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小威訪問母校中國科大 會場「站」無虛席—新聞—科學網

2020-12-16 科學網

 

7月1日至7月3日,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化學家、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教授應邀回母校訪問。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會見了莊小威教授,認真聽取了她對於我校在人才引進和學科發展等方面的建議。

 

7月3日下午,莊小威教授在生命科學學院禮堂向全校師生做題為「揭示生命中不可見的奧秘—利用超解析度成像在納米尺度上對生物系統的精細解析」的報告,「大師論壇」報告會由我校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主持,整個會場可謂是「站」無虛席,莊小威老師剛踏入會場,臺下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在報告會上,潘建偉回顧了當年與莊小威一起上物理課的情景,他表示每次傑出校友回母校做報告,科大師生的反響都很熱烈,仿佛是盛大節日一樣。

 

莊小威教授以人體到細胞內的分子的巨大的空間尺度跨越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向聽眾闡述了細胞內的各個分子的間隔因為過小而顯得「擁擠」,並結合光的波動性,解釋了這些過於「擁擠」的分子在顯微成像過程中的成像光斑相互交疊從而不能被清晰地分辨彼此的現象,即阿貝光學衍射極限。莊小威教授創造性地採用分時、逐點地對細胞內「擁擠」的各個分子進行成像,並加以定位分析,最後把各個分子的定位點重構在同一張圖像上,進而得到超解析度的生物圖像,莊小威教授稱之為隨機光學重建顯微技術。

 

 

隨後,莊小威教授介紹了她的課題組利用該技術在細菌、細胞、組織切片上等各級生物系統的各項工作,這些工作不僅體現了生命科學之美,還不乏意料之外的驚喜。莊小威教授重點介紹了神經細胞軸突內肌動蛋白骨架出人意料的環狀周期結構,莊小威教授還以她女兒心愛的玩具為例,形象而生動地闡述了這種特殊的結構和功能。最後,莊小威教授還介紹了她最近發表的關於細胞定量轉錄組學相關工作的文章。

 

在演講結束之後,莊小威教授耐心地回答了聽眾所提的問題,並和觀眾做了互動和交流。

 

 

 

