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新增評委:薛其坤、莊小威、張壽武

2020-12-13 澎湃新聞

本文圖片均來自未來論壇微信公號

已經走到第4個年頭的中國「未來科學大獎」迎來了三位新的科學委員會委員:哈佛大學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清華大學物理學家薛其坤和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家張壽武。他們將分別擔任三個子獎項「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獎」的評委。

值得一提的是,薛其坤是未來科學大獎的第一屆得主,憑藉在反常量子霍爾效應和高溫超導方面的成就在2016年捧走了價值100萬美元的物質科學獎,並在頒獎典禮上說道:「沉甸甸的大獎給我這艘沂蒙小船注入了核動力。」薛其坤團隊還在不久前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972年出生於江蘇如皋的莊小威頂著「天才少女」的光環,6歲時就能認識到施加在一杯水上的大氣壓,後來在中科大少年班留下了四大力學滿分的神話。她開發了一種超發解析度成像方法(STORM),能為比人類頭髮絲細1萬倍的分子和細胞結構拍出「高清電影」。遺憾的是,她與頒給相關領域的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1962年出生在安徽和縣的張壽武證明了世界性難題波戈莫洛夫猜想,勤勉的他在青年時代契而不舍,終獲德國數學家法爾廷斯的賞識。他本人後來擔任過華人數學新星張偉和袁新意的導師,評價北京大學數學學院世紀之交的黃金一代將是中國數學的未來。

未來科學大獎由民間科學公益組織未來論壇發起、國內知名企業家和投資人捐贈,獎勵在大中華地區作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科研工作者的科學家,迄今已頒發3屆,單項獎金高達100萬美元。

目前的得主名單包括薛其坤、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清華大學施一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臺積電傳奇林本堅等。

2019年未來科學大獎提名已經啟動,截止時間為2019年5月1日。

附:莊小威、薛其坤和張壽武簡介

莊小威

哈佛大學David B. Arnold科學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研究員。莊小威教授的實驗室致力於開發以單分子成像、超高解析度成像為主的先進光學成像技術,並將這些技術應用於生命科學研究。莊小威教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博士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之後,她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完成了博士後研究工作,並於2001年受聘於哈佛大學,於2005年當選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研究員。莊小威教授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MBO)外籍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美國物理學會會士,英國皇家顯微學會榮譽會士。她還被予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及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榮普博士學位。莊小威教授獲得了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Fellowship),美國化學學會 Pure Chemistry Award,美國物理學會Max Delbruck Prize in Biological Physics, Raymond and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美國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獎等獎項。

薛其坤

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教授1963年生於山東蒙陰,1984年在山東大學獲學士學位,1994年在中科院物理所獲博士學位,2005年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薛教授是國際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其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自旋電子學、拓撲量子態、高溫超導等。2011年至2016年任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3年5月起任清華大學分管科研副校長。他是國際著名期刊 Surface Science Reports、Physics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的編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的副主編。2014年獲得求是傑出科學家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016年獲得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2018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張壽武

普林斯頓數學系教授。張壽武教授生於1962年,安徽省和縣西埠鎮人。張教授1983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數學系,之後前往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師從數學家王元。1986年畢業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師從呂西安·施皮羅與格爾德·法爾廷斯。1991年獲博士學位。1991年至1992年就職於普林斯頓高等研究中心。1992至1994年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助理教授,1994至1996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繼續擔任助理教授。1996年至1998年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副教授。1998年至2013年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教授。2011年至今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授。張壽武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數論與代數幾何。他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11年)、美國數學學會會士(2016年),他曾獲得過斯隆研究獎(1997年)、晨興數學金獎(1998年)、古根海姆基金獎(2009年)等獎項。

