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分支機構年內加減法:裁撤51家獲批新設35家 積極布局...

2020-12-15 太平洋財富網

作為證券公司的基層經營單位,也是券商獲客的重要窗口和營銷渠道,券商營業部的動態頗受業內關注。在券商傳統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過...

作為證券公司的基層經營單位,也是券商獲客的重要窗口和營銷渠道,券商營業部的動態頗受業內關注。在券商傳統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過程中,線下分支機構與線上業務的相互配合也尤為重要。

近年來,券商分支機構的新設和撤出展開「拉鋸戰」。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5家上市券商獲批新設分支機構35家;有13家上市券商獲批撤銷51家分支機構。

分支機構做加法

積極布局長三角地區

今年以來,獲批新設分支機構的5家上市券商分別是興業證券、國泰君安、東吳證券、西南證券、國金證券,合計獲批新設營業部26家、新設分公司9家。其中,興業證券獲批新設8家營業部和8家分公司;國泰君安獲批新設10家營業部;東吳證券獲批新設1家營業部和1家分公司;西南證券獲批新設1家營業部;國金證券獲批新設6家營業部。

這些年內獲批新設分支機構的券商,均在「長江三角洲區域」有所布局。其中,興業證券獲批新設的16家分支機構,包括在上海、廣東、山東、湖北四地新設8家分公司,在北京、天津、福建、浙江、江蘇、山東新設8家營業部。國泰君安在多年未進行線下擴張後,於今年1月18日獲準在杭州、嘉興、廣州、成都、重慶、長春、合肥、石家莊、貴陽、太原各設立1家C型營業部。東吳證券今年獲批新設的營業部也均在浙江地區。國金證券則獲準在寧波、金華、徐州、南通、汕頭和洛陽各設立1家營業部。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今年券商百強營業部(成交額排名前100位營業部)後發現,有55家券商分支機構(包括47家券商營業部、8家分公司)來自長江三角洲區域。

中金公司分析師李南南認為,「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有條件率先探索區域一體化的制度體系和高質量發展,為全國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示範,為全國其他區域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可推廣的經驗和教訓。」

分支機構做減法

目的是降本增效

今年以來,券商為進一步優化布局,加速財富管理轉型,撤銷分支機構的速度也在加快。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13家上市券商獲批撤銷51家分支機構(中信證券子公司中信證券華南撤銷69家分支機構不計算在內)。

其中,光大證券獲批撤銷10家營業部;國海證券獲批撤銷8家營業部及1家分公司;國元證券獲批撤銷7家營業部;太平洋證券獲批撤銷6家營業部;西部證券、山西證券均獲批撤銷5家營業部;長城證券、天風證券均獲批撤銷2家營業部;東興證券、浙商證券、國金證券、海通證券均獲批撤銷1家營業部;廣發證券獲批撤銷1家分公司。

對於券商裁撤分支機構的原因,大致歸納為:進一步優化營業網點布局,提高分支機構運營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推動財富管理業務轉型與快速發展,形成規模效應和核心競爭優勢。

另外,券商不僅僅限於撤銷營業部,同城搬遷、升級、降級的也不在少數。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廣發證券有1家分公司、4家營業部完成同城搬遷;太平洋證券撤銷2家證券營業部;中泰證券新設2家證券營業部,完成8家證券營業部和1家分公司的遷址,並撤銷1家證券營業部;華西證券新設1家網際網路證券分公司、5家營業部;華安證券則撤銷1家分公司,並升級1家營業部為分公司;國信證券撤銷2家營業部,並對著名的國信證券深圳泰然九路證券營業部完成了同城遷址。

此外,中信證券將廣東分公司變更為廣州珠江西路證券營業部,撤銷6家證券營業部,並完成16家分支機構同城遷址。此外,自2020年1月31日將中信證券華南納入公司合併範圍起至報告期末,中信證券華南撤銷69家分支機構,完成4家分支機構名稱變更,並對1家證券營業部完成同城遷址。

國開證券則於11月份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轉讓其9家證券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掛牌價格為7295.77萬元。《證券日報》記者查閱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後發現,國開證券僅有的10家營業部,經此次轉讓後,將僅剩1家。

