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一般的通病,就是不負責任

2020-12-23 文化養老

羅家倫(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他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和命名者,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

早年求學於復旦公學和北京大學,是蔡元培的學生 。1919年,在陳獨秀、胡適支持下,與傅斯年、徐彥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 。同年,當選為北京學生界代表,到上海參加全國學聯成立大會,支持新文化運動 。五四運動中,親筆起草了唯一的印刷傳單《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提出了「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口號 。

1928年8月,出任國立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羅家倫繼往開來,銳意改革,對校務有精詳、長遠規劃,推動清華大學改歸教育部管理;裁汰冗員,增聘教授;調整學系,招收女生,結束舊制留美預備部,停辦國學研究院,創設與各學系相關聯的「科學研究所」;興建生物館和學生宿舍,提高本國教師的地位和待遇等,為清華大學後來的發展創造了條件。1930年5月,羅家倫辭去清華大學職務,後歷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教務主任、教育長,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等職。南京大學的校訓「誠、樸、雄、偉」,就是由羅家倫所提出的。

要建立新人生觀,除了養成道德的勇氣而外,還要能負起知識的責任(Intillectual Responsibility)。本來責任是人人都有的,無論是耕田的、做工的、從軍的,或者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責任。為什麼我要特別提出「知識的責任」來講?知識是人類最高智慧發展的結晶,是人類經驗中最可珍貴的寶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備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識機會的人,都可說是得天獨厚,享受人間特惠的人,所以都應該負一種特殊的責任。而且知識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揮物質生活的原動力,是我們一切行為的最高標準。倘使有知識的人不能負起他特殊的責任,那他的知識就是無用的,不但無用,並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識是人間的罪惡,因為這是阻礙或停滯人類文化的發達和進步。所以知識的責任問題,值得我們加以嚴重的注意。我們忝屬於所謂知識分子,尤其覺得這是一個切身問題。

所謂知識的責任,包含三層意義:

第一是要有負責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夢想,而是搜集各種事實的根據,加以嚴格邏輯的審核,而後構成的一種有周密系統的精神結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稱為成熟的思想,強不知以為知,更不能稱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須要經過邏輯的陶熔,科學的鍛鍊。凡是思想家,都是不斷的勞苦工作者。「焚膏油而繼晷,恆兀兀以窮年。」他的求知的活動,是一刻不停的,所以他才能孕育出偉大成熟的思想,以領導一世的思想。

思想家都是從艱難困苦中奮鬥出來的。他們為求真理而蒙受的犧牲,決不亞於在戰場上鏖戰的犧牲。拿科學的實驗來說,譬如在實驗室裡試驗炸藥的人,被炸傷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又如到荒僻的地方調查地質、生物、人種的人,或遇天災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盜匪蠻族殺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們從這種艱苦危難之中得來的思想,自然更覺得親切而可以負責。西洋學者發表一篇學術報告或論文,都要自己籤字,這正是負責的表現。

其次是除有負責的思想而外,還要能對負責的思想去負責。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則一旦得到以後,就應該負一種推進和擴充的責任。真理是不應埋沒的,是要發表的。在發表以前,固應首先考慮他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發表;但是既已考慮發表以後,苟無新事實、新理論的發現和修正,或是為他人更精闢的學說所折服,那就應當本著大無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銳地推進,更廣大地擴充。我們讀西洋科學史,都知道科學家為真理的推進和擴充而奮鬥犧牲的事跡,真是「史不絕書」。

譬如哥白尼(Copernicus)最先發現地動學說,說太陽是不動的,地球及其他行星都在它的周圍運行,他就因此受了教會多少的阻礙。後來布魯諾(Bruno)出來,繼續研究,承認了這個真理,極力傳播,弄到觸犯了教會的大怒,不僅是被捕入獄,而且被「點天燈」而死。伽利略(Galileo)繼起,更加以物理學的證明,去闡揚這種學說,到老年還鐵鎖琅璫,飽受鐵窗的風味。他們雖受盡壓迫和困辱,但始終都堅持原來的信仰,有「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的態度。他們雖因此而犧牲,但是科學上的真理,卻因為他們的犧牲而確定。像這種對於思想負責的精神,才正是推動人類文化的偉大動力。

