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正三笑愈狂病

2021-02-07 醫學史


醫者簡介

張從正,字子和,號戴人,金代雎州考城(今河南蘭考縣)人,是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中「攻邪派」代表,精內、外、婦、兒諸科,著有《儒門事親》十五卷,對後世醫學有較大影響。

時間:某一天早上

地點:項關令妻子的房間

人物:項關令、項夫人、郎中、幾個僕人

      【項夫人躺在床上,面色枯黃,身材瘦削,郎中正在給她診脈看病,項關令和幾個僕人圍在床前。

項夫人(受到驚嚇般突然睜眼,坐起身,看到周圍的人,然後用手掐住郎中的脖子邊哭邊大聲叫罵道):是你!是你害死了我的兒!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你還我的兒!

     【項關令和僕人見狀,趕緊前去拉開項夫人,僕人們努力安撫項夫人的情緒,項關令把郎中帶到一邊。

項關令:大夫;真是不好意思,讓您受驚了。您看我夫人這到底得的是什麼病啊,自從我兒離世,她便整日不吃東西,還總是打人、摔東西,弄得全家雞犬不寧,看著她變得越來越虛弱,我真是著急得很啊!

郎中:項夫人,夫人得的病實在有點特殊,我也無能為力,要不你再找找別的郎中看看吧。

項關令:我幾乎找遍了所有的郎中,但都沒有辦法,這可如何是好啊!

郎中:我知道一個人,他或許有辦法,你把他找來試試吧。

     【於是,項關令派人按照郎中說的地點找張從正前來治病。


時間:當天下午

地點:項關今家的大廳

人物:項夫人、項關今、張從正、僕人

張從正(背著藥囊,笑嘻嘻地進門):項夫人,老朽給你治病來了

     【項夫人(身邊站著兩個僕人)用防備的眼神看著張從正。

張從正(伸手到藥囊裡去摸藥,誰知摸來摸去沒摸到藥,卻弄了一手的胭脂,急得在大廳上團團轉,抓耳撓腮,弄成個大花臉):我的藥呢,藥呢?

   【項夫人看著張從正狼狽的樣子,忍不住「格格」地笑個部不停。

張從正(看到項夫人笑,故作尷尬):讓夫人見笑了,老朽年老健忘,丟三落四的,竟將藥給忘了,改日一定再為夫人送來。(說完就走出門)

項關今(從外面回來,關切地問)夫人,那個叫張從正的來過了嗎?

項夫人:來過了,不過他居然忘記帶藥了,還把自己搞成大花臉,他還說下次再來。(邊說邊忍不住笑個不停)


時間:兩天過後

地點:項關今家中大廳

人物:項關今、項夫人、張從正、僕人

張從正(仍然笑著進門):夫人,老朽又來了!

項夫人(面帶微笑):張大夫,藥帶來了嗎?

張從正:帶來了!帶來了!(連聲答道,一邊說一邊趕忙到身上摸藥,摸了半天什麼都沒摸出來,然後脫了外衣找,把穿得花花綠綠的女人衣服露了出來,同時觀察著項夫人的反應)

     【項夫人看著張從正,捧腹大笑。

張從正(看見項夫人樂成這樣子,忙一臉扭捏地穿起外衣,起身就要告辭):老朽實在糊塗,今天又忘記帶藥了,匆忙間竟將老妻的衣服給穿了出來,惹得夫人見笑,多有得罪。老朽告辭,明日無論如何一定將藥送到府上。

     【張從正說完,就走出門。

項夫人(笑個不停):這老頭老不正經,穿著一身女人的衣服,實在是太不像話了!(說罷,又禁不住「格格」地笑個不停)

項關今(從外面回來):那張大夫怎麼說?

項夫人:那人又忘記帶藥啦,還穿著女人衣服,真是太滑稽了!(一直在笑)

項關今:這個大夫怎麼回事,老是忘記帶藥,太不像話了!(看見夫人心情不錯,接著說)老頭年紀快七十歲了,丟三落四的事是有的,算了,再等下次吧。


時間:一天後

地點:項關今家中

人物:項關今、項夫人、張從正、僕人

     【旁白】第三天,張從正又來到了項家。

項夫人(一看見張從正,就笑了起來,老遠就含笑招呼):張醫師,今天藥一定帶來了吧。

【張從正作痛苦狀,臉色難看,一雙手按住肚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彎著腰,嘴裡不住地哼著。

張從正:哎呦~哎呦~

項夫人(吃驚地問):張大夫,您這是怎麼了?

