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羅潤瑜——IR總監
會議內容
中信證券馮重光:我們認為高教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上海出現了全國第一所營利性高校,打消了大家對於民辦高校選擇營利性困難的疑慮。營利性選擇的過程是很順利的,也沒有付出太多額外的成本。獨立學院脫鉤改制的情況也在加速。中教控股是大家非常關注的高教龍頭股。
前段時間我去重慶調研了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學校雖然收購時間不長,但是投後整合已經很完善,管理也有序,校方的團隊跟集團的團隊融合順利。同時,這個學校與澳洲收購的KOI有非常明確可行的合作計劃。海外院校跟國內院校,特別是外語為專業特色的院校進行合作融合後,對兩邊的業績和口碑都有很好的貢獻。公司不管在學校的管理和收購上都走在行業前列。
羅總:
1、 中教控股(00839)成員學校內情況正常,集團在湖北地區沒有學校。
2、全國部分學歷學校推遲開學時間,中教控股預收了春季學期學費和住宿費,所以推遲不會影響學費收入。在1月27日,教育部門發了通知,春季學期學校延期開學,全國高校根據當地政府安排調整開學時間,沒有學校批准不得提前返校,不少省份已經公布了開學延期的計劃。大部分學校目前通知不早於2.17開學,有一部分不早於2.24開學或者更往後。
中教控股大部分學校原定2.12-3.2開學,部分學校開學日期會根據當地統一安排調後一到兩周,2.17-2.24。還有一些學校本來開學就在2.24之後,比如山西泉城學院3.2開學,目前不受影響。學校都做好了調整,包括開學日期的工作預案和開學預案,最終開學時間等待當地教育部門更新。
從業績來看,春季學期開學推遲,不會影響學費和住宿費收入。高等學校按年一次性預收學費和住宿費,雖然開學時間推遲,但是整個下學期的學費和住宿費已經在去年9月份入帳了。
3、額外支出:預計因為採購一些防疫用品(口罩、體溫計等),會造成安全衛生費用小幅增加,北方學校供暖費用隨著學期推遲減少,總體支出沒有大變化。
4、延遲開學是否影響學生學習:開學延期如果時間有限,學校會遞延放假安排,學生在校時間不變。暑假一般有2個月時間,所以有放假日期往後延的空間。旗下學校也會為學生提供網上學習機會,在現有的網上平臺和學習資源,15%的學生已經在網上完成學分,已經做好了開學時間推遲利用現有平臺進行網上教學的預案。
5、學生人數和業績:高教未來學生人數和業績沒有受到負面影響。參考03年,高考錄取情況沒受到影響,高考人數還增長了20%。中教控股大部分學校也都安全度過了。江西科技學院在這期間完成了1800畝新校區建設,2003年9月開學投入使用,使得學院發展成全國最大的民辦本科學校。
6、中教控股在澳洲有一所國王學院。澳洲2.1也宣布了入境限制,在2.14之前由中國飛澳洲的外國人不得入境。這個措施到2.14號之後還會新的評估。國王學院開學日期在3.9,預計會有10人左右中國新生,大部分已經在澳洲了。對於中國來的學生,開學時間會比2.14入境限制晚三周,預計影響不會太大。國王學院校長是災害管理的專家,博士論文是關於災害管理和疫情控制。
7、高教行業非常穩定,能夠很好抵禦外部環境影響。收費是全年一次性預收費。上大學是剛性需求,不會因為開學推遲而影響需求,預計不會影響高考。高教不受經濟周期影響,沒有現金流風險,是個規避風險的好選擇。
8、獨立學院情況:三個獨立學院都遞交了轉設申請,都不是校中校,有希望在今年12月底之前完成轉設。轉設的費用比大家預期低很多,市場上之前有先例,分手費在1億左右,我們的分手費沒預計的這麼高。
9、併購的進程:按照原來的計劃,每年併購2-3所學校。今年財年初併購了國王學院,現在併購計劃也還在進行當中。
10、中教控股江西科技學院有護理專業。護理專業有位同學畢業後在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工作,目前隨著上海醫療隊去武漢支援了。
Q&A
問:國王學院跟境內學校整合的舉措?
答:國王學院併購完成後,工作進展順利。愷博士目前到了澳洲,安排一些管理層的工作和開辦未來兩邊的國際課程,我們將來會有2+2和3+1的課程,國內的同事已經開始準備材料和課程的設計,招生也慢慢會上去。
問:地方政府對大學選擇營利性的態度和流程有什麼變化?
答:暫時沒有新的變化,送審稿中地方政府對不同的選擇給了指引。選擇營利性的學校,可以對學費自主定價,政府補貼的情況也在法規中有提到。中教控股旗下所有學校都會選擇營利性學校。最後相關政策包括稅率、土地的政策要等相關文件出臺。從政策上還沒看到政府態度改變,還是支持高教板塊發展。
問:學校轉營利性時間預期?