再進一層說,知識分子既然得天獨厚,受了人間的特惠,就應該對於國家民族社會人群,負起更重大的責任來。世間亦唯有知識分子才有機會去發掘人類文化的寶藏,才有特權去承受過去時代留下最好的精神遺產。知識分子是民族最優秀的分子,同時也是國家最幸運的寵兒。如果不比常人負更重更大的責任,如何對得起自己天然的稟賦?如何對得起國家民族的賜予?又如何對得起歷代先哲的偉大遺留?知識分子在中國向稱為「士」。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身為知識分子,就應該抱一種捨我其誰至死無悔的態度,去擔當領導群倫繼往開來的責任。當民族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知識分子的責任尤為重大。範仲淹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必須有這種抱負,才配做知識分子。他的「胸中十萬甲兵」,也是由此而來的。

提起中國的知識分子,我們很覺痛心。中國社會一般的通病,就是不負責任,而以行政的部分為尤甚(這當然是指行政的一部分而言)。從前的公文程式,是不用引號的;辦稿的時候,引到來文不必照抄,只寫「云云」二字,讓書吏照原文補寫進去。傳說沈葆禎做某省巡撫,發現某縣的來文上,書吏照抄云云二字,不曾將原引來文補入,該縣各級負責人員,也不曾覺察。於是他很幽默地批道,「吏云云,幕云云,官亦云雲,想該縣所辦之事,不過云云而已。」這是一個笑話,但是很足以形容中國官僚政治的精神。

中國老官僚辦公事的秘訣,是不負責任,推諉責任。所以上級官廳對下的公事,是把責任推到下面去;下級官廳對上的公事,是把責任推到上面去。責任是一個皮球,上下交踢。踢來踢去的結果,竟和火線中間,有一段「無人之境」(Nomans land)一樣。這是行政界的通病,難道知識界就沒有互相推諉不負責任的情形嗎?有幾多人挺身而出,本著自己的深信,拿出自己的擔當來說,這是我研究的真理,這是我服務的責任,我不退縮,我不推諉!這種不負責任的病根,診斷起來,由於下列各點:

第一是缺少思想的訓練

他的思想,不曾經過嚴格的紀律,因此已有的思想固不能發揮,新鮮的思想也無從產生。外國的思想家常提倡一種嚴正而有紀律的思想(「Rigorous thinking」)就是一種用邏輯的烈火來鍛鍊過的思想。正確的思想是不容易獲得的,必得經過長期的痛苦,嚴格的訓練,然後才能為我所有。思想的訓練,是教育上的重大問題。歷次世界教育會議,對於這個問題,都曾加以討論。有人主張研究社會科學的人,他也得學高深的數學,不是因為他用得著這些數學,乃是因為這種數學是他思想的訓練。思想是要有紀律的。思想的紀律,決不是去束縛思想,而是去引申思想,發展思想。中國知識界現在就正缺少這種思想上的鍛鍊。

第二是容易接受思想

中國人向來很少人堅持他特有的思想,所以最容易接受他人的思想。有人說中國人在思想上最為寬大,最能容忍,這是美德,不是毛病。但是思想這件事,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談不到什麼寬大和容忍。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哥白尼主張地動說,固且自己深信是對的;就是布魯諾和伽利略研究這個學說認為他是對的以後,也就堅決地相信他、擁護他,至死終不改變。試看西洋科學與宗教戰爭史中,為這學說奮鬥不懈,犧牲生命的人,要有多少。這才是對真理應有的態度。中國人向來相信天圓地方,「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

但是西洋的地動學說一傳到中國,中國人立刻就說也是圓的,馬上接受,從未發生過流血的慘劇。又如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也是經過多少年宗教的反對,從苦鬥中才掙扎出來的。直至1911年,德國還有一位大學教授,因講進化論而被辭退:甚至到了1921年,美國田納西(Tennesses)州,還有一位中學教員因講進化論而遭訴訟。這雖然可以說是他們守舊勢力的頑固,但是也可表現西洋人對於新思想的接受不是輕易的。可是在中國卻不然。

中國人本來相信盤古用金斧頭開天闢地。「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定乾坤」,不是多少本小說書上都有嗎?但是後來進化論一傳進來,也就立刻說起天演和物競天擇和人類是猴子變來的(其實人類是猴子的「老表」)。人家是經過生物的實驗而後相信的,我們呢?我們只是因為嚴復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文章做得極好,吳摯甫恭維他「駸駸乎周秦諸子矣」一來,於是全國風從了。像這樣容易接受思想,只足以表示我們的不認真、不考慮,哪裡是我們的美德?容易得,也就容易失;容易接受思想,也就容易把它丟掉。這正是中國知識界最顯著的病態。現在中國愈是中學生愈是一知半解的人,愈好談主義,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是混沌的思想

