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的戰略部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要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精準幫扶、思想引領融為一體。近年來,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傳統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效果明顯,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教育理念相對滯後,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相脫節,重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教育實踐平臺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有待提高等問題,如何借鑑新的教育理念、實踐範式,搭建新的實施路徑,解決其存在的問題,是值得探討的現實問題。實踐表明,體驗式教學在情景教學的相關學科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教學和實踐過程中主要以「自主參與」和「情境模擬」兩個維度開展,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潛能、情感與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實踐中思考、創新、探究,以達到教學效果。
體驗式教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設定情境,通過各種教學方法有目的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獲取感知、體驗所學習知識,使學生在親身體驗過程中理解並建構知識、發展能力、運用知識的一種多向傳遞互動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的關聯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培養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主體性,通過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主體性,可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精神、品質、能力以及學生綜合素質,讓學生在體驗創新創業的過程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掌握要義、發展潛能、產生情感、突出實踐的觀念和形式;二是增強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互動的趣味性,通過交流分享的互動機會,加強內部交流,解決學生存在的意識和能力的欠缺問題,多向思維解決創新創業的實際問題,加強體驗創新創業教育的互動趣味性;三是提高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平臺的實效性,利用大數據掌握學生直接訴求,將線下創業園、創客空間、孵化基地等教育平臺資源和線上視頻公開課、創業流程教學視頻等信息化資源相結合,讓學生融入到現實體驗中掌握創新創業專業知識,在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過程中合理轉化運用知識。
體驗式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結合,是將體驗式場景學習融合進創新創業教育中作為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創業型、應用型、複合型等人才的切入點,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協調發展。
打造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系統
高校要認真落實國家創新創業的政策,自發探索建立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機制,為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的長久發展提供基本保障。
一是實施教師創新創業體驗培訓制度。教師要進行體驗式創新創業相關內容的培訓,建立教師創新創業體驗培訓制度,完成對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觀念轉化。通過聘請校外相關專家學者進校內指導探索體驗式創新創業課程設置等方面內容,選送教師參與國家、省、市級創新創業指導培訓,組織教師參與學校舉辦的創新創業相關活動等。體驗創新創業過程,在創業實踐活動中擴充知識面,提高專業能力,從中突破自身局限的職業觀念,充分挖掘學生的發展潛能,評定自身是否能擔當體驗式創新創業導師來指導學生。
二是提供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基礎條件保障。制度和資源保障是體驗式創新創業發展的前提,需要將體驗式教學納入創新創業教育並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在高校先引進風投基金、天使基金、大創項目等基金和優秀的創業公司,打造「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專利代理、場地註冊、政策諮詢、培訓指導、項目推介、投融資對接」等一站式創新創業體驗式服務鏈條,實行「場地+企業導師+校內導師+基金池+推廣平臺+服務團隊」六個一聯動幫扶。高校利用引進的資金搭建創客空間,在創客空間設置宣傳展示、行政辦公、教學資源、團隊工作、校企合作五大功能區,以便學生親身體驗創業的過程。
三是建立體驗式創新創業教學質量評價制度。需要建立體驗式創新創業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對體驗式創新創業的初步教學成果進行調研,以改進和增強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以創新創業類活動和情境教學為主要形式的體驗式教學,學生在學習互動過程中需要教師的支持與建議,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多予以肯定和鼓勵,並引導學生相互進行評價。在體驗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中實施可行性強的創業教育實效評價體系,肯定學生在創新創業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成績,並給予鼓勵和指導支持,以促進創業項目的成果產出。不僅要對學生的知識儲備程度、組織協調、人際溝通、語言表達、團隊合作等方面進行評價,也要對授課形式、成效、教學存在的困難點等方面進行反饋。
創建體驗式教學實踐平臺
創建體驗式教學實踐平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校內創業體驗實訓營。創建校內創新創業體驗實訓營,可以給予學生最接近真實的、不存在風險的創業環境,一是提供真實的模擬創業流程,如新的公司註冊、申請創業貸款、辦理稅務登記等創業相關環節,通過體驗模擬創業過程可以提高創業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二是舉辦創新創業體驗類比賽,內容可以貫穿創業的全程,如項目選擇和評估、公司的運行危機處理、宣傳方案策劃等,通過競賽可以增加學習的樂趣,明確學習目的。三是提供創新創業項目展覽,成功的創業經歷可以啟發學生的創業激情,通過展覽體驗方式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做好克服困難的心理準備。通過建設校內創業體驗實訓營,設計真實的創業情境,使受教育學生突破校內理論教學的局限,提出增強學生創業適應性的創新舉措,是理論與實踐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新路徑。
