦法也都很簡單,那就是和對方一起道個歉。床頭打架床尾和,夫妻之間吵架誰都不會一直都不吵架,這些生活當中的小摩擦是一定要給釋放出來,不然雙方都憋著不說出來,那這件事情將會發生大事。當然了吵架是吵架,雙方都還嘴才是吵架,但是只有一方在罵人那就是有關家暴的問題。
  • 家暴一個孩子的傷害有多深?「我曾想過殺死爸爸」
    家暴對一個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調查顯示,我國家庭暴力的發生率是33%,也就是說每十個家庭裡就有三個發生過暴力行為。在網上看到一個從小生活在家暴環境中的男孩,傾訴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歷。而現年33歲的他,180的個子,近200斤的體重,有著陽光的面孔和健康的骨骼,但心裡卻傷痕累累,對戀愛和婚姻產生了恐懼心裡,至今未談過一次戀愛,有著嚴重的人格障礙。從小就經歷家暴對成年後的你有什麼影響?
  • 女子被狗撲倒,又遭狗主人打斷3根肋骨(圖)
    被打最終被診斷為三根肋骨骨折。一個半月後,犯罪嫌疑人劉泓汛終於以傷害罪被刑拘。  被打者趙鳳女士最終被診斷為三根肋骨骨折。一個半月後,犯罪嫌疑人劉泓汛終於以傷害罪被刑拘。  十分鐘遭兩輪暴打  趙女士怎麼也想不到,她會在自家樓下倒地三次並遭到兩輪暴打。
  • 「爸爸打媽媽,我卻自責了20年」丨你的家暴,打碎了孩子一生
    網絡上有數據表明,經歷過CDV(童年家庭暴力)的孩子,他們成年,自殺的可能性會增加6倍,玩物喪志的可能性增加50%,犯罪的可能性增加70%左右。從小目睹母親忍受家暴的女孩,長大後成為家暴受害者的比例,是其他女性的4.3倍;而經常目睹家暴的男孩,長大後對伴侶施暴的概率,則比一般男性高出5.27倍。
  • 大爺因性生活不和打斷老伴四根肋骨 還起訴女方索要彩禮錢
    寇大爺在接到刑事判決書後,認為其與童阿姨結婚不到六天時間,就損失了五萬元(彩禮和賠償款之和),心裡憤憤不平,遂向法院提起了返還彩禮訴訟。「我在原告寇大爺家裡生活了不到6天,就被寇大爺打斷了我的4根肋骨,現在憑什麼返還他的禮金?」崆峒區法院在審理一起婚約財產糾紛案件中的被告童阿姨某氣憤地答辯。
  • 河南村民起訴縣政府剛開庭就遭遇強拆,7根肋骨被打斷
    10月12日,河南商丘虞城縣城郊鄉周莊村刁勝傑提起18天前哥哥刁建立家遭遇強拆被打斷7根肋骨,他沒有見過這麼無法無天的強拆者。哥哥刁建立是起訴行政起訴虞城縣政府的9名原告之一。10月11日,虞城縣給予城郊鄉負責幹部劉長徵停職檢查,虞城縣公安局已經立案展開調查。
  • 妻子遭遇家暴報警,丈夫拳腳相加,竟然打斷輔警兩根肋骨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揚州新聞頻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10月23日,江蘇省揚州市高郵武安的李某報警稱,自己遭遇家暴,被丈夫陳某打傷了。民警趕去調解,沒想到,陳某非常不冷靜,竟然對輔警一番拳腳,還打斷了輔警的兩根肋骨。執法記錄儀顯示,當時民警正在批評教育陳某。沒想到,陳某突然情緒激動,對輔警拳腳相加。原來事發當晚,揚州市高郵武安派出所接到當地居民李某(化名)報警稱,自己被老公打了。
  • 9000萬兒童目睹家暴:他們不僅是目擊者,更是受害者
    但家庭暴力,絕不僅僅是成年人之間的事情,對於這些成長在家暴氛圍裡的孩子們,TA 們不僅僅是目擊者,而同樣深受其害。 1 家暴中度過灰色童年 佳寧的遭遇從媽媽不幸的婚姻開始,佳寧媽媽35歲時經人介紹認識了同樣大齡江蘇在蘭州務工的爸爸。
  • 劉洲成家暴:那個被你打死的孩子,你什麼時候償命?
    因為我知道,在未來至少一個星期內,「劉洲成」這個名字會大火,作為一個「家暴極品渣男」的形象出現在公眾視野,並遭受社會及輿論的唾棄。與此同時,我想理性且冷靜地問劉先生一個問題:「那個被你打死的孩子,你打算什麼時候償命?」起碼也得判刑吧?
  • 在家暴家庭長大的孩子在以後的親密關係中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
    這個媽媽帶孩子來諮詢的目標是如何處理孩子和爸爸之間的矛盾,而這個家庭的最棘手問題卻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什麼?家庭暴力簡稱家暴,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毆打、綁架、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從身體、心理、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父母對子女或者對自己的親兄弟姐妹施暴也是家庭暴力。這一行為侵犯了人們建立健康、支持和安全關係的權利。
  • 因制止鄰居侮辱女兒,七旬老人被打斷4根肋骨,派出所:證據不足
    1月9日,江蘇鎮江的魏先生向媒體反映,去年3月21日,自己73歲的老丈人被鄰居家多人毆打,導致4根肋骨骨折,拇指肌腱斷裂。提起事情原委,魏先生忍不住嘆氣,原本單純的鄰裡糾紛,卻鬧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老丈人受到欺辱,自己也幫不上忙。
  • 妻子與異性聊天,男子打斷她14根肋骨還叫囂民警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定看到過許多家暴的新聞。不得不說,動手打老婆的男人都不值得被原諒,因為他們有了第一次,就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這種男人也大部分都是那種軟弱的人,欺軟怕硬,在外面沒有本事,只敢在家裡面動手打老婆,還覺得沒有什麼不妥。
  • 衡陽小夥買發黴食品到超市理論被打斷9根肋骨 商家:對方無理取鬧...
    「四個人圍著我打,我一邊喊救命,一邊往外跑,其中一隻鞋子都跑丟了,還是沒跑遠。」凌陽(化名)怎麼也沒想到,他只是去超市要求退換買到的發黴食品,居然被打斷了9根肋骨。小夥:買到發黴食品到超市理論,被四人圍毆打斷9根肋骨凌陽是湖南衡陽人,在當地一家酒店工作,每天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日復一日,重複著同樣的工作。但是這一切在今年7月8日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