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發,山東大學教授彭戈實榮獲了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獎,讓山東大學生揚眉吐氣。
這幾年,山東大學在公眾面前的形象並不好。
山東大學是我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其主體是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
就是這樣一所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高校,卻在對待留學生方面翻了車。因為一個留學生配置三名異性學伴的項目,山東大學在去年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了眾矢之的。
在山大學伴報名表以及學伴管理規定中,並不規避異性學伴問題。在報名表中,還特別強調學伴的性別,將「結交外國異性友人」列為選項之一,在表頭用紅字註明:「請同學們儘可能詳細認真的填寫,以便為你匹配心儀的學伴」。
這讓網友覺得山大的行為是把留學生當做了「洋大人」,存在對國內學生的歧視,山大也第一時間做出了道歉,並終止了學伴項目。
但這次事件對山大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失,很多網友認為,山大應該搞科研,搞教學。
所以挽回聲譽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學術上有所突破。
山東大學教授彭戈實榮獲未來科學大獎,證明了山大的科研實力。
彭戈實教授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他本科畢業於山東大學,出國深造後,又回到山東大學任教,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領域中作出了奠基性和開創性貢獻。
數學是所有理科的基礎,科學的王后,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如今,數學已經被廣泛應用於不同的領域上,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
除了彭戈實以外,未來科學大獎自2016年首次頒發以來,還有有3位科學家和山東大學有關。
王小雲院士
王小雲院士是我國密碼學泰鬥,她畢業於山東大學,曾兩次破解了美國引以為傲的MD5和SHA-1的算法,讓美國政府和企業不得不放棄現有算法,研究新的算法。
更重要的是,她設計了我國哈希函數標準SM3 ,在金融、交通、國家電網等重要經濟領域廣泛使用, 並於2018年10月正式成為ISO/IEC國際標準。
也藉此獲得了2019年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獎。
馬大為院士
馬大為院士同樣畢業於山東大學,2018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以表彰他發明了新催化劑和新反應方面的創造性貢獻,為合成有機分子提供了新途徑。
薛其坤院士
薛其坤院士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目前是清華大學副校長。2013年,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並因此獲得了第一屆未來科技大獎物質科學獎。
這四位科學大佬都來自山東大學,說明山東大學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希望未來山東大學能夠擺正態度,為我國科學發展繼續輸送人才,做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