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風波再起,一個被人忽略的問題浮出水面,是不是到了該整治的時候了?
作文在語文考試中的分量不言而喻!作文高分無疑奠定了語文考試的半壁江山。在競爭慘烈的高考中,作文尤為人們關注,人們對高考滿分作文可謂是趨之若鶩奉為圭臬。人們對此除了驚嘆讚賞外,更多的是暗暗揣摩學習。
每年各省市的高考滿分作文總能引起人們的陣陣騷動,各抒己見褒貶不一;但都沒有像今年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那樣,一波未平再起風波,而且這輪風波性質遠遠超出了作文本身的討論。
今年浙江省的一篇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之所以引發熱議,在於人們對此的看法實在太南轅北轍。第一位閱卷老師打了個39分的低分,孰料另外兩位老師打出了55分的高分;更絕的是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副教授陳建新打出了滿分!可見這篇作文在閱卷過程中本身就存在爭議,公布網絡後更是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作文論述的主題很簡單,只是語言形式很特別——晦澀難懂。因此反對者認為作文語言詞不達意、故弄玄虛,沒什麼可取之處,理應低分。支持者以陳建新教授為首,認為是一篇難得的好作文,陳教授說「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評價之高可見一斑!
儘管外界看法不一,但閱卷大組組長有一錘定音的權力,爭鳴可以繼續,結果就是如此了。不料想事情遠沒有結束,近日有人實名舉報,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有詐「,貓膩多多,而且和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脫不了干係,疑似有」私心「。
舉報者聲稱,陳建新長期主持高考作文閱卷工作,同時也長期主編高考滿分作文輔導書。高考滿分作文中出現的生僻字基本出自陳建新出的作文書,完全是十幾個生僻詞改寫而來的,這些生僻詞無形中就具有了」暗號「的作用;況且滿分是由陳建新親自閱卷打出的,舉報人懷疑該考生和陳建新存在」師生關係「。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舉報具有爆炸性效果。如果這一舉報屬實,那麼人們的討論完完全全超出這篇高考作文是否該得滿分的範疇了。一個長久以來被人忽略的額問題隨之浮出水面。
高考命題、閱卷都是非常嚴格嚴肅的大事。命題涉及高中教學方向,閱卷涉及評價標準,兩者不容有任何偏差和私心。這是保證高考公平性最為關鍵的兩項工作。能夠參加高考命題和閱卷的老師往往備受人重視,特別是命題和閱卷中起主導作用的老師,更是許多人追逐的對象。
按理在命題閱卷中起主導作用的老師應該嚴格保密,不得向社會公開;更不能參與任何輔導用書的編撰工作。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這一類老師是高考產業中的香餑餑,存在著相當大的利益輸送。出輔導用書、講座、開辦輔導班,當然做這一類工作時都會有各種合法正當的理由做幌子。
高考的公平性原則無形中就這樣被一點點侵蝕,這對全國千把萬高考生是一種嚴重的傷害,更是對建設公平公正社會的嚴重傷害!不管這個舉報是否屬實,人們都希望教育部和浙江教育廳有一個明確的調查結論,如屬實則處罰,如不實也應防微杜漸。
就此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有效管理這一類掌握千萬考生命運的老師,值得有關部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