隨著金融科技驅動下的數位化運營、智能化服務探索日漸深入,各券商均加大對數位化基礎建設的投入力度,券商營業部的基本業務全線轉移到線上辦理,裁撤部分分支機構更是為了優化網點布局。一位券商人士向記者透露,「公司現在的業務採用集中運營模式,提升了業務運營的質量與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不斷推動營業部向營銷服務中心轉變,提高了生產力。」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券商線下網點數量僅次於銀行,近年來,券商及銀行均在裁撤線下網點,不但可以降低費用,還更加便於管理,方便了客戶,可及時便捷地滿足客戶需求。隨著5G網絡建設的提速,預計金融機構會更加倚重線上業務。」

相關焦點

  • 上市券商分支機構年內加減法:裁撤51家獲批新設35家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5家上市券商獲批新設分支機構35家;有13家上市券商獲批撤銷51家分支機構。分支機構做加法 積極布局長三角地區今年以來,獲批新設分支機構的5家上市券商分別是興業證券、國泰君安、東吳證券、西南證券、國金證券,合計獲批新設營業部26家、新設分公司9家。
  • 春節前又撤5家,廣州證券至少撤掉35家分支機構,山東最多,裁撤整合...
    財聯社(上海,記者 陳靖)訊轟動券業的中信證券對廣州證券收購案,全國範圍內大面積調整營業部及分公司,一直是個重要動作。山東證監局就最新發布了核准中信證券華南股份有限公司撤銷山東分公司等5家分支機構的批覆。
  • ...部如何新布局?今年來撤銷分支機構119家,新增僅56家,中信證券...
    在撤銷分支機構方面,中信華南前三季度撤銷分支機構達到69家,位列第一。同比2019年這一數據相對穩定,上年券商撤銷分支機構同樣在120家左右。 在新設分支機構方面,頭部券商最為發力。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13家券商新設分支機構56家,其中興業證券新設立16支分支機構(包括8家分公司和8家營業部)排名居前。
  • 新設10家營業部 國泰君安打的什麼牌?
    總體上,新設網點區域布局合理,業績良好,絕大多數實現盈利,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此外,該負責人稱,國泰君安也高度重視對分支機構的合規風控管理工作,在分公司層面設立一線合規風控負責人及合規管理部門,並在營業部層面設立合規風控主管,以進一步落實合規管理職責,加強對分支機構的日常監督。
  • 數位化轉型驅動 年內36家外資銀行分支機構「關停」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已經近有3000個網點(包括外資)被裁撤,在此背景下外資行表現如何?(具體見文末圖表)12月20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據銀保監會信息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已有3家外資行分行、33家外資行支行退出,同時有7家外資行分行、6家外資行支行開業,即退出數量多於新開業數量。
  • 撤銷8家分支機構!中信證券華南開年動作不斷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張婷婷 隨著中信證券華南公司揭牌,中信證券和廣州證券的深度整合正式開啟。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自1月15日以來一周內,廣州證券就有8個分支機構被核准撤銷,還有一些分支機構在撤銷途中。
  • 51家券商年內打新平均浮盈僅31萬元 最低獲配數量200股堪比「小散」
    《證券日報》記者對今年以來已公布網下機構詢價情況的51隻新股進行統計後發現,本輪共有51家券商自營帳戶參與打新,浮盈1591.7萬元。具體來看,上述51家券商自營帳戶年內打新平均獲配1200股,平均浮盈31萬元。與年初相比,有11家券商自營帳戶重回「打新戰隊」。
  • 中信證券深度整合廣證 開年裁撤8個分支機構
    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1月15日以來一周內,廣州證券就有8個分支機構被核准撤銷,加上去年已被撤銷的32個分支機構,廣州證券四成分公司、兩成營業部已確定撤銷。記者了解到,在雙方整合過程中,會按照區域及分支機構飽和情況進行調整,華南五省內,中信證券分支機構將併入中信證券華南公司;華南五省以外省市,則根據當地分支機構數量飽和與否,視實際情況撤銷或劃轉至中信證券當地分公司。
  • 溫州龍港撤鎮設市獲批最新消息 撤縣設市有什麼好處?2019撤縣設市...
    眾所周知,所謂撤縣設市,就是將原來的行政單位「縣」改名行政單位「市」,但縣級市仍然屬於地級行政區或省級行政區管轄。但聽過撤縣設市,撤鎮設市還真是頭一遭!8月,浙江溫州龍港鎮升級龍港市正式獲批!那麼撤縣設市有什麼好處?2019撤縣設市名單什麼時候公布?一起來看看吧。
