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醫學院「五大保障」、「五步培育」
助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
長沙醫學院始終堅持以創新、創業、創優的「三創」精神為統領,以構建創新創業和就業兩軌並行的畢業生輸出通道為目標,以創新創業課程和創新創業活動為抓手,統籌整合校內外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改善創新創業教育的工作方法,形成了以「組織保障」、「制度保障」「經費保障」「平臺保障」「服務保障」五大保障為基礎,「課程引領」、「研究遴選」、「孵化培育」、「賽事檢驗」、「成果轉化」五步培育模式,切實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助力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發展,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組織保障。成立校、院兩級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親自擔任組長,明確創新創業工作目標,在領導小組的組織協調下,各職能部門集體聯動、各教學單位共同參與,形成多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工作制。將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列入學校教育綜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創新創業教育與就業教育並重」、「綜合素質形成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並重」的思想,並提出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要面向全體學生、全體教師參與、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專創融合,紮實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2016年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就業創業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示範校;2013年、2014年、2016年連續被評為湖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優秀單位。
制度保障。先後出臺一系列創新創業教育的制度規定,保證創新創業工作科學化、常態化、規範化地開展。制定創新創業工作管理辦法,修訂學生學籍管理規定,明確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活動可以折算學分,允許學生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鼓勵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指導,明確將教師指導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作為崗位評聘和晉升重要指標,對教師指導創新創業項目予以課時折算。
經費保障。設立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獎學金,用於獎勵扶持在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中遴選出來優秀項目,並劃撥創新創業專項基金300萬元,用於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課題立項、創新創業實踐課程開發、創新創業競賽。爭取社會及政府資助,2018年、2019年兩年連續獲湖南省大學生就創業基金會資金支持,累計接收資助金額8萬元。2020年校友捐贈100萬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育資金,專項用於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孵化。
平臺保障。逐年完善和擴張創新創業場地,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基地共4個,面積約4100m²,工作室、會議室、洽談室、路演廳和展示廳一應俱全。積極與校外相關企業機構對接融洽,開展校企合作創新創業場地共建,共建省級普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心4個、省級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5個、省級人才培養示範基地2個、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基地1個,均免費向學生開放,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提供實地教學、技術支持和項目模擬開發等相關服務。
服務保障。建立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為學生提供指導服務。設大學生創新創業聯盟,旨在打造一站式綜合服務團隊,專門督促項目發展,對接項目商業需求,推選匹配項目參加省、市各級政府部門舉辦的創新創業融資對接等活動,提供工商註冊、專利申報、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2020年榮獲「湖南省文明窗口單位」榮譽稱號。
課程引領,厚植創新創業理念。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充分發揮第一課堂主渠道作用,將思想價值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設置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就業指導教研室。定期開展創業創新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研討,不斷挖掘教學新方法、新思路。積極探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機制,制定專業教學質量標準,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創新創業目標。建立「必修+選修+學科滲透」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必修環節納入培養方案,全面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必修課程及《創業基礎》等10餘門創新創業選修課程,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加強創新創業理論知識教育。
項目立項,深入創新創業研究。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下簡稱大創項目)作為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創新創業能力,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部分,是啟發學生創新思維,落實雙創精神的基本環節。學校堅持實施院、校二級遴選,追求省級、國家級二級目標,引導全員參與,並將其納入學分管理,推優入駐學校孵化基地或雙創中心。學校已有國家級大創項目104項,省級大創項目147項,校級大創項目1659項。學生公開發表論文800餘篇,獲國家專利20餘項,製作科技作品近20項。2015年,《人體肝外血管變異標本的解剖與考察》項目由湖南省教育廳擇優推薦參加第八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湖南省僅4個項目參會)。2016年,5個項目入圍省第三屆大學生創新實驗成果展。2017年,《成人額中縫變異人類學考察與臨床意義研究》項目由湖南省教育廳推薦參加「國創計劃十周年」慶典暨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湖南省僅5個項目參會)。
項目孵化,強化創新創業過程。精準施策,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孵化場地,實行孵化項目進展制,以創新創業項目的日常管理、中期考核和期滿評估為主要運行機制。設置2000元/項額度專項孵化經費,針對創新創業項目和團隊開展「互動直播」、培訓學習、路演交流等活動,邀請優秀創業校友、校企合作單位高管開展創新創業講座和培訓,力求學生將所學專業與創業活動實施緊密結合,全程服務入駐項目和幫助項目成長孵化。
參加賽事,歷練創新創業精神。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優勢,開展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學科競賽、專題培訓、路演交流、創新性設計、素質拓展活動,牢固樹立全員參與、重在實踐的核心思想,結合「以賽促建」模式,發揮「網際網路+」、「挑戰杯」等創新創業競賽的帶動作用,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用賽事檢驗項目成果,用觀眾反響評價項目質量,用評委反饋指導項目發展。近年來,學校斬獲第十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1項(當年湖南省僅此一位同學);「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銅獎2項,湖南省銀獎4項,銅獎16項;「挑戰杯」湖南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9項;湖南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5項;湖南省省直高校創新創業創效大賽金獎2個,銀獎6個,銅獎4個;湖南省醫學技能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湖南省「大健康」中醫藥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累計獎勵達20餘萬元。
成果轉化,助力創新創業產出。建立和依託以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為主,各創業教育基地為輔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共同推進創新創業「專創融合」與醫學教育「產學研」相結合,實習學生專業與創新創業相融合的創新創業產業化發展。湘萃堂項目將指導老師的科研成果研發轉換成針對風溼疾病的專業藥物,現在該產品已在藥監局完成備案,並開始對外銷售。學校少數民族同學米熱迪力·木合旦創立的「米熱食品」項目在老師指導下研發的「紅棗紅糖薑茶固體飲料」於2020年6月上市,經半年的銷售,現已獲純利潤20餘萬元,成為新疆地區的「網紅產品」;「長沙達拓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項目」、「方宜衡之養生館」在扶持下均已獲得了各類省市級創新創業大賽獎項數個,並分別於2015年、2018年完成了工商註冊,現已都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創業實踐項目國家級立項項目。其中長沙達拓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項目還取得了300萬的融資,公司業務發展迅猛。
長沙醫學院
2020年11月17日
文/長沙醫學院
編輯/長沙醫學院融媒體中心記者站張豔傑
審核/長沙醫學院融媒體中心記者
邱世煒 梅其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