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售燃油車」一事已經從平地驚雷變成了老生常談,但每逢有新的國家、地區或企業宣布「禁燃」時間,都會成為行業的熱議話題。
近期外媒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正考慮從2035年起,停止銷售純內燃機驅動的傳統汽車,轉而銷售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日本政府將於本月聚集專家和汽車行業高管召開一次會議,隨後宣布這項政策,並制定向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轉型的具體措施。
無獨有偶,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也於近日公開表示,英國計劃將禁售燃油車的時間節點從原定的2040年提前至2030年。具體計劃為2030年禁止銷售傳統汽油車和柴油車,並於2035年禁售混動車。
儘管日本政府和英國政府都還未正式宣布這些政策,卻已經引起了不小風波。結合此前德國、美國加州等國家和地區提出的「禁燃計劃」,美國、德國、日本等主要汽車大國都已經陸續加入到了「禁燃」的隊伍中。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電氣化已經成為各國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必爭之地。
從最新加入「禁燃」隊伍的日本來看,其本土幾大汽車企業實則早已提前做好準備,豐田、本田、日產也紛紛從企業角度確定了自己的「禁燃」步伐。
豐田計劃到2025年推出所有車型的電動化版本,包括混動、插電式混動和燃料電池版本,目標是到2025年在全球範圍內銷售550萬輛電動化車型;近日,本田宣布2022年就將在歐洲禁售燃油車,原因是內燃機車型已經無法滿足歐盟的排放標準,2022年以後將只生產純電動車或混動車;日產計劃到2023年,混動車和電動汽車佔其國內總銷量的比例從30%提升到60%。
日本是混動強國,佔據全球混動車市場60%以上的份額。據了解,2019年混合動力汽車大約佔據了東京都新車銷售份額的40%,在國內,本田和豐田的混動車型同樣取得市場的認可。
除此之外,日本在燃料電池汽車技術上有著深厚技術儲備。12月9日,豐田在日本發布全新換代MIRAI燃料電池汽車,此前第一代MIRAI已經在市場中闖蕩6年,是全球首批量產的燃料電池汽車。新一代MIRAI的WLTP續航裡程將達到850km,單從續航上來說,相比目前的純電動汽車有明顯的優勢。
在國內,今年10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其中指出,到2035年,混合動力汽車在傳統能源乘用車銷量中的佔比要達到100%,新能源汽車在汽車總銷量中的比例要佔到一半。這也意味著2035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將徹底告別傳統意義上的內燃機車型,變為一半混動、一半新能源。國內車企在「雙積分」壓力下,或許會效仿本田在歐洲的方法,加大混動和新能源車型的投入,這一目標甚至可能提前達到。
作為國內第一個宣布禁售燃油車的城市,海南提出的「禁燃」時間更早,2019年3月就決定2030年要全面進入清潔能源時代。海南省對外發布的《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中提到,海南將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推廣路線定格在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並將天然氣汽車作為重要過渡車型納入應用範疇。在推進增量和存量汽車雙向清潔能源化的發展戰略中,到2030年實現全島新增和更換新能源汽車佔比為100%。
在國內車企中,長安汽車2017年率先代表中國傳統車企喊出了「全面停售傳統燃油車」的口號。今年12月7日,長安在投資者關係活動中再提「禁燃計劃」,長安汽車在2020年打造三大新能源車專用平臺,到2025年將累計推出25款智能化新能源汽車,覆蓋EV、PHEV、FCV領域。
據介紹,到2025年,長安將全面停售燃油車,實現長安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為了配合這個目標,長安汽車制定了四大戰略:「千億行動、萬人研發、夥伴計劃、極致體驗」。其中,「千億行動」指的是,到2025年,長安將在全產業鏈上累計投入超過1000億元。這當中,新能源產品研發領域的投入將超過400億元,新能源專有平臺打造投入將超過100億元,動力電池領域的投入將超過300億元,共享、充電設施和服務等領域的投入將達到200億元。
各國「禁燃計劃」的推出和排放政策的加嚴,將進一步刺激國內外的傳統汽車巨頭們,這些傳統造車勢力的電氣化速度必定只增不減。儘管今年以來,蔚來、理想和小鵬為代表的的造車新勢力銷量超出預期,毛利率也在逐步改善,股價更是一騎絕塵,但也千萬別低估了傳統車企的決心和實力。
當長安、大眾這些國內外的傳統勢力全力進攻新能源車之後,必然會對新勢力的份額形成擠壓。明年,大眾MEB平臺將全面推出新車型,有投資機構預測,預計會有超過50萬臺以上的銷量。而這是單月5000臺銷量的造車新勢力們短期內無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