  • 中信證券對華南公司整合按部就班前三個季度已裁撤分支...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減資是因為中信證券華南業務、經營範圍縮減,資本金需求降低,調整也是為了優化其資產負債表,提高ROE。公開信息顯示,自今年1月31日中信證券華南納入中信證券合併範圍至三季度末,中信證券華南撤銷69家分支機構,共擁有3家分公司、65家證券營業部,與中信證券收購時的預期基本一致。
  • 外資控股券商擴至5家 純外資券商爭奪...
    目前,有18家合資券商的設立申請等待批覆,已獲批外資控股券商則抑制不住謀求控股券商100%持股權的「野心」,高盛及摩根史坦利方的高管在談及獲準控股時,都無一例外表達了相關計劃。過去二十多年來,合資券商在中國發展幾經反覆,除了基因特殊的中金公司外,合資券商各項指標排名均在行業後列。
  • 撤銷8家分支機構!中信證券華南開年動作不斷整合邏輯如何?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自1月15日以來一周內,廣州證券就有8個分支機構被核准撤銷,還有一些分支機構在撤銷途中。加上去年內已被撤銷的32個分支機構,廣州證券40%的分公司、20% 的營業部已被核准撤銷。
  • 券商陣營迎來新成員,18家金融機構搶灘自貿區煙臺片區
    這是方正證券在煙臺設立的首個分支機構,也是自貿區煙臺片區掛牌以來落地的首家證券機構。截至目前,累計18家銀行、保險、證券金融機構搶灘入駐。 「我們將發揮專業化、綜合化的經營優勢,堅持高起點起步、高質量運營,為廣大證券投資者提供新的交易平臺和投資通道,為自貿區企業提供高標準、高效率的金融服務,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 135家券商前三季度大賺1327億元,承銷保薦業務...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經營最新「成績單」: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35家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23.81億元,較去年前三季度增長31.08%;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1326.82億元,較去年前三季度增長42.51%,126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也就是說,有9家證券公司出現虧損。
  • 撤銷8家分支機構!中信證券華南開年動作不斷,整合邏輯如何?對投資...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自1月15日以來一周內,廣州證券就有8個分支機構被核准撤銷,還有一些分支機構在撤銷途中。加上去年內已被撤銷的32個分支機構,廣州證券40%的分公司、20% 的營業部已被核准撤銷。
  • 山東轄區115家銀行網點關停!發生了什麼?
    在優質區域,銀行網點扎堆設點無可厚非。但在銀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的當下,如何差異化發展、錯位競爭提高市場佔有率成為核心課題。山東城商行為增設分支主力佔比超四成有終止營業,也有開門迎客。實際上,雖然少於裁撤網點的數量,但今年全國也新增了不少商業銀行營業網點。
  • 2020年券商大盤點:全國營業部超10500家!千億市值券商達11家,中信...
    市場:2020年新上市4家券商 板塊市值增加1萬億元  2020年,有4家券商成功實現了A股上市,它們分別是中銀證券、國聯證券、中泰證券、中金公司。  截至2020年12月31日,A股共有40家純上市券商,包括華鑫股份、國盛金控等參股券商的公司在內,申萬行業分類下券商共有49家上市公司。
  • 又一家日資控股券商來了,日本大和證券正式獲批,退出近六年後重返...
    今年以來,外資參股、控股券商動作頻頻。年初,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在上海設立首家證券營業部獲批後,2月再次傳來金圓統一證券進場的消息。此前有分析指出,大和證券未來可能會在財富管理、投行、賣方研究等業務領域重點展業。
  • 券商公募基金託管資格審批被按下「加速鍵」,年內8家券商拿下基金...
    來源:中國基金報在基金行業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之下,今年以來,券商公募基金託管資格審批被按下「加速鍵」。截止到11月6日,年內已經有8家券商獲批基金託管資格,獲批數量創近幾年之最。值得注意的是,從2013年券商託管業務開閘至今,具有基金託管資格的券商已增至25家。年內8家券商拿下基金託管資格今年以來,券商在公募基金託管上連下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