答:之前政策出臺都有一個選擇營利性的限期,每個省限期不一樣,大部分是2022年年底之前,廣東省還沒出臺限期。江西省是在2022年12月之前。很多省份從2017年9月後開始,到 2022年底之前,大概5年的過渡期。
問:轉制後續除了土地外的成本,以及政策上還有什麼限制嗎?
答:選擇營利性學校的影響就是土地的成本,旗下有劃撥地需要補出讓金的情況。目前集團旗下有2000多畝劃撥地,需要補出讓金差價,單價在60000元一畝,大概1.2億總價,土地使用期限50年,按照50年攤銷下來佔利潤比例不會太高。目前只是預計,具體需要等政策出來後才知道。這些土地都是教育用地,出讓金沒有商業用地那麼貴。以前買土地的時候,劃撥地也是有成本的,所以出讓金不會天價。其他成本還包括選擇營利性的學校需要繳納稅金,稅率還不知道。國內企業所得稅25%,教育行業預期是15%左右,類似高新科技企業有個稅率優惠。在成都有個公告預計15%的稅率。稅不會追溯過去的。獨立學院都有自己的校園,不需要新建校園。
問:除了錢之外,轉制慢的原因?
答:最終政策的送審稿還沒出臺是主要原因,還不知道具體政策是怎麼樣不好選。過渡期5年,給了當地政府制定政策緩衝的時間。跟獨立學院轉設的政策是不一樣的。獨立學院轉設是很多年前教育部門就開始鼓勵的。我們在去年年底收到當地政府邀請,鼓勵我們儘快轉設。我們在1月底之前遞交了2所學校申請,過年前也交了第3所的申請,希望在年底前完成三所獨立學院的轉設。
問:會不會存在補交所得稅的情況?
答:不會。學校不是法人公司,不涉及企業所得稅的情況,送審稿也沒提到稅有追溯效力。等相關稅法出臺後,才可以確定營利性學校繳納稅率是多少。
問:後續對學費、住宿費安排,提價要考慮哪些因素?
答:送審稿中說如果選擇成為營利性學校,學費自主定價,按照市場情況定價。公司旗下所有的本科學校,除了重慶南方翻譯學院,其他學校的當地政策都放開了自主定價。學費定價每個省份政策不一樣。重慶南方翻譯學院是因為重慶有個學費上限,上限每幾年都會調整。如果將來所有的學校都選擇了營利性,按照送審稿營利性學校可以自主定價。我們預計住宿費和學費,如果市場有15%稅率,整體市場會有一次性提價的情況。
問:轉設比預期早的原因?
答:獨立學院轉設成民辦本科學校的情況,我們去年12月底收到教育部門邀請,鼓勵獨立學院儘快轉設。申請已經遞交了,流程是相關部門會派人員來學校評估審核。政策上希望第一批遞交的獨立學院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轉設。
問:今明兩年的業績指引?
答:只有2020年的情況,本科學校的招生指標每年5、6月份跟政府部門定,2020年9月開學的指標目前還不知道。2019年在校生人數總數18萬以上,今年的學費已經在9月開學時預收了。學費在26億人民幣左右,調整後歸母淨利潤8.5億左右,去年7.4億,自身學生人數和學費預計15%的增長,包括了澳洲國王學院,沒算上收購的鄭州少數股東權益和未來可能發生的併購。
今年收入增長還好,利潤增長可能略低一些,今年有一部分財務支出,去年發了可換股債券,有2%的票息。還有IFC的貸款1.34億美金,有不超過4%的利息,預計全年財務支出在1.5-1.6億左右。
問:現在學校硬體條件對招生指標情況有改變嗎,包括面積比、師生比的監管情況?
答:沒有。招生指標主要受到當地供需和政策,學校的教育質量和容量影響。如果學校沒有出現大問題,今年招生指標一般是跟去年差不多。廣州大學松田學院併購前招生指標2000人,併購當年提到3200人,去年9月份達到4300人。江西科技學校和廣州白雲學院的老校區,使用率達到90%以上,學生人數增長有限,隨著不同學科組合和學費的調整,每所學校預期都有增長。
師生比本科院校國家標準1:18,很多學校達不到這個水平。國家標準應該不會變化,只能說執行尺度上未來可能更嚴格。中教旗下的本科院校一直都達得到標準,所以就算尺度嚴格,對中教也沒有影響。其他有的學校可能現在是1:20,那麼成本會略有增加。
馮重光:
建議大家重點增配高教股,中教控股是高教板塊的龍頭公司,有比較好的併購表現和好的流動性,機構配置上是好的選擇。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學而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