莊小威教授,1991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1996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科學院院士、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哈佛大學物理系、化學與化學生物系終身教授。莊小威教授曾獲麥克阿瑟天才獎、Beckman青年科學家獎等多項獎項,她在單分子動力學、基因表達機制、病毒和細胞的相互作用等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莊小威教授近年來發明的超微成像光學—STORM技術使得螢光顯微技術的分辨能力達到了納米尺度,極大的促進了生物影像學、細胞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和單細胞定量轉錄組學等的研究和發展。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莊小威榮獲2019科學突破獎!
    2019年科學突破獎得主揭曉,莊小威(中國科大87少校友、哈佛大學教授):2018年10月17日,以獎金優渥著稱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 美國科學院院士莊小威:莊家有女是奇才—新聞—科學網
    莊小威 ■北絳 5月1日,是莊小威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滿兩周年的日子。 隨便搜索一下「莊小威」三個字,人們大多會被她金光閃閃的履歷震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畢業生,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聘教授,「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風光履歷的背後並不是一路坦途,在史丹福大學師從美國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進行博士後研究時,莊小威也經歷過整整一年什麼都做不出來的困境。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千萬核並行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新聞—科學網
    基於「神威·太湖之光」再突破:
  • 莊小威小組揭示細胞膜骨架新功能
    莊小威小組揭示細胞膜骨架新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30 14:52:06   美國哈佛大學莊小威課題組研究發現膜相關周期骨架為神經元RTK活化提供了信號平臺。
  • 中國大陸學子何江首登哈佛畢業禮演講臺—新聞—科學網
    名師高徒:哈佛大學莊小威與何江合影。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何江的哈佛導師莊小威(中國科大87少校友)特地趕到畢業典禮現場,見證何江的演講。何江介紹說「她很高興」。 何江即將在哈佛大學演講的消息傳開之後,科大校友通過波士頓校友會和新創基金會轉達兩個建議:1)希望何江在演講稿中提及中國科大;2)快去湖南衛視《天天向上》,這些都將有助於提升中國科大的威望。
  • 無冕之王——莊小威
    2012年5月1日,美國科學院公布新晉美國科學院院士名單,中國科大少年班校友莊小威名列其中。 莊小威的父親莊禮賢、母親朱仁芝退休前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父親的研究領域是空氣動力學,曾寫過《流體力學》。這裡有一個關於莊小威天賦異稟的故事——在她小時候,有一次父親提問莊小威的哥哥:「一杯水放在桌子上,這個水杯受了多少力?」
  • 中國科大「可佳」獲機器人世界盃冠軍—資訊—科學網
    我國服務機器人研發取得歷史性突破
  • 科學網—莊小威與北大學子分享科學人生:專注無畏堅持
    這位科學家就是莊小威,34歲時成為哈佛大學少有的化學和物理雙科教授。今年5月,年僅40歲的她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又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華裔院士。 面對臺下學生充滿崇拜與好奇的目光,莊小威娓娓道來她的科學與人生之路。這條充滿傳奇的道路,又似乎那麼單純;充滿各種機遇,卻又像水到渠成。
  • 鮑哲南與莊小威,兩位華裔女科學家的鏡像人生
    70後這一代人,小時候趕上了文革之後的教育復興,上大學又恰逢90年代初的出國熱,把握住時機奮力拼搏的現在都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鮑哲南和莊小威就是如此。1987年,鮑哲南考入了南京大學。1987年,莊小威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990年,鮑哲南移民到美國。1991年,莊小威前往美國攻讀博士學位。
  • 25位華人學者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梅進/編譯) 以下為新當選的華人名單及其現工作單位: 柏梅(Bai, Mei),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本科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陳冠華(Chen, Guanhua),香港大學,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 Chin, Cheng,美國芝加哥大學,本科畢業於臺灣大學 丁玉傑(Ding, Yujie
  • 中國科大在合肥辦學50年「墨子」「悟空」到「九章」創新矚目
    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吳蘭 攝今年5月,被稱為「海嘯級後浪」的中國科大少年班校友曹原,因再次在《自然》雜誌一次連發2篇論文而備受關注。2年前,22歲的曹原因在《自然》一天連發2篇有關石墨烯的文章而轟動學術界。2018年,《自然》發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學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
  • 中國科大「理實交融」育英才:千生一院士七百碩博生
    中新社合肥11月12日電 題:中國科大「理實交融」育英才:千生一院士七百碩博生中新社記者 吳蘭坐落於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1958年建校。該校平均每一千名本科畢業生中,就產生一名院士和七百名碩博生,這一比例位居中國高校首位。
  • 中科天才錯失諾獎,莊小威:從物理到生物,心無旁騖做科學
    01莊小威生於江蘇,5歲前在江蘇如皋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她的父母都是中科大教授,然而莊小威沒有上過幼兒園,也沒有正規地學過拼音識字。倒是有一次,莊小威父親教哥哥物理的時候,沒上過學的她竟顯出幾分物理天分。一道初中物理問題:「一杯水放在桌子上,這個水杯受了多少力?」
  • 中國科大在合肥辦學50年 「墨子」「悟空」到「九章」創新矚目
    中國科大在全國首創少年班、研究生院,開「百分百」自主選專業之先河,創造了本科畢業生「千生一院士」的佳績。從同步輻射到鐵基超導,從「墨子」「悟空」衛星到「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她執著攻關創新,在世界科技前沿潛心鑽研,創造了一項項世界矚目的原始創新成果。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餘艾冰回鄉訪問母校:希望為開平做點事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餘艾冰回鄉訪問母校:希望為開平做點事 2020-11-16 2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斯將舉行季風氣候與海洋資源環境聯合研討會—新聞—科學網
    會議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屆時斯裡蘭卡駐廣州總領事將蒞臨廣州會場。 據介紹,中國科學院自2010年開始執行東印度洋科學考察航次,並在斯裡蘭卡多地建設定點觀測站,初步建立斯裡蘭卡及周邊海域海洋環境立體觀測網絡。相關數據已被兩國科學家廣泛用於季風和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災害預報等科學研究。
  • 長安大學運輸工程學院成立—新聞—科學網
    線下主會場設於長安大學南校區北院學術交流中心,線上分會場採用騰訊會議形式,儀式全程進行網絡直播。 該校黨委書記陳峰、校長沙愛民為運輸工程學院揭牌。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誰的「中國科大」
    」)聲明其校名簡稱和註冊商標被冒用一事,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以下簡稱「廣科大」)校長崔英德近日向澎湃新聞表示,「中國科大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和董事長很重視此事,會作出慎重、正確的處理。中國科大在《聲明》中強調,「中國科大」字樣既是該校的校名簡稱,也是其註冊商標,該校依法享有「中國科大」的名稱權和商標專用權;廣科大和「中國科大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與其均不存在任何事實和法律上的聯繫,該校亦從未授權「中國科大教育集團有限公司」使用「中國科大」字樣作為企業字號;為保護合法權益,維護正常市場秩序,該校要求相關單位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消除不良影響;該校將依法採取措施進行維權,追究相關單位的法律責任
  • 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本科生開學典禮舉行—新聞—科學網
    該校黨委書記楊振斌,校長林忠欽及全體校領導,導師代表、學生代表及全校4000多名2020級本科新生,在20多個會場及線上平臺,以青春告白祖國,以誓言開啟未來,共同見證大學生涯開始的莊嚴時刻。他期望同學們「站在前人站立過的地方,開啟新的人生旅程」,成長為錢學森、吳文俊、徐光憲、王振義、黃旭華……這樣的民族脊梁,在中國的強國之路上留下獨特印記。   上海交大依託典禮育人。開學典禮伊始,原創視頻《爸媽》,代表新生們表達了對父母的感恩之心。
  • 促進「美好社會」的正循環,才是馬東敏捐贈中國科大的更大意義
    少年班校友馬東敏個人名義向中國科大捐贈一億元》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廣泛傳播。中國科大,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其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國著名的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的高等學府。197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辦了享有盛名的少年班,少年班是中國在創新人才培養領域的重要探索,培養了大批在科技、教育與企業等領域的傑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