企業基地體驗實戰區。校企合作共建創新創業體驗教學實戰區,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師生置身於一定的創業情境中,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獲得必要的情景體驗,進而將創業意識內化為創業自信的內驅力。建設師生互動體驗企業運營的研修基地,定期組織教師與學生到企業進行研修或者參加研討班,師生互動、互為激勵,對創新創業實戰經驗進行深入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對創新創業的認識,強化創新創業的實戰經驗,更有效提高創新創業體驗實踐教學的質量。校企共建全真體驗創新創業實戰區,為結合人才培養與教學需求企業可以根據產業鏈劃分區域建設全真的模擬實戰區,在現場體驗教學過程中,學生根據自身能力需求針對性、選擇性學習,提升自己創新創業綜合素質能力,以此掌握創新創業起步的基礎能力。建立學校多級創新創業體驗式培訓平臺。學校要建立學院創新工作室、教授大師科研工作室、學校創新創業訓練孵化基地培養實訓基地等多級創新創業教育體驗區,在學院層面開展創新創業興趣體驗學習、學校層面開展創新創業項目體驗學習,同時鼓勵教授大師科研團隊吸引學生開展基礎性創新研究。校企共建全真體驗創新創業實戰區。根據人才培養與教學需求,結合企業的技術問題開展企業模擬實戰區,在現場體驗教學過程中,學校與企業根據學生自身能力需求針對性、選擇性設置多專業融合、多模式人才培養、多形式組織教學的項目研究學習,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綜合素質能力,以此促進其掌握創新創業起步的基礎能力。建設創新創業項目孵化平臺。高校在創立創業孵化基地要與企業運營和社會需求相結合,在場地、導師、培訓、註冊、風投等多方向給予配備支持,在學生創業的過程中,給予全過程「手牽手」的系統性體驗式扶持。
建設新型體驗式課程體系
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與傳統教育課程教學有所不同。如今大學生接受新事物快,思維很活躍,體驗式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更能吸引學生對創業知識的訴求,保證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提高學生創業能力。
推進體驗式創新創業教學方法改革。為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要積極推進體驗式創新創業教學方法改革,構建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以創新創業教學改革為例,課堂教學設計主要設置創新創業體驗情景教學、體驗引導教學、體驗創新創業實戰、體驗執行總結四個內容,針對不同內容教師在育人過程中進行差異教學。體驗情景教學是以課程導入為主,課程設置中覆蓋案例、視頻、模擬情景、圖片教學等多維度的信息體驗教學,將學生置身於創新創業運營管理的情景中,這種教學更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體驗引導教學是以創新創業理論教學為主,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成功與失敗的案例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在感知的過程中體驗創新創業的實質內涵,教師在過程中引導學生加深理解教學內容。體驗創新創業實戰是以學生自主創新創業為主,教學過程中給出一些成功案例讓學生分組實戰,通過實戰模擬過程增添課堂教學的互動活力,延長創新創業教育的新鮮感。體驗執行總結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效體現,學生在情景教學、引導教育、創新創業實戰的基礎上不斷升華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在不斷總結過程中提升自身創新創業能力,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完善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應遵循大學生的發展規律,有計劃、有層次進行分段教學,課程體系要根據不同年級形成動態的教育模式,教學任務與目標對不同年級要有所不同,循序漸進地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與意識,樹立學生正確的創新創業觀念。在課程設置方面可分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顯性課程包括思維引導類、專業創新類、實踐培訓類等課程,隱性課程則包括競賽及項目類、「學術科技節」等活動類以及人文環境、輿論、氛圍等,全方位服務於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入學年級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過程,新生入學教育安排學生到創客學院、創業孵化基地進行現場體驗參觀學習,創業成功典型案例講座分享,教師在創新創業基地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現場教學等多元的互動形式;中間年級是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的過程,設置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書項目全真模擬撰寫的體驗課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比賽體驗課程、創新創業實戰演練體驗課程、項目風險意識體驗課程、法律意識體驗課程和心理調適體驗課程等;畢業年級是為創新創業做準備,課程設置需要更強的實用價值,可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設置網絡宣傳營銷體驗課程,線下設置沙盤演練、業務流水、環境實踐、企業實踐等課程,課堂教學線上線下聯動,提升課程的針對性、實效性。
優化體驗式創新創業師資隊伍
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師資是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實踐的主體,師資的優劣直接影響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水平。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已初步配備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職業規劃、就業指導、法律、創業教育等各個專業的教師,但尚未融合,因此,應培養和優化體驗式創新創業教師隊伍。一是推進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專業化,培養教學與研究並重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以教學研究理論為先導進行多樣性的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培訓,邀請國內外專家擔任培訓指導,對創新創業教師隊伍開展系統的專業教育和訓練;二是藉助外力讓學生了解社會信息,明白社會、企業對勞動者的要求,擴充校外兼職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的培育和發展,聘請著名專家、學者、企業家、職業指導師、心理輔導專家和人力資源專家進行系統培訓;三是整合校友資源,成功校友是在校生仰慕和效仿的典範,校友們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百折不撓的創新創業歷程對在校生更能產生強烈的薰陶和啟迪作用,可以請成功校友當兼職教師,這對大學生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有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2015-05-13.
[2]王佔仁.高校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爭論與反思[J].教育發展研究,2015(Z1).
[3]曹勝利.創新創業教育呼喚模擬教學與體驗式課程[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08).
[4]鄭金洲.體驗教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廣東工業大學創新創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