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985工程」和「211工程」,那你聽過「雙一流」嗎?
「雙一流」是《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計劃,簡單點重點就是: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有進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終身制」是「雙一流」建設工程較之前「985工程」和「211工程」一個最大的不同點。
「雙一流」每5年一個建設周期,從2016年開始,與國家五年建設規劃同步實施,2020年底即為第一個建設周期的收官之時。
制定上面方案的三部委曾明確表示,「雙一流」建設期末,會根據評價結果等情況,重新確定下一輪建設範圍。因此,此次階段性驗收對各大高校來說意義非同一般。
雙一流要「交卷」了,快來看看他們的「成績單」!
從字面意義來看,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有近50所在建設目標的描述中提到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其中,北京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河南大學等約40所高校設定了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
但相比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目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世界一流大學」更加強調自身特色。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包括98所,囊括了特色學科各不相同、學校類型各異的高校。
因此他們以特色優勢學科為建設出發點,其落腳點同樣在特定領域。
例如:
1、南京理工大學本世紀中葉的建設目標為「建成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學」;
2、首都師範大學本世紀中葉的建設目標為「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師範大學」;
3、中央戲劇學院2020年建設目標則提到「全面建成『特色鮮明、世界一流』的戲劇藝術院校」。
中央戲劇學院官網
建成世界一流學科的標誌之一就是在某學科方向上引領發展,因此有多所高校在建設目標中提到了「領跑」一詞。
例如南昌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江南大學等,分別提出了在某個方向「居世界領跑的位置」的目標。
而中國科學院大學則提出了2050年「建成領跑科技創新的世界一流大學」這一高目標。作為中國科學院「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任務的重要承擔者,國科大承擔著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使命。
此外,小編注意到,安徽大學、貴州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部分高校將「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列入了建設目標。
貴州大學在其2030年建設目標中提到學校要「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行列」。可見,作為支撐地方發展的中流砥柱,貴州大學擁有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雄心氣魄。
貴州大學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入選標準是「具有居於國內前列或國際前沿的高水平學科」,其建設路徑基本上遵循由優勢學科帶動,逐漸推進整體進步。
因此,學科發展的藍圖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各階段目標描述中都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
首先,每個建設階段都見證成為世界一流的學科數量上的增長。
例如:
1、太原理工大學2020年的目標是1-2個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2030年進入世界一流行列的學科數則要達到4-5個。
2、中國礦業大學2020年的目標是2個學科群達到世界一流水平,2030年這一學科群則擴大到3-4個。
其次,優勢學科在不同建設階段也呈現了實力的上升。
例如,華北電力大學的優勢學科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學科2020年的發展目標為「整體水平進入世界一流行列」,2030年這一學科則要「整體水平進入世界一流前列」。
《華北電力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方案》三階段建設目標
此外,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遴選條件之一就是「學科水平在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中進入前列」,因此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建設目標描述也體現了相當高的客觀性,皆以客觀評價結果作為評價建設成果的參考。
面向2030年和本世紀中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水平將上升到新的高度,「中國夢」的偉大構想也將變成現實。
而實現這個夢想的過程中,需要中國特色的大學貢獻力量。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
期待各高校能以國家建設的重任為己任,奮發競先,早日實現建設目標!
今天就分享到這,提到或者沒有提到的高校的老師同學歡迎發表你的看法!
歡迎評論、點讚、關注 祝您發表順利!