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參軍退伍後重上大一
江南大學辛春璐在部隊兩次榮立三等功,還拿到8萬元補助金
「部隊很苦,但苦不死人,當你吃苦的時候,可以抱怨,但當你退伍返校的時候,你也可以像我一樣驕傲地說:「這都是小意思!」11月11日,江南大學在校生辛春璐面對記者,非常感慨在部隊的生活。三年前,當時的大一新生辛春璐光榮入伍,兩年後,他帶著兩個三等功和8萬元補助金回校,又一次成了大一新生,完成了在學生和軍人兩種身份之間的兩次轉換。
練體能他把襪子跑幹再跑溼
2006年秋天,來自吉林通化的辛春璐成了江南大學微電子專業的大一新生,剛入學時的軍訓生活讓他對軍旅產生了興趣。他承認,剛進大學校門狀態不好,新鮮的環境讓他迷茫,不知今後的路該怎麼走。就在三個月後的冬天,他報名參軍了。
說起當兵的日子,辛春璐說,剛入新兵連,自己懵懵懂懂,但卻是收穫最多的時候,「在部隊裡所有的東西都要重新學,從怎麼疊被子,到牙刷抹布怎麼擺,怎麼站怎麼坐。」
這些基本單調的東西成了最多的收穫?這出乎記者的意外。他解釋說,這些東西一旦學會就是自己的了,其他的一些技能可能好比給了一把武器,而這些就好像給自己換了一副內臟。也是在新兵連,只有一雙軍襪,他每天早上只能穿著潮乎乎的襪子出操,把冰涼的襪子跑熱,跑幹,再跑溼。
那一年,與辛春璐一同入伍的,還有莊晶等13名江南大學在校生。
集團軍大比武他得第一名
辛春璐是所在部隊千餘名戰士中,唯一一名連續兩年榮立三等功的義務兵:入伍第一年,在年終集團軍大比武中,以偵察專業第一名的成績,榮立三等功一次;第二年參加奧運會開幕式「星光」節目表演,又立一次三等功。
可剛入伍時,自小在城裡長大的辛春璐被認為是一個嬌氣的學生兵,第一次5公裡越野,全連倒數第一。「不服氣啊,找老兵借了一副5公斤的沙袋綁在腿上,給自己『開小灶』,半年後成為全營長跑冠軍。」
辛春璐在部隊裡有空就鑽研偵察專業,「這些都是從未接觸過的,要實地操作。我一直貼著班長,留意他的每一個動作、細節,不懂就問。」年終集團軍大比武,他是偵察專業第一名。
去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辛春璐參加「星光」節目表演,人體徒手搭建鳥巢,「我是底盤,半蹲著,上面還站兩個人,要撐三分多鐘。」節目表演很成功,可訓練時,一蹲就幾小時,同伴站在肩上練平衡,摔了倒了爬起來接著練,手酸的拿不準筷子。
兩年後退伍他重新上大一
去年底,兩年部隊生活結束,辛春璐回到江南大學繼續讀書,因為榮立三等功,他很順利地轉到了熱門的印刷專業。於是,他又成了一名大一新生,還拿到優待金、復學補助金、入伍獎勵金等共計8萬多元。辛曉璐告訴記者,士兵轉變成大學生,要遠比從大學生轉成士兵難得多。「當兵時,有了吃苦的心理準備,過程很自然。但回到校園,有些就要慢慢調適了。
「英語扔了兩年,單詞記不住,語法忘得差不多了,考試不理想,還要補三門課。」於是,他成了班裡最後一個下自習的,如今又報了第二專業工商管理,周六學韓語,「忙得喘不動氣,就想最大限度地學點東西。」
第一次轉變,有明確的目標,知道進了部隊要怎麼做,還有人指導,有戰友和你在一起。可回來了,每個人的發展方向不同,處境不同,標準不同,什麼時候算做好了呢?不知道。辛春璐說,現在的同學本來就小兩級,自己又是退伍回來的,有時候想的東西不一樣,做事的方法不一樣,「但只能我適應他們,不能讓他們適應我。因為我是軍人!」
通訊員 張念亮 實習生 王贇
本報記者 於英傑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