相關焦點

  • "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病原菌專家邵峰獲生命科學獎
    (原標題:百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病原菌專家邵峰獲生命科學獎)
  • 2019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揭曉!首位女性得主誕生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代小佩  記者 馬愛平剛剛,2019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在北京揭曉。邵峰獲得「生命科學獎」,王貽芳、陸錦標獲得「物質科學獎」,王小雲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單項獎金為一百萬美元(人民幣約716萬元)。
  • 王貽芳等4人獲2019未來科學大獎,首位女性獲獎者出現【中國科訊】
    9月7日下午,2019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邵峰獲得「生命科學獎」;王貽芳、陸錦標獲得「物質科學獎」;王小雲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山大彭實戈獲「未來科學大獎」
    未來科學大獎素有「中國諾獎」之稱,這也是山大人第4次獲得該獎項。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對彭實戈的評語顯示,彭實戈和Pardoux合作於1990年發表的文章被認為是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BSDE)的奠基性工作。
  • 未來科學大獎授予李家洋、袁隆平等七位科學家
    11月18日下午,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舉行頒獎典禮。李家洋、袁隆平等七位科學家獲獎。未來科學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用於獎勵在大中華區取得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今年共有七位科學家獲獎。
  • 莊小威榮獲2019科學突破獎!
    2019年科學突破獎得主揭曉,莊小威(中國科大87少校友、哈佛大學教授):2018年10月17日,以獎金優渥著稱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 山東大學彭實戈獲未來科學大獎 系山大第四人獲獎
    未來科學大獎素有「中國諾獎」之稱,這也是山大人第4次獲得該獎項。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對彭實戈的評語顯示,彭實戈和Pardoux合作於1990年發表的文章被認為是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BSDE)的奠基性工作。
  • 山東大學數學家彭實戈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山大校友已4次獲獎
    來源:齊魯網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6日訊 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據了解,今年,是山大人第四次獲得未來科學大獎。2019年,山東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王小雲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成為未來科學大獎第一位女性獲獎者。
  • 汪詰對話張壽武:好的數學家,像獨行俠一樣做研究
    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摘得其中的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每年的獎項頒發,都堪稱中國科學界的盛事。
  • 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雲獲獎,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11月...
    我認為其實不然,諾貝爾獎是過去科學獎,而未來科學大獎則更有未來。」我們都期待著未來科學大獎的獲得者有更大的突破,希望中國科學未來更加彭勃發展!四年前未來科學大獎成立之時,12位捐贈人承諾為這個大獎提供10年的捐贈。但10年以後這個大獎會如何,這個大獎是否會一直延續下去,它是否會像諾貝爾獎一樣成為一個百年大獎,這些可能也是大家關心的話題。  一億美元的永久捐贈基金
  • 「中國諾獎」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山大校友連續4次獲獎
    2020年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彭實戈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每個獎項的單項獎金100萬美元(約700萬人民幣)。2016年的未來科學大獎誕生,這個大獎是中國大陸首個由科學家截止目前共頒發了4屆,沒人700萬啊,想想都讓人羨慕,不過更令人羨慕的是,得了這個大獎,可以衝擊諾貝爾獎了。不過最收入關注的是,曾經有連續三屆科學大獎獲得者都是山東大學校友。
  •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揭曉:薛其坤繼任陳十一,未來更輝煌?
    薛其坤,山東臨沂人,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本科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碩士、博士就讀於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2013年開始任清華大學副校長。陳十一,1956年生人,現年64歲,流體力學專家。薛其坤,1963年生人,現年57歲,材料物理學家。
  • 在美國拿下數個科研大獎,中科大最強畢業生莊小威,為何要改國籍
    在畢業之後,她來到美國並拿下數個科研大獎。而正當眾人以為這位優秀的人才會回到祖國,並參與新中國的建設事業時,她卻將自己的國籍改成了美國。那麼,這位中科大最強畢業生究竟何許人也?她又為何會做出更改國籍的選擇呢? 這位中科大最強畢業生就是莊小威,她出生於1972年。
  • │未來•LIVE│現場連線:2016首屆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獲獎者感言
    在2016年9月19日的首屆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上,未來科學大獎監督委員會主席高西慶現場連線生命科學獎獲獎者、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及物質科學獎獲獎者
  • 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
    > 作出傑出貢獻的全球科學家 薛其坤因在實驗上發現了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而獲得該獎項 今年的「復旦—中植科學獎」是第五屆 授予物理學領域的傑出科學家
  • 未來科學大獎,4位畢業於山東大學
    近日,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發,山東大學教授彭戈實榮獲了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獎,讓山東大學生揚眉吐氣。這幾年,山東大學在公眾面前的形象並不好。山東大學教授彭戈實榮獲未來科學大獎,證明了山大的科研實力。彭戈實教授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他本科畢業於山東大學,出國深造後,又回到山東大學任教,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領域中作出了奠基性和開創性貢獻。
  • 這個省的副省長拿下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
  • 世界級科學家齊聚2019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峰會
    作為2019未來科學大獎周系列活動的一場國際科學盛宴,11月16日在京舉辦的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峰會大咖雲集。本次科學峰會邀請到了15位世界頂級科學家蒞臨現場,分享前沿學術成果,探討學科交叉創新,推進科學產業應用。
  • 王小雲、邵峰教授獲頒未來科學大獎
    其中王小云為首位獲「未來科學大獎」的女科學家。▲四位獲獎者,其中左一為邵峰,右一為王小雲。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副校長、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得者薛其坤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等出席頒獎典禮。
  • 「豪華版諾貝爾獎」揭曉,莊小威、陳志堅獲生命科學突破獎
    北京時間 10 月 17 日晚,有著豪華版諾貝爾獎之稱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揭曉,以高達 2200 萬美元的獎金獎勵科學家們在數學、物理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發現。其中,哈佛大學莊小威博士和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陳志堅博士在內的 5 名生物學家獲得 2019 年生命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s in Life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