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風波再起,一個被人忽略的問題浮出水面

2020-09-05 魚兒一方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風波再起,一個被人忽略的問題浮出水面,是不是到了該整治的時候了?

作文在語文考試中的分量不言而喻!作文高分無疑奠定了語文考試的半壁江山。在競爭慘烈的高考中,作文尤為人們關注,人們對高考滿分作文可謂是趨之若鶩奉為圭臬。人們對此除了驚嘆讚賞外,更多的是暗暗揣摩學習。

每年各省市的高考滿分作文總能引起人們的陣陣騷動,各抒己見褒貶不一;但都沒有像今年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那樣,一波未平再起風波,而且這輪風波性質遠遠超出了作文本身的討論。

今年浙江省的一篇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之所以引發熱議,在於人們對此的看法實在太南轅北轍。第一位閱卷老師打了個39分的低分,孰料另外兩位老師打出了55分的高分;更絕的是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副教授陳建新打出了滿分!可見這篇作文在閱卷過程中本身就存在爭議,公布網絡後更是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作文論述的主題很簡單,只是語言形式很特別——晦澀難懂。因此反對者認為作文語言詞不達意、故弄玄虛,沒什麼可取之處,理應低分。支持者以陳建新教授為首,認為是一篇難得的好作文,陳教授說「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評價之高可見一斑!

儘管外界看法不一,但閱卷大組組長有一錘定音的權力,爭鳴可以繼續,結果就是如此了。不料想事情遠沒有結束,近日有人實名舉報,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有詐「,貓膩多多,而且和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脫不了干係,疑似有」私心「。

舉報者聲稱,陳建新長期主持高考作文閱卷工作,同時也長期主編高考滿分作文輔導書。高考滿分作文中出現的生僻字基本出自陳建新出的作文書,完全是十幾個生僻詞改寫而來的,這些生僻詞無形中就具有了」暗號「的作用;況且滿分是由陳建新親自閱卷打出的,舉報人懷疑該考生和陳建新存在」師生關係「。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舉報具有爆炸性效果。如果這一舉報屬實,那麼人們的討論完完全全超出這篇高考作文是否該得滿分的範疇了。一個長久以來被人忽略的額問題隨之浮出水面。

高考命題、閱卷都是非常嚴格嚴肅的大事。命題涉及高中教學方向,閱卷涉及評價標準,兩者不容有任何偏差和私心。這是保證高考公平性最為關鍵的兩項工作。能夠參加高考命題和閱卷的老師往往備受人重視,特別是命題和閱卷中起主導作用的老師,更是許多人追逐的對象。

按理在命題閱卷中起主導作用的老師應該嚴格保密,不得向社會公開;更不能參與任何輔導用書的編撰工作。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這一類老師是高考產業中的香餑餑,存在著相當大的利益輸送。出輔導用書、講座、開辦輔導班,當然做這一類工作時都會有各種合法正當的理由做幌子。

高考的公平性原則無形中就這樣被一點點侵蝕,這對全國千把萬高考生是一種嚴重的傷害,更是對建設公平公正社會的嚴重傷害!不管這個舉報是否屬實,人們都希望教育部和浙江教育廳有一個明確的調查結論,如屬實則處罰,如不實也應防微杜漸。

就此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有效管理這一類掌握千萬考生命運的老師,值得有關部門思考。

相關焦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風波始末
    今年的浙江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了一場持續近半個月的風波,各方圍繞「該不該打滿分」的問題爭議不斷,並對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建新發出質疑,還有人舉報陳建新「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授課」。
  • 不可忽略高考滿分作文版權
    不可忽略高考滿分作文版權 2014-06-19 08:58:53  隨著各地高考閱卷工作的結束,高考滿分作文逐漸揭去神秘面紗,被許多報刊和網絡媒體披露,開始進入公眾視野。但媒體在競相刊發高考滿分作文時,卻忽略了對其公布、發表、轉載、出版、傳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版權問題。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折射出這個問題
    這是官方對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的初步處理意見,教育部考試中心和浙江教育考試院都表示了嚴查違規維護高考公平的堅決態度。而在筆者看來,這起事件還折射出我國社會存在專業評價與輿論評價不分的問題,我國要推進教育綜合評價改革,就必須推進專業評價。
  • 不可忽略高考滿分作文版權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隨著各地高考閱卷工作的結束,高考滿分作文逐漸揭去神秘面紗,被許多報刊和網絡媒體披露,開始進入公眾視野。但媒體在競相刊發高考滿分作文時,卻忽略了對其公布、發表、轉載、出版、傳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版權問題。  作文可否發表,考生有權拍板  應該說,高考滿分作文隨著高考成績公布而公之於眾,是件好事,一來可展示考生文採,二來可為其他考生提供借鑑。
  • 網傳「今年高考滿分作文」 省考試院:假的
    網傳「今年高考滿分作文」   省考試院:假的 作者其實是大三女生   她表示:如果能重來,不會起聳人聽聞的標題   「如果能重來,我不會再起這麼聳人聽聞的標題。我們沒有炒作,我們也不是營銷號,沒有一分錢的利益。」
  • 揭秘浙江高考滿分作文の背後涉嫌利益鏈
    但無論如何,大多數人其實都認為,哪怕它值得一個高分,也不值得一個滿分。滿分就是沒有缺點,可以作為榜樣,被後人模仿學習,但閱卷組組長陳建新卻又說「不建議大家模仿」——這絕對是矛盾的。畢竟是全國十幾億人最重視的高考,這樣的評分結果,一定會誤導高中教師和高中學生對高考作文標準的理解,勢必會影響很多學生日後的寫作風格。
  • 浙江滿分作文,望洋興嘆:沒人理解深意
    導讀:文學本身具有抽象意義,要是行文寓意和手法都不錯,給滿分沒有問題。有才華的人總是在質疑聲中被孤立,群眾自詡語文功底深厚,卻沒有人願意用心去讀懂那篇表面晦澀難懂的文章。蔣昕捷用古白話文,獲得高考滿分作文,讓人拍案叫絕;黃蛉算不上學霸,卻能用甲骨文寫作,翻譯出未破譯的字,被大學破格錄取,照樣令人心服口服。在同齡人當中,總是有人脫穎而出,透過細微的分數,就是天差地別的距離。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
    還原這場高考滿分作文風波的經過就會發現,在「一考定終生」的壓力之下,學校、老師、作文期刊社、家長與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場自發的共謀。 審核組比中學老師更早進入角色,他們需挑選出十幾份打好分、各個層級的樣卷及評分有爭議的討論卷,制定出評分規則初稿。中學教師到崗後,拿到樣卷討論,將評卷建議提交至閱卷小組組長處,小組組長再和審核組商議,定出評分細則,接著開始試評、正評。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這次浙江高考共有8個作文評卷小組,共200多人,審核組有六七人。
  • 晦澀艱深的高考滿分作文,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8月2日,「教學月刊」公眾號發布了「高考滿分作文」系列,其中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滿分作文以過量的艱澀詞彙和哲學典故引起了強烈的輿論震蕩和學界爭議。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陳嘉映在接受「新京報·書評周刊」採訪時表示,這篇高考作文雖然算不上是一篇好文章,但他贊成給一個比較高的分數,因為這篇作文與當下流行的作文套路不同,有值得鼓勵的地方。他認為「炫技式寫作」是絕大多數寫作者都要經歷的階段,要克服這個毛病最重要的是多讀好書,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刷屏,不要忽視版權問題
    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這句不易理解的話,是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開篇。這篇引發了各類媒體的轉發和熱議的文章,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不過很多人都忽略了此事涉及的版權問題。
  • 高考滿分作文作弊?奮戰高考的普通孩子太難了
    但是這個風波遲遲未平息,反而引出更大的波瀾——高考滿分作文遭實名舉報強行找滿分,參與了《教學月刊》雜誌公眾號的策劃,發表滿分作文並點評,可能存在師生關係,去年的滿分作文與今年的滿分作文非常相似,每年都會主編高考滿分作文輔導書,以此牟利。.....
  • 從葛覃到高考滿分作文、陳建新背影、魯迅俶燔相聲段子濫觴浮杯辨
    釋詁》的「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聯想到今年高考滿分作文,莫非是讀走近路的什麼對付高考作文專用書麼?看那滿分作文,不唯句子不甚通順,更有一個淺顯的弊病:在通篇白話文裡時不冷丁塞入幾個文言文的生僻字詞,弄得不倫不類。用中國內塘村的話來講,叫做「不親像溪鰻,不親像田鱔;不湊龜,不湊鱉」。原因何也?
  • 回應「滿分作文」,公眾關切不能止於「叫停」
    先前公開消息,某地一退休媒體人向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實名舉報,稱陳既擔任高考作文閱卷組長,又編寫出版高考作文書、開設高考作文指導講座等,指其「既做教練員又當裁判員」,將「滿分作文」風波帶入深水區。公眾想知道的是,真相到底如何?毫無疑問,相關部門理應從速給公眾一個明白,還當事人一個清白(假如無事的話)。通報稱,對網民反映陳個人其他相關問題,有關部門正在調查核實。
  • 假"2017第一張高考滿分作文"作者程小純資料照片:有意無心
    這篇被冠以 " 高考滿分作文 " 的文章,也在 14 日清晨,屢屢被各大媒體熱捧。直到中午,這條烏龍才因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的回應而塵埃落定。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心情,程小純連呼意外," 如果能重來,我不會再起這麼聳人聽聞的標題,不能標題黨,雖然很常見。但我不是故意的,不是為了炒作,可以說是有意無心吧。"》》2017高考滿分作文《人生如路,快上車吧》全文 為假消息
  • 浙江高考再起風波!英語被扣30分後仍得130?滿分150分得分152分?
    8個省份明確啟動新高考改革雖然此次「浙江高考成績」的事情只是關於浙江考生,新高考在不斷的推進中,關於實施新高考改革所應該有的工作布置,在一些省份正在變得靜悄悄。前段時間傳聞本應於2018年秋季在全國大面積啟動的新高考改革「啞火」一事,終於一錘定音,有八個省(市)經教育部評估,達到了啟動條件,被批准啟動。因此,此次浙江英語高考風波引起了廣泛關注。
  • 高考滿分作文800字:浮塵不拂,真珠難露
    新東方網整理了全國卷高考滿分作文800字範文,大家可以看看滿分作文都是怎麼寫的,和自己的作文對比一下,看看思路和遣詞造句上的不同都在哪裡,在平常多加以練習,一定能在作文上有大的突破。2019年高考馬上就要到了!
  • 假「高考滿分作文」作者:標題黨不對 我是有意無心
    這就像一個小惡作劇,很好玩,但沒有想到傳播這麼廣泛。X: 你在第二天的公號推送裡寫道,文章寫好後給前高考閱卷老師看過,對方說除去篇幅太長,文筆和結構都不錯,如果放在真正的高考閱卷中,可以給滿分。事實是這樣麼?C:我一個朋友的爸爸,曾經在高考作文閱卷組,他說,如果他批的話,會給滿分。所以我們就用了這個噱頭。X: 你自己覺得寫得好嗎?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直呼:猶如電腦撰寫,堆砌名人名言
    它之所以引起爭議,是因為此文艱深晦澀,且生僻字眾多,幾乎是不給人看懂的意思,卻成為了高考滿分作文,憑什麼?有人贊同,這種作文看得出作者平時的文學積累,可以打高分。有人反對,這種作文就是垃圾,打低分不為過。但無論如何,大多數人其實都認為,哪怕它值得一個高分,也不值得一個滿分。
  • 滿分作文作弊?奮戰高考的普通娃娃太難了
    但是這個風波遲遲未平息,反而引出更大的波瀾——強行找滿分,參與了《教學月刊》雜誌公眾號的策劃,發表滿分作文並點評,可能存在師生關係,去年的滿分作文與今年的滿分作文非常相似,每年都會主編高考滿分作文輔導書,以此牟利。.....種種字眼看上去,都觸到高考的底線,有人戲稱,這些舉報猶如六把飛刀,刀刀致命。
  • 高考滿分作文震撼13億人?老掉牙的故事又來了
    高考滿分作文震撼13億人?老掉牙的故事又來了2019年高考的大幕已經落下,前天開始有關高考滿分作文的爆款文章就在網上刷了屏。其多以「高考滿分作文出來了,震撼8億人……」、「高考滿分作文出來了,震撼13億人……」等誇張語言為標題,打開文章連結後顯示的是一篇題為《說尺子》的文章。網傳「高考滿分作文」文章截圖高考剛剛結束,滿分作文就已經批改出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