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108個頭領,雖然統稱為梁山好漢,但是真正算得上好漢的沒有幾個,武松就算一個。武松一生中有三個結拜的兄弟,一個是十字坡張青,一個是快活林施恩,還有一個就是宋江。義結金蘭自古以來都被人們稱道,因為一個「情義」二字。但是後來人們效仿的時候,義結金蘭就變成了「利益」。這次我們聊一聊水滸中的情義結拜。
武松結拜的第一個人是宋江。宋江跟弟弟宋清去投奔柴進的時候,被柴進好就好肉的招待。正值嚴冬,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吃著火鍋唱著歌了。宋江中途要上廁所,不想因為喝得太多了。導致走路不太穩,踉踉蹌蹌地走向前走。
「那廊下有一個大漢,因害瘧疾,擋不住那寒冷,把一掀火在哪裡向。」
當時武松害了重病,為了禦寒面對這一鐵鍬的火炭烤火取暖。這應該是武松最落魄的時候了,沒有官職,沒有地位。也還沒有打虎的名頭。天底下沒有幾個人知道武松的本事。宋江和柴進在溫暖的房間裡喝酒吃肉談笑風生的時候,武松一個人在廊下抱著一鐵鍬的炭火取暖。 不像林衝,宋江已經打出了自己的招牌。武松當時作為一介無名武夫,大冷天的能有一個安身之所已經算是不錯了。但是此時的武松確確實實是一無所有。遇到宋江以後,受到宋江的提攜才有資格進屋裡喝酒吃肉。武松是個重情義的人,相信那個時候,他最感激的不是柴進,而是宋江。臨別的時候武松主動提出要和宋江結拜。
回到老家,經歷了打虎,殺西門慶後。武松被送到孟州問罪。在十字坡差點被張青所殺。因為感激張青夫婦的款待,武松再次提出結拜。到這個時候,武松的兩次經歷都是受惠於人。能夠給予別人的,只有他一顆赤誠的心。也是他最珍貴的東西了。
到了孟州就不一樣了,是施恩有求於他。武松心裡很清楚,但是他依然決定幫著個朋友。因為這個朋友夠真誠。快活林收拾了蔣門神以後,武松攤上大事兒了,一度陷入被害的危險中。關鍵時刻,他的朋友施恩竭盡全力上下打點,送錢送食物。雖然是利益關係,但是對於武松來說已經夠了。因為這層關係不單單是利益,還有情義。
上了梁山以後,結拜兄弟都聚在了一起。但是性質漸漸的變了。宋江成了梁山的老大。不會再像第一次遇見武松那樣真誠對他了。更重要的是,他們要的路漸行漸遠,矛盾也漸漸激化了。
宋江提出招安的時候,武松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即便是曾經單獨結拜過的兄弟,終究也是因為信念不同而鬧僵了。徵方臘的時候,武松的另一個結拜兄弟施恩戰死,武松號啕大哭。如果不是因為招安,施恩兄弟也就不會戰死,大家就能繼續快活地喝酒吃肉。
武松心中對宋江是有意見的,但是成年人的世界中,大家都不再爭辯所謂對錯了。於是在宋江班師回朝的時候,武松選擇了離開,宋江也沒有挽留。大概他們都知道,逝去的情義再也找不回來了吧。
多年之後,武松在六和寺中聽到了宋江被毒死的消息,只說了六個字:「一切都結束了」。
轟轟烈烈結拜一場,最終還是全都化作了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