既沒有思想的訓練,又容易接受外來的思想,其當然的結果,就是思想的混沌。混沌雲者,就是混合不清。況且這種混合是物理上的混合,而不是化學上的化合,上下古今,不分皂白,攪在一起,這就是中國思想混合的方式。我不是深閉固拒,不贊成採取他人好的思想,只是採取他人的思想,必須加以自己的鍛鍊,才能構成自己思想的系統。這才真是化合呢!西洋人也有主張調和的,但是調和要融合(Harmony)才對,不然只是遷就(Compromise):真理是不能遷就的。我常怪中國的思想中,「雜家」最有勢力。如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極端力行的墨,虛寂無為的老,都是各樹一幟,思想上的分野是很清楚的。

等到戰國收場的時候,卻有呂氏春秋出現,混合各派,成為一個「雜家」。漢朝斥百家而尊儒孔,實際上卻尚黃老,結果淮南子得勢,混合儒道,又是一個雜家。這種混雜的情形,直至今日,仍相沿未改。二十年前我取了一個「古今中外派」的名詞,就是形容這種思想混雜的人。丈夫信仰基督教,妻子不妨念佛,兒子病了還要請道士「解太歲」。這是何等的容忍!容忍到北平大出喪,一班和尚、一班道士、一班喇嘛、一班軍樂隊,同時並列,真是蔚為奇觀!這真是中國人思想的縮影!

第四是散漫的思想

這種是片斷的、瑣碎的、無組織的思想。散漫的思想固然由於思想無嚴格的訓練,但是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懶。這思想的方式常靠觸機,只是靈機一來,思想就在這機來的一剎那停止了,不追求下去了。這如何能發生系統的思想,精密的思想?於是成了「萬物皆出於幾,萬物皆入於幾」 的現象。他只是讓他的思想,像電光石火一樣的一陣陣的過去。有時候他的思想未始不聰明,不過他的聰明就止於此,六朝人的雋語,是由此而來的。《世說新語》的代代風行也是為此。中國人的善於「玩字」,沒有其他的理由。因此系統的、精密的專門哲學,在中國很難產生。因此中國文學裡很少有西洋式如彌爾頓的《天國雲亡》,歌德的《浮士德》那般成本的長詩。因此筆記小說為文人學士消閒的無上神品。現在還有人提倡沈三白《浮生六記》和小品文藝,正是這種思想的斜暉落照!不把思想的懶根性去掉,系統的偉大思想是不會產生的。

第五是頹廢的思想

頹廢的思想是思想界的鴉片煙,是民族的催眠術——並且由催眠術而進為催命符。頹廢的思想就是沒有氣力的思想,沒有生力的思想。什麼東西一經過他思想的沙濾缸,都是懶洋洋的。頹廢的思想所發生的影響,就是頹廢的行為。以現在的文藝品來說罷,有許多是供閨秀們消閒的,是供老年人娛晚景的。有錢的人消閒可以,這是一格;但是我們全民族是在沒有飯吃的時候,沒有生存餘地的時候呀!老年人消閒可以,因為他的日子是屈指可算的,但是給青年人讀可為害不淺了。而現在喜歡讀這些刊物的反而是青年人!文人喜歡詩酒怡情,而以李太白為護符。是的,李太白是喜歡喝酒。「李白鬥酒詩百篇」。你酒是喝了,但是像李太白那樣的一百篇詩呢?我們學李太白更不要忘記他是「十五學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力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的人呀!你呢?頹廢的思想不除,民族的生力不能恢復!

