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去年出門玩兒是老早就定下的,只是一些突如其來的變化,反而讓四月末去臺灣的行程反倒是像倉促間定下的,不過既然時間上都對上了,那就沒有不上路的理由,旅行社的人也說四月下旬算是臺灣頂好的時節,颱風還沒來,氣溫也不算熱,如果趕上沒有雨就是好上加好。
從合肥直飛臺北,行程只要兩小時,很是方便。桃園機場雖然不是特別大,但是管理者很有一套,工作人員會引導你按照指定的線路行走,他們把不大的空間用護欄圈了一道一道,讓你一直在走S線,極大的緩解了高峰的人流,這點還是蠻特別的。當然臺幣的兌換也是在機場完成的,導遊會提醒你,無需兌換過多。
因為很多場所都是可以刷卡消費的,印有銀聯的即可,而且相對當天的匯率,刷卡會更划算一些。因為早前極大部分的的內陸城市是不開放臺灣個人行的,除非探親,否則只有跟團這一條路。而各家旅行社的行程也都基本是一致的,都是環島八日遊。就因為環島,所以每天早晨都是在打包行李的過程中度過的,每天都將入住不同的酒店。
而導遊在上車以後的第一句話都會是「大陸的朋友們,檢查一下有沒有落下的東西,有的話,趕緊告訴我」。八天的行程是跟團走是很緊湊的,很長的時間都是在代步工具大巴上度過,也許繁華的一面每個城市都差不多,高樓大廈,七彩霓虹,但是不得不承認臺灣民眾相對的素質確實是要高很多的。
馬路上幾乎是沒有車輛的鳴笛聲,不過機車黨們的車速著實是很快的,所以千萬不要壞了規矩,亂過馬路。說起來,我們去的第一站是臺北的101,現在回想起來,卻有隱隱後悔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登頂臺北的101,當然登頂101也是要排隊買票的哦。還沒好好感受城市的不同。
接下來的幾天就像導遊說的,我們就要一直在鄉下轉悠了。基本上在宣傳畫冊上看到的,陽明山,士林官邸,野柳,九份老街,阿里山,太魯閣,日月潭等等,所有在親身到達的時候,感觸是很微妙的。長久歲月的變遷和文化的植入與融合,可能自然風光是不能告訴的,但是卻只有它們才是真正見證這一切的。
沒有造作的,是不能說話的風景。所有的導遊都是愛說話會說話而且還是有見識的人,臺灣的導遊也不例外。和導遊聊天,不為其他,只為感受這一片水土上的真實生活,真實的人事。那些天遺憾的是在阿里山,沒能去做山上的小火車。因為早前的事故,個別線路有所停整。
雖然導遊也說,有精氣神兒的可以凌晨四點早起,坐小火車登頂觀日出,但奈何我們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過那日還是在導遊的帶領下,六點就出發爬了一小段的阿里山,清晨山間的清新空氣真是讓人心曠神其,而且山上還有所阿里山小學。既然去臺灣,最不能少的是小吃。
正宗的珍珠奶茶,在嘗過以後,只能說來大陸謀生的臺灣人可能真是越來越多,口感真的沒有什麼太大差距了。但是有馬英九等眾多名人加持的木瓜牛奶真的是很好喝。不過真心失望的是豬血糕,由於常年看《康熙來了》中毒頗深,一直對小S愛吃的豬血糕異常好奇。
終於讓我華麗麗的失望了,賣相我就不說了,口感其實很怪異,有點糯米加豬肝的感覺。我還是比較喜歡大腸包小腸,小吃也管飽,哈哈。其實臺灣供組團遊客去的觀光夜市都是比較短的,大概就幾百米的樣子,比如六合夜市。但我在回來的前一天晚上去了一次臺灣人自己比較經常去的中立夜市,才發現東西還真是比較多。
而且還真是好長一段路。街道中間和兩邊都是攤點,不是小吃就是一些小玩意,衣服啊,飾品啊,還有小寵物,玩遊戲什麼的。整個路面都是塞得滿滿的,很是熱鬧。我在臺灣看到最多的就是咖啡館,這真是不管在大都市還是在鄉下一個巨大的共同點。
尤其是屏東墾丁那一片沿海,咖啡館真是一家連著一家,而且每家的裝修都很有特色和風情。好遺憾,只能坐在大巴上過過乾癮,沒時間下去停留,匆匆風景。臺灣是值得去的,可能是因為個人不是很戀家的原因,離開的時候總覺得不夠,甚至傷感。等何時開放了個人行,還真是想好好的再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