張從正(抬起頭望著項夫人,苦著臉):不瞞夫人說,我來時走在路上,肚子就痛得厲害,這下越發痛了,十有八九是要臨產了。

項夫人(更為吃驚):什麼!您要生孩子了?男人也生孩子?(說完「哈哈"地笑道前仰後合)

張從正(艱難起身):實在對不起,只有等孩子出生,再為夫人看病。(說罷,苦著臉,彎著腰,捧著肚子出門了)

項夫人(看著張從正那副樣子,越覺得好笑)張大夫生了孩子,別忘了給我送喜蛋來啊!

     【過了一會兒,項關今回來了。

項關今(一進門就問):聽說張醫師來過了,今天該送藥來了吧?

項夫人:那張大夫生孩子去了,等生完孩子再來。(說罷,又笑個不停)

項關今(一口茶一下子噴了出來):這老頭子在說什麼胡話,男人怎麼會生孩子?

    【項夫人學著剛才張從正那副洋相,在丈夫面前表演了一番。

項關今(忍不住直搖頭):眼見才為實,傳言未必真,那郎中說張從正是名醫,誰知竟是這樣一個瘋瘋癲癲的老頭。

    【旁白】項關今從此不再提請醫的事,項夫人逢人就說丈夫替她請來了這麼一個怪老頭治病,來了三次,一帖藥沒開,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糗露醜,竟然還冒充名醫,最後弄得無法,竟然說要生孩子,跑回家去了。她說了笑,笑了說。項夫人走到哪,笑聲就帶到哪。漸漸地,項夫人能吃能睡了,不罵不哭了,身體漸漸地好起來了,臉色也越發紅潤了,待人接物都正常了。總之,西方人的病車底好了!項關今初時陪著笑,後來見夫人的病竟然痊癒了,心中懷疑起來,特地登門去拜訪張從正。

時間:幾個月後

地點:張從正家

人物:張從正、項關今

張從正(看見項關今前來,呵呵大笑)夫人的病好了吧。

項關今(連聲應道)好了!好了!,只是夫人的有些古怪,特向大夫討教。

張從正(笑道):老朽去府上三次,送去三劑笑藥,抵得上百顆靈丹。夫人此病起於憂愁悲苦,故老朽以喜勝之。

項關今(如夢初醒,連聲讚嘆)張大夫妙手回春,三笑愈病,真乃神醫也!真乃神醫也!

參考文獻:黃海《趣味中醫一本通》,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年

相關焦點

  • 淺析張從正論補
    2、寓補於調       張從正倡導攻邪,卻非濫施攻伐,他主張祛邪有度,過而生愆,在汗、吐、下三法的運用中指出應中病即止,不必盡劑。除了強調祛邪之適可而止外,從正往往於攻邪之後,通過調理來達到扶助正氣的目的。
  • 不要亂吃補藥——張從正
    張從正,字子和,號戴人。在中醫史上,是金元四大BOSS之一。在古代醫案裡,看到「戴人」,就是指張從正。張從正的觀點,對後世的醫學發展影響很大。當然,他的貢獻不僅僅如此。當時很多醫生,不去了解張從正的新觀點,反而批評攻擊他。 他們主要從這幾方面下手: 1. 張從正曾經做過4年太醫,然後辭職(事實),他辭職的原因是因為治死了人(謊言)。2. 張從正能治疑難雜症(事實),治不了傷寒感冒這樣的小病(謊言)。3.
  • 【古代醫家】張從正
    張從正對於疾病的認識很有獨到見解。他認為治病應著重祛邪,祛邪就是補正,不能因害怕使用攻下藥的而一味用補,因而創立了獨特的「汗、吐、下」攻下法,並能運用自如,治好病人無數。所謂的「汗、吐、下」三法,並非單純的發汗、嘔吐、洩下三種具體治法,而是分別代表著三類驅邪外出的途徑。
  • 古代名醫故事—金元四大家之首攻下派張從正
    金貞元四年(1156年),張從正生於金朝睢州考城縣郜城鄉 (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王莊寨鄉吳屯村)。 張從正因家鄉民權為春秋時期戴國,而自號「戴人」。十餘歲時承庭訓,跟隨父親學醫,博覽醫書,深究醫理,勤奮自壢,弱冠成器,二十餘歲懸壺應診。中年時代,即成一方名醫。他用藥也以寒、涼為多。他以為風寒等是在天之邪氣,雨露等是地之邪氣,最容易使人染病 。
  • 金元時期名醫張從正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