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她來自中國 兼音樂家與科學家一身 雙領域紛紛獲獎

2020-12-17 遨遊世界科學

4歲半開始學習鋼琴,5歲登臺演出,二十幾歲開個人演唱會,出版個人專輯。

簡潔的介紹,詮釋了音樂的天才,她就是曾凡一,你想不到的是,她不僅是音樂家,還是目前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從小就顯露科學和音樂天賦

1968年1月,曾凡一出生在一個不平凡的科學世家。父親曾溢滔院士是著名的遺傳學家,母親黃淑幀7歲開始學習鋼琴,很快表現出在音樂方面的天賦。曾凡一讀小學時,和父母一起吃住在實驗室,並跟著父母做實驗,讀中學時,曾凡一參與了由父母主持的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血紅蛋白病普查工作,涉及29個省、市、自治區,42個民族,100多萬人,這些工作讓曾凡一樹立了用科學解除病人疾苦的理想,對科學這個神秘而神聖的世界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在小學至高中期間,曾凡一一直是學校和藝術團的鋼琴與舞蹈演員。曾凡一的嗓音低沉圓潤,得天獨厚。1984年,上海首屆外國流行歌曲大賽上,她一舉奪得獨唱第一名。

1988年她到美國留學,在聖地牙哥大學學生物專業,4年的課程,她用3年時間就修完了,隨後,她考取了美國著名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醫學、理學雙博士,並成為賓夕法尼亞大學第一位獲得醫學和理學雙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書兩年後,曾凡一申請休學,她在北京花了一年多時間,錄製了個人演唱專輯,她的 原創歌曲《紅帆》拍成的MTV獲得了CCTV音樂大獎,個人也先後兩次獲得中央電視臺MTV大賽的特別榮譽獎等獎項 ,簡單的說,雙職業成就切換,兩不誤。

獲獎無數

2010年01月,曾凡一獲第六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也是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遺傳研究所副所。去年,由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員和曾凡一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iPS細胞首次利用iPS細胞四倍體囊胚*注射得到第一隻存活小鼠「小小」 。該項成果在國際權威雜誌《自然》上發表後引起國內外強烈的反響,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09年世界十大醫學突破之一。

曾有人問:為什麼你能把科學和藝術演繹的這麼完美?

曾凡一說:「科學和藝術是相通的。藝術讓科學插上想像的翅膀,科學讓藝術由夢想變成現實。當我工作累了,想破頭也想不出來的時候,就唱唱歌,吹一曲薩克斯;夜裡靈感來了,就作曲。這樣既是一種休息,也是練習音樂技藝的好辦法。」

曾凡一的成就遠不止於此,她的人生態度將激勵更多的人面對生活的種種困難!