第六不能從力行中體會思想

更以思想證諸力行。中國的文人,中國的「士」,是最長於清談的,最長於享受的。在魏晉六朝是「清談」,在以後是蛻化而為「清議」。清談、清議是最不負責任的思想的表現。南宋是清議最盛的時代,所以弄到」議未定而金兵已渡河」。明末也是清議最盛的時代,所以弄到忠臣義士,凡事不能作有計劃的進行,逼得除了一死以外,無以報國。「清議可畏」,真是可畏極了!橫直自己不幹,人家幹總是可以說風涼話了。自己嘆嘆氣,享享樂罷。

「且以喜樂,且以永日,我躬不閱,遑恤我後。」老實說,現在我們國內的知識分子,也不免宋明的清議風氣,只是享樂換了一套近代化的方式。我九年前到北平去,看見幾位知識界的朋友們,自己都有精緻的客廳,優美的庭園,蒔著名卉異草,認為不足的時候,還可到北海公園去散散步。

我當時帶笑地說道,現在大家是「花萼夾城通御氣」,恐怕不久要「芙蓉小院入邊愁」。現在回想起來,字字都是傷心之淚。這不僅是北平如此,他處又何獨不然?我們還知道近年來通都大邑有「沙龍」的風氣嗎?「我們太太的沙龍」是見諸時人小說的。很好,有空閒的下午,在精緻的客廳裡,找幾位時髦的女士在一道,談談文藝,談談不負責任的政治。是的,這是法國的風氣,巴黎有不少的沙龍,但是法國當年還靠萊菌河那邊綿延幾百裡的馬奇諾防線呀!哪知道紙醉金迷的結果,銅牆鐵壁的馬奇諾竟全不可靠。色當一役,使堂堂不可一世的頭等強國,重踏拿破崙第三時代的覆轍,夷為奴隸牛馬,這是歷史上何等的悲劇?我不否認享樂是人生應有的一部分,只是要看環境和時代。我們的苦還沒有動頭呢!我們不願意苦,敵人也還是要逼得我們苦的。

「來日大難」,現在就是,何待來日?我們現在都應懺悔。我們且先從堅苦卓絕的力行裡體會我們的思想,同時把我們堅強而有深信的思想,放射到力行裡面去。

以上的話,是我們互責的話,也是我們互勉的話。因為如果我腦筋裡還有一格蘭姆知識的話。我或者也可以忝附於知識分子之列。我所犯的毛病,同樣的也太多了。不過我們要改造民族的思想的話,必定先要自己負起知識的責任來。尤其是在現在,知識分子對於青年的暗示太大了。

我們對於青年現在最不可使他們失望,使他們喪失民族的自信心。我們稍見挫折,便對青年表示無辦法,是最不可以的事。領導青年的知識分子尚且如此,試問青年心理的反應何如?我們要告訴他們世界上沒有沒辦法的事,民族斷無絕路,只要我們自己的腦筋不糊塗!知識是要解決問題的。知識不怕困難。知識就是力量。而且這種力量如此之大,凡是物質的力量透不進去的地方,知識的力量可以先透進去。知識的力量透過去之後,物質的力量,就會跟著透過去。全部的人類文化史,可以說明我這句話。我們只要忠誠地負起知識的責任來,什麼困難危險都可以徵服!

顧亭林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知識分子?他又說:「有亡國者,有亡天下者。」他所謂「亡國」,是指朝代的更換,他所謂「亡天下」,是指民族的滅亡。現在我們的問題,是要挽回亡天下、亡民族的大劫。在這時候,知識分子如不負起這特別重大的責任來,還有誰負?

我覺得我們知識分子今後在學術方面要有創作、有貢獻;在事業方面要有改革、有建樹。我們不但要研究真理,並且要對真理負責。我們尤其要先努力把國家民族渡過這難關。不然,我們知識分子一定要先受淘汰,連我也要咒詛我們知識分子的滅亡。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著作權人所有,轉載僅供參考,如涉版權請聯繫小編處理。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號立場。

