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小威15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在校取得四大力學滿分的成績。2014年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因為當年獲獎者引用了她的成果。哈佛大學物理,化學兩院雙聘教授,美國科學院,工程院,人文藝術院三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莊小威1972年出生於江蘇省如皋市,5歲多被父母接到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直接上了科大附小二年級。初中時曾獲得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競賽第一名。
1987年15歲的莊小威以高考600多分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在校期間取得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統計力學四大力學滿分的成績 。1991年19歲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之後赴美留學。
五年之後1996年,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97年進入史丹福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朱棣文開始從事化學、生物學交叉的研究。2001年進入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物理系任教。
2003年31歲的莊小威憑藉研究單個分子特性的傑出才能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是第一位獲此榮譽的華人女科學家 。2005年莊小威被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會從全美300多位提名人選出,在之後7年中獲得700萬美元的資助 。2006年初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雙學科正教授,是哈佛物理系和化學系少有的雙科教授 ,並在哈佛大學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單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 。
2011年,獲得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學獎 。2012年5月1日,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3年8月,入選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成為入選該計劃的第二位學者 ,第一位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美國科學家埃裡克•貝齊格、威廉•莫納和德國科學家斯特凡•黑爾,表彰他們為發展超解析度螢光顯微鏡所作的貢獻。多位著名科學家稱讚莊小威在該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諾貝爾獎委員會公布的化學獎科學背景說明引用了莊小威的工作。她的研究橫跨物理,化學,生物三大領域。可謂是一位全能型科學家。
學有所成的莊小威不忘回報祖國。2011年受聘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師講席教授,擔任生命科學學院國際科學諮詢委員會成員。她努力推動了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集成影像中心的建設。她連續數年來,為科大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課,並聯合培養博士生。
2016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莊小威的學生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之一登上畢業典禮演講臺。這是哈佛大學給予畢業生的最高榮譽,同為中科大畢業的何江是第一位享此殊榮的中國學生,可謂名師出高徒。
莊小威無疑是目前最優秀的華人科學家之一,累積為我國培養了幾十名碩博士。為我國的科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祝她在以後工作中取得更大成就,培養更多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