相關焦點

  • 6位各自開創新領域的天才科學家,卻都未獲得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化學家兼工程師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的名字命名的。1895年,他籤署了他的最後遺囑,並捐贈了他的大部分財富建立了諾貝爾獎。這些獎(物理、科學、化學、文學和醫學等領域)每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頒發。而和平獎是在挪威奧斯陸頒發的。除了聲望之外,諾貝爾獎同樣具有欺騙性和誤導性。
  • 開學了, 請告訴孩子:天才來自刻意練習
    天才是怎樣煉成的?中國傳統思維比較強調一個「苦」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甚至是頭懸梁錐刺股。而近代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則開始強調一個「愛」字,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調寓教於樂,「哈佛女孩」的家長們紛紛寫書,介紹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進名校。很多勵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學書籍最愛強調的似乎是「頓悟」,認為一個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他沒想通,他沒有認識到真正的自己!
  • 天才科學家之莊小威
    莊小威15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在校取得四大力學滿分的成績。2014年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因為當年獲獎者引用了她的成果。哈佛大學物理,化學兩院雙聘教授,美國科學院,工程院,人文藝術院三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中國15歲天才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各國對我國的認知
    生活中大多數孩子都是平凡而普通的,但也有那麼一些脫穎而出的天才,她們總能在某些方面表現驚人,超出常人預期。這讓很多人很羨慕她們的才華,同時媒體等也會格外關注她們。有一個《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因為其傳播中國文化,讓人沉醉其中,並且參加的選手來自五湖四海,來自各行各業,涉及面非常廣,所以大家都很喜歡看,其中有一個十六歲的女孩子叫武亦姝,獲得了總冠軍,這使得她名聲大噪,同時她也以高分被清華錄取,這足以看出來她是非常聰明的一個女孩子。
  • 7歲中國男孩被美國CTD天才夏校錄取
    4月初,美國西北大學天才夏校發榜,來自中國的7歲男孩Allen被CTD文理雙科錄取。他將於2018年夏天前往美麗的密西根湖畔的Evanston小鎮,學習《計算機編程算法》和《「從城堡到死星」科幻小說寫作》兩門課程。這可能也是全美境內唯一錄取這麼小年齡學員的天賦發展項目。
  • BBC評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行榜,屠呦呦與圖靈、愛因斯坦並列!
    值得注意的是,在入選的4人名單中個,屠呦呦是科學領域28個候選人中唯一入圍的亞洲人,下面是完整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名以及介紹。她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驅,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第一人及目前唯一的女性,亦是目前唯一獲得二種不同科學諾貝爾獎的人。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在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當中,居裡夫人也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世界僅有的3名女性科學家之一。
  • 中國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獲1300萬元德國大獎,卻毅然回國效力
    不過本文講到的這位美女科學家,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美女」,她是位不折不扣的美女,而且是美到骨子裡的,美到靈魂裡的。她是標準的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時獲得1300萬元德國科技大獎,卻謝絕了國外優厚的生活待遇,毅然選擇回國效力,令人尊敬。
  • 中國天才女科學家黃芊芊:28歲成北大博導,30歲獲世界級科技大獎
    ——《天下無賊》 在當今這個科技迅猛發展的年代,「人才」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爭相搶奪的對象,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一員,而與其他科技人才比起來,她的履歷,更加「特殊」——她從未出國留學,是一位中國本土科學家,今天,我們便來說說她的傳奇經歷。
  • 全球百位音樂家接力發聲,12小時線上音樂會直播進行中
    第二板塊色彩斑斕的絲綢之路近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音樂交流也十分頻繁,在此次直播中,來自以色列愛樂樂團、海法交響樂團、耶路撒冷室內樂團的音樂家及藝術工作者,以及摩爾多瓦、俄羅斯的歌唱家們為我們呈現了色彩斑斕的絲路元素,傳承絲路文化。
  • 「引文桂冠獎」出爐 兩位華人科學家獲獎
    每年,湯森路透都會根據來自其引文資料庫Web of ScienceTM的數據進行定量分析,以確定諾貝爾獎頒發的學科領域(即:醫學、物理、化學和經濟學)中最具影響力的科研人員。這些高影響力的科研人員會被授予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 自2002年以來,每年發布的引文桂冠獎已成功預測了39位諾貝爾獎得主。
  • 中國天才曹原多次登上《自然》,堅決不改國籍!
    說到諾貝爾獎,一直是中國人民的短板,因為在多年的發展歷史中,雖然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很多領域甚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卻屈指可數。2012年以前,中國歷史上沒有獲得一個諾貝爾獎,也成了很多人抨擊中國教育最有力的證據,雖然以前也有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最後都成了華人,改為了美國國籍。
  • 14歲女生蟬聯年輕「科學家」,憑藉「貝祖數」獲獎,她憑啥這麼牛
    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高一(10)班上學的女學生方琳,前不久參會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峰會,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參加了,去年她只有14歲的時候就已經是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座上賓了,也是參會最年輕的「科學家」沒有之一。
  • 美國綠卡算不了什麼,中國天才少年回歸,給石墨烯超導領域帶來巨大動力
    特別是這其中科學家對整個國家的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如今,在石墨烯超導領域取得驚人成就的天才少年曹原算得上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在贏得了美國很多的榮譽之後,這位天才少年放棄了在美國的優越條件,驕傲地喊出:美國綠卡算什麼?我是中國人,我要回國!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亮相中國科技館
    9月19日,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舉行揭幕儀式,正式向公眾開放。懷進鵬代表中國科協向兩位科學家贈予手模,致以崇高的敬意。懷進鵬還為中國科技館授予中國科協「科學家精神培育基地」牌匾,勉勵中國科技館積極響應中央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的要求和中國科協的工作部署,先行先試,為探索推動全國科技館開闢科學家精神宣傳陣地積累經驗。
  • 剛剛,這位中國天才沸騰了全世界!
    她解開了美國認為最安全的密碼,那可是要用大型計算機計算一百萬年,才可能破解的密碼,她的名字震動全球密碼學界,她更為我國密碼領域重大需求,解決了實際難題!是她,讓中國密碼學走在世界前列!她的成就令人驚嘆,可更令人佩服的是,做科研那些年,她還兼顧兩個身份:一邊是創造不可能的密碼學頂級科學家,一邊是照顧孩子的家庭主婦、寶媽。然而, 她卻取得了不可思議的工作事業雙成功,她究竟怎麼做到的?
  • 她是德國最不想放走的中國女科學家,被譽為「土木女神」
    這個被譽為中國「土木女神」的女科學於2001年考入了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系。而其中最受人關注的應該是她憑藉納米負分子領域的研究讓獲得的德國索菲亞.科瓦列夫獎,這個獎項的獎金高達1121萬,是德國獎金最高的獎項。該獎項主要是針對35歲以下的學者,其意圖非常明顯,就是吸引世界人才前往德國參與德國的科研活動。而作為第七位獲獎的中國科學家,德國專家非常希望她能到德國繼續進行研究。
  • 15歲中國女孩竟是科學家,天才少女都發什麼朋友圈?
    是這樣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29日開幕,全球頂尖科學家匯聚上海,共同探討科學發展前沿問題。 本屆大會還邀請了青少年科學家參加,最年輕的一位「小小科學家」,是來自華東師大二附中高一的談方琳同學,她的研究成果是斐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 這位青少年科學家年僅15歲。
  • 全國青少年小提琴比賽青島開賽 天才琴童同臺競技
    作為疫情之後全國首個小提琴專業性賽事,本次大賽分為線上初評、線下決賽及獲獎選手音樂會,由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小提琴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童衛東擔任評委會主席,著名指揮家張國勇擔任榮譽主席。據介紹,本次比賽共設置五個組,分別為業餘兒童組,業餘少年組,專業兒童組,專業少年組以及專業青年組。
  • 西方國家有愛因斯坦、牛頓和愛迪生,那中國有什麼天才科學家?
    說起天才,不知道小夥伴們心中是怎麼定義天才的呢?天才應該是對人類、對社會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而那些人往往都是科學家,在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有很多,比如在德國有個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英國有個天才科學家叫做牛頓,那不知道小夥伴們覺得我們中國有哪些天才科學家呢?
  • 北大培養的三位女天才,都是世界級科學家,卻都成為美國人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三位女性都是來自北大,她們在各自所研究的領域中都是佼佼者,可以說是世界級的科學家,但是最終卻都成為了美國人。第一位叫做陳雪梅,是哈爾濱人,從小學習就非常優異,而且還十分的刻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