相關焦點

  • 父母溺愛孩子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
    孩子只會接受愛,而不懂得付出愛,也不懂得去愛別人。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不負責任的「愛」。三字經講:苟不教,性乃遷,就是在講這個道理,我們應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而不是任由孩子「野性生長」。父母溺愛孩子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會使孩子能力低下,喪失自信,真愛孩子才是負責任的愛。1、溺愛使孩子能力低下我們都希望孩子有學習能力,並且成績優秀;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自信,能頂天立地的做事。
  • 中國工人的「通病」就是跳槽,為何德國工人可以一輩子不換工作?
    中國工人愛跳槽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各行各業如百花齊放,人們的就業選擇越來越多,而這卻給社會帶來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工人們愛跳槽。比如德國的寶馬工廠,大部分員工都在廠裡工作了四十年以上,對工作有很高的忠誠度,而跳槽如此厲害的只有中國「一家」,這是極不正常的。那麼中國工人愛跳槽的「通病」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其中的原因有三點。
  • 騰訊發布2018年社會責任報告 詮釋「負責任的數位化」
    騰訊發布第七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數字領航·科技向善」為題,從政務、產業、社會、文化和生態等方面,系統總結2018年的社會責任工作成果。騰訊公司日前發布2018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數字領航·科技向善」為題,報告全面系統地詮釋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騰訊如何創造性地運用科技和文化之力,為政府、行業、用戶和公眾等各方創造價值。
  • 不負責任現象是邪教的心理病態形式
    在與男孩父母和男孩談話過程中,我發現男孩離家出走沒有任何社會先決條件,他的家庭幸福,父母沒有不良嗜好,不存在家庭暴力。男孩表示,自己受網路遊戲、朋友影響開始選擇離家出走。在經常性出走過程中,男孩露宿街頭,多次受到暴力侵害,但儘管如此他還是持續性地離家出走。交流過程中,我多次向男孩提問,是什麼導致他離家出走,但都沒有的得到明確答覆。比較可信的答覆就是:「我不知道,我自己也不明白什麼原因。」
  • 社會情感教育:培養獨立的、負責任的學習者
    目前,社會情感教育已成為科學性系統課程體系。200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球140個國家的教育部發布了實施SEL的十大基本原則。2005年 CASEL頒布了社會情感學習的五項核心技能:即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人際關係技能和負責任的決策。主要體現如下:
  • 為何超過八成的清華留學生都不回國?施一公:中國學生有「通病」
    施一公曾說中國留學生有一「通病」。這讓很多留學生選擇了在國外,而不是學成歸國。中國留學生的「通病」想當初面對外國的「糖衣炮彈」,抑或是外國的軟禁,也要堅持回國的錢學森。錢老不甘於在外國的舒適圈中,決定回國搞建設,這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 不負責任是渣男的唯一定義?太片面了
    核心就是男性道德品質敗壞。渣男不僅是男人,而且在女性眼中一般都是好色之徒。因為在女性看來,渣男是見一個愛一個,不會對感情和女性負責的花花公子。而且渣男一般都會在戀愛階段「嶄露頭角」,因為情侶畢竟不同於夫妻,互相併沒有婚姻或者夫妻該有的法定義務,所以給了男性一個變壞的最好的外衣和藉口。
  • 「醉駕」不負刑事責任!
    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某的行為構成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最終,檢察機關撤訴。據悉,這是江蘇第一起因構成「緊急避險」而被依法撤訴的「醉駕」危險駕駛案,在全國也極為罕見。法院:構成緊急避險不負刑責法庭上,陳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及罪名均無異議。
  • 反對黨施壓特魯多政府對華強硬,加外長:對中國說不負責任的硬話沒...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加拿大外長稱對中國(發表)不負責任的『強硬言論』是沒有用的。」當地時間23日,路透社以此為題報導說,面對國內反對黨要求對華強硬的壓力,23日當天,加拿大外交部長商鵬飛聲稱,加拿大將繼續就加公民在華被拘等議題向中國施壓,但對「不負責任的強硬言論」不感興趣。(商鵬飛資料圖)路透社報導稱,特魯多政府正面臨來自反對黨的壓力,後者要求禁止華為向該國5G網絡建設提供設備等。
  • 「醉駕」不負刑事責任
    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某的行為構成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最終,檢察機關撤訴。據悉,這是江蘇第一起因構成「緊急避險」而被依法撤訴的「醉駕」危險駕駛案,在全國也極為罕見。法院:構成緊急避險不負刑責法庭上,陳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及罪名均無異議。他和辯護人提出,本案事出有因,他因妻子昏倒、120急救車不能及時趕到,才開車送妻子就醫;案發時已近深夜,路上行人較少,駕駛路途較近,未發生事故,社會危害性較小;他歸案後如實供述,悔罪態度較好,無前科劣跡,請求對其從輕處罰。
  • 農村怪象,有錢哭窮沒錢炫富,這是社會的通病
    農村怪象,有錢哭窮沒錢炫富,這是社會的通病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就連農村也都經常能夠坐在空調屋裡喝個小酒。但是有人卻提出了農村一個非常特別的怪現象,那就是有錢的總是哭窮,沒有錢的總是炫富。這到底是什麼道理呢?
  • 人民日報評論員:中國抗疫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抗疫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我們堅決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堅決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努力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作出貢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從一開始就明確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確要求擴大疫情防控國際合作,體現負責任大國擔當。在抗擊疫情的嚴峻鬥爭中,中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發揮制度優勢,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努力,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 我的中國心 我的中國夢——從個人成長經歷看中國共產黨是個負責任...
    2012年11月,在中共十八大新聞中心啟用儀式上,主持人表示:希望廣大記者向世界介紹一個全面真實的中國共產黨,全面真實的中國。在我看來,一個全面真實的中國共產黨,集中體現在她的「負責任」上。我出生在廣東潮汕,我的父親是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醫護人員,母親是基層醫院的後勤人員。從孩提時代起,父母就經常嘮叨做人做事的道理,反覆講述新舊中國的故事。
  • 「醉駕」不負刑事責任,全國罕見!
    >妻子突然發病暈倒因住在偏遠鄉村救護車不能及時趕來醉酒丈夫陳某無奈之下開車將妻子送往醫院救治被警方當場查獲後被批捕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某的行為構成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法院:構成緊急避險 不負刑責法庭上,陳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及罪名均無異議。
  • 「醉駕」不負刑事責任
    開車將妻子送往醫院救治被警方當場查獲後被批捕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某的行為構成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法院:構成緊急避險 不負刑責法庭上,陳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及罪名均無異議。他和辯護人提出,本案事出有因,他因妻子昏倒、120急救車不能及時趕到,才開車送妻子就醫;案發時已近深夜,路上行人較少,駕駛路途較近,未發生事故,社會危害性較小;他歸案後如實供述,悔罪態度較好,無前科劣跡,請求對其從輕處罰。
  • 「醉駕」不負刑事責任!全國罕見!
    開車將妻子送往醫院救治被警方當場查獲後被批捕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某的行為構成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法院:構成緊急避險 不負刑責法庭上,陳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及罪名均無異議。他和辯護人提出,本案事出有因,他因妻子昏倒、120急救車不能及時趕到,才開車送妻子就醫;案發時已近深夜,路上行人較少,駕駛路途較近,未發生事故,社會危害性較小;他歸案後如實供述,悔罪態度較好,無前科劣跡,請求對其從輕處罰。法院認為,雖然被告人陳某客觀上實施了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行為,但其行為構成緊急避險,依法不負刑事責任。
  • 不負責任的家長,才是好家長
    警方調查後卻發現廖某家境並不差,完全不至於淪落到這個境地。實際上,正是因為他的父母太「負責任」,才招致了這樣的下場。廖某患有偷盜癖,年幼時就曾偷拿同學玩具,被老師留下批評,他的父母趕到後百般解釋,最終不了了之。後來每每被抓到現行,他的父母要麼說盡好話,要麼用錢息事寧人,不忍心孩子受到一點委屈。
  • 北京日報:唱響主旋律是中國媒體的社會責任
    在一些媒體的炒作下,似乎中國所有的食品都是有「毒」的,所有的工程項目都是「豆腐渣」,所有的公職人員都有問題,似乎社會矛盾異常尖銳,發展前景迷茫黯淡。事實上,這只是個別媒體所營造出的一種錯覺。中國的社會本身就很龐雜,現實又很複雜,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所難免。但不可忽視的是,中國的發展整體上是進步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這些問題更多是中國發展主旋律中的不和諧音符。
  • 中國太保獲得多項社會責任獎項
    近期,中國太保先後榮獲《上海證券報》頒發的「金理財」年度企業社會責任獎、《第一財經》頒發的「2020第一財經企業社會責任榜」責任典範獎、《每日經濟新聞》頒發的「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最具責任上市公司獎、新浪財經頒發的「金責獎」責任投資最佳保險公司。這些榮譽充分體現了中國太保社會責任管理和實踐的卓越表現和成就。
  • 極不負責任!川普發推特,稱新冠病毒是「中國病毒」
    種種拙劣的「政治秀」,也在國際社會製造了一種反差。一邊,中國不惜一切代價防控疫情,積極與世界分享科研信息,主動交流、合作、援助,儘可能為世界防疫贏得更長時間窗口,被贊為「應對疫情的新標杆」;一邊,西方一些政客、媒體無視公義,費盡心機敲打中國,從「機遇論」到「道歉論」,扎紮實實書寫了一本如何傳播「政治病毒」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