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很喜歡臺灣並且去過多次的姐姐,看了我的遊記,認為我可能沒去對地方,所以沒能汲取到臺灣美食精粹,這大概也是遊客的局限之處吧,不一定能找到最本土最地道的餐館。經她提醒我倒是想起來,美食清單裡必須補充兩樣,就是海鮮和水果。海鮮本來就是以食材為第一要務的,我們在高雄、墾丁、花蓮吃到的海鮮都十分新鮮美味。
至於水果,那是真好吃,尤其是釋迦和蓮霧,牆裂推薦!完全刷新了我對這兩種水果的認知;芒果不僅好吃而且品種超多,我們甚至吃到了號稱是龍眼口味嘗起來居然帶點榴槤風味的芒果;還有菠蘿,完全沒有酸澀感,清甜多汁,那麼好吃還那麼便宜!100塊臺幣可以買4個大菠蘿!簡直恨不得買個一大箱帶在身邊吃。
早先做攻略時看到有人介紹,臺灣有很多高品質日料店與西餐店,考慮到兩位老人家的口味沒去嘗試。關於臺灣的美食,後面會有我們的體驗與推薦。上海飛抵臺北後,第一件事就是買悠遊卡,全島通用,可用於搭乘公交、捷運(相當於城市地鐵),部分城際客運,普通鐵路運輸,便利店消費等等,一卡在手走遍臺灣,太好用了有木有。
臺北市內交通,其實我個人很喜歡坐公交,幾乎不堵車,非上下班尖峰時間車廂也很空。出遊人數多的話,搭計程車比較划算,招手即停也很方便。總統府周邊的圍牆並不高,倘若沒有外面站崗和巡邏的憲兵,看起來幾乎與一般景點無異了。我們第一天就兩次路過,我那好奇心超級旺盛的老爹,看著院子裡停著的一輛造型奇特的車輛。
猜測是不是什麼新型坦克,我於是跟轉角處執勤的年輕憲兵攀談了一番,拐彎抹角地從總統府參觀時間問起,問到參觀人數多不多,要不要提前來排隊,最後終於問他那是什麼車,前面有問必答的憲兵頓了一頓,嚴肅地回覆:我不能告訴你。總統府一樓對外開放,供民眾與遊客免費參觀。15人以下無需預約直接憑入臺證進去。
參觀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9:00-12:00。第二天正好是周一,我們上午就跑過去參觀了,幾乎沒有排隊,進去後有志願者引導講解,參觀了一些辦公場所和展覽廳,大致講解了總統府的歷史變遷,以及臺灣的發展進程等等。具體內容這裡就不多贅述了,嗯,總之值得一去。抵達臺北的第二天,以照顧老人家為由。
我們八點起床,磨磨唧唧吃好早飯,出門逛總統府,接著轉戰國父紀念館,吃了個午飯就回酒店睡午覺。臨近傍晚蟲爸說該起床了,掐好點去看101,要從日落西山看到夜色闌珊。臨近101,高樓漸漸多了起來。101所在的信義區,是臺北市的市政中心,也是臺北最重要的商業圈。
母上大人說跟這邊一比,感覺我們之前住的周邊都像是郊區啊,其實就是老城區跟新中心的區別吧。蟲爸說從象山步道登山遠眺101,景觀更好,所以堅持要去爬山走步道,考慮到老人家體力不夠,遂決定兵分兩路,我們帶著兩孩子去爬象山,西媽帶著二老去101坐電梯登塔。我們一路爬山,從夕陽向晚爬到了華燈初上。
象山頂上遊客不少,以思密達和薩瓦迪卡為主,剛剛刷過一部泰劇的資深韓劇迷,一下子就聽出來了。我們是吃過晚飯,又喝過奶茶,抱著消食的目的,去西門町閒逛的。白天的臺北,大街小巷人不算多,路上不堵車,公交車上不擁擠,然而,當天晚上地鐵到站從西門町出口走出來。
我沒能忍住,哇了十幾秒——難道全臺北的人晚上都來西門町了麼。路口的街舞表演,整個團隊有近十個人,水準還挺高的。蟲爸就沒拍幾張照片,再說照片也完全沒法反映其熱鬧程度。比肩接踵熙熙攘攘之類的,凡是你能想到的形容人多的詞兒,都能妥帖地放在這裡,而當天還是周一,當時已經九點多。
最熱鬧的當然是門口排著長隊的各式美食小吃店,雖然胃部基本沒啥存放空間,但蟲爸仍然指派蟲蟲和西西去排隊買豪大大雞排,頑強地把一大塊雞排撐了下去。旅途快結束時回到臺北,我們又去了一趟西門町,發現還蠻好逛的,蟲爸買到了一些性價比頗高的小紀念品,路口的屈臣氏也是我逛過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了。
街上有一些快時尚品牌大型專賣店,逛個一晚上絕對沒問題。為紀念蔣公而建,堂前有自由廣場,兩側分別為戲劇院與音樂廳。整個紀念堂有4層,1樓與3樓是展廳,介紹蔣公生平,展示遺物遺蹟,4樓為銅像廳。每隔一小時,兩旁駐守著的衛兵舉行換班儀式,據說也是遊覽重點之一,嗯,我覺得只要看兩分鐘就夠了。
國父紀念館位於仁愛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館內有四大展覽室,展示中華民國建國史以及現代名家藝術品。宮廷式的建築,外面寬大的迴廊上,有群年輕的舞者在集訓。銅像廳也有衛兵換班儀式,據認真觀看的蟲爸說,流程和動作跟中